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见闻杂记
32315200000018

第18章 规则

“这次比试采用团队制,文比两方各出四人,比诗词,取前三名,一方有二名进前三者获胜。为了公平起见,诗词主题未定,当日抓阄。”胡大人说道。

“他们还真是阴险,他们文比有四人,武比有四人,明着欺负我们人少啊。”徐立不忿道。说完还很是愤然的看着胡大人,许是在心里责怪他们去谈判的人不作为。

胡大人谄笑了一声,继续说道:“第二天的武比则相对简单,经过争取,每方出三人,比三场,三局两胜,分为空手对决,兵器对决及马战。”

“那要是一胜一负后,他们有说比什么吗?”苏锦问了一句。

“暂时没定,一切看比完两场再说,说不定就用不上比第三场了。”胡大人回道。

六人互相看了看,梅雨说道:“各位,眼前先应付过第一场文比吧,我与周公子,钱公子是原定的文比人员,问题是现在还缺一位,三位你们谁来。”

“让苏锦上吧,他诗做的不错。”徐立说道。听徐立这么说,赵志也没意见。其余三人见意见统一也就这样定了下来。虽然周公子和钱公子对此有些担心。毕竟两人对苏锦不熟,只有梅雨在平时的相处中知道苏锦时有妙语连珠。想来诗才不会太差。

文比人员就这样定了下来,剩下的武比,苏锦三人凑一起商量了起来,最后让徐立打第一场,苏锦打第二场的兵器战,剩余的马战就交给了赵志。

这样分配也是经过综合考虑的,苏锦和徐立擅长近身战,拳脚,兵器都不错,而苏锦更擅长刀,而且两人平时也很少骑马,虽然会,可远没有赵志那么擅长,人家毕竟是府尹之子,骑个马还是很容易的。

胡大人见人员已定,又匆匆的走了,郑学士却留了下来,因为多了个苏锦,怕他一些技巧不会,临时讲起了课,在赵府叨唠了一晚。

第二天,几人在赵府尹的安排下,再次去了观景楼,那里时有才子佳人,极适合举办诗会,这次也把比试地点定在了那。

不过这次可不比上次诗会那样是切磋,火药味十足,也就省下了宴请的环节,直接进入了主题。你还指望和敌国把酒言欢?你待怎样?

两方人员似乎约好一般,同时抵达,世子和郡主分坐左右主位,抓阄的事,世子也难得大方了一回,经检查后,让郑学士去抓阄。

说是大方,可里面也有心眼,郑学士作为经世大儒,德高望重是为一,二么,就是大家都知道郑学士不会武功,没有作弊的可能。

三楼临河包厢,两方紧紧的盯着郑学士,说不紧张那是假的,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郑学士也有点手抖。

只见他缓缓的伸进抓阄的箱中,捣鼓几下后,拿出了一张,定睛一看后,又把它展开给两方人员。上面写着——节日。

呼,两方都舒了口气,这个主题还算常见,几人多少都有点存货。自信也就都有了,八人脸色也舒展了不少。

赵府尹上前对上首的郡主和世子说道:“不知,这胜负如何评定?”

郡主看了眼世子,说道:“还请世子拿出个章程。”

世子笑了笑说道:“那行,要是由我两双方各出代表的话,难免会有所偏颇,要不就让楼中食客裁定吧,把名糊上就可。也算给诸位多一份乐趣。”

郡主想了想说道:“也罢,只要世子不怕客场作战就好。”说完看了眼赵府尹。

赵府尹会意点头,“本次诗比主题为节日,限时三炷香,各方出四名,用你们眼前的纸笔写下。然后一一糊名,待你们全部作完,会悬于楼中,让一层和二层的食客不记名投票,最终由郡主和世子裁定是否有效。取前三名,有一方进两名者获胜。”赵府尹朗声道。

随后赵府尹从侍从那接过香点上,说了声开始。

苏锦从听到是以节日为题时,脑子里就在过滤一首一首的诗,想着哪首更有胜算。四下看了看,无论己方还是对方,都一副绞尽脑汁的样子。

苏锦也就放下了心,细细揣摩了起来,香烧的很快,一会就一根燃尽,赵府尹又接着点了第二根,担心的看了这边一眼。

几乎是同时,两方人都动了起来,摊开纸卷,刷刷的写了起来,由于分坐两端,倒也看不清对方写的是什么。

最终苏锦还是决定用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这首算是后世流传最广,最有诗意的一首了。凝神静气,大笔挥了起来。诗的好坏固然重要,书法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要好。

三炷香很快烧完,两方都已完成,赵府尹把糊好名的八副作品,一一排开,从三楼悬挂下去。

楼下的众人早已得到消息,等待多时,见终于放下来了,个个惊呼了起来。由众人作裁判,还是头一遭,自己能参与,心情大不一样。

“来了,来了,楚兄赶紧看看,哪首好!”

