书城历史大明惩毖录
32354100000035

第35章 一点心思

宣祖李昖特地命人将书房的门打开,站在门前的他得以看见林宇在内禁卫的带领下走进书房前的花园里。

宣祖亲自走上前去迎接林宇,这让林宇有些感动,毕竟宣祖也是堂堂一国之君。

“先生快请。”宣祖迎着林宇走进书房,他让一个内侍跟进来为他们沏茶,其他人等都在门外守候,“不许任何人进来。”

内侍沏了两杯茶后离开,宣祖和林宇对面而坐。

“先生受惊不小吧。”宣祖对林宇关怀备至地说,“先生可知是何人如此大胆掳走先生。”

林宇念在光海君还算顾及旧情没有杀害他的份上,他喝了一口茶水说:“殿下,贼人都已逃走,现在也不是追究他们的时候。”

“对对对,寡人听闻先生关于明国使者之死已有解决之计策,还望先生赐教。”

既然光海君已经对林宇心生歹念,他为了保全自己也不得不选择向宣祖靠拢。

“殿下,在下认为明国使者之死并非意外,而是有人蓄意谋之。”

“先生,寡人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宣祖不停地摇头。

宣祖虽然也有想过林宇现在所说的这个可能性,不过让他想不通的是谋杀明国使者的凶手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殿下只需想一想,明国使者死后现在的局势对谁最有利,那么他就最有可能是幕后真凶。”

宣祖用怀疑地眼神看着林宇说:“先生是说光海君?”

林宇摆摆手说:“恐怕光海君也只是他们的一枚棋子。”

“左相?”

林宇只是微笑着对宣祖点点头。

宣祖如梦初醒,他气得站起身来在林宇面前走来走去,“来人啊。”

内侍带着内禁卫推门而入,“殿下有何吩咐?”内侍问。

“立刻去……”

宣祖话还没说完,林宇赶紧打断他。

“殿下,现在还不是时候。”林宇小声说。

宣祖方才明白过来自己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你们先退下吧。”

内侍带着内禁卫走出书房,他重新将门关上。

“还请先生明言。”宣祖冷静下来后说。

“殿下现在之所以不能与左相等人翻脸,是因为殿下缺少一个坚强的后盾。”

“先生所指的后盾是?”

“自古以来,兵权大于王权。敢问殿下,在朝鲜军中有多少将领是誓死效忠殿下的?”

宣祖坐下仔细思考,片刻之后他开口回答道:“申砬将军忠心为国,寡人是相信他的。”

“只有一个申砬将军恐怕不够,现在朝鲜军队中的将领大部分都是与左相等人为伍,殿下切不可与之为敌啊。”林宇故意刺激宣祖。

宣祖被林宇这一激,他果然大怒,“这朝鲜到底是他左相的还是寡人的?”

沉思良久,宣祖对林宇鞠上一躬说道:“还望先生赐教。”

“殿下不可,小人受不起啊。”林宇给宣祖跪下说。

宣祖见林宇跪下,他急忙扶起林宇说:“请先生畅所欲言,今日之事只有寡人和先生两人在场,绝不会有第三人知道。”

“只怕在下的谋划会令殿下不悦。”林宇假装推辞。

“先生但说无妨,寡人保证不会为难先生。”

林宇见宣祖心意已决,他打算把他的计划向宣祖全盘托出。

“依小人对朝堂局势的分析,现在殿下最为头疼的就是党争。”林宇说完看了看宣祖。

宣祖像是如释重负,“只有先生知寡人心思啊,还望先生为寡人分忧。”

“殿下年幼继位为王,身边之人大多都是只顾自己利益的权臣,他们丝毫不会顾及殿下的王权,甚至想要打击王权,明国使者这件事就是他们谋划并且借此逼迫殿下立世子,从而达到分解殿下权利的目的。”林宇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分析得头头是道。

“小人先向殿下献上解决明国使者之死的计策,首先殿下应当立即宣布取消册立光海君为世子的决定,接着再休书与明国皇帝,将明国使者之死全部推给倭国,就说他们杀害明国使者的目的是企图挑起大明与朝鲜的战争。最后再派兵出海去抓些倭寇回来,命一能言善辩之人将他们的尸体运往大明并向大明皇帝谢罪,如今的大明确实如右相所言,因此他们定不会为了此事而发动与朝鲜的战争,他们只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件事如此便算了结。”

噼里啪啦一番话说完,林宇已是口干舌燥,他将身旁茶杯端起来一饮而尽。

“来人啊。”宣祖大吼。

林宇被宣祖这一大吼吓得不知所措,“难道是我哪里说错了?”林宇在心里想着。

内侍再次带着内禁卫推门而入,“殿下有何吩咐?”

“去,再给先生倒些茶水来。”宣祖露出笑容兴奋地说道。

“你他妈吓死老子了。”林宇在心里骂着宣祖。

林宇让内侍将茶壶直接放在他的茶杯旁边,“我喝完了自己会倒,就不麻烦你了。”

宣祖让内侍出去,他被林宇的话语所感染,“先生请继续。”

“小人再向殿下献上如何处理朝堂党争之计,现在朝堂上分为以领议政为首的东人党和以左相为首的西人党,在郑汝立叛变之前东人党的势力要强于西人党,现在则是西人党的势力强于东人党。”说到这里林宇顿了顿,“西人党现在是全面掌握了大权,比之前的东人党的权利还要强大,这些恐怕是殿下所未能预料的吧。”

宣祖听懂了林宇的意思,“先生就不要再讽刺寡人了,还请先生继续说下去。”

“殿下现在不能明着与他们为敌,而应该采取围魏救赵之法。”

“何为围魏救赵?”

“殿下可借口清剿仁川郡(今韩国仁川市)沿海的倭寇以调回申砬将军,接着再派心腹大臣秘密前去明国以协助镇压乱党的名义让明朝派兵前来朝鲜,如此整个朝鲜便都在殿下手中,届时再如何处置左相等人就全都由殿下做主了。”

宣祖一脸严肃地说:“让明国派兵来朝鲜?”他似乎对林宇的计策感到不满意。

“当然,小人所说的只是时间上最快的一条计策,还有其它两策可供殿下选择。”

宣祖听到林宇说还有两条计策可供他选择,宣祖再次笑了起来,“那就请先生再讲讲其它两条计策吧。”

“第二条计策是殿下向以前那样均衡东人党和西人党之间权利,然后再慢慢提拔年轻才俊,将他们培养成殿下的心腹使得朝堂上变成三国鼎立之局势。”

宣祖对林宇的第二天计策还是感到不满意,“先生请讲第三条计策。”

“第三条计策和第一条计策差不多,它们唯一的区别就是来朝鲜的明国将领是否是殿下所能信任的人。”

“寡人与明国将领素无来往,如何能够寻得信任之人?”

“若是殿下信任,小人愿意成为那个人。”

林宇终于将他心中那点小九九说了出来,事实上自从林宇来到汉城后他就开始一直在为自己的未来谋划着,他可不愿意在这个朝鲜半岛呆上一辈子,既然现在回不去现代,那他还不如选择去大明建功立业。

只不过不同的是,摆在林宇面前有两条路,其一是他可以以寻常百姓的身份身无分文的去到大明从零开始;其二是他可以通过朝鲜大王的推荐来到大明直接做官,这样无论是背景还是钱财就都有着落,两者相比较之下林宇显然选择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