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3230700000058

第58章 加强年级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在年级部管理现场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年级部管理现场会”,就是希望大家对学校实行年级部中心管理的工作体制做一个总结。通过这次总结,认真地反思我们的管理工作,把成功的经验总结起来传播开去,把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解决掉,把我们学校的年级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年级部中心管理体制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产物,为学校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内涵基层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年级组和教研组并行的体制。1998年,学校第一次把高中每年招收6个班约300名学生的规模扩大到了8个班约600名学生的规模,开始并明确了实行年级组管理,一般由中层领导担任年级组长,校级副职领导联系年级的制度。1999年,省教育厅在“青城”地区召开了高中工作会,提出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扩大内需,提出了教育消费的概念。从此,学校高中规模每年超过10个班,至2003年达到30个班,学生近2000人。随着高中规模扩张,年级组改为年级部,由校级副职领导兼任年级主任。这些年来,我就年级部中心管理体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都讲了些意见,大家也在践行年级管理中做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今天,我们高中2007级所交流的年级管理工作,推行值导制、见习班主任制度所交流的经验,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年级部中心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年级主任负责制。年级主任是年级部“一把手”,一是要坚决贯彻学校的各项决定,端正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学质量、高考质量和数量。二是要坚持理念治校,用民主法制思想领导学校,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办好教育,加强对教师的领导和管理,培训和提高;加强教学过程、常规工作管理,充分调动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是要坚持抓好班级和备课组建设,加大对班主任和备课组长的专业培训,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通过目标管理,强化高考备考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争取把班级建成提高教育质量的基地,把备课组打造成提高学科教学成绩的基石。四是要执行德育和教学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思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年级。

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年级主任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学校外延和内涵都要发展,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是学校当前和今后的主轴,而年级主任是关键

(1)年级主任要做学习的楷模,增强执行力、领导力、学习力和合作力。

(2)年级主任负责制确定了年级主任是年级部“一把手”的地位,要发挥一把手的作用。一是要充分调动年级干部的积极性,全心全意依靠师生管理好年级;二是善于协调年级部内的党支部、工会、家长委员会、团总支、学生分会、班级、备课组等各组织间的关系,以形成合力;三是要注意对“五大科教师”的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教学质量;四是加强和改进、落实年级部的值周导师制度,有效地与学校的值周导师制、满时值班制、月执行校长制等结合起来,加强安全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确保师生人生和年级财产安全,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3)年级主任坚决贯彻好“发展教师,人才强校”的战略思想,努力落实学校校本培训、校本科研的各项要求,加强教师队伍、班主任、德育队伍建设,发展教师、班主任、德育工作者专业素质,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人才支撑。

4.年级主任要善于抓一周常规,如周一国旗下的校会、周五的教师会、周日的班会。还有些什么,大家都可以去总结了。我向大家征集两个方案,一个是“学校一周常规管理办法”,一个叫做“最佳学习环境创建活动”,来一个群策群力,共献良策,共建家园。

三、年级主任又是学校领导,有多种角色,你们既是“地”,又是“天”,上下贯通,赢在落实1.明确一个角色。

做学校领导是做教师中的教师。要教师做真人,要学生做真人,自己先要做真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要学生做的,教职员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教职员要躬亲共学,要学生遵守的规矩,教职员要躬亲共守。”只有我们躬亲垂范,才能立教于天下。

2.领导要做有思想的领导。

我认为,大学之大,在于有大师,学校之强,在于有思想,尤其要强调的是学校的领导,要做有思想的领导。我们经常强调办学校要用理念治校,要用民主法制思想管理学校。我们有些同志不信这个,只信人治,只信权力,现在看来是现实问题。但管理不是少数人的事,学校更是如此。因为,我认为,管理不仅是科学和艺术,还是技能和手艺。对于民主,如******总理所说,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博爱不是资本主义专利,而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我们应该享有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人类文明。

校长的思想,往往来源于对培养人、发展人的责任感,往往是植根于对学校文化与学校历史底蕴的分析、传承和发展;校长的思想,需要把握教育的本质与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根据学校的实际,运用、开发、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构建合适的载体,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聚合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力”。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校长,我并不想教会领导、师生员工、学生及其家长去相信什么,而是想教会并希望他们去思考,去推断,去践行,而不是随心所欲,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无所事事。

我也希望:我们都能记住并践行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和培养任务,践行“公道正派,勤政廉洁”的领导作风,发扬“团结向上,敢为人先”的精神,做到一生无愧无悔!

“相互欣赏,彼此成就”的理念,对教育来讲有其特殊作用。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又是精神影响精神,人格塑造人格的活动。教学要取得好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作用的结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闪光透亮之处,教师和学生相互欣赏过程是对真善美的共享过程。教师的成就主要由学生的成就来体现,学生没有了成功,教师也就失去了成就感。

最后,我强调一下体育教育。“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要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持毅力。”当下重新学习****中央、******这一段《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的内容,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我希望干部们要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高考备考的过程管理,争取高考和中考的最好成绩。我们不要把高考备考、中考备考过程管理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不要把高、中考取得好成绩与学生的身体健康对立起来。我们要做的是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追求的是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又是一种技能和手艺的统一。“天才在于勤奋”,“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是天公地道的真理。因此,教育的问题不下功夫不行,蛮干也不行,只有根据人的成长规律来干,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