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怎样吃不得病,得了病怎样吃大全集(超值金版)
3234300000053

第53章 饮食方法宜与忌(2)

由以上可看出,腌制品营养受损且有害,不是人们的理想食品,以少吃为好。

★忌过量吃咸食

盐,包括各种咸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食物。有人喜吃咸食物,认为咸中有味,体壮有力气。

但是,由于钠盐在某些内分泌素的作用下,能使血管对各种升血压的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上升,而且还可促使肾脏细小动脉硬化过程加快。

据调查表明,吃盐越多,高血压发病机会就越多,每日吃盐 15克,高血压发病率为10%,如果每日食用盐增加两倍,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增加两倍。爱斯基摩人每日吃盐4克,几乎没有高血压。而每天食盐量高达20克左右的日本北部居民,高血压发病率高得惊人,每100人中竟有40人发病。在我国食盐量低的广东省,高血压发病率仅为5%,而喜食盐的北方人,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北京地区患病率相当于最低地区的5倍。

同时,钠盐又有吸附水分的作用。如果人体内钠盐积蓄过多,人体的水分就要大大增加,血溶量也会相应增加,再加上细胞内外钾、钠的比例失调,使红细胞功能受损伤,血流黏滞,流动缓慢,加重了血液循环的工作负担,就更会导致血压的进一步升高。

吃盐过多还会引起水肿。人如果食盐过量,饮水量明显增加,就会使较多的钠在人体内潴留,从而引起水肿,并增加肾脏的负担。

高盐饮食容易引起血小板凝集,使血液凝集性增加,很易形成血栓,发生心肌梗死或脑中风。

从以上情况看,人吃盐过多,对身体是极其不利,所以吃咸食人体壮是没有根据的,“咸中有味”的说法也是不可取的。一般健康成人每日食用盐量应在9克以下,老年人由于排泄功能下降,最好每日进盐量为5~8克。

★忌偏食油炸食物

油炸、熏烤食物香脆可口,诱人食欲,因而有很多人爱吃,甚至偏爱多食。其实,从科学角度看,长期过量进食油炸、熏烤食物,对健康有害。

(1)炸过的油再反复使用会产生自由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油炸食物如果炸焦产生的致癌物活性很强。人吃了,易产生胃溃疡、****状瘤、肝癌、肺癌、乳腺癌等。有人调查,日本和我国的贵阳花溪地区,人们惯食腊肉、熏鱼,因此,胃癌死亡率均较高。

(2)食物经高温油炸,可使油质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遭到破坏。B族维生素经油炸后损失40%~50%。

(3)油炸食物在油锅里高温煎炸时间较长,不但损伤有益的营养,而且还极易生成有害物质。当煎炸温度低于200℃时,杂环胺形成很少,如果煎炸温度超过200℃时,煎炸时间超过2分钟,就会形成大量杂环胺。杂环胺随油炸食物进入人体,可损伤肝脏,使生长发育迟缓,生育功能降退,还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研究报告表明,在熏烤鱼肉和烤糊、烤焦的米面中,都含有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熏烤的温度越高,产生越多。用炭火烤、松木熏、电烤都有不同数量的致癌物质产生。

根据以上情况看,对油炸、熏烤的食物应少吃或不吃。

★忌吃有哈喇味食油

有些食油如果存放不当,保存时间过长,会发出一种难闻的哈喇味。有人认为,有哈喇味的油经过加热以后,还可以食用,这是不对的。

因为食油发出了哈喇味,说明油脂已经酸败。酸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是作为油脂原料的动、植物组织的残渣和微生物产生的酶引起酶解过程;

(2)是在空气、日光和水的作用下,发生了水解和不饱和脂肪酸的自身氧化。

这两种变化往往同时发生,但也可能主要表现在某一方面。这些过程变化的结果使油脂分解出游离脂肪酸,产生铜、醛等多种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同时也会发出有强烈刺激性、令人不快的哈喇味。有时,食油发生轻度哈喇味,并不强烈,但此时油脂已开始酸败,而酸败过程中首先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破坏。据报道,长期食用变质的油脂,机体可因缺乏必需脂肪酸而出现异常。实验证明,动物长期食入酸败变质油脂会引起肿瘤。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用加热的方法处理发生哈喇味的食油,虽然可以使哈喇味减轻或消除,但不能排除因油质酸败而产生的有害物质,也不能弥补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破坏。最根本的是,要注意家庭保存食油的正确方法。家庭储油最好选用清洁、干燥的深色不透明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

还有,含油的点心,也易发生哈喇味。点心不宜久放,无论是食油或含油的食品一旦发出哈喇味,则坚决不吃,以免因小失大,损害人体健康。

★忌不当使用味精

味精是一种调味品,也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学名为谷氨酸钠。目前使用的味精大多是从淀粉中提取的。味精添加在食品、蔬菜、汤汁中使味道鲜美可口。有人观察到、含味精仅1/3000的水溶液,也能尝到它的鲜味。但是,有些人在使用味精时还有不当的地方,例如食物中放味精过量,烹调时过早加入味精,味精加在酸性或碱性食物中等等。为了发挥味精味美又有营养的作用,使用味精一定要合理。

