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3229200000030

第30章 好风凭借力,官友值万金

无论你是平民还是名人,只有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人,才是人生的大赢家。

成功人生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得到的。这是因为个人的力量相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实在太弱小了,以至于单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实现,因此,是否善于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织满各种关系网的现实社会中,要想成功办事,就必须学会借用他人的力量,并把这种外力融入到自己的人生奋斗中,这才会使自己的能力成倍增长,使自己要办的事事半功倍地完成,使自己梦想成为现实。

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无论你是平民还是名人,只有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人,才是人生的大赢家。

胡雪岩在开办钱庄之初,就想到让钱庄代为打理府库银两。但这只是一个想法,要真正地做到钱庄代理官银,还要过一关,那就是要打通钱谷师爷(注:旧时地方官所聘主管钱粮会计的幕僚)的关节。旧时的州县衙门,都聘请了钱谷师爷和刑名师爷(注:古代官署中负责处理刑事判牍的幕友)师爷名义上虽只是州县的幕僚,但由于他们精通朝廷的许多律例规制,所管的事务专业化较强,通常一州一县的司法、财政事务完全为师爷们牢牢地掌握着。而且这些人都师承有序,见多识广,就算是州县官们也要让他们三分。师爷向来独立办事,不受东家干涉,性格温和的还与州县老爷敷衍一下,有些态度傲慢的甚至可以对州县老爷置之不理。所以,胡雪岩的钱庄要代理湖州府库,也就必须结交拉拢钱谷师爷。

为了笼络好师爷,胡雪岩也算是下了一番工夫。王有龄署理湖州恰恰赶上端午期间,这个时间给胡雪岩提供了一个十分好的机会。他打听好已经到湖州上任的刑名、钱谷两位师爷在杭州的家庭住址,送去节下正需要的钱粮作为礼物。当然胡雪岩是以王有龄的名义送的。这两位师爷收下礼物自然要感激王有龄的好意,但等到他们上门去拜谢王有龄时,王有龄却借口说这原是胡雪岩的一片敬意。这样一来,师爷不仅领了胡雪岩的情分,自然也就明白了大老爷话中的用意。好事做了一件,交情却落了两处。于是,当胡雪岩找到湖州钱谷师爷杨用之,提出阜康钱庄代理湖州府库和乌程县库的官银时,杨用之不仅十分痛快地满口答应,东翁(注:旧时塾师、幕友对主人的敬称)关照过了,湖州府跟乌程县库,都托阜康代理,一句话!甚至连承揽代理公库的“禀帖”都为胡雪岩办好了,我都替老兄预备好了,填上名字,敲一个保,做个样子,就行了。

为了胡雪岩以后生意中办事“方便”杨用之还给胡雪岩引见了另一个关键人物——湖州征纳钱粮绝对需要的、因此也绝对不能得罪的“户书”郁四。

书办的官称为“书吏”当时大小衙门基层的公务,只有书办才熟悉,熟悉公务就是他们的“本钱”其中许多细节运作技巧,以及关键、诀窍,为不传之秘,所以书办在当时虽无“世袭”的明文,却慢慢地成了父子相传的职务。

清政府的府、县衙门都有“三班六房”六房皆有书办,当时以刑房的书办最神气,户房的书办最阔绰。户房书办简称“户书”他之所以手面上比较阔绰,完全是因为当时政府征收钱粮地丁,户部只问总数,不问细节。地方政府谁有多少田、多少地,坐落何方等细则如何,只有“户书”才一清二楚。他们凭借的就是代代相传的一本被称为“鱼鳞册”的秘册。没有这本册子,即使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征不起钱粮。

有了这本册子,不但公事可以办得顺顺当当,户书本人也可以从中大发其财。地方政府多少年来钱粮地丁的征收,就是一盘糊涂账,纳了钱粮的并不一定就能收到“粮串”不纳粮的却有可能握有纳粮的凭证,反正“上头”只要征额够成数,地方如何张冠李戴,是不必管也没法管的。

因此,钱谷师爷必得跟户书打交道,手段高明的户书可以完全地控制钱谷师爷。但通常情况下,两者总是和睦相处,情如家人,杨用之跟这个名叫郁四的户书关系就十分密切。为了报答胡雪岩的“情”他热情地把胡雪岩推荐给郁四说:老四!这位是王大老爷的人,也是我的好朋友,胡老爷。你请胡老爷去吃碗茶,他有点小事要拜托你。

有了王大老爷和杨师爷的双重面子,办起事情来自然无比顺畅,郁四十分痛快地对胡雪岩说:你把禀帖给我,余下的事我来做。明天我把回批送到你那里!

这样痛快,就连胡雪岩都十分出乎意料,拱拱手致谢说:承情不尽。然后又说道:杨师爷原有句话交代,叫我备一份礼物,意思意思。现在我不敢拿出来了,拿出来,倒显得我是半吊子。

久在江湖厮混的郁四深深点头,马上对胡雪岩热情有加。原来敬重胡雪岩,主要是因为他是王大老爷和杨师爷的上宾,现在通过交往才发觉胡雪岩是做事极漂亮的外场人物,真是难得。此后,郁四也成了胡雪岩“销洋庄”生意中最牢固的合作伙伴和得力帮手。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要想成就大事,在某些时候借助“梯子”还是必要的。

一般来说,无论引荐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对你成大事有所帮助,他就是你登上高处的好梯子,他的威信和影响力能对你有用处。一般人除对权威和名望有一种崇拜感和信任感之外,对熟识的人同样有一种可靠、信赖的感觉,因而他们常常会从推荐者身上来估量被推荐者的能力和人格。要成大事就要时刻留心身边是否存在这样的“贵人”一旦发现就抓住时机想方设法去接近他。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在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屏障面前,互相利用是人性的弱点,但它也是人类共同需要的心理倾向,而这正是“借梯登天”之计的实质所在。一个人若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他人力量,光靠单枪匹马闯天下,在现代社会里是很难大有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