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让身无分文,无钱租房,只能睡在公园长椅上的原一平如此乐观?富豪主动买保险到底是被他的何种行为所打动?真诚的微笑真得价值百万吗?从原一平的成功中我们到底能得到什么启示?一切答案在本章中为你揭晓。
案例:睡在公园长椅上的原一平
1930年3月27日,对于27岁却依旧一事无成的原一平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他拿着简历忐忑不安地来到明治保险公司的招聘现场。一位刚从美国研习推销术归来的资深专家担任主考官。他瞟了面前这个身高只有145厘米,体重不足50公斤的“矮子”,非常不屑地抛出这样一句话:“你无法胜任!”
原一平惊呆了,对方没有给自己开口的机会就这样否定自己,这任谁都无法接受的。于是他结结巴巴地问道:“为什么?”
主考官似乎对这个矮个男人一开始就看不上眼,于是极其轻蔑的说道:“老实跟你说,推销保险是非常辛苦的行业,我想你是无法承受这种压力的。”
原一平彻底被激怒了,他抬头正视对方道:“那么,请您告诉我进入贵公司到底需要什么条件?”
“每月进账10000元!”主考官挑衅地报出一个数字。
“1万元就1万元,大家能做到,我也一样能做到的!”原一平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儿一下就上来了。
在主考官看来,这样的承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出,他原一平“斗胆”许下每月推销1万元的诺言,并不见得真能兑现。最终,主考官也只给了他一个“见习推销员”的机会。
所谓的见习推销员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没有办公桌,没有薪水,可以被其他人使来使去,也可以随时滚蛋。但是这是一个机会,原一平不能放弃。于是他对着镜子,将自己的嘴角往上撇,直至变成一个温暖的微笑。“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原一平,有超人的毅力和旺盛的斗志,所有的落魄都是暂时的,只要有机会就好,接下来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做出一个加油的姿势为自己鼓劲打气。
但是,保险业务的确不好做,一开始的七个月,原一平没有拉来一份保险,所以也就得不到一分薪水,为了节省开支,他只好每天走路上班,中午不吃饭,晚上睡在公园的长椅上。不过尽管如此,他并没有被生活打败,相反,他却将每一刻时光当享受来过,每天早上晨练一番,然后拿起衣服欢快地走向公司,一路上他面带微笑,与擦肩而过的人打招呼,尽力用自己的快乐感染意识还处于晨睡中的人们。
“那又瘦又矮的家伙到底在高兴什么?”很多人看着与己擦肩而过,吹着口哨,面带微笑的原一平不仅好奇地询问身边的人。
“大概昨晚有女人留宿他家了吧!”有人这样说道,于是人们都开心地笑起来,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
有位绅士每天早上看着从自己身边走过,面带微笑,脚步轻快的原一平,对其快乐的理由充满了好奇。
“嗨,年轻人,看着你这幅快乐的样子,真让人愉悦。你时刻保持快乐的秘诀到底是什么?有很多事情值得你去快乐吗?”绅士问道。
“是的先生,每天早上醒来,我就很快乐,毕竟我还活着,我还能吸收新鲜空气,有希望赚到今天的第一笔薪水,我身体健康,没有病痛折磨我,而且我双目明亮,能看到太阳、你,还有新的希望,想着这些,我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原一平一边迈着步伐,一边说道。
“说得太棒了,真是让人受益匪浅。那么,请你赏脸晚上我们一起用餐吧!”绅士微笑着说道。尽管此时的原一平饥肠辘辘,需要一顿大餐来犒劳自己的胃部,但他觉得无功不受禄,于是婉言拒绝了。
“那么,既然你不赏脸和我吃顿饭,我就投你的保好啦!”当绅士得知原一平是推销保险的后,主动这样说道。于是,他终于签下了生命中的第一张保单。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那位绅士是一家大酒店的老板,人脉甚广,自己签下保单后,他又帮原一平介绍不少客户。
从这一天开始,否极泰来,原一平的工作业绩开始直线上升。到年底统计,他在9个月内共实现了16.8万日元的业绩,远远超过了当时的许诺,一洗他当初招聘会上受到的耻辱。
当然,发现自己的微笑换来个人运气的转折,赢得不错业绩后,原一平没有对自己松懈,而是更加苛责地要求自己,他整日奔波,拼命工作,无论面对谁都是面带微笑,以致到最后人们竟然总结出38种微笑,来说明他成功的原委。
解析:除了缺陷,还有什么与他如影随形
先来说说原一平这个人,他是有缺陷的,矮到了一个男人无法承受的极限。当这样一个人想要找到一分工作时,第一感官上招聘者是无法对他留下好印象的。如果他没有其他超常的本事,一般都难以谋得职位。正是这一缺陷,让主考官对他轻蔑相待,并且只给了他一个“见习推销员”的机会。
实质上,推销员已经是又累又不讨好的工作了,而“见习推销员”更是一分算不上工作的工作。可是即便这样,原一平还是接受了,并努力地去实践自己的承诺——每年为公司拉来10000元的保险。
为什么原一平会这么做?原因有三点:
第一,他的缺陷让他别无选择。因为个儿太矮,长相不讨人欢喜,所以无论他有多大的抱负,别人都不会给他与他人同等的机会。要么找到一分工作干着,要么寻寻觅觅徘徊在各种招聘会上。前者还有希望,而后者只会让他饿死。
第二,不服输的性格。当别人拿着他的缺陷肆意侮辱他,用看不起的语气来否定他的能力后,他内心的“复仇”情绪高涨起来,无论如何都要证明给人看,决不被人言中。
第三,不放过任何机会。对于原一平来说,“见习推销员”也可能是让他获得成功的机会,只要有这个机会就一定要抓住。如果因为不是正式工作,被人侮辱,没有薪水等等原因放弃,就得寻找其他机会了,而这个寻觅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离他成功又会远一步。
