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
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
——迈克尔·奥康纳
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学刚毕业的斯蒂芬·凯瑟在一家大规模的投资公司获得了业务主管的职务。凯瑟初出茅庐,就在洛杉矶西区拥有住宅,又开着一辆奔驰,而他当时不过才25岁。当时他自认为商业神童、呼风唤雨、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在人前毫不掩饰这种自大的态度。
但是,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开始萎缩,裁员的风暴毫不留情地刮了过来。起初,他还不以为然,以为这与他无关。可没想到,有一天老板叫他进去对他说:“斯蒂芬,你的能力没话讲,问题出在你的态度上。公司里没有人愿意与你配合,我恐怕必须请你离开公司。”真是晴天霹雳!像他这样的成功人士,居然被开除了!斯蒂芬·凯瑟回忆说:“可我当时还满不在乎,以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凭我的履历,要找个高薪的主管职位应该不难。但是我大错特错了,迎接经济萧条吧!”
经过了几个月求职的挫折,凯瑟平生第一次感到如此缺乏自信,前途如此渺茫。“更要命的是,你想想,既然以前我都以那种态度对人,这个时候当然也就无处投靠,无处倾诉。我当时是完全孤独的,简直就要崩溃了!”一直到那时候,凯瑟才领会到应该对他人感兴趣。他开始聆听,开始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关心。他渐渐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开始帮助处境比他还糟的人。他打开心胸,变得比较有人情味,更可爱、更能共事。他回忆道:“我换了一种态度去待人。我觉得自己变了。我的恐惧减轻了,心胸开阔了,我开始注意、关切到周围的人,周围的人也同样地关心和帮助我。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成功的步子加快了,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美妙感觉,即使我暂时不再拥有住宅与轿车。”
“3年后,我又回到高级主管的职位,只不过这一次,我周围的同事都是我的朋友了。”最终成为美国银行总裁的凯瑟欣慰地说:“有了他们的帮助,我相信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事实也印证了他的话。
有些人际关系法则看似简单平常,常常被人忽视,但它们却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获得事业成功的法宝。
黄金法则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7章第12节上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这是一条做人的法则,又称为“为人法则”,它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循的处世原则。人们往往将之简称为“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这条“金箴”不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去看,都是正确无疑的,而且几乎适用于一切条件和场合。你会发现,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训言,并且将其奉为精神生活的一条基本准则。让我们来浏览一番这条“金箴”在各种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婆罗门教:人生最大的义务即是不要将痛苦加诸他人。
基督教:你对人家怎样,人家亦会对你怎样。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印度教:生活的要义乃在于爱人如己。
******教:信徒,意味着把兄弟的愿望当做你自己的愿望。
犹太教:凡是对你自己有害的,亦不要施诸你的同胞。这即是全部的律法,其余则不过是它的注解。
波斯人谚语:别人怎样待你,你也应怎样回报。
道教: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拿破仑·希尔曾给他的学生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纽约广告巨头智威汤逊公司董事长曼宁先生不久前向一群年轻的广告撰稿人作了一次演讲。这些二三十岁的青年男女在这个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广告业中都是刚刚起步,每个人都渴望向广告界传奇人物——曼宁先生多学几招,曼宁先生位居广告界领袖人物的时间简直跟他们的年龄差不多长了。曼宁那天向这群才智不凡的听众说道:“这是一场真正的竞赛,智能、才气与精力都只是这场竞赛的入场券。没有这些条件,你根本不具备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格。”
曼宁又说:“但是,要想赢得比赛,你还需要具备更多的条件。你必须懂得成功的诀窍,并把它贯穿到你整个人生之中。那么,什么是成功的诀窍呢?那就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先怎样对人。”
这可真是一条金科玉律,就连在“人吃人”的纽约麦迪逊大道上也管用。它可以说是超越了宗教、伦理、自我实现,甚至在是非对错之上。正如曼宁先生所说的那样:金科玉律是永远不负众望的。
