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3230700000067

第67章 改革与发展之路——四川省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10年回顾

黄连东

我要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和厚爱,更感谢同事的支持和配合,没有侯校长手把手的指导,没有同事的支持配合和无私奉献,就没有实验校今天的发展局面,也就没有这10年来我个人的成长提高。

10年,准确说是12年的实验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和经历,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谈不上什么辉煌业绩或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一路走来,所遭遇是是非非,经历的风风雨雨却历历在目,让人难忘,因为它恰好见证了实验校从无到有,由艰难到兴盛的发展历程,我把这些概括成以下几点作为过去10年来的总结与大家共同分享,以供所有热爱并执着于教育的射中人、射洪人思考,望各位指正。

一、实验校的创立(2000-2002):抢扩模之先机,乘改革之东风,开启名校的新征程

1998年高校扩招为高中教育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省内的老牌名校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纷纷扩地建园,抢抓生源。而地处县域的射洪中学,虽全力冲刺国重,却不得不面临办学场地紧张,生源分散,优质生流失的尴尬。为了不失这一做大做强射中的机遇,团结向上敢为人先的射中人在侯校长的带领下,一方面筹钱找地建校舍,一方面紧张筹备冲破重重阻力,开始初高中6年一贯制教学改革实验,以吸引优质生源,扩大优质高中生源规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射中人6年自加负重,艰苦卓绝的奋斗,学校于2001年12月26日正式通过首批国示高中验收,并被省厅誉为县域农村高中的标志标杆,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名校。名校不是目的,依托名校发展优质教育才是真理。国重成功不仅扩大了学校在省内的影响,更凝聚了人气,增强了师生信心,为名校办名校创造了机遇。经过侯校长的努力,学校依规有序向市政府、县政府提出了以一贯制教学实验为主体,以外语和计算机为特色的股份制实验校的办学申请,并于2002年9月5日获得省厅正式下文批准成立。实验校的成立标志着国重射中开始了名校发展的新征程。

二、改革实验受阻(2002-2005):学校发展遭遇瓶颈

实验校的合法资质为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创造了条件。一是通过规范办学行为实现“四个独立”,即独立的校园,独立教育教学,独立的人事权及财务管理,客观上是保证了教育改革实验所必需的相对的独立空间,比如评价奖励,比如教师配制。二是在侯校长的亲自指导下,明确了“示素质教育之范,创全面发展之优”的改革指导思想,形成了以基础+特色、合格+特长为重点目标的初高中一贯制教育改革实验方案。三是教学实践上开始了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初高中学科教材教法的整合研究,以课堂评价、学月评价、中期评价等综合评价代替一考定案的考试评价实验实践。四是开设了心理教育、英语口语、计算机实用技术等课程以促进学生素质特长培养和学校外语特色发展。1年后,在侯校长的努力和原川北教育学院的支持下,学校成功取得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质,成为全市唯一获得此资质的学校,它为学校外语特色发展和后来取得公派新加坡留学基点校资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实验先期准备不充分(如研究方案不系统,师资培训脱节,激励机制跟不上),再加之我本人教研教改经验能力均欠缺等原因,更有社会家庭升学压力所迫,致使改革中问题累积无法回避,虽然苦苦支撑,却不得不通过中考升学的现实。这是教育改革的教训,实验校发展壮大遭受空前的挑战。众所周知,那两年是射洪高中生源流失的高峰,而我们又还无可以扭转局面的实绩,结果是优生流失,家长质疑,声誉下滑,教师信心受损,学校处于发展的瓶颈期。

三、规范办学(2005-2008):以质量求生存,努力彰显外国语特色

自2005下半年开始,由于国家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社会对教育乱收费不满情绪加深,包括实验校在内的所有民营性学校都面临清理规范的变革之中,但我们始终坚信不管以什么体制办学,学校总要存在,学生总要学习,而为学生学习发展服务就必须靠质量、靠管理说话,因此,在不断地汇报、回复、解释、规范的同时,侯校长始终在强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思想意识,并采取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管理从严,教学从紧,德育求真,后勤务实”的工作方针,精细“六认真”过程监管,实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恢复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在学生中开展诵读经典,阳光伙伴,十项义务和十种习惯等德育体验活动,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终于使实验校学生素质和考试成绩不断提升,外语特色进一步彰显。2006年起,连续三届有学生成功留学新加坡,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公派留学先进学校,社会声誉影响扩大,成为了家长期待、射洪初中学子的首选学校。

四、深化改革(2009-2013):全力打造初中优质教育品牌

2008年起,在全县初中统考统评中,实验校连续获得总成绩、优生数、学科评估第一,并在中考中实现三连冠,为射中小班输送一半以上的优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示射中生源基地。教学质量持续攀升为改革深化带来了契机,不仅减轻了师生家长的顾虑,也提升教师参与改革的意识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通过引进专家讲学,外出参与研讨,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强化改革意识;通过“远学洋思杜郎口,近学成都四七九”成功的课改模式,提高教师驾驭课改的实际操作技能。特别是2009年下期开始,学校积极开展“三效”课堂建设,围绕有效、实效、高效三维目标,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堂模式,在2011年全市初中教育工作会展示中获得好评,受到兄弟学校青睐。去年下期,在经过总结修正后我校又推出导学案教学操作实验方案,以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操作性强的三效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学校积极参与全市“创新育人模式深化素质教育”的专题科研,侧重在课程建设上有所突破,通过暑期培训,开始了每生每周两节的自主性选修课程,目前开有4个门类,45个科次,覆盖全体学生的选修和学生社团活动,希望通过3到5年的校本课程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让实验校成为真正的优质精致品牌。

五、展望未来: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实验校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也是名校射中努力做强做大优质教育的又一次具体实践,时间虽然只有10年,但它为射中新校园建成,高中优质生源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10年来共筹集6000余万元,输送高中新生4380余人,不仅如此,初高中衔接,上下联动,还丰富了射中的办学文化,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如果没有侯校长当年以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发展,没有侯校长大胆尝试举办少高班,没有名校办名校的思路就没有今天的实验校,我们今天坚持深化改革也是基于此原因;二是育人是责任,办学是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热情,需要理性,更需要执着跟坚持,只要坚守依法办学,按规律育人,坚持实干和巧干,最终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春天;三是居安思危,目前的实验校虽然质量领先,名声在外,但我们不可满足于现状,要抓住现有的机会,走出改革发展的新路,提高教学效率,科学完善学生培养方式,突现办学特色,提升品牌质量,我们就能走得更远,为射洪教育长盛和学子发展作更大的贡献。

(黄连东:原射洪中学副校长、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现任射洪县太和中学校长,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遂宁市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