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人士都在看的金科玉律
3227800000004

第4章 选择定律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过程,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为你有选择,你主宰自己的人生

在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睿智的老人,村里人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请教。有一天一个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老人:“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能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老人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睛,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老人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这只小鸟的死活,就全看你的了!”

是的,一切全看你的。

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过程,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你早上起来要穿哪一套衣服出门开始,你就开始选择;是开车还是坐巴士上班,是卖力地工作还是得过且过,中午是在公司餐厅吃饭还是去外面吃,你不断地在选择……

成功也是一种选择。成功或失败并不决定于你懂不懂或知不知道什么方法。虽然方法很重要,但真正决定成败与否的,其实是你的选择,是你的决定。

你希望工作更顺利、更快乐,但你总是在做你不喜欢的工作,这是你的选择,因为你明明可以换工作;你希望身体更健康、更强壮,但你总是说你没有时间运动,导致身体虚弱,这是你的选择,因为你明明可以抽出时间来运动;你希望家庭更幸福、小孩更听话,但你总是跟太太吵架,小孩学业跟不上,这是你的选择,因为你明明可以控制情绪或花时间教育小孩,但你不去做;你希望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但你总是说朋友少,这也是你的选择,因为你可以决定让自己多交一些朋友,但你不去交;你希望拥有更多的财富,但你总是抱怨收入不够多,你明明可以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你没有,这是你的选择。你也完全可以充分燃烧自己的欲望,使自己充满力量,取得更大的成功,然而你没有,这也是你的选择。

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3年后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块石头却受到别人的唾骂。这块石头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曾经在3年前,我们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产生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里特别痛苦。另一块石头答道:老兄,你还记得吗?曾经在3年前,来了一个雕刻家,你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他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不在乎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所以产生了今天的不同。

人生中的任何结果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3年后的生活。

人生就是由选择组成的。你做一个选择:你到底是要成功还是要失败?要快乐还是要悲伤?要富裕还是要贫穷?一旦做出选择,你的人生就开始改变。

你要问,不做选择可以吗?其实你已经选择了平平凡凡的一生。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光辉灿烂的一生。

因为你选择了奋斗,选择了坚持,便选择了成功。而一般人不做这个选择,不做选择便是选择失败,所以失败也是一种选择。《21世纪非常成功心法》一书的作者如是写道。

选择积极的态度

一切的改变都源自观念的改变;一切的选择都莫过于积极态度的选择。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因为股市狂跌,安迪森千金散尽,前半生苦心经营而聚敛的财富顿时化为乌有。悲观、绝望的心理支配着他,夜深人静之际,安迪森恍惚中徘徊到了金门大桥上。一个欲念在他的脑际不断地响起:跳下去吧,跳下去吧,只要纵身一跳,一切就解脱了。

突然,不远处隐隐约约地传来一阵哭泣声;循声而去,眼前是一位神态哀怨的年轻女子,正俯身在栏杆上,独自伤心落泪。见此情景,安迪森顿生悲悯之心,暂时忘却了自己的痛苦。他小心翼翼地问:小姐,恕我冒昧,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安迪森的真诚和善意感动了这位女青年,她向他喃喃地诉说了自己的不幸。原来相爱多年的男友最后却绝情而去,而一旦失去他,自己简直没有信心再活下去。是这样吗?那就奇怪了,在没有和这位男友结识、相恋之前,你不是也曾活得好好的吗?安迪森听她说完,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安迪森话音刚落,那位妙龄女郎已破涕为笑。谢谢你的劝导,我会好好地珍惜自己的,她诚恳地说完,朝安迪森深深地鞠了一躬,就转身离去了。

望着对方远去的背影,安迪森陷入了沉思。那么我呢?我自己呢?想当初,我也只是一个两手空空的穷书生呀,而在没有赢得这笔财富之前,自己不也是靠白手起家的吗?……

原来,一切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安迪森如梦初醒。

第二天,他就去了遥远的阿拉斯加。在对当地地质构造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凭着自己的信心和毅力,在别的石油公司心灰意冷地撤走之后,他利用那些被废弃的钻井,继续钻探寻油。终于又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他一举成名。因为他发现了当时一个油储藏量最为丰富的油田,很快跻身于美国石油大亨的行列。

“成佛不难妙在心转,西方不远一念之间。就像要让影子留在前面还是在身后一样,完全决定于你往哪个方向走。人生在世,悲观与乐观,成功和失败,其实两者间的距离并不遥远。”

一念之间,咫尺或者天涯。

几年以前,齐格到密执安州福灵特房地产经纪人委员会的一个午餐聚会上发表演讲。那次经历使他终生难忘。演讲之前,他与坐在他左边的一位绅士愉快地交谈,这时他犯下了那一天里最大的错误。他问那位绅士生意怎样,满心指望能得到一个热情的反应。但是在随后的时间里,绅士滔滔不绝地抱怨生意是如何糟糕透顶。

