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保卫战
32310300000015

第15章 聂小三(2)

小注:聂小三者,齐人,其父比较闻名,名曰聂政,因其行刺韩王侠累,与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及后来的荆轲(刺秦王),被后人并称为古代四大刺客。

聂政刺韩王的悲惨故事,曾被后人谱成琴曲《广陵散》而广泛流传。聂政刺杀韩王后,恐祸及家人,遂拔出刀,自挖双目,削耳鼻,剖腹断肠,毁其形体,世人皆不知刺客为谁人也。聂政当时与其夫人赵氏,已有三子,聂小三上有两个哥哥,皆被赵氏送人,小三当时才三岁,人传被一山上仙人抱走。

赵氏了无牵挂,便去街市之上,抱着聂政的残尸哭道:“他就是我的夫君聂政啊!我怎能为保一区区女人身,而埋没他的英名呢!”哭声凄历,日月为之阴,后肝肠寸断而死。

其实抱走聂小三的并非什么仙人,而是隐于深山,专门从事刺杀他人来谋利的一伙歹人,他们从各个地方,用偷抢或骗的手段,弄来一些三至五岁幼童,教以杀人之技,备而用之,为其谋取巨利。

但他们身处深山,有人想聘用他们杀人,怎么才能找到他们呢?别急,他们在各个大都市里的知名酒肆红馆,都安排了知客,既线人,负责接单,谈价,收取佣金。所以,当白原白武侯想找一个女刺客时,只须到咸阳城中最大的秦咸大酒店,喝杯秦酒,交个朋友,就可轻松搞掂。

...........

正文

聂小三随地吐了口痰,不觉好笑,自从十五岁开始下山杀人,已快两年,所杀之人,上至王候将相,下至乡野黎民,男男女女,也已不下十余人了,但还从没杀过小娃子呢?这也太不刺激了!

想想以前杀人,有跪地求饶的,有徒劳反抗的,也有吓得皮滚尿流的,皆被自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刀毙命。听着尖刀破肤之声,犹如撕锦裂帛,何其动听。抽刀入鞘,鲜血喷涌,或疾射如虹,或汩汩奔腾,何其壮哉!

但现在却要操刀杀个黄口小儿,真是扫兴!

听这耍剑的小胖说,那小娃名叫扶苏,还是他的哥哥,看来那扶苏也定是秦王的儿子了,不用说,定是那白娘娘居心不良,为了自己的儿子出头,而对别人痛下杀手,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真是蛇蝎心肠啊!

想那扶苏也活该倒楣,小小年纪,竟要成为自己的刀下冤魂,着实可惜。

聂小三杀人从没生过侧隐之心,今天只所以发出可惜的感慨,一来觉得扶苏年纪实在太小,其次,就是扶苏的一举一动,让她心生感动。

不错,就是感动,虽然聂小三自己从不知感动为何物,但她还是被感动了。

聂小三自三岁起时,便再也没感受到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她与其他的小伙伴,被人关在山洞里,当成猎犬一样伺养,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练功之时,稍有差池,便会招致一顿拳打脚踢,人与人之间,除了争执就是仇恨,互相欺凌踩踏,凶残卑劣,哪有见过人间的半点冷暖!

今天,当扶苏拿着梨子递给她时,聂小三心头一震,在她印象里,何时被人让着吃过东西,还有那眼神,是那么清澈如水,温良恭顺,真让人如沐春风,春风化雨。

还让聂小三心生感动的是,扶苏让梨,当扶苏说把那只梨子留给他的母亲时,聂小三又心中一震,实在说来,她自从进山以后,每当挨打受冻,总会想到母亲温暖的怀抱,虽母亲长得什么样,已模糊不清,但那温暖的怀抱,却让她刻骨铭心,难以往怀。母亲,是她一生之中,都无法忘却的温馨。所以,当扶苏说出让梨与母亲的话时,她心中一软,鼻头一酸,差点儿流下泪来。

这种心酸流泪感觉,却并不让人痛苦,不但不痛苦,还觉得象那梨子的味道,甜滋滋的不可言状。

聂小三轻抚心口,吞了下口水,回味回味那种感觉,仍心中荡漾,涟漪一片。

小胖公子高,倒真孜孜不倦勤练不辍,尽管汗水已浸湿衣衫,犹自挥着短剑,吼哈哼嘿,又劈又砍。聂小三看了,也不禁暗暗称赞,是个练武的料!

但他怎么能扶苏相比呢?当那少年,(世竟有如比俊朗的少年),当那少年问他二人有何心得时,这小胖答道:学成剑术,上阵杀敌,立汗马功劳。而那扶苏却简短答道:以我之剑,让天下无剑!那少年听了,呆愣片刻,却直夸他有志气!当时不明所以,现在想想,那扶苏言下之意,或许就是,用他的剑,让天下再无杀戮啊!

唉!聂小三叹了一口气,如此少年,让人怎么下得去手呀!

想到此,她心下一凛,怎么能有这心慈手软的念头?难道自己不想活了?!上个月,一个刺客去执行一个勾奸夫害本夫的狐狸精时,却贪图她的美色,下不去手,而双双私奔了,结果被帮主派人追回,给凌迟处死,当时自己和其他刺客就站在跟前,那一刀一刀,血肉模糊,鬼哭狼嚎的景象,直让人不寒而栗!

聂小三又吐了口痰(天寒所致,非疾也),抬头看了看青天白日,叹气道:没办法,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呀!伸手摸摸襟下尖刀,暗自说道:今晚就去把他办了,省得夜长梦多!

正想着如何手起刀落,忽听那小胖说道:“母亲来了,看孩儿给你舞一下剑!”

抬头看去,只见那白娘娘已来至近前,头上插了朵鲜黄的菊花,古里怪气的。

“怎么样,路经门道都摸清了么?”白夫人过来小声问道。

“嗯。”聂小三回道。

“那今晚可以动手了?”白夫人兴奋的问道,由于离得太近,一股浊臭气息,扑面而来。

聂小三忙掩口鼻,又觉不合适,便佯装抚脸道:“回娘娘,小女以为,须明天再去探上一探!”

“行行,”白夫人压低声音道:“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