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3230700000063

第63章 述说昨天的故事(2)

①政府投入资金600万元;②政策给够,收费投入;③教育经费中一年投入200万,投五年,④土地着价,分红收益;⑤收费不出校,贷款政府可以贴息;⑥服务性项目引资修建,学校后勤服务要社会化,用投资换取经营权,引进民间资金,促进事业发展;⑦各个部门要减免相关费用;⑧贷款发展,加快建设速度。

4.尽快开工,时不待我。

①力争在3月底前全面开工;②各局委要做到特事特办;③招标由招监委负责尽快搞定。

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今天,县级领导来得比较齐,也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看了一下,各局委来的大都是一把手,无论是发言的还是没有发言的,我想大家都重视这个会,也相信你们在会后去认真执行,去切实落实会上提出的要求。总的要求是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各局委承办。“建大教育产业园区”、加快射洪中学新校区建设,还是要靠大家去落实。这个事情我负总责,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分管县长任办公室主任,教育局局长任副主任,相关局委和相关的学校校长任成员,把具体工作抓起来。我还要强调的是:规划设计由远金副县长牵头负责,资金筹集由承斌副县长牵头负责,土地整合由统良副县长牵头负责,全面开工由李义副县长牵头负责,最迟不过四月初。这次会议要出县委《会议纪要》,还要出红头文件,请县委办加强督办工作。

这次会议后,各位副县长都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到现场解决具体问题,学校主动工作,没有放过县委“办大教育、建大教育产业园区”的机会,加快了“射洪中学高中新校园”建设。虽然县财政在资金投入上只落实了总共200万元的经费,但是,县财政局和县教育局通过县农业银行从省农业银行争取到了一笔“新校园”建设专项贷款,县政府通过运用“土地储备金”,解决了购置沱牌土地、贮麻厂土地、黄礼金土地和城投公司土地的一部份经费,缓解了资金上的困难,加快了“射洪中学高中新校园富强校区”的建设速度。2006年,完成了“教学大厦”建设。如果没有县委2005年3月10日会议的推动,这个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富强校区”建设是不可能的。

2005年7月,射洪县教育局依据原“子昂中学”绝大多数教职工的书面请求,遵循县长谢代银的指示,平稳地实现了射洪中学与子昂中学的合并。随着“射洪中学高中新校园富强校区”的建成,“繁荣校区”、“富强校区”连接了起来,自此,“射洪中学高中新校园”由北向南,“地阔方圆”。

2007年1月1日,县委县政府在“射洪中学高中新校园”的“思辨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四川省国家级示范高中射洪中学新校园建设竣工庆祝大会”。四川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各局委,各中小学负责人以及射洪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参加了庆祝大会。省、市、县广播电视媒体记者到会记录了大会盛况,学校周边群众自发参加了这次盛会,参加这次庆祝大会的有1万余人,这在射洪县教育史上还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

“四川省国家级示范射洪中学新校园”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射洪县及其周边县区更多的青少年能进入这所群众心中的“射洪县最高学府”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了机会,也必将为加快射洪县普及高中教育、助推射洪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可以享受射洪县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不可忘掉射洪县几届党政对优先发展教育的付出和支持。不能忘怀的友谊

1993年,****中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实施,提出在“全国重点建设1000所左右实验性、示范性的高中”。建设“全国重点高中”必须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办学条件就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学校是县域,射洪县的财政经济实力薄弱,射洪中学面临着是快速发展还是缓慢进步的艰难抉择。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射洪中学的强盛。在努力地争取地方财政增大经费投入的同时,广大师生员工也自力更生、勤俭办学,为学校加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91年,我们依靠广大师生员工自己动手,植树、栽花、种草、埋电路、气路、水路、硬化学校道路,绿化、净化、美化学校校园。1994年到1995年,我们还是依靠广大师生员工,自己动手,建设“广寒体育场”和“室内操场”,成功举办了“四川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按“全国重点高中”办学条件的要求,学校必须建设“游泳馆”。我们就依靠校内专业技术人员,去邻水中学学习建设“游泳池”的经验,自己动手,自筹自建,节约投资,建设“游泳馆”。

我们到邻水中学去学习有了更多的收获。我们不仅全盘得到了邻水中学自建“游泳池”的设计图和建设技术,还为射洪中学的“教育开放”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出路。邻水中学景光武校长对我说,邻水县有一位台胞叫吴文朗,他的哥哥叫吴文昇,他们兄弟俩希望实现父亲临终前的一个遗愿,在家乡办一所学校,并通过在美国的吴文昇组织一些教师志愿者来作英语教学。我们邻水县已同意他们兄弟俩来办一所学校,但不同意从外国组织外籍教师来校教学。如果你们学校愿意做这件事情,我可以帮助你们做成这件事。这是一次使射洪中学教育走出去的机会,也是提高师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机会,我怎么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呢!我从邻水中学返校后,就向县上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作了汇报,他们也认为这是件大好事,或许还是会带来对射洪经济发展有益的事情,于是同意学校“去试、去闯”。领导支持,我们有了底气。在邻水中学景光武校长的撮合下,我们从1997年寒暑假起,在射洪中学办起了“英语口语培训班”,培训班有来自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的外籍教师,也有来自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英语教师,他们是自愿自费的,工作也很敬业,教学方法也很新,为我们开展教学改革拓宽了思考的空间。外籍教师来到射洪县城,使射洪市民开阔了国际视野,大开了眼界,为射洪中学教育开放打开了新的思路。1998年,由副校长、英语教师黄连东带队,师生12人去美国作了一个月时间的友好访问,他们受到侨胞吴文昇先生的热情接待。他们回校后对师生作的报告,在全校师生中和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从此,射洪中学的教育开放与教育改革伴随而行,“开门办学”的道路越走越宽广。经四川省政府外事办、四川省教育厅外事办批准,学校建立了常年聘请外籍教师,与美国、英国互派教师交流,公派中学生留学的机制,促进了射洪中学教育的国际交流。