这位广告界老兵又说:“就算你是‘拔一毛以利天下,吾不为也’的人,就算你真的只对自己的名利仕途感兴趣,这条金科玉律仍旧是有用的。它是你取得任何成功的前提。”举凡公司总裁、学校教师、超市职员各色人等,只要遵循这条简单的、千古不变的真理:“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先怎样对人”,就一定能有更好的表现,有更大的发展,更高的成就,甚至更喜欢自己。你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别人也像你一样,是个会呼吸、会生活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家庭的压力,有成功的渴望;他们也像你一样希望得到他人的尊敬与理解。
千万不要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记得卡内基曾说起他经历过的一件事。他回忆说:“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极想早日出名。我写了一封信给作家理查哈丁·戴维斯,他一度在美国文坛上红得发紫。我当时正着手写一篇对有关作家的评论,我请戴维斯先生告诉我他的写作方式。”
“在这之前几星期,我曾收到一封来信,信末写着:‘口述信,未读过。’我觉得棒极了。我觉得写那封信的人,一定很了不起、很忙碌、很重要。虽然我一点儿也不忙碌,但是我急于向里察哈丁·戴维斯表现一番,因此我就在短笺的结尾,以这些字句作为结语:‘口述信,未读过。’”
“谁知,他根本就不看我的信,只把信退还给我,并在尾端草草地写下:‘你真是没有礼貌。’”
“当时我真是羞愧万分。没错,我是做错了,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但身为一个平常人,我没法不感到怨恨。对一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他似乎没有必要做得这样不客气。我心中的怨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当我在10年之后得知里察哈丁·戴维斯的死时,我的心中仍然想着他那次对我的伤害。”
以卡内基这样的胸怀,尚且难以抹平年轻时所曾经受过的伤害,可见人的自尊心是万万伤不得的,尊重他人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卡内基告诫道:“如果你我明天要造成一种历经数十年、直到死亡才能消失的反感,那只要轻轻吐出一句尖刻的评语就够了。”
白金法则
白金法则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演说人之一和最受欢迎的商业广播讲座撰稿人托尼·亚历山德拉博士与人力资源顾问、训导专家迈克尔·奥康纳博士研究的成果。白金法则的精髓就在于“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从研究别人的需要出发,然后调整自己行为,运用我们的智能和才能使别人过得轻松、舒畅。
而“黄金法则”在普通民众中也是获得了一定的认同。你无法统计出世上有多少事是在“黄金法则”的指导下完成的,然而从现代的角度来看,“黄金法则”似乎难以解决纷繁复杂的所有的问题,夕阳西下的客观规律缓缓降落在它的头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毫无变通地遵照“黄金法则”行事——你喜欢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意味着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你首先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其言外之意是,我们大家都是毫无差别的,我想要的或希望的也恰恰是你想要和希望的。
事实是,人们并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以对待这些人的方式去对待另外一些需求、愿望和希望都大相径庭的人,显然会遭到拒绝和排斥,甚至导致冲突。
另外,“黄金法则”基本上是从消极的方面着手的。也就是说,它着力于避免矛盾纠纷,它关心的是人与人交往的底线是否被遵守。而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开拓我们的人际关系,仅做到这一步还是很不够的。
因此,我们建议在本着尊重“黄金法则”的主旨的原则下对这一古老的信条进行一点点修正。我们认为,在生意场上常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和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的诀窍还在于遵循“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
简单地说,就是学会真正了解别人——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不是我们中意的方式。这一点还意味着要善于花些时间去观察和分析我们身边的人,然后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以便让他们觉得更称心和自在。这当然就使得他们更容易对你产生认同。
“空中客车”飞机推销人才贝尔纳·拉弟埃,从l975年受聘以来业绩非凡。他成功地推销了230架飞机,价值420亿法郎。他动用的是一种“情感推销法”。拉弟埃来到印度推销飞机时,接待他的是印度航空公司主席拉尔少将,拉弟埃的第一句话便是:
“正因为你,使我有机会在我生日这一天又回到了我的出生地。”
这句话直接向对方表明,感谢主人慷慨赐予的机会,使得他能在自己生日的日子里来到该国,而且最具意义的是该国乃是他的出生地。
同时他又谈到他与印度的世交,并掏出了一张拉弟埃3岁时与印度伟人圣雄甘地的合影。这使拉尔少将大为感动,很快与之签订了合同。
另一个成功的例子是“残疾娃娃”被争相领养的成功例子。
纳尔康公司的经理罗肯创造出一个别出心裁的推销术。罗肯利用人们心中的爱心,创造出一些“残疾娃娃玩具”,并同时唤醒人们对残疾孩子的关心。
