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怎样吃不得病,得了病怎样吃大全集(超值金版)
3234300000061

第61章 孕妇日常饮食宜与忌

★防妊娠反应宜多吃的食物

一般女性怀孕后前3个月内,由于内分泌及精神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妊娠反应。发生妊娠反应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偏食等现象,影响进食和消化吸收,降低了营养素的摄取,严重影响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为防止妊娠反应的发生,在此期间,孕妇饮食应以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主,应避免油腻。

为了保证孕妇营养的供给,又能防止因多食引起反应,主食以面食为好,最好多吃干品,如大麦、饼干、面包干、馒头等。

副食宜多吃豆腐干、卤鸡蛋、糖炒栗子、苹果、山楂、熟藕、西红柿、卷心菜、茄子、苋菜等。这些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维生素C。

在烹调中可使用一些香辛料,如姜、辣椒、紫菜等,使食物略有刺激性,可保证孕妇的食欲。可一日多餐,每天吃四餐或五餐,多吃些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如乳酪、牛奶、水果等。

晚上加食可用面包、馒头片、乳儿糕、饼干等。早上起床,先喝一杯开水,再吃饭,饭后可稍躺一下,也可防止恶心呕吐。

总之,只要孕妇注意了饮食调理,就可以避免或减轻妊娠反应。

★孕妇忌过食冷食

孕妇在妊娠期大多血热气盛,比常人更喜欢吃冷食。有的孕妇不能自控,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便随意吃冷食、喝冷饮,一天不断,毫无控制。这样,虽然可以感到舒服、满足,也可以消暑解渴,但对孕妇的卫生和健康不利。

孕妇鼻、咽、气管等呼吸道黏膜往往充血并有水肿,如果大量贪食冷食,充血的血管突然收缩,血流减少,可致局部抵抗力降低,使潜伏在咽喉、气管、鼻腔、口腔的细菌与病毒趁机而人,引起嗓子痛哑、咳嗽、头痛等症,严重时还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扁桃体炎。喝冷饮吃冷食,还会使胎儿躁动不安,活动频繁。

在夏季或在非炎热的季节,吃过多的生冷之物,会伤及脾胃,影响消化功能。过多吃冷食,会发生脾胃湿滞,极易导致食欲不振、食物不化,这必然影响继续进食,而进食不好,消化吸收不利。对孕妇来说会不利对胎儿及时供给营养,影响胎儿发育。如果在胎儿器官发育阶段未能及时提供器官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就有可能造成因缺乏某些营养而发育不全,形成畸形或功能障碍。过食冷食的孕妇,还会因冷食不够卫生,导致腹泻,或者服用治疗腹泻的药,而危及胎儿。

因此,孕妇应讲究卫生,节制食用冷食。特别是在容易感染肠胃疾病的夏季,更应少食冷食。

★孕妇宜吃含铁多食物

铁是造血的主要原料,为血色素的主要成分。人体如果缺铁就会发生贫血。孕妇在妊娠期更需要增加铁,以供本身和胎儿造血所需及准备分娩时失血时用血,而且胎儿也要在肝脏内储存一定量的铁,供出生后约6个月的消耗。这些需要的铁,都必须孕妇在妊娠中、后期加以补充和储备。

有专家估计,女性在全妊娠期铁的总需要量为1 000~1 360毫克。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胎儿401~500毫克,胎盘60~110毫克,子宫40~50毫克,母体血红蛋白含量增多400~500毫克,分娩失血 100~200毫克。总需要量1 000~1 360毫克。

如果孕妇食物中补充的铁量不足,就会出现贫血。孕妇发生贫血,不但对胎儿生长不利,而且也会影响孕妇健康,生产时会出现低热或弛缓出血等合并症,出血量也会增加。产后母体恢复就会较慢,甚至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这是很危险的事。

为了防止女性怀孕期间贫血,除了孕期注意补充铁质外,在孕前就要开始多摄取铁质。铁能在人体内储存4个月之久,如能在孕前3个月补充铁质是很合适的,孕后继续补铁,这样整个妊娠期以及产后就不会缺铁,也可避免贫血症发生。

因此,孕妇应多食用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与瘦肉,牛、猪、羊、鸡等动物肝脏和瘦肉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铁、铜等。此外,其他动物内脏、鱼类、蛋黄等,含铁量也比较高。这些食品对补充人体铁质和治疗缺铁性贫血都有特效。含铁丰富的植物食品有大豆、樱桃、海藻、绿黄蔬菜、米、芝麻、笋、莴苣、芹菜、苜蓿、萝卜叶、木耳、口蘑、葡萄、桂圆、山楂、大枣、海带、油菜、苋莱等。此外,芝麻酱和小米含铁量也较多。