三个原因促使原一平最终走向了“推销之神”的道路。即便被人肆意侮辱,即便只得到了一分不像工作的工作,即便无家可归,无钱吃饭,七个月无任何业绩,但这些困难都没有打倒他,没有让他放弃这份看起来毫无希望的工作,相反,他每天精神抖擞,全勤投入工作,做着微笑达人,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以致最终用自己的微笑毫不费力地换来了第一份保单,而从此他的事业在别人的帮助下如鱼得水。
如此看来,原一平身上除了存在“个矮”这一大缺陷外,他还具有乐观、豁达、自信、不服输的性格,而他的这些性格,全都包含在他脸上的微笑中,他用笑向人们证明一个矮个也可以笑着等来自己的春天。
每个人都会像原一平一样有过事业的低潮期,但是大概没有人的状况比原一平还要差。但他之所以最终坚持下来,关键是他脸上的微笑帮了他一个大忙。那么,处于职场,与陌生人打交道,如果我们也能像原一平一样,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不幸都能乐观、豁达、微笑,那么换来得是不是也是个人事业的巅峰呢?答案显而易见。
想想原一平,低谷中的他其实是个一无所有的人,但他先对着镜子对自己说,“我一定会成功,我行,我是独一无二的原一平”,当他这样告诉自己后,不由自主地就自信起来,这个时候面部流露出的微笑就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压抑自己后装出来的。人们都是火眼晶晶,你到底是真诚还是虚假一眼见分晓。一旦一个人真诚地微笑着与人打招呼,微笑着接受批评,微笑着面对问题时,周围的人就会被他的这种微笑所感染,最终也变得和蔼可亲起来。
一家公司搬迁时,忘了拿走门后柜子里的材料,那几分材料非常重要,等经理想起来时,已经是搬家一个月后的事情。于是,经理不得不联系以前的写字楼管理员,希望能拿到材料。但是,不幸的是,那间办公室已经租出去了。不得已,经理只能让下属跑一趟,希望到那家公司取回材料。
这家公司老板的脾气不怎么好,他租下这间办公室前就跟物业说过,不希望被以前公司的其他人员骚扰,但偏偏很多人打来电话找一些不相干的人,这让这位老板极度恼火。现在又有人过来拿材料,这更是火上浇油。他一顿破口大骂将拿材料的人赶走了。
材料是一定要拿回来,所以经理只能又派人取,但依旧被骂了回来。不得已,经理只能派遣李明去。
“怎么又来了,又来了,我说过没有没有,难道听不懂人话吗?”那位老板又开始发飙了。李明点头微笑着说:“对不起,打扰您了!那份材料对我们非常重要……”未等李明把话说完,那位老板再一次咆哮起来,抱怨着那些讨厌的来电者。李明知道多说无益,他只能微笑着听,直至那位老板发泄完。
“张总,您真是个真性情的人,您的愤怒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员工并没有将自己的客户维护好,要不然就不会发生搬家都一个月了,还有人往这里打电话的情况。谢谢您!”李明微笑着鞠了一躬。他脸上的微笑,如此真诚,以致那位老板都不好意思了,最后拿出材料说:“看你人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麻烦你回去,赶紧将电话这事处理了。”李明将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他说有其他麻烦可以打电话给他,他会马上解决。
这样的举动最终让李明和这位张姓老板成为了朋友。
也许我们身上存在诸多缺陷,我们没有姣好的面孔,没有挺拔的身高,没有超常的智慧,没有创新能力,但我们有一样东西价值百万,那就是自信带动下的真诚微笑。与陌生人的第一次碰面,或者在大街上碰到认识的人,我们能不啬自己的微笑,微笑着跟对方问好,微笑着离去,即便你是一个多么不堪的人,只要你的笑容足够真诚,那么你终究会感染别人,打动别人,博得他人好感的。
揭秘:积极乐观的微笑价值百万
日本有近百万的寿险从业人员,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某保险公司总经理的姓名,却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原一平。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横行乡里的小太宝,最后成为日本保险业连续15年全国业绩第一的“推销之神”,与他与生俱来的那种乐观精神,不服输精神分不开。而他把这种精神化成脸上真诚友好的微笑,微笑着对待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以致这种微笑不由自主感染了身边的人,从而换来第一笔保单的签订。从他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积极乐观的微笑比起能说会道,有时更具说服力。
没有人喜欢板着面孔的人,尤其是在工作中,没有人愿意跟整天阴沉着脸,动辄生气发火的人共事。也许你所在的办公室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就在几个志趣相投的同事打打闹闹时,看到某个同事板着面孔进来,所有人的兴致会因为这张面孔的出现变得素然寡味。而日常那些总是不苟言笑的人,围绕在他们周身的人也是少得可怜。
也许女孩们更喜欢酷酷的男孩,那种带着蛤蟆镜,一脸冰冷的人更容易引起小姑娘们的尖叫,然而,将这类人群放到工作场合中,他们的人际关系往往会遭遇坚冰。在工作场合,日常交际中人们更喜欢有亲和力的人,他们面带微笑,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友好地称赞对方,并时不时伸手对身边的人帮上一把。正因为他们的这种行为处事方式,同事们更喜欢跟他们在一起,更愿意帮助他们,更喜欢听他们指挥,更愿意将手里升职的一票投给他们。而不是那些业绩突出,能力超强,而平时总是冷冷冰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