他们给每个“残疾娃娃”取上名字,都是普通美国孩子的名字,并注明“娃娃们”的习惯、爱好、出生年月等等。领养人必须登记其姓名。每逢圣诞节,公司将派人慰问被领养的“娃娃们”。这一别出心裁的行动,唤起了许多美国人,特别是一些美国孩子们的爱心。在圣诞节前后,人们冒着寒气逼人的北风,在玩具店前排起长龙,竞相领养。
这种独创的风格,使纳尔康公司大赚其利,为了让“残疾娃娃玩具”立于不败之地,罗肯又略施小计,控制“残疾娃娃”的产量,人为地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引起一种抢购“残疾娃娃玩具”的风潮,此种娃娃因此也身价大涨,真可谓奇招妙法也。
以上两例,都是成功运用了“白金法则”。在现今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大家的喜好需求也随着千变万化,莫衷一是。所以当我们在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再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我希望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别人”时,往往只能达到“自己”猜测对方满意,而未必是“对方”真正的满意。如果想要达成对方100%的满意,就必须从对方的立场来考量;“别人希望我怎么对待他们,我就怎么对待他们”,现今大家耳熟能详的“以客为尊”、“顾客满意”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际互动的基本原理,至少不会冒犯别人。
“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这只是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适用于价值需求一致的文化社会。
“人之所欲,才施于人”,是人际经营的白金定律,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在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无往不利,其正做到100%地让顾客满意。
正因为洞察到他人的某种情感需要,商家顺应地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每个很在行的商人都知道,如果你在一个国家,比如说在日本做生意,就必须学会了解和尊重当地特定的文化习俗,注意文化差别。可能你得学会如何鞠躬,或如何用筷子吃饭,或如何在与人打交道时表现得更谦恭、驯顺、温和。
冰淇淋及奶酪行销全世界的Baskin-Robbins公司的卸任董事长威廉·萨幅,有一段时间曾作为雀巢公司的代表进驻日本负责市场销售。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他学习说日本话,住在日本人的旅馆里,吃日本食物。他采取了一切措施让自己的生活尽快“日本化”起来。不过,他回忆道:“我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拜访几家在日本有分支机构的美国公司,向他们学习经验。”
很显然,“白金法则”并不是游离于“黄金法则”之外独树一帜的东西。相反,你可以称它为后者的一个更新的、更富有人情味的版本。
“白金法则”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的,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都有他或她自己审视世界的方式。这些江山易改而本性不改的禀性,如果用一个相当概括性的语汇来描述,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行为模式或个性风格。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达个性风格的方式和途径,我们握手的方式,碰到不耐心的事时排解情绪的方式,我们办公室的布置方式,我们做决断的方式,打电话时我们或简捷利落或喋喋不休、絮絮叨叨的方式——以及诸如此类种种其他的方式方法,都可以传达出我们个性风格的信息。学会“读”懂这些信息的“符号”,准确识别他人的个性风格可算得上是一种本事,其目的是据此调整我们的行为方式,减少和避免冲突及不快的发生。在此基础上,“白金法则”指导你根据他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采取相应的行动,使你的事业获得极大的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又名“皮格马利翁效应”。
一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雷诺尔·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做实验:他们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国王的名字给他们的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传古代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地雕刻了一具象牙少女像,由于他十分欣赏和迷恋这位象牙少女,所以他每天都含情脉脉地注视她。久而久之,这种无限的深情终于使象牙少女活了起来,走进了皮格马利翁的生活。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向教育界宣布他们的发现: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的好坏,是教师对学生不同期望的真实写照。神奇的“期望效应”一经公开,这一划时代的研究结果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这一效应的迷信程度远远超出了罗森塔尔和亚格布森的结论。美国名刊《读者文摘》上就曾有过这样一则广告:
“真实的实验证明,这个神秘的力量可以提高你的智力,可以提高你的竞争力,你将会取得成功。成功秘诀:仅仅就是去作预测,请看它是怎样起作用吧!”