“不急,不急,诗要慢慢品,太快看不错韵味。”

“王兄,你觉得哪首好?”

“吴兄,你觉得呢?”

讨论声不绝于耳,八人也来到了栏杆边,看着下方的诗,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现在硬要比个高下,几人看了八副作品后,心里还是有底的。

顿时,几人的脸色有喜有悲,苏锦则不然,要是水调歌头还不能进前三,那也是没谁了,所以他心情很轻松,只是报着欣赏的态度看了起来。

“李兄,快看左起第二首!”

“嗯,是不错,这边的第三首也不错。”

“话说,这几位都是谁啊,可真厉害,首首经典,不知取舍!”

“是极,是极、”

“行了,时间差不多了,想来各位心里都有数了,现场共有八首,把自己心中的那首投进这个木箱吧,记住,只能投一首!然后我们会读票,取前三首。”赵府尹对着下方朗声说道。

“啊,是赵大人啊,怎么赵大人亲自主持啊,看来上面的人来头不小啊。”

“废话,能做出这种诗来的,来头会小吗?!”

不理众人闲话,赵府尹亲自下楼收取票据,旁边跟了个辽国使者,算是监视吧。

一刻后,赵府尹上楼禀报:“票据已收集齐全,是否开始读票?”

“开始吧!”郡主与世子同时说道。

赵府尹点了点头,随后朗声报数:“二号一票,四号一票,二号一票。。。。。。”报完数,还得把票据一一展示。

又过了许久,终于最后一票也读完,旁边计数的侍从也已记录完毕。其实这时第一名和第二名已经毫无悬念,第一名就是苏锦的那首,紧张就紧张在三四名的争夺,票数不高,也就几票,可又相差不大。

最后一票读完,最终七号胜出,苏锦没关心其他,一直在观察对方的脸色,当其中一名露出笑容时,苏锦知道第二名是他,至于第三名是谁,还未等苏锦细细观察,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去撕了糊名。

当然撕的就是前三名那几首,剩下的几首可没人关心是谁写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头名,二号的苏锦。当苏锦的名字出来时,己方的人员笑了,梅雨走过来恭喜,周公子,钱公子则一脸震惊的看着苏锦。

可等第二名揭开,就又笑不出来了,显然是对方的一名孔姓士子所作,见他四下作揖,世子那没有表情的脸色也松了下来。

至于第三名,两方都紧张的盯着,可苏锦也意识到是谁了——梅雨,不然他可没那心思过来恭喜自己。

果然,揭开名字,上面赫然写着梅雨的字样。这下,郡主和郑学士等人笑开了花,世子脸色变了变,就又恢复了先前的那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还对郡主说了句恭喜,两人假模假样的说了几句后,对方匆匆告辞走了,输都输了,难道还要留下来被看笑话吗?显然出师不利的他们,心里不复脸面上那样平静。

等他们下了楼,场面彻底失控,梅雨和苏锦被众人高高的抛了起来,又是摸头又是拥抱,热情溢于言表。巨大的欢呼声惹的刚离开的世子回头看了一眼。

晚上几人也不急着走了,干脆在楼中摆上一桌,全当庆功宴了。由于明天苏锦还得参加武比,众人都知道轻重,轻轻放过了他,梅雨可就没那么幸运了,被人迅速灌倒。郡主也破例和大家一起喝了几杯,红扑扑的脸色更显妖娆。

同众人疯了一夜,赵志,徐立和苏锦与荣共焉,可压力也是倍感巨大,文比开了个好头,明天武比要是自己等人能再下一城,这事就定了。要是自己输了,那第三场比什么可就由不得咱们了。

怀着复杂的心事,一行三人回了赵府,也不进房休息,三人分立三头,趁着月色,练起了武功。徐立主练拳脚,苏锦练起了刀法,赵志最是特别,拿起来一根长枪,呼呼的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