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索家武馆
32330800000014

第14章 孩子们、黄教练、秦翰

索家武馆刚开馆那时,很多居民和路人都觉得这里神秘而落魄,无聊时远远看两眼,平时也恨不得绕着走。后来,武馆的长期存在建立起一种诚信,街坊邻里对这里有了好感,渐渐有些家长愿意把孩子送过来习武。自从业务拓展到少儿武术这一领域,武馆才算是真的有点儿兴旺了。针对小孩子学武术的需要,索潮海不知道从什么渠道,找到一个梨园出身的黄教练,来教孩子们翻跟头。

黄教练是武生,专业翻跟头的,有时他会趁孩子妈妈们都到齐了叽叽喳喳最热闹的时候,展现这一绝技:在不算很宽敞的武馆大厅里,只见黄教练一双眼睛光芒万丈,双手抬起缓缓举过头顶,大家顿时安静下来,接着就是一阵迅猛的手翻空翻侧翻前翻后翻各种技术动作轮番袭来。黄教练风车一般在众妈妈们身边转动着,在因翻滚或滑落或扬起的宽松T恤衫下,清晰的腹肌、人鱼线、腰背脊椎那道深陷的沟壑在妈妈们眼前以不同的角度飞扬着、跳跃着。

小小的武馆沸腾了,妈妈们个个赞叹,孩子们个个兴奋。

翻完跟头,黄教练还不忘加上对孩子们的鼓励:“你们要翻到我这个程度才算出师哦。”孩子们一听,自觉任务艰巨,不免一阵东倒西歪。

然而,孩子们最喜欢的人并不是黄教练,而是秦翰。

秦翰二十八九岁,老大不小了,却老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少年模样,无论冬夏,头上不是戴帽子就是围头巾,很少有人见过他真实的发型。他自称是一个创作型歌手,擅长的风格是说唱、雷鬼、摇滚,平时靠在夜店唱歌、做DJ谋生,也从来不缺钱。

秦翰也算是科班出身的音乐人才,毕业于某师范大学音乐系,钢琴吉他贝斯鼓、笛子笙箫萨克斯,大部分乐器秦翰都能摆弄几下,可谓十八般乐器,样样略懂。他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中学音乐老师,但他上课不按照课本来,喜欢给学生推荐一些节奏强劲的说唱,搞得一帮少男少女跟着他在教室里“yoyoyo”得又唱又跳,课堂气氛过分活跃,让校方有些不满。直到几个孩子在他的鼓励下创作出一首说唱歌曲红遍校园,而这首歌的歌词被校长批评为有“反教育”倾向。

其实秦翰是不排斥当老师的,但他还是辞了职。

秦翰来武馆的时候据说正处在创作上的瓶颈期,需要打开眼界,吸收新的灵感,他相信,这个新的灵感就是武术。学了半年太极后,他也确实写了一首以太极为主题的歌曲,名叫《分鬃亮翅歌》,也曾挑了一个孩子们比较多的周六下午在武馆里表演。

给武馆这帮人表演这首歌,连带BeatBox式的伴奏也要自己来,还要自己伴舞,秦翰也真是不容易,但表演的效果依然不尽人意。

对于索潮海来说,电影《太极张三丰》的主题曲《随缘》问世之时,华语流行乐坛就已达到顶峰,秦翰的这种在他看来像个虾米似的抖啊抖的风格,自然不入他的眼。

白芳芳对风格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就是觉得歌词大部分都听不清楚,能听清楚的那几句也似乎有点儿戏了:“你要拨动千斤,首先要有四两,可是这个四两就很难练出,你要拨动千斤,首先要有四两,可是这个四两就很有玄机……”,还有那句重复了好几次的:“野马分鬃,分鬃、分鬃、分鬃,白鹤亮翅,亮翅、亮翅、亮翅……”,还有一段速度极快的、听着都觉得舌头发麻的、把一些太极拳谚连起来一气呼出的:“……”这些都让白芳芳难以接受,当秦翰说起这首歌也有雷鬼的元素时,白芳芳还问:“什么鬼?”秦翰只有无奈地摇摇头。

索三纳、何家晋和王晓加几个年轻人就十分支持秦翰,觉得秦翰应该在这个方向上继续深入,最好给每套拳都写一首歌,曲龙和赖美丽则无感,什么话都没说。

剩下那些大姐大哥辈的人,听完也就笑笑:“还是有几分新意的。”

孩子们最喜欢歌词简单又有节奏感的那一句:“野马分鬃,分鬃、分鬃、分鬃,白鹤亮翅,亮翅、亮翅、亮翅。”还学着秦翰跳起了“分鬃亮翅舞”,也不过是把野马分鬃和白鹤亮翅这两个太极动作用机械舞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自那以后,孩子们有时会蛰伏在练太极的大人旁边等候这两个动作的出现,一旦出现,他们就忽然嘻嘻哈哈地冒出来喊着唱出这句歌,唱完便哈哈哈笑着一溜烟地跑开,孩子们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秦翰也把《分鬃亮翅歌》分享到了网上,结果当然是石沉大海。几个圈内的朋友听过后,要么是简简单单点个赞,要么写些不冷不热的评论:“翰哥的思路越来越开阔了。”“翰哥关注传统文化的努力真是值得肯定啊。”“翰哥,听说为了这首歌练了十几年太极,真是不容易。努力!我挺你!”

只有鼓励,没有人提到才华——这种情况,秦翰也习惯了。他想自己可能还是比较讨小朋友喜欢吧,不如存够了钱,开一家音乐培训机构。

“哥哥我要培养下一代!”放弃了有朝一日会走红的想法之后,秦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