“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得到激励和赏识。
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一位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他与几个同事在外办事,在一家饭店吃午餐。餐桌上的烤羊腿特别合他的口味,吃光了肉他又拿起骨头来啃。这时恰恰被这家饭店的厨师看见,问他:“怎么啃起骨头来了?”朋友回答:“师傅您烧的肘子实在是太好吃啦,我实在是没吃够,舍不得把骨头就这样扔啦。”厨师听了这话,显得很激动,当即走进厨房,端来一个新烤的羊腿——算是他请客。奇怪是吗?这位厨师怎么听到一句好话就这样激动不已?不,一点也不奇怪。赞赏烤羊腿就是赞赏他的手艺,赞赏他的手艺就是肯定他的价值。还有什么能够比得上肯定他的价值更能让他高兴的呢?
赞扬的力量是巨大而神奇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善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美国有一个坏孩子,他经常和人打架,偷偷地把石头扔向邻居家窗户的玻璃,还把别人家的小狗扔进水池。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亲爱的,你要好好注意他,他是全州最坏的孩子,他可让我头痛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向你扔石头,或者做出什么别的坏事,让你防不胜防。”继母好奇地走近了这个孩子,当她对孩子有了了解之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州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他身上花了许多心血,帮助他学习知识,明白事理。在继母的引导下,他把所有想坏主意的脑筋都用到如何做好事业上。就是这个被父亲断言为全州最坏的孩子,后来竟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卡耐基。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都渴望受到夸奖和赞美。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他人的看法和态度来衡量自身的价值,对周围人的评价非常在乎,有一种被肯定、尊重和赞美的渴望。有时候一句夸奖的话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鼓舞作用。尤其是对那些在人生路上遇到挫折,陷入困境、逆境者来说,夸奖和赞美如同漫漫长夜中的一把火炬,不仅可以点燃其奋进的希望之光,而且可能改变他一生的命运。
夸奖给人欢乐,赞扬给人信心,赏识促人奋进。一句赞扬的话往往抵得住十句批评训斥的话。对于人的精神来说,赞扬鼓励如同阳光,没有它,人往往就难以发育成长。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莎士比亚说:“对我们的赞扬就是给我们的报酬。”马克·吐温说:“凭一句赞扬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过多的批评指责可能使一个人沉沦绝望,甚至毁灭一个人;而夸奖、赞美和鼓励,常常能给人以巨大的力量,给人带来光明灿烂的前途。没有赞扬,没有赏识,也就没有教育。拿破仑曾经说过,给孩子鲜花比给鞭子更有效。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地被打倒,也要坚信他们一千零一次能站起来。
多给人以肯定和赞扬,对你的下属也是如此。英国行为学家L·W·波特指出: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这条原则就是有名的波特定律。
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面对指责时,下属会不自觉地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会尽力避免这一点,他们会努力去满足下属对赞美的渴望,对下属亲切,鼓励部下发挥创造精神,帮助部下解决困难。相反,专爱挑下属的毛病,靠发威震慑下属的管理者,也许真的能够击败他的部下,但是,一头暴怒的狮子领着一群绵羊,又能创造出什么事业呢?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我认为,我那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了。……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急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这就是史考伯做法。