齐格回忆道:

他告诉我通用汽车公司正在罢工,在这种时候没有人会从别人手里购买任何东西。他向我保证,事情太糟糕了,人们连鞋子、衣服、汽车甚至连食品都不买,当然也不会买房子。

“我好长时间连一座房子也没卖掉,真不知道怎样才能完成合同,”他抱怨道:“如果罢工不马上结束,我就要破产了。”他倒是把情况完全说清楚了。他的态度极具感染力而又如此消极,甚至只要他离开房间整个屋子都会明快起来。

后来,有人向绅士提问转移了他的注意力,这帮了齐格的忙,使他从中解脱出来。他马上转向坐在右边的一位夫人,问道:“哦,怎么样?”“哦,你知道,齐格先生,通用汽车公司正在罢工……”她露出一个舒展而甜美的微笑说,“所以生意简直像奇迹,几个月以来人们第一次有了空闲时间为布置理想中的家去逛商店买东西。”

“为什么?”

她说:“有些人可以花半天时间来看一幢房子。他们从小阁楼一直检查到隔热层。他们测量每一英寸面积,从厕所、壁橱到房屋地基,无一放过。我甚至碰到过一对夫妇自己查找地界线。这些人知道罢工是会结束的,他们对美国经济有信心,但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现在买房子比以后再买便宜。这样一来,生意确实很兴隆。”然后她很有信心地说:“齐格先生,你在华盛顿有熟人吗?”

(请记住,这是在水门事件以前。)

齐格说:“有的,我有个侄子在那儿上学。”

她说:“不、不,我是问你在华盛顿是不是认识一些有政治影响的人?”

齐格说:“没有,恐怕不认识。但是你为什么要问这个?”

她答道:“我在考虑,如果你认识的人能使这场罢工再持续6个星期,只需6个星期,那么我今年就可以甩手不干了。”

外部条件相同,但两人的态度却大相径庭。这就是成败的分界点。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拥有更多的财富、不错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整天快快乐乐,似乎他们的生活就是比别人过的好。而许多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心理学专家们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选择了什么样的心态,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成就。

40年前,中国福建某贫穷的乡村里,住了兄弟两人。他们忍受不了穷困的环境,便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到比中国更穷困的菲律宾。

40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有些承继衣钵,又有些成为杰出的工程师或电脑工程师等科技专业人才。

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分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的差别呢?

兄弟聚头,不免谈谈分别以来的遭遇。哥哥说,我们中国人到白人的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华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也不敢妄想,唯有安安分分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

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免羡慕弟弟的幸福。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初来菲律宾的时候,从事些低贱的工作,但发现当地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于是便顶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这便是海外华人的真实的奋斗历史。它告诉人们:影响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精神分析家卡尔·梅宁格博士在重要的演说中必定讲述一个真理,那就是“态度比事实更重要”。这句话确实值得人们深省,并反复记诵直至能够有所领悟为止。

你能否成功,要看你选择的态度!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选择最积极的思考,以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马尔比·布科克说:“人们最常见同时也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成功依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可是成功的要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请记住“我命在我不在天。”

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维克多进了监狱。一次,他的朋友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的是:“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一门外语的绝好机会。”几年后他的朋友接到了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是维克多,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他不但学好了一门外语,还翻译了60万字的外文著作!真正进监狱的人是那些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的人。

你会时常看到过一些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他们显得很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时不时抬腕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公共汽车就像是他们的监狱,但他却不知刑期多久。其实他完全可以转换一下自己的心态,把售票当做机遇,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去追求成功。

世界很奇妙,而最奇妙的设计者还是人:有人把监狱看成一所学校,而有人却把办公室当做一座监狱;前者能将自己送入了天堂,后者也能把自己送入了地狱。选择积极的心态,你就已经找到了进入天堂的门口。

积极的思维虽不能保证你凡事心想事成,但它肯定会改善你的日常生活;可是,相反的态度则必败无疑,实行消极思维的人必不能成功。我从来没见过抱消极态度的人能取得持续的成功。

莫让珍珠变成石头

才能是珍珠,职业是珠线。适合你的职业,可以串起尽可能多的珍珠,并使它们光彩夺目;而不适合你的职业却可能使大量珍珠洒落在草丛,变成石头。

人们花大半辈子的时间工作,却很少花上几个钟头思考工作:自己在为什么工作,选择什么样的工作。

在我们的文化中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往往并不是个人深思熟虑的事情,往往都只是基于一时的潮流,甚至一时的冲动、一时的兴致和某个人的一次随意的谈话、一个步父辈后尘的意志、无意浏览到的文章或者—个好友的建议,在几分钟内甚至一瞬间做出决定的。总而言之,就是让就业市场而不是自己的头脑左右了职业的选择。

