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见闻杂记
32315200000024

第24章 缘由

小院子里,来了两批报喜的人,拥挤不堪,外面看热闹的人还想着挤进来讨要喜钱,小福和福叔忙的焦头烂额,这时,第三批报喜的队伍又来了。

看他们吹拉弹唱着,一副直奔小院的架势,显然是是给三人中,还未来通报的苏锦的,小福只好让他们在院外等候,又回身去对看热闹的众人好言相劝,这才请出去一部分人,腾出地方,复有把报喜的队伍迎了进来。

不用说,接下来又是一阵洒钱,对于这事小福做的也算轻车熟路了。谁连做三遍也会有经验的。好不容易待众人散去,院里只留下一地狼藉。无奈,小福和福叔再没精力来打扫了,只好花钱雇来几个店小二帮忙收拾。

人逢喜事精神爽,当晚,中举的苏锦三人也没叫上其他人,其他几位学子也顾不上他们,上榜的全都请客去了,落榜的走的走,蹭饭的蹭饭。都无暇他顾。

几人就在院中摆了一桌。先是三人一起并肩站立,面朝东方,举杯遥敬了教导自己的山长和教习一杯,然后才坐下,一起边说边吃了起来,也没说什么要紧事,无非就是天南地北的瞎聊一通,高兴!

第二天,照例,朝廷会有一场赐宴,宴请百名中榜的举人士子,以示皇恩,不过今年特殊,赶上迁都,朝廷上下都忙着不可开交了,可没功夫理会他们。

苏锦几人也不着恼,不就是一顿饭的事,几人也不适应酬,能省下最好,不过依理还是要去感谢主考官一番,以后见到郑学士都得以门生相称,相当于座师了。

让小福去郑学士府邸投了份拜帖,言明晚上做东后,苏锦和徐立一同去了赵府,几个至交好友中,就赵志落榜,于情都得去看望下。

两人走了一路,可也愁了一路,两人都不太会安慰人,特别是这种场合,两人都中榜了,唯独赵志不中,难道安慰赵志说,这次没考好,下次再来?!这不是啪,啪的打脸么,潜台词就是赵志不如自己二人罗?!

可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去一趟,两人来到府前,门房见是自家少爷的好友,也不进去通报,就让苏锦和徐立进去了。

不过熟归熟,也不能太不讲规矩,还是让人在前面引路。

见到赵志的时候,只见他闭着眼睛在院中端坐,面前放着一把剑,像是在练功,两人刚一走进院中,赵志眼也没睁,就说道:“你们来了啊!”

苏锦和徐立对视一眼,然后同时:“嗯。”了一下,都不知道怎么接话。赵志像是知道他们的来意一般,笑着睁开眼看着他们,说道:“你们不用不好意思,坐吧,我们慢慢说!”

苏锦和徐立也就不客气的坐了下来。“我知道你们来意,无非就是想安慰我,不过,真不用,我没放心上。”赵志说道。

苏锦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听赵志说道:“这事,里面算是有隐情的。”

两人好奇了,问道:“有何隐情?”

“嗨,说白了,就是被迁怒了呗!”赵志无所谓的说道。

“还记得上次和辽国的比赛吗?就因为那事,我的名额被人顶了!”赵志接着说道。

“被人顶替?不应该啊?要顶替的话,我们也应该有份才是!”徐立不信的说道。

“这你们就应该谢谢郡主了,是她在皇上面前给你们说情的!”赵志羡慕的对他俩说道。

“郡主说情?那也不应该啊,怎么会没有你?”苏锦也问了一句。

“嗨,你们两在路途中曾经救过郡主,变相的也保护了传国玉玺顺利进京,可我呢,跟郡主非亲非故的,为何要帮我说情?!”赵志顿了顿接着说道:“再说,我那场最是关键,可我却是输了,圣上不迁怒才怪!徐兄是有保驾之功,这才功过相抵的。我却是没有这番运气的。”

“皇上也太小家气了吧,我们拼死拼活的,完了捞不到好处不说,还要被迁怒!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罢!”徐立不忿的叫道。

赵志摇了摇头没接话,不过看神情,也是有意见的。苏锦却是不好说什么。

只见赵志说道:“可惜家父,受我连累,只能留守江宁。唉。。。。。。”

这下,苏锦和徐立更不好说什么了,在院中和赵志呆立许久,这才说出了考试已结束,两人隔日就要南下江西的事。

赵志听罢,答应等他们走的时候来送行,说完,两人告辞而去,晚上还得去宴请郑学士。得去准备点礼物。

在街上两人随意走进一家店面,买了几件价格相对贵重的文房四宝,全当是三人的心意了,物品实用而又文雅,想来郑学士也不会不收。

晚上,几人早早的去了约定的酒楼等待,酒楼选的是和无锡的状元楼那种专门用来宴请的地方。

郑学士也算在比赛那会和苏锦和徐立有些交情,也没有托大,踩着时间点就来了。随后就是一番感谢,一番畅饮。

等酒席吃好,店家上了一壶好茶,郑学士轻抿一口后说道:“原本这是应该朝廷宴请诸位才对,可现在却让几位破费了!”

