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制住孩子不让她有说话的机会,是非常粗暴、简单和幼稚的做法。
欣颖回忆说,小时候自己母亲工作很忙,个性也很强,学习上生活上总对她很不耐烦。如果自己学习生字时发声与妈妈不一样,妈妈总会很强权地纠正她。她特别想解释一下自己如何学会这样发音,或者问一下其他相关的问题,妈妈的声音则变得更高,压制住她想要表达的愿望。很简单,妈妈只要女儿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行了,并不想听女儿说其他的“废话”;妈妈只想强调自己说的是什么,而不想听女儿说的是什么。欣颖觉得妈妈太霸道,她说不出“自我中心”这个词,只是总觉得很伤心、很孤独。
自己当了母亲后,欣颖也发过誓,教育一定要民主,性情一定要柔和起来,一定不能像母亲对自己那样对女儿,可工作一忙,时间一久了,那些心里的誓言就淡忘了。再说,孩子放在爷爷奶奶那儿好几年,自己天天加班,月月忙报表,和女儿在一起时就是带她出去玩,给她买东西,过春节也是忙活着年饭,到处看亲戚。
每天都活在事务中,并不代表通过做事已经使自己的心灵成长了。事务的规则很粗泛,远没有人的心灵精细敏感,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面前,所有做事的才华、能力、成就都要归零。现在的孩子们会的知识特别多,尊严感特别强,要求被尊重被理解,甚至有的孩子爱真理爱面子甚于爱父母。因此,当代的父母们都要努力去找寻心灵相会时那最精细敏感的接触,在与孩子眼神相交最微妙的时刻,孩子就读懂了你的爱心,这样的精微心理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心,而责骂抱怨更是粗重无比,只能使亲子双方更烦恼,彼此的心灵更封闭。
做事是需要决断力的,来不得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而孩子的教育则是需要细水长流的。《易经》六十四卦里有一个“蒙卦”,其卦象是上面是山,下面是水,对孩子的启蒙应该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涓涓细流,只有这样才能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而不应是瓢泼大雨或滚滚洪水。事实上,对待所有人的心灵都应该以柔克刚,至精至柔的人才最真诚,真诚最能打动人心。
欣颖要面对的,不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该怎么解决,而是她自己长年该做什么功课。她要长年做一种静思反省、精细体味人心的功课,是调控好自己情绪再面对孩子的功课,这样,她的调柔能力才会很强,很容易观想孩子的道理,也很有灵性,与孩子通心。
欣颖说,自己长年不怎么带孩子,现在孩子又总在她身边,每天疲于应付生活,没精力让她做功课。的确,如果没孩子,她没有情境去训练,有了孩子,她又开始整天忙于事务……无论如何,心中坚定地去朝着更柔和而敏感的方向去努力,不管到什么程度,只要一直在坚持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