男要入对行,女要嫁对郎。

一代指挥大师伯恩斯坦痛苦地趴在工作台上,头发凌乱,右手无力地向前伸着,手中的笔从他指间脱出,笔尖的墨汁滴在尚未写完的、已经涂画过的乐谱上……

长久以来,英姿勃发、潇洒倜傥的伯恩斯坦是以指挥家的盛名和荣耀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他那极富个性的指挥风格和风度,倾倒了无数乐迷。

然而,追溯伯恩斯坦的成长经历,他最早的抱负其实是当一位作曲家。

1918年,伯恩斯坦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劳伦斯,曾求学于哈佛大学,因为酷爱音乐,后转入美国著名的寇蒂斯音乐学院,师从美国当时非常有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辟斯顿学习作曲。

在此期间,性格活跃的伯恩斯坦还随著名指挥大师赖纳学习指挥,不过,他当时的主要意向还是作曲,创作的热情非常高,写出了一系列出手不凡的作品。一时间,伯恩斯坦创作的作品犹如一阵清新之风吹拂了美洲大陆,人们发现一位新的作曲大师已崭露头角。

就在伯恩斯坦写出一部部新作品的同时,具备多方面音乐才华的他又涉足指挥领域。他先是到波士顿坦格伍德的音乐培训中心,成为著名指挥大师库谢维茨基的学生,并深得库氏的赏识,两年后成为其助手。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被当时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的罗津斯基发现,推荐他担任这个著名乐团的助理指挥。在1943年的一场重要的音乐会上,年仅25岁的伯恩斯坦代替因病不能上场的******出场指挥,获得极大成功,由此一举成名。

到了1958年,决定伯恩斯坦成为一流指挥家的时刻终于到来,因为就是在这一年,伯恩斯坦接过了米罗普洛斯的指挥棒,成为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在世界乐坛的指挥领域,这是个让人羡慕的位置,在之后的数年中,伯恩斯坦几乎成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名片。

伯恩斯坦在指挥上成名的速度和亮度更甚于他在作曲上的成就,但在内心深处,他还是以作曲为己任的。

当他在指挥上一路顺风的时候已经意识到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创作,但指挥家的光环、社会名流的待遇、剧场内如潮的掌声和喝彩,让生性外向的伯恩斯坦放不下手中的指挥棒。

在执棒纽约爱乐乐团的岁月里,创作的欲望无时不在撞击和折磨着伯恩斯坦。

因此每逢休假,伯恩斯坦总要找一段时间把自己关在屋内作曲,他竭力想找回以前的活力和灵感,他要激活和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与抱负。然而,除了偶尔闪过的灵光外,面对案前正在谱写的音符,更多时候他面临的却是深深的失望与苦恼,乐思的枯竭像幽灵一样驱之不散。

是创作还是指挥?

这个矛盾和冲突几乎贯穿了伯恩斯坦的一生,当他在舞台上无数次接受掌声和鲜花时,有谁能明白他背后的隐痛和遗憾呢?

作为一个指挥家,他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创作的神奇和永恒时时召唤着他,使他的内心始终得不到真正的安宁。

一直到了生命的晚年,伯恩斯坦终于下定决心:辞去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回家专心创作。

但是为时已晚,疾病已开始向伯恩斯坦袭来,而更让他感到痛苦的是,有人认为他创作的音乐只停留在《西区故事》这样的音乐剧的层面上,不可能再有所超越了。这对伯恩斯坦来说,无疑是更致命的一击。在他晚年的时候,每念及此,他都耿耿于怀。

伯恩斯坦一定是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人世的。

伯恩斯坦虽然“误入歧途”进入指挥领域,但毕竟还是在他喜爱的音乐领域,不至于错得太离谱,所以还能取得成功。但如果他完全背离了自己的本质和天分,进入音乐外的其他领域,那么他还能如此成功吗?

许多人牺牲了自己的本质,去做那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就是他们不能成功的真正原因。

该做老师的人做了企业家,该做企业家的人却跑去当老师,该做管理员的跑去做推销员,做管理员的却是那些该做律师的人,做律师的该做医生,做医生的却自己创业去做老板……

这种选错行的人太多了,这些人注定要失败——因为他们没有选择成功的生活。

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为最喜欢的事业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喜欢自己有独特天赋的事业,做自己有天赋的事情会让你获得十足的成就感。

卡斯帕罗夫15岁获得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光用刻苦和方法正确很难解释这一点。大多数人在某些特定的方面都有着特殊的天赋和良好的素质,即使是看起来很笨的人,在某些特定的方面也可能有杰出的才能。

梵高各方面都很平庸,但在绘画方面是个天才;爱因斯坦当不了一个好学生,却可以提出相对论;柯南道尔作为医生并不出名,写小说却名扬天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天赋,从事与自己特长相关的工作,就能很轻易地取得成功,而不至于将自己的“珍珠”弄丢。