“老师客气了,学生请老师那是应该的!”苏锦笑道。

郑学士也笑了笑后,说道:“几位看着年轻,想来还未成人吧!”

“老师见笑了,我和三儿同岁,过年正好二八,李兄比我俩略大两岁!”苏锦又笑道。

“哦?不知三位可有表字?三儿倒像是个小名!”郑学士笑着看着他们说道。

“呵呵,老师慧眼,我们未成有表字!”徐立不好意思的笑道。

“呵呵,不知老夫有没有那个资格给几位赐字啊?”郑学士又说道。

“老师给我等赐字,那是我等荣幸,求之不得!”苏锦看了看徐立和李兴后,高兴的说道。

“那好,容老夫好好想想。”说完,放下茶杯,一脸深思状。

几人不好打扰,全都正襟端坐,片刻后,只听郑学士说道:“有了,先从大点的李兴开始吧!”

几人都没意见,全都聚神倾听。

“兴字,旺也,福缘深厚,不如就叫延嗣吧,顾名思义子孙兴旺的意思。”郑学士扶须说道。

“谢过老师赐字,以后我李兴就叫李延嗣了!”说完,深深下拜,显然是大礼了。

郑学士坦然受之,待其拜完,才虚扶着李兴起身,随后目光转向徐立,思索片刻后说道:“立者,顶天立地也,立志,立行,不如就叫志行吧,谨记誓言德行!”

“谢过老师!”徐立同样下拜,古代能给后辈赐字者,相当于是传其衣钵一般,相当重视,不能不慎重。

最后只剩下苏锦了,郑学士也最是看好他,这次想的最久,良久后才对着苏锦说道:“锦字,华丽也,可我不愿你锋芒毕露,虚有其表,倒希望你能谨言慎行,静下心来。就叫你拙言吧,大成者,大巧若拙!”

这句话,说尽了郑学士对苏锦的期望,苏锦没得说,大礼参拜,说道:“苏拙言,谢过老师!”

又聊了一会,郑学士起身回府,三人随后相送,临行前,郑学士说道:“尔等想来不久就要离开,老夫也不来相送了,只愿诸位不忘初衷,能有一番作为!希望能在新都再次见到诸位!”

说完,在侍从的指引下大踏步的走了。三人伫目相送,直到再也看不清身影了,这才回转。

“唉,长生,哦,不是,现在是拙言了,刚刚老师一番话,说的我心里酸酸的。”徐立对苏锦说道。

“行了,老师对我们期望高,我们尽力就是,这又不是生离死别,明年的现在就能再见的。”苏锦对徐立回道。

“走吧,时候不早了,明日就得赶路了!”李兴接道。

几人回到小院后就是一番收拾,明日,苏锦和徐立就得去往江西龙虎山,然后一路北上,遍阅江山大地,李兴则要回去苏州,这次回去他可算是衣锦还乡了!

苏锦和徐立又各自写了份家书,让李兴给带回去。考试能顺利通过,也得让家人高兴高兴不是,信中又写了些这段日子以来发生的事,都拣好听的写,最后写到身体健康,勿念等字样,算是报平安了。

第二天一早,本想谁也不见,偷偷就走的两人,还是被赵志在城外给拦了下来。

几人也不多话,静静看了许久后,互相拱了拱手,就算道别了。

待苏锦和徐立的马车远去,赵志才在心中念道:“新都见!”说完打马回城。

“这赵志也真是的,本想偷偷走的,还是被他给拦了下来,追上就追上吧,也不说话,就这样拱了拱手,什么意思麽!”徐立感动的说道。只是说出的话尽是责怪。

苏锦笑笑,没说话,朋友么,特别是男人么,一切尽在不言中,能来就行!

撩开车帘,苏锦对小福说道:“小福,加紧赶路吧!”

“好咧,坐稳啊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