★在“坐月子”期间忌多吃的食物

产妇在“坐月子”时,正是分娩后的恢复期,经过10个月妊娠和分娩,身体比较虚弱,因此,除补充营养丰富的食品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忌食一些对产妇健康不利的食品。

(1) 忌食过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产妇身体虚弱,运动量小,如果吃硬食和油炸食物,不利于消化吸收,往往还会导致消化不良。也不要吃得过饱,因胃肠功能较弱,如吃得过饱也会引起胃肠消化不良。可多增加餐次,少吃勤吃,比如一天进餐5~6次,就有利消化。

(2)忌食辛辣食品。辛辣食品刺激性大,易影响产妇胃肠功能,并可造成便秘,对身体不利,而且会使吃奶的婴儿生长发育受挫。所以,“坐月子”期间的女性不要吃辛辣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3) 忌食冷凉食品。夏季室内温度高,“坐月子”往往想吃些冷凉食品,如雪糕、汽水、饮料等。这些冷食吃后对牙齿不利,也会给消化系统带来麻烦,降低消化能力,或者因冷食不卫生,会使产妇出现腹痛腹泻。所以,“坐月子”的女性应忌食冷凉食品。

(4) 切忌吃不讲卫生的食物。比如一些剩饭,或放得时间较长的食物,产妇吃了,极易导致消化不良或受病菌侵害,因为产妇的抗菌力较弱。所以,产妇的饮食更要注意讲究卫生,使其吃的饭菜干干净净,减少细菌对身体的侵害,这对产妇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有利。

(5) 忌食过咸食物。因为咸食含盐分多,盐中的钠可引起水钠潴留,不仅可使人发胖,严重时会造成浮肿。

★产妇宜吃营养丰富食品

产妇自胎儿及附属物娩出,到全身器官(乳房除外)恢复到非妊娠状态的6~8周时间内,称为产褥期。产褥期的营养主要是补偿妊娠和分娩时的消耗,促进母体组织修复和体内各器官尽快恢复到非妊娠状态,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预防产褥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乳汁分泌。

因此,产妇在产褥期应补充高热量饮食,以补充分娩过程中消耗的大热量;多食高蛋白饮食,可促进妊娠和分娩过程中身体疲劳的恢复和创伤修复;多吃些含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食物,对补充血液和钙有利。

正常分娩产褥期饮食安排:产妇产后略事休息,即有食欲,第一天应食流质食物,如小米粥、豆浆、牛奶等,多喝汤水,以利排便。第二天则可食较稀软清淡的半流食,如卧鸡蛋、鸡蛋挂面汤、蒸鸡蛋羹、蛋花汤、混饨和甜藕粉等。以后可自然至普通饮食。会阴切除的产妇,应给于流质、半流质等少渣饮食5~6天,不使形成硬便,以免再度撕伤缝合的****括约肌。行手术者,应给予流质1天,并忌食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等,以防胀气。待产妇情况好转后,改用半流质饮食1~2天,再转为普通饮食。这样对防止产妇发生并发症极为必要。

产褥期食物的选择。比平时多吃些鸡、鱼、瘦肉、动物肝、腰、血。还要多吃些豆类制品,每日不可缺少蔬菜。按照我国传统习惯,产妇应多食用以下食品。

(1)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利消化和排泄,提供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有利。

(2) 炖肉汤。鸡、肉、鱼做汤吃,既有营养价值,有利产妇康复,又可下奶,有益新生儿。

(3) 芝麻。营养丰富,可增强产妇补中健身、和血脉及破积血等作用。

(4)小米。小米营养价值较高,有很多营养素高于大米,比如含铁高1倍,维生素B高1~4倍,维生素B2高1倍,纤维素高2~7倍。这些都是产妇所需营养素,对恢复产妇体力极为有利。

(5) 鸡蛋。含有很高的蛋白质、脂肪、卵磷脂、卵黄素、钙、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脂肪存在于蛋黄中,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卵磷脂和卵黄素能维护神经系统健康。但不可过多食用,一般一天吃3~4个足够。

(6) 红糖。含有丰富的产妇十分需要的钙、磷、铁、锰、锌等矿物质,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2和尼克酸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红糖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红糖性温,能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活血化瘀,缓解疼痛,这些作用对产妇特别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