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3228500000061

第61章 北京大学在四川省图书馆设函授站招生的缘由

孙德辉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于1983年1月23日在四川省图书馆正式设函授站,招收成都地区图书馆情报专业函授生。这次招收学员34人,从而突破了“南武大、北北大”的这种状态。

在此次招收北大函授生之前的三十年间,也许是上级指示、地缘关系还是我国南北居民生活习性之不同,或兼而有之之故所形成的“南武大、北北大”的状态,就四川省图书馆而言,一直是参加武大的函授和住校培训,如1960年武大第一期函授,四川省图书馆有周介生、章锐安、刘小丽;1977年是王嘉陵去学校培训,1980年的函授是喻又进、李璞。至于两校毕业生的分配,四川省图书馆也只分来武大的毕业生,如查启森、万奉玉、吴琪文。从成都地缘来看,也是一样,那么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北大图书馆学系毕业生赵芝呢?那是中央部属之故。

这种南北分界的状况,是不利于成都地区急于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之需的,也不利于全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的。我们应该突破这种局限,突破之法,就是我们在继续保持武大为我们培养人才的渠道的同时,争取北大图书馆学系来四川省图书馆设函授站招生,扩大我们培训人才的渠道。

我们能否争取北大图书馆学系来四川省图书馆设函授站招生呢?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先,成都地区有充足的图书情报专业函授生,这些生员就蕴藏在一大批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和省市区公共图书馆之中。其次是四川省图书馆具备设函授站招生的良好人力、物力条件,即四川省图书馆研究辅导部就具有这样的条件。加之这几年,四川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省图书馆学会与省图书馆联合进行的人才培训、学术活动,在全国图书馆情报界具有相当影响力,最重要的是四川省图书馆有张德芳这位仁兄参与四川省图书馆要求办站的活动。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老师们。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多年来,张德芳老师在我国图书情报界的工作关系、学术活动,尤其是近几年的全国图书馆学会活动中,他与同行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由张德芳老师出面分别找了北大图书馆学系的负责人史永元、李纪友老师,提出在四川省图书馆设函授站招生之事,自然得到应允。所以,争取北大图书馆学系来四川省图书馆设函授馆招生成为可能。

在初步应允之后,张将情况告诉了我,并认为这事还须进一步落实,于是,我便在北大图书馆学系讨论招函授生之前到了北京,去系里正遇讨论招生之事,我即向他们陈述了成都具有充足的生源及其办学条件,招生后也不会影响武大的招生及其关系等理由。之后有老师提出,成都离北京太远。我知道,这是由于学校出差中限飞规定之故,我即表态,我负责所有老师来往机票的报销。这样就初步决定在四川省图书馆设函授站,以后经学校批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函授站在四川省图书馆设立,招收了第一批学员。他们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全部毕业。

北大图书馆学系在四川省图书馆设函授站招生,使四川省图书馆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两校同在一地轮流招生的馆,这不仅为我们成都地区图书馆情报人员的培养开辟了渠道,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为全国图书情报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川省图书馆前研究辅导部主任 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