但一般人又是怎么做的呢?正好相反。如果他不喜欢什么事,他就一心挑错;如果他喜欢的话,他就什么也不说。他的员工会说:“一次我做错了,马上就能听到指责的声音,第二次我做对了,绝对听不到夸奖。”史考伯说:“我在世界各地见到许多大人物,还没有发现任何人——不论他多么伟大,地位多么崇高——不是在被赞许的情况下,而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更佳、更卖力气的。”史考伯的信条同安德鲁·卡耐基如出一辙。安德鲁·卡耐基甚至在他的墓碑上也不忘称赞他的下属,他为自己撰写的碑文是:“这里躺着的是一个知道怎样跟他那些比他更聪明的属下相处的人。”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积极鼓励和消极鼓励(主要指制裁)之间具有不对称性。受过处罚的人不会简单地减少做坏事的心思,充其量,不过是学会了如何逃避处罚而已。你会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干活越多错误越多。”潜台词就是:为了避免错误,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干活。这就是批评、处罚等“消极鼓励”的后果。而“积极鼓励”则是一项开发宝藏的工作。受到积极鼓励的行为会逐渐占去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会导致一种自然的演变过程,员工身上的一个闪光点会放大成为耀眼的光辉,同时还会“挤掉”不良行为。你也许会说,这没有什么好讲的,无非就是说好话、恭维人。不是的,赞赏和恭维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真诚的,一个是不真诚的;一个出自内心,一个出自牙缝;一个令人激动,一个让人肉麻。所以说,赞赏是掺不得假的。
你必须赞美别人的优点,才能显出你的诚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必定有他的优点。所以赞美是一种必需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里查找对方可以被赞美的地方更是训练必须完成的目标。赞美的内容可能会是一条领带,一件亮眼的衬衫,流行的发型,新潮的眼镜,精致的办公室,和蔼可亲的态度,很香的一杯咖啡等等。
一个失败者会从一百个优点的地方查找他人的缺点加以批评,而一个成功者可以从100个缺点的地方查找一个优点来赞美,这就是一个交际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所在。
培养适应他人的能力
培养适应他人的能力,这是亚里山德拉在他的《白金法则》一书中讲到的白金法则之一——
假设你现在正忐忑不安地等在四面用大块玻璃围住的办公室外,很快就该轮到你了,你将向那位新老板通报你工作的进展情况,以期在他心中留下好印象。
你的前任老板是一位不拘小节、温和平易的人,开会时,他竟喜欢把脚搭在桌面上,时不时还向大家分发百事可乐。另外,他还喜欢从反对者和赞同者两个角度上,来考虑所议之事是否可行。所以你这次小心地制定了一份提纲,上面写有13个主要的汇报项目,有些项目还有好几个辅助项。你希望把事情考虑得更周详些。
但是通过玻璃,你看到这位新老板已换了一张更大一些的办公桌,而且墙上挂满了他的奖状和纪念品,与你的前任老板在任时墙面上空无一物形成鲜明对照。另外,虽然新老板到任还不超过一星期,但他的性子急、说话快、工作玩命务实的名声早就传扬在外了。现在你看见他不安分地来回走动,手指剧烈地对另一位部门主管戳戳点点。隔着玻璃,你都能听见他慷慨激昂地说什么“成效、成效!”
你突然领悟了一点:我是不是该变通一下我的汇报方式?
你想对了。这位老板与前任老板已没有一点相像的地方。你最好是赶紧另谋对策,准备一份简略扼要的报告和一份设计好的富有朝气的企划方案作为送给这位新老板的见面礼,而不能再是一张冗长的问题清单。这就是白金法则的运用——
你必须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到处受欢迎。
不要老是想着一个问题:要顺应别人岂不失掉了本色?你要记住:你是在工作,你是在与他人打交道,你的所谓“本色”并不是最重要的。
别人与你交往时,如果他处处强调他的“本色”而给你造成诸多不便,你能心平气和吗?
你现在是在遵照“白金法则”行事,目的是为了成功,不断地成功。因此你必须根据他人的特点调整自己。这种调整越主动,你就越可能成功。
一个重要的客户给你打来了电话。“嗨,我们不是一直在说要一块聚聚吗?”他提醒你,“我现在有个主意:让我们星期六一大早一块吃顿早餐,然后7点钟最先到高尔夫球场。我们将赶在大队人马到来之前,在中午时就打完全部18个洞。要是走运,我们甚至之后还可以打上一轮。”
但是,你并不是一个习惯早起的人,或者就事论事,你算不上是一位铁杆的高尔夫球手,所以像那位仁兄所说的那样,星期六早上五点半就爬起来,去赶六点钟的早餐,跟着去打多达36个洞的高尔夫球,你会感觉这恐怕比挖一条运河也轻松不了多少。
但是这次约会对你来讲可能会是很重要的,如果此时正是谈成一大笔生意的紧要关头,如果你的事业发展因此而受到冲击,你又怎么可能不去呢?你会希望顺应你的这位客户的癖性,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对吗?换个例子,假设有这么一天,你的老板突然走到你的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你已经等了好久的报表,对你说:“在我看来,你好像在统计这项工程的造价上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你曾花了几天的时间计算那份报表,你对那些数字都是查了又查——它们不可能有错,对这一点,你完全可以保证。
但是你该怎么办呢?你会跳起脚来愤怒地反驳你的老板的论断吗?你会怒冲冲地一下子摔门而去?或者你是平静地听他说完,然后努力弄明白他的意图和打算,再坦诚地发表你的意见来回复他?如果与老板处好关系对你来讲是压倒一切的,你可能会尽自己的努力变得豁达一些,不去计较他,对吗?