味精的最大用量为每千克食品1.5克。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摄入量,为每人每千克体重每日需要120毫克,即50千克体重每日可食用味精6克。食品中加入量过多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炒菜如放得过多,会抑制肉等本身食物的鲜味。据报道,人在空腹时,一次吃12克味精就可出现中毒症状。

不要把味精过度加热。因为当超过120℃时大部分谷氨酸钠变为焦谷氨酸钠,既无鲜味,又有毒。正确的方法把莱或汤做好后,趁热加入,水温在70~90C时味精的溶解度最高。

温度也不要过低。因温度过低,味精不容易溶解,如拌凉菜直接加味精的效果就不好,故可用少许热水将味精化开晾凉后再放入凉拌菜中,搅拌一下即可。

另外,不要把味精放入碱性和酸性的食品中,因为味精遇到碱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不好气味的谷氨酸二钠;味精遇酸则不易溶解,效果也不好。

★吃饭宜细嚼慢咽

人们常说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这是很有道理的。

(1)食物吃到嘴里,先是靠牙齿把它嚼碎,只有嚼碎了才好吞咽、消化。

(2)口腔里还有从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俗称口水),加入食物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消化食物中的淀粉,还有杀菌能力,只有食物中吸收了唾液才好消化。如果在吃饭时狼吞虎咽,吃进去的饭往往是囫囵吞枣,没经过牙齿嚼烂和唾液的消化,很快就从口腔咽到胃里,这样不仅尝不到食物的美味,还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日子久了,就会发生消化不良及胃肠道疾病,也会影响饭菜营养的吸收。

(3)容易把掺杂在食物里的砂子、骨头、头发等异物吞咽下去对胃肠造成伤害。

因此,吃饭时必须要细嚼慢咽,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有利于健康。

★忌过量食用酱油

酱油不能多吃。酱油是以黄豆、花生饼、小麦、豆饼和麦麸等为原料,经米曲霉发酵酿制而成的。它含有一定的水分、食盐、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和少量的醋酸,具有特殊的香气和鲜味,在菜肴烹调中有着色和味的功能。

人们习惯用生酱油拌凉菜,因此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不得带有肠道致病菌。但在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等环节中,酱油常因卫生不良而有肠道致病菌的污染。因此,生酱油加热后再食用为好。

据有关实验表明,酱油与人的唾液里所含亚硝酸混合,会产生致癌物质。日本患胃癌的比例相当高,这与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多量摄取酱油等含有致癌性食品有关。用细菌做的实验表明,酱油中含的干酪胺等三种物质接触到亚硝酸后会起反应,具有突然变异特性。干酪胺是酱油原料中的氨基酸发酵而产生的物质,每1毫升酱油含有 1~2毫克干酪胺。

★应控制零食

该不该让孩子吃零食呢?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

营养学家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特殊时期,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比成年人相对要多,三餐之外,再吃一些有益于健康的小食品,能够为身体发育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孩子们还能够从零食中得到一定的享受。因此,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吃一些零食。

零食中含的营养素远远不如正餐食物中的营养素均衡、全面,零食中的糖含量一般明显高于正餐,经常吃零食会引起龋齿、营养素摄入不足等问题,所以,允许孩子吃零食,但不能够以零食来代替正餐,应当让孩子从一日三餐中获得他们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除此之外,应该注意买营养价值高、卫生干净的小食品做零食。对年龄大的中学生,家长应该教他们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并指导孩子控制、安排吃零食的时间,使孩子们吃零食得到快乐,又有利于健康。

吃零食要注意什么呢?

(1)吃零食应该在两顿饭之间吃,不要在接近正餐时吃,以免影响食欲。

(2)临睡前不要吃零食,原因一是睡前吃零食会增加胃肠负担,影响睡眠;二是睡前吃零食如果不注意刷牙,残留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会不利于牙齿的健康,长期下去会生龋齿。

(3)看电视时尤其注意控制吃零食的量,如果不加控制,容易不知不觉地吃进太多的小食品。看电视多的孩子好发胖与边看边吃零食不无关系。可以在看电视时只拿出一定量的小食品,吃完不再加。

健康专家认为,下面一些零食对人的健康有害无益,应该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爆米花:用传统爆花机爆出的米花,铅污染非常严重,经常吃这样的零食,容易引起慢性铅中毒。

果脯、蜜饯:在这些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来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C基本完全被破坏,而加工中所用的白砂糖纯度可达999%以上,如此纯的糖中除了大量热能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营养,而食用这样多的糖,还会导致维生素B和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另外,有些果脯等食品中可能还含有防腐剂,经常食用会影响健康。

