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3229200000040

第40章 处事分轻重,行事不优柔

如果不能两全,那就索性放弃其中之一,至少做成一件,总比在犹豫中两件事都耽误要划算得多。

人生在世,要达成的目标,要面对的困难,要完成的任务纷繁复杂,举不胜举。所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事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要懂得分类规划,轻重缓急各有章法。许多成功者都明白这个道理,胡雪岩也是其中之一。

胡雪岩曾经说“驼子跌跟头,两头落空”是指做事没有轻重缓急,几件事平均用力,反倒一件事也不能做好。可见他对行事的前后顺序,局势的轻重掌握了然于胸。

胡雪岩在湖州做生丝生意和代理湖州府库的托靠是一个故交,两人的交情相当深。正好故交的独生儿子暴病而亡,而女儿不但不能为父母分忧还思谋着家产,终日在娘家折腾不依不饶的,朋友心里难受极了,可以说是万念俱灰,整日在家里像幽魂一样,不与人说话也不打理自己,连公家的差事也不想再做下去了。无论是就生意而言,还是就个人感情及胡雪岩的为人性情而言,胡雪岩都要管一管,劝一劝。他不能看着老朋友这样消沉,但对于胡雪岩来说,要管这事,确实又有困难,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他没时间。胡雪岩知道,要把这桩闲事理清楚,至少得个四五天左右。可自己在上海、杭州方面事情也不能耽搁,生丝的生意正在洽谈之中,买好的军火正待启运,许多具体操作上的事都要他去拿主意。杭州方面,钱庄生意刚刚开张不久,发行官票,代理藩库,虽然起点不错,自己选择的钱庄档方刘庆生人也不错,但毕竟事业刚刚起步,刘庆生也太年轻,有些事情无论如何还得自己照应。

面对这一难题,胡雪岩的处理方法似乎也很简单,经过短暂的踌躇之后,很快决定留下来,先帮忙料理好朋友的家事。如此决定,理由有三:第一,朋友的事比上海、杭州方面的事情更大,因为连着朋友的情分,关系到湖州的生意。至少上海、杭州方面的生意都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运作上也有了大致的眉目。

第二,眼前的事情很需要一个协调的人,而这里的人也只有自己比较合适。没有自己的运作,事情恐怕很难圆满解决,而上海已有古应春一班人打点,他们都有相当的能力,只要不出意外,一般说来也不会发生什么大的差池。

第三,自己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为朋友做点事,多花一点时间将这里的事情解决好。耽搁的话问题可能更多。而此时自己反正不在上海、杭州,那里的事情也管不了。由此,胡雪岩也就毫不费力地避免了两头都办不好的情况。

胡雪岩确实特别注意不做两头落空的事。即使在面临彻底破产的最后关头,这一点也是他处理事情的一条重要原则。比如官府将要查封他家产的时候,朋友建议他藏匿一些家产做日后东山再起的资本,但胡雪岩坚决不同意。之所以如此,当然有他的性情在起作用,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不做两头落空的事的原则。

在胡雪岩看来,采取这种手段为自己留下资本,就如赌场赖账,赌本是留住了,名声却臭了。经商之人名声比命都重要,坏了名声即使有东山再起的资本,也没有东山再起的人气了,在行业里也会处处受人挟制,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千万不可做。与其如此还不如留下一段好名声。

总之,胡雪岩处事的考虑,关键在于两句话:处事分轻重,行事不优柔。首先,当处于两难甚至多难的境遇的时候,更要分清轻重缓急。在做取舍的时候,较轻的事情缓一缓,重要的事情先办但绝不拖泥带水。其次,要行事果断,不能优柔寡断。特别是左右为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更不能犹豫不决,人生有所舍必有所得,这是一大定律。

其实,想一想,我们也明白。反正两件事都重要,那么,你不管做哪件事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既然不能两全,那就索性放弃,全力做好一件事,至少做成一件总比在犹豫中两件事都耽误,或者两件事都做不好要划算得多。耽误的时间,犹豫的时间也许就是机遇错过、成功擦肩而过的时候。所以做事有轻重,办事分缓急才是聪明人应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