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3228500000077

第77章 读书成就梦想

方云飞

我读初中时曾被和蔼可亲的班主任林老师怀疑患有“小儿好动症”。这种好动的天性让我喜欢结交朋友,对知识充满了好奇。

1981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心甘情愿地被同学梁胖娃偷偷带到四川省图书馆。在他孃孃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成捆的崭新图书。面对从未见过的如此浩瀚精美的美术画册,油画上优美的风光、曼妙的人体,让我目瞪口呆。这次短暂而又美妙的邂逅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时时刻刻唤起我对美的追求。

省图书馆在我心中成了一个极具诱惑的地方。当1987年高考即将来临之际,偶有同学赵志宇相约去省图书馆复习,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当我一走进省图书馆二楼宽敞的阅览室,里面座无虚席、鸦雀无声的读书盛况,让人想起大门口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阵,使心中寒窗苦读的枯燥一扫而光;也让人想起那句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但此时外面其实并没有风,也没有雨,让心灵得到慰藉和滋养的是手指翻过书页的沙沙声。

赵志宇的姐姐姐夫寡言而随和,他俩准备读完研究生留学日本,让我佩服不已。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俩在目录索引抽屉里查阅图书目录卡片,将所需书号记在纸条上,在宽大的柜台上向管理员借书,然后隐没在人群中刻苦学习。后来他俩果然去了日本,读完博士后在日本创业,他的姐夫在日本成为有名的专家。近朱者赤,赵志宇后来也去了日本,成为了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高手。

省图书馆成为了莘莘学子学习进步的阶梯。人多时二三楼间的楼梯也成了学习阵地。时见一钟姓同学坐在这里面对粉墙认真背书,一改平日顽劣、口中念念有词,疲惫之心为之一振。此君诲人不倦,现任成都某中学德育主任。

三楼阅览室的书桌上安装了隔板和台灯,读书时干扰更少,使人聚精会神、手不释卷。我们这些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天之骄子,在结束了紧张的高考之后,还常常在这里翻阅报章杂志,直到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才到外面阳台透气,顺便结识了许多来此聚会看书的小伙伴,充实而快乐。透过对面藏书大楼洁净的窗口,看着里面整柜的优质图书汇聚成的宏伟景象,不时幻想着何时登临其间,一窥全貌的情形。

自由出入其间已是人到中年,由于小说写作需参阅资料,我欣然走进省图书馆外借部。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面放满了从哲学、宗教、政治、社科、文学、经济到各种时尚读物的书籍,应有尽有。偶有封面残破者也由细心的管理员或读者用透明胶带补好,让人惜时惜书之心顿生。

我在小说创作之余,苦于身边没有名师指导,常感自己的写作方法亟待提高。一日在外借部书架上找到一本看似陈旧的《小说创作十诫》,作者王励耘是个资深老编辑。他的工作经验丰富,指导年轻后学时对症下药、耐心细致。我细读之后,学到了小说创作的专业技巧,特别是明白了没有思想的作品就是废品的道理。

写作带给我的快乐还在于对过去倍感困惑的历史事件、人生挫折和复杂的社会思想来了个刨根究底,而这一切都可以利用图书馆海量的藏书得到帮助。写作过程就是对若干现象给出真实答案的过程。这就需要作者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寻找答案、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得出自己的看法,用真实生动的作品打动和影响读者。

今天,当我们满怀期待走进省图书馆时,一楼宽敞明亮的大厅中央,时常举办的各种文化宣传活动,以其直观生动的传统风格吸引着我们;遍布四周各种先进的查询、阅读工具,带给我们快捷和方便。二楼的公众阅览室里,分类齐全、涵盖丰富、图文并茂的各类报纸、杂志和图书,以其更多更广的阅读空间让市民流连忘返。三楼专业阅览室里的一排排装帧精美的珍贵图书,以其稀有的文史价值陈列在质地精良的书架上。古香古色、配套齐全的桌椅,完善的翻拍、复印服务以及雅静的阅读环境,让多少美梦在这里成真。更有那些“待字闺中”的各种专业书籍披着神秘的面纱,静静地等待着它的“白马王子”。

我怀着对省图书馆及其所有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期待着能有更多的省图书馆主办的刊物和定期活动,在成都作为西部中心城市、加速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实现梦想,共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