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3229200000086

第86章 以柔克刚,斗勇不如斗智

硬碰硬不失为一种勇气,但在竞争中,以软制硬,以柔克刚所付出的代价更少,所得也就相对更多。

对手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竞争,有了竞争,就一定会分出胜负,即使是双赢也会有利益多寡之分。但是在生意场上,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因此,懂得算计的人不会与对手硬碰,而懂得以智谋取胜的重要性。

盛宣怀可以说是当时生意场上胡雪岩最大的对手,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胡雪岩与盛宣怀频频过招,斗智斗勇。

为了不与盛宣怀发生正面冲突,胡雪岩就打盛宣怀的主管官员--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的主意。希望通过当时任湖北总督的李瀚章来牵制盛宣怀。

一天,胡雪岩对李瀚章道:近来湖北煤铁总局出了乱子,李大人是否有所耳闻?

李瀚章知他消息灵通,忙问:什么事?胡雪岩说:外面传闻,盛宣怀办事不力,推卸责任于矿师马利师,并逼走了马利师。

“原来马利师是他逼走的。”李瀚章恍然大悟:幸亏你提醒我。

胡雪岩道:李大人,开办煤铁矿务,充分显示了您高瞻远瞩的目光,于国于民有利,小人深表佩服。只是……如何用盛宣怀做总办?

李瀚章叹口气,道:李鸿章大人也是一时受了蒙蔽,我等人微言轻,不如不说。

“李大人您若不说,还有谁能判定这个奸愚呢?”胡雪岩趁机加了一句,李瀚章点点头,表示深有同感。

胡雪岩见火候差不多了,又道:李大人,盛宣怀办矿,可以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这个尚且不说,他的资金从哪里来?单凭官款和十万元商股远远不够。

李瀚章道:经费始终是个问题,量盛宣怀也难有更大的作为,你怎么看?

胡雪岩道:筹集资金之地,全国上下,莫过于上海;而集上海之能人,莫过于唐廷枢、徐润。这煤铁轮船总局若能划归轮船招商局,所有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也不必像现在这般挣扎在死亡线上。湖北煤铁若筹集不到资金,可在上海筹集,也可将轮船招商局的资本暂缓扩充。用到湖北煤铁开采总局来,这个办法虽说不是十分理想,却很有效。

胡雪岩是极会说话办事的,明明是想压盛宣怀一把,以便趁机把盛宣怀苦干的事业划给自己的亲信唐廷枢和徐润,但表达时每句话却都是有理有据,李瀚章如何不动心。待胡雪岩一走,李瀚章思前想后,愈发不能容忍盛宣怀,当即给李鸿章修书一封,大意是:盛宣怀所领官款,使用过半,然矿务未见端倪,既于公方无涓滴之益,对于洋煤也无丝毫之损,早知有此结局,何必让盛宣怀办此事,湖北煤铁开采总局及早划归上海轮船招商局乃为正途。

李鸿章接到李瀚章的信后,着实发了火,找人质问盛宣怀,同时密责盛宣怀协调与李瀚章的关系。盛宣怀也是憋了一肚子气,自是对李瀚章无奈。即使知道了是胡雪岩在从中作梗,也只得如此。

还有一件事,也体现了胡雪岩的精明算计。唐廷枢、徐润均为洋行买办。徐润是胡雪岩一手托起来的,如今虽然做到了宝顺洋行的买办,却始终不忘旧恩。这天,徐润在见胡雪岩时无意中提起招商局有招商入股之意。

胡雪岩心中一动,道:入股好啊!我给盛宣怀写封信,以你现在的身份,不愁没有位置。当下,授意一番,徐润知他用意,道:我与雪翁的关系谁人不知,由我去挤盛宣怀恐怕于雪翁不利。

胡雪岩也觉不妥,只是找不出更为可靠的人来。于是徐润推荐了另外一个后来在生意上对胡雪岩有很大帮助的人:唐廷枢。

很快胡雪岩果真给盛宣怀修书一封,极力推荐唐廷枢、徐润二人。由于这二人在上海本来就不是一般人物,加之胡雪岩推荐,盛宣怀果然非常合意。当时也有随从劝盛宣怀提防胡雪岩,但盛宣怀求才心切,不加考虑便接纳了胡雪岩的荐言,并又向李鸿章推荐唐、徐二人,然而这也正中了胡雪岩安实现筹划好的计策。

后来在盛宣怀的极力举荐下,唐、徐都为胡雪岩的生意帝国出力不少。虽说站在盛宣怀的角度我们难免感到同情和遗憾,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商场的确如战场,与人竞争就如同历经一场战斗,随时都有被对方击败的可能。没有深刻的痛,就没有深刻的觉悟。

为了在竞争中维护自己正当利益不受侵害,或者说赢得更大的利益,只斗勇是不够的,以柔克刚的斗智才有可能付出相对少的代价,获得相对多的成功。会算计的人应该懂得什么时候该软,什么时候该硬。该软的时候,你非得去硬碰硬,那迎接你的极有可能是一场失败。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