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外事办刘丽处长、新加坡教育部汪先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维多利亚学校和圣尼各拉女校的校长助理或校长来射洪中学教育考察后,在2006年和2007年两年间,我校何成、赵秋平、冯逸平、文玫玫、张绍良5五位高中同学公派新加坡进入南洋理工大学,钟华、陈立仁、杜一君、庞永佳、何益佳、涂凤梅、张晨、赵思颖、何雨红9位初中同学公派到新加坡维多利亚学校、圣尼各拉女校学习。何益佳后来进入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何雨红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其余同学已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2008年初中生刘鹏,2009年初中生杨爽,2010年初中生邱天翼,公派新加坡维多利亚学校学习;2010年初中生朱珠公派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学习。我和副校长黄连东曾两次随省教育厅外事办领导去新加坡看望了学生们并访问了他们留学的几所学校。这些学校都很喜欢我们的学生,对射洪中学公派留学生留学的信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06年9月,古巴政府派出以国务委员利塞特·迪亚斯·卡斯特罗为团长的代表团来华访问。当年11月,我国教育部派出了以国际司副司长岑建君为团长的代表团赴古巴访问。为此,双方确定了“古巴政府单方奖学金留学项目”的合作意向和具体执行计划。四川省教育厅外事办确定射洪中学为公派高中生赴古巴留学遴选学校。2006年起,我校一共派出了10位高中毕业生去古巴哈瓦拉大学。选学医学专业的有黄山、文睿、侯宇林、蒲杨,选学西班牙语言专业的有冯伟、陈威、张梦竹、赵淑馨、罗娜;选学高级护理专业的有罗佳。去古巴留学项目的特点是由古巴政府提供全额学费、食宿费、医疗费、月零用费;师资质量充分得到保证,分配有专职的辅导员,各种活动丰富;中国为每一位学生每个月提供200欧元的生活学习补助费,我国按国家公派留学生待遇进行国外管理。今年,已有冯伟等几位学习语言专业的学生毕业,从回国就业的情况来看,他们还是很抢手的。

射洪中学教育改革开放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友谊之花结出来的友谊之果。我们不能忘记邻水中学校长景光武同志、台胞吴文朗先生,他们是我校教育开放的引路人。我们非常感谢景光武校长为我们无私提供“游泳池”设计图纸和技术,使我们在建设“游泳池”时节约了大量经费。我们还要感谢景校长,他在2004年为我们提供的“教学大楼”的设计图和建筑施工图,让我们在建设“射洪中学教学大厦”时,省下了大笔设计费用。我们两校间、教师间、学生间在长期交流中结下的深厚情谊,促进了两校的共同发展。我们两校先后都建成了“四川省国家级示范高中”,这是友谊之花、友谊之果。射洪中学在国家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大发展,也在学校大发展中与国内同行、国际友人、校内同事们建立起来的深厚友情,是值得怀念的,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友谊。

不让放弃的思考

2007年元旦节,“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射洪中学高中新校园庆祝大会”结束后,我们没有休息的时间,又立即忙碌2006年下学期的结束工作。结束新课,迎接省、市统考,对教职工年终考核、兑现奖惩、强调安全、确保社会稳定、过好2007年春节,这些工作都必须要做好。“新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新老两个校区的教师和管理干部的调整,2006年下学期的工作总结和2007年上学期的工作计划等工作还得抓紧进行。看来这个寒假是不能有休息时间了。

2007年上学期开学,我们提出了射洪中学2007年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要以“巩固发展学校教育创新成果,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创新人才,实现射洪中学从传统学校到现代学校的全面转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争取更大进步”为主题,弘扬“思想领导、依法治校、办学自主、育人至上”的办学特色,用教育家思想和教育家智慧办学校,为在21世纪30年代左右实现射洪中学教育现代化,办成“中华名校”而团结奋斗!巩固发展教育创新成果,必须坚持“教师是学校第一教育资源”的信念,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办好学校。巩固发展教育创新成果,必须坚持“文化强校”的观念,深化学校文化建设,以文化人,全面提升学校文明水平。巩固发展教育创新成果,必须坚持“以发展凝心聚力”的观点,用“国家级”标准,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教育质量。用高升学率和优升学率吸引更多资质优秀的青少年来校学习,办人民满意的射洪中学。为此,我们从早到晚都在忘我地工作。

2007年7月4日上午,我听完了高2008级一位教师高三语文复习课,准备去听第二节一位教师的物理复习课时,********通知我在10点半去他办公室有事找我。我听完物理课后去到书记办公室。见面时,书记满脸笑容,非常亲切也很客气,先握手问好,后请我坐下。书记首先祝贺了我校今年高考取得了在全市领先的好成绩,又用了很长的时间谈到 “功成名就”、“功德圆满”之类的话。并说,我们县委在交通上表彰奖励了一个“射洪县交通功臣”,我们也要在教育上表彰奖励你这位“射洪县教育功臣”。我表示了感谢。7月6日下午,县上组织的“校长推选会”在射洪中学高中新校园会议室召开,我才知道,要我们教师推选一所学校的校长来做射洪中学的校长,也才知道自己从此时起,不再是射洪中学的校长了,很是感到突然!还有教师问:“为啥叫我们从别的学校推选校长呢?”我保持沉默,在沉默中感到了一种不让放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