果冻:多吃果冻不仅不能补充营养,甚至会妨碍某些营养素的吸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果冻基本成分是一种不能为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卡拉胶,并基本不含果汁,其甜味来自精制糖,而香味则来自人工香精。

巧克力:巧克力热量高,其中含有一种类似******的兴奋性物质,它的另一种成分草酸可与钙结合形成难溶性的草酸钙而影响钙的吸收,所以不能多吃。3岁以下的孩子更是不宜吃巧克力。

葵花子:葵花子中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的胆碱,影响肝细胞功能。另外,50克瓜子仁所含的热量相当于一碗大米饭的热量!如果食用过量就会有发胖的危险。

松花蛋:含有大量铅元素,多吃会导致慢性铅中毒。

★用蜂蜜来代替糖

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有关人类死因的调查分析显示,长期高糖饮食者的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者约短10~20年。研究人员指出,长期高糖饮食,会使体内环境失调。由于糖属酸性,摄入过量会改变血液酸碱度,降低肌体免疫力,引起经常性感冒以及龋齿、骨质疏松等病症;吃糖过多还会影响体内脂肪消耗,造成脂肪堆积,导致血脂过高、动脉血管硬化和肥胖症;尤其是粗纤维类糖食用过多,还会刺激肠粘膜,加重肝脏负担,引起腹胀、腹泻,进而阻碍各种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摄取糖类过量,会使人产生饱腹感,不思饮食,影响其他食物摄入,导致营养缺乏。研究表明,自幼嗜糖,到老年极易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脏血管疾病;长期高糖饮食,还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引致佝偻病;多食糖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1消耗过多,引起眼球内膜弹性减退、眼球变形、视神经炎和轴性近视,甚至引发脚气病、慢性消化不良、多动症等病症。

然而,绝大多数的人最喜欢的味道是甜味,如何在享受甘甜的同时,又控制食糖的摄入量呢?健康专家的建议是:以蜜代糖。的确,蜂蜜是糖类的理想替代品,蜂蜜不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而且还有美肌肤之功效。

蜂蜜是由蜜蜂自花朵所采收、以砂糖为主要成分。约50%的花蜜所酿成的。蜜蜂在将花蜜采收时,会混合其唾液,经过唾液的酵素作用,砂糖转变为葡萄糖与果糖。

由于砂糖转变为葡萄糖与果糖的工作,已由蜜蜂所代劳,所以蜂蜜在进入人体后,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这也就是蜂蜜常被用为病人手术后的流质食品,以及新生儿适合喝蜂蜜水的原因。

一般砂糖都经过精制的程序,所以糖分的纯度很高,原有的矿物质已流失殆尽,营养素也保留甚少;蜂蜜就不一样了,它完整保留了各种营养素,包括钙、铁、镁、钾、钠等矿物质,维生素K、B1、B2、B6等,以及各种有机酸和酵素类等,这些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蜂蜜营养丰富,对许多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治疗贫血:经常食用蜂蜜,可以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血红蛋白对红细胞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每天食用100克蜂蜜,不要再吃其他糖类。其中一部分宜空腹食用,并且隔一小时后再吃东西。

润肠通便:用于津亏血虚所致之肠燥便秘,常单用内服或作栓剂纳入肛内。

润肺止咳:用于肺燥干咳、肺虚久咳、咽干口燥等症,可单用或与沙参、生地等配伍。用于润肺止咳的紫菀、冬花、枇杷叶等,常用蜂蜜作辅料拌炙。

解毒:用于解乌头、附子毒,可单用内服;用于治疗烧伤、疮疡,可外涂以解毒护疮。

预防血管硬化 蜂蜜可以预防和延缓血管硬化。每3个月至少应该有15天食用蜂蜜。

改善睡眠:蜂蜜是帮助睡眠的良药,因为它是一种能作用于全身的镇静剂。可以在临睡前取一满勺蜂蜜,加上少许椴树花、西番莲、缬草。可以单取一种,也可以混合,用35摄氏度温水冲制,就成了一杯很好的安睡宁神蜂蜜茶。

保护肝脏:蜂蜜护肝,隔天早晨空腹和每晚临睡前食用。

调节血压:如果没什么禁忌,可以将一勺蜂蜜和两勺苹果醋,各用半杯水调制,每天空腹食用,无论对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有调节作用。

护理皮肤 蜂蜜可以营养皮肤、治愈伤痛,还可起到日常皮肤护理作用。将两勺蜂蜜与20毫升的新鲜凤梨果汁混合,用毛刷涂到脸上,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可以消除雀斑。

补充体力:也可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即使在患有传染病的情况下,病情也会减轻,病后也恢复得快。

治疗口腔溃疡:经常食用蜂蜜,对牙齿无妨碍,还能在口腔内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蜂蜜中含有抗菌成分,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并加速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