菲尔·强森的父亲开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儿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将来能接管这家洗衣店。但菲尔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懒懒散散的,提不起精神,只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则一概不管。有时候,他干脆“缺席”。他父亲十分伤心,认为养了一个没有良心并不求上进的儿子,使他在员工面前深觉丢脸。

有一天,菲尔告诉他父亲,他希望做个机械工人到一家机械厂工作。什么?一切又从头开始?这位老人十分惊讶。不过,菲尔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从事比洗衣店更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时间更长。但他竟然快乐得在工作中吹起口哨来。他选修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而当他在1944年去世时,已是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并且制造出“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国军队赢得了世界大战。如果他当年留在洗衣店的话,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亲死后,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也许,整个洗衣店会破产而一无所得。

当然,最理想的工作并不是一次就能够搞定的。也许你一开始也不能够确定最理想的工作是什么。也有统计数据表明,平均每一个人一生中要调换7到8份工作。因此你要抱着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待工作:你主动地寻找自己的工作;你主动地调换一个新的工作;你在每一个工作中寻找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你把每一份工作都看成对自己的才能的挑战。更重要的一点是,你的每一份工作都必须有助于你才能的施展,有助于你个性的发展,有助于你价值的体现,你在每一份工作本身当中就能够获得乐趣和满足。这样的工作才是你最理想的工作。

“当有几把椅子摆在你面前的时候,选择最适合你的那把坐下。”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比这样的人更富有,他找到了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并致力去完成它。

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成功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决定,它更是一种承诺,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毫无疑问,你之所以会处于你目前的位置,完全是因为你自己的选择。

安东尼·罗宾讲过这样一段经历和感受:

有一回我搭乘飞机,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非常喜欢抱怨的人,如果奥林匹克有这项竞赛的话,他大概可以拿到一块奖牌。那天,当空中小姐前来询问我们晚餐要吃鸡肉还是牛肉的时候,我回答:“鸡肉”,他则表示:“都可以。”

过了一会儿,空姐端来了我的鸡肉,端给他一份牛肉。

接下来的20分钟,我只听到他不断喃喃地抱怨他的牛肉有多难吃。他完全不了解,这顿难吃的晚餐其实是他自己决定的。在他的想法里,这是空姐帮他挑的晚餐,但实际上是他自己将选择权交给别人的。

你是否曾经埋怨过别人?但事实上你可能错怪别人了,是你的决定使你面临今天的结果——也许你自己做决定,也许你决定由别人为你做决定。

有些人做正确的选择与决定,有些人做错误的选择与决定,但我发现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他们有权选择,或是轻易将选择权拱手让人,而且大部分的人也不喜欢别人为他们做的决定。千万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罗宾指出:“你要相信这个事实,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做选择。勇敢地为自己做决定,不要让别人承担你的成败,不要让别人决定你的一生。”

我们有作出选择的权力。从财务上来说,我们每挣到一个美元,就得到了一次选择自己的将来是富裕、贫穷还是一般的机会。我们用钱的习惯反映了我们是什么类型的人,有的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们有着不良的用钱习惯。

一位女士会有众多的追求者,在考虑结婚的时候,到底是哪一位男士比较适合自己?要选择;男生找工作时也要从多家大企业中选择。每一个选择有大有小,但每日、每月所有的选择的累积影响了你人生的结果。

一个选择对了,又一个选择对了,不断地做出对的选择,到最后便产生了成功的结果。一个选择错了,又一个选择错了,不断地做出错的选择,到最后便产生了失败的结果。若想要有一个成功的人生,你必须降低做错误选择的几率,减少做错选择的风险。你必须预先明确自己人生中想要的结果是什么。为这个结果而做出所有的选择,明确你人生想要的结果是什么,这本身又是一个选择。

你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假如你不满意目前的生活模式,不妨重新选择一下。重新选择也许有风险,可是也可能带给你更好的机会,所以你不妨思考研究一下,在目前的生活处境当中,有哪些是你不满意的地方,因为这是你过去做了错误的选择。

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选择和决定过程中度过,所以不妨仔细研究在过去十年当中,你做了哪些对的决定或哪些错的决定,来好好地自我反省一下。

我时常看到很多人在打麻将时,按照麻将的游戏规则,确定该打哪一张牌,不断地做各式各样的选择。做出对的选择的人一般是赢钱的人,做出错误选择的人一般是输钱的人。

我并不认为打麻将赌钱是一项好的选择。这类游戏往往阻碍人们选择去思考这样两件事情:第一是时间,这是你最珍贵的资产;第二则是学习,因为你没有钱,你更要去学习。

罗伯特·T·清崎说得没错: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应该进行一个选择:即选择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金钱以及我们头脑里所学到的东西去实现我们的目标,这就是选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