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乱世烽烟
32348100000004

第4章 郭嘉献策定军心,曹操阴谋剪羽翼

荀攸是曹操麾下谋主,在前期他和郭嘉就是曹操的左膀右臂。郭嘉长于战略,深得兵法要义,所献之策往往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曹操最喜欢的谋士,甚至有意把后事托付于他。但要论计谋,郭嘉也要逊荀攸一分。荀攸是曹操的“谋主”,为曹操谋臣之首,史书记载他“妙计百出”,评价他和贾诩“算无遗策”。

天人突然降世,导致吕布四人逃亡,的确出乎曹操预料。但有郭嘉、荀攸在,曹操很快就稳定下来。

按照郭嘉的部署,第一件要务是辟谣止谣,稳定军心压倒一切。首先召集军士说明龙卷风乃是自然现象,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其次就是迅速清理被龙卷风破坏的地方,以免留下谣言口实。再次招几个有名望的老者现身说法,就说很久以前徐州也出现过类似情况,以安抚军心。最后此地不宜久留,且年近岁晚,应该尽快回师许昌。

第二件要务才是搜捕吕布及余党。徐州屡遭战火屠戮,下邳城外方圆百里人烟绝迹,路上行人十分明显,因此只要多派人手盯梢巡查,不怕发现不了他们的踪迹。此外更应该注意有吕布余党暗中把吕布等人匿藏起来,这就需要引蛇出洞了,具体计策有荀攸实施。

第三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就是安抚人心。徐州刚刚平定,人心多有不附。郭嘉提出三个建议:首先是立威,揪出同情、包庇吕布的余孽一批,全部公开处决,要是能抓住吕布最好,再不济现在吕布妻儿在手也可以杀掉;其次是立名,这就需要重用徐州本地名门世家的子弟为官,利用他们的名望来稳定徐州,包括下邳陈氏(陈登家族)、曹氏(曹豹家族),琅琊赵氏(赵昱家族)、诸葛氏(诸葛亮家族),东海王氏(王朗家族)、箫氏(箫建家族);最后是立信,派曹仁去招抚泰山贼寇臧霸等人,让他们不再为祸徐州边郡,以稳定民心。

郭嘉总结道:“如今徐州历年沧桑,士卒疲惫,民心思安。若能广布恩施,笼络世家,以稳定百姓。即便吕布想制造混乱,恐怕也没人会响应罢!”

曹操听了大喜,笑道:“奉孝所言,甚合操意,传令下去,依计执行!”奉孝就是郭嘉的字,在古代称字而不称名是对人的尊重,直呼其名是很失礼的。

年近岁晚,众将士归家心切,于是两天后在接见完徐州各地豪门世家以及任命了徐州主要官僚后,曹操见诸事稍定便尽起大军开拨回都。留下荀攸继续负责搜捕吕布及其余党的事。

荀攸今年四十一岁,这是他首次独立主持大事,此前他一直都是担任曹操的军师。他高兴之余,也非常谨慎。曹操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派,主要是考虑荀攸祖父荀昙曾经担任广陵太守,在广陵郡甚至整个徐州都颇具盛名。此外引蛇出洞再一网打尽的计谋也是荀攸提出的,因此由他代表曹操全权处理徐州事务。另外上表车骑将军车胄兼任徐州刺史,以代表天子行驶职权。

车胄此人在正史和演义中笔墨都很少,唯一一次露面就是被从许都逃出来的刘备袭杀了。很多人据此以为他不过是个小角色罢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关键就在于“车骑将军”,那是非常高的军职,在此时是仅次于曹操的大将军头衔。

但正史中并未见曹操对于车胄之死有什么痛心之辞,因此很可能两人并不是一路人。此时董承是卫将军,已经死了的韩暹是大司马,杨奉是车骑将军,张扬也是大司马,甚至连曹操也是因为率军迎天子而被授予的大将军。可以看出,这段时间的高级武职都是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的功臣。

因此车胄也是在护送天子东归过程中,功劳比董承要高,跟杨奉是差不多的,比韩暹稍低的功臣,因此得以加封为车骑将军。后面三人都是拥兵的将领,由此见之车胄也有自己军队的。但是历史上一直只有前三人互相攻打的记载,可以看出他恪守中立,很少参与斗争。

所以很有可能,车胄就是负责保护献帝的御林军校尉。御林军不多,因此也无法参与前三人的斗争;但是责任重大,在东归途中多次拯救献帝于危难之中,因此军功昭著。

曹操上表车胄为徐州刺史,就是要把御林军校尉换成自己人。这是彻底控制献帝非常关键的一步。在此之前,献帝一直能保持相对独立,关键就在于御林军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时曹操因为要事入殿觐见献帝,献帝因为议郎赵彦被其所杀,非常愤怒,因此对他说:“你若能好好辅助我,我会厚待于你;不然的话,那么我就加恩彼此抛弃吧。”曹操大惊失色,再三跪拜哀求才得以出来。旧时仪仗,三公领兵朝见要令御前侍卫执刃挟之。曹操出来,环顾左右,汗流浃背,自此以后不敢再入朝请奏。

可见曹操因为御林军都被逼到什么地步了。

或者有人说了,以曹操当时的实力,完全可以直接攻打御林军,那不就完了?可曹操不能那样做,那样做就是造反,那么他所谓的“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图谋就破产了。战争的本质是政治斗争的延续,如果政治破产那么拥有再强的军队也会不攻而破,而董卓和袁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曹操才不会这么傻,走他们的老路。

而且在曹操奉天子至许都后,其实他并未完全掌握周围势力,最关键的便是张邈。张邈是陈留太守,早年和曹操结为忘年之交。曹操最早也是在陈留招兵买马起兵讨董卓的,期间得到了张邈很多帮助和资助。因此在得到兖州之前,曹操一直是半依附于张邈的。

后来曹操入主兖州,才真正成为一方独立势力,但是这时跟张邈还是非常铁的联盟关系。从地理位置来看,兖州在河、济之间,而陈留郡仅挨着许都所在的颍川郡,因此真要打起来,张邈的部队两天就杀到许都了,而曹操要调兵遣将还得越过陈留郡。

别小看张邈,只要给他一个大义名分,在兖州登高一呼,兖州郡县就会群起响应。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194年曹操屠徐州之时。当时张邈迎接吕布入主兖州,直接导致了兖州8个郡78个县中的75个叛曹,还多得荀彧、程昱和夏侯惇三人保存了3个县曹军才不至于覆灭。这仅仅因为曹操在徐州搞大屠杀而违背了“仁义之师”的大义,若是攻打献帝,那估计就是天下群起而攻之了,下场绝对比董卓还惨。

但是这件事有弊也有利。这件事充分把更忠于大义,而不是更忠于曹操的人都暴露了。曹操打赢张邈、吕布后就彻底肃清了兖州,从此兖州从上到下都是曹操一派,再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跟他抗衡了。他终于可以考虑如何彻底控制献帝,开始大刀阔斧地剪除他的羽翼。

这正是:郭嘉献策定军心,曹操阴谋剪羽翼。不知结果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