当然了。
如果在一定程度上的屈尊附就能够更有利于发展协调的人际关系,你愿意而且能够这样去做,这个就是顺应性。它是与某些特类的人或在某个确定的环境下搞好工作关系的必由之路,其核心意思就是要三思而后行。
你到老板家里赴宴的那副形象和你到朋友那里打纸牌时的形象绝不会是一个样子;在球场上的你和在商务会议上的你可能简直判若两人。另外,你去博物馆看展览时的表现与你在万圣节前夕的狂欢会上的表现能一样吗?当然不能。
你之所以能顺应时势而不断改变自己,是因为你早已意识到如果你想取得成功和被人接受,就得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你是对的。关键的一点是:你应进一步掌握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的技能,学会顺应所有类型的人和各种环境。其结果是,你会发现你获得了从未想到过的成功和大家的欢迎。
即便你已经很成功了,你仍然要遵循“白金法则”,因为你的目的是不断成功。
懂得顺应与你同处于一个工作场所里的各种类型的人,同样是值得敬重的和不可小视的。你也许意识不到,你的幸福和快乐、你的工作效率、你的未来发展都可能取决于你与人们的关系处理得好不好,而关系能否融洽则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顺应能力决定的。
顺应性并不意味着你要融入别人的个性风格中,也不意味着你要放弃自己的本色或你良好的商业意识。它是指你要调整自己的心胸和视野,你的节奏和价值取向,以便与别人处好工作上的关系。
要做到顺应千面千人,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此心,二是有此能力。
有心,或者说“心无定数”,是说你对顺势应人这种做法要表现出灵活豁达,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需要对调整自己的行为抱积极的态度。这是一个个性成熟的标志。那些高度灵活、能屈能伸的人的行为趋向如下,请仔细研究。
自信:机敏过人,相信自己的判断。
能忍:不对与自己意愿相左的观点、行为妄加非议。
内外有别:心有所仪,表面跟着别人的感觉走。
积极达观:对人、境遇和生活从来都充满希望。
大方得体:善解人意,接纳和欣赏别人。
“灵活多变”是顺应别人的一种技巧,要注意,这不是态度,而只是技巧,所以需要花上点时间来掌握。你要学会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你要有广阔的视野,并能时时自我修正,最终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有些行为是会妨碍你成为一个顺应者的,需要适当避免。这些行为包括对变革反应迟钝或拒绝接受、想法和思路单一、无缘由的冒险、主观和偏执——不能从自己所处的固定位置之外的任何角度看问题。
如果有人这样形容你,那你可能就该想想怎样尽力减少或消除这些因素,或至少使他们不至于对你掌握通融性和灵活性构成太大的妨碍。
从根本上讲,顺应性就是尽力训练自己与别人协调相处。没有哪种个性类型天性就比另一种有更强的顺应能力。至于如何调整自己,顺应别人,则因我们个人的情况而异。
因为顺应性是你可以选择的,你可以今天对某个人言听计从,惟其马首是瞻,也不会妨碍明天你就对他敬而远之。你可以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得毕恭毕敬,但换了一种情况就可能形同陌路。
虽然你必须去适应他人,但是最终是你掌握着自主权。明确了这一点,你能以更主动的心态对待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
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有一些讨人喜欢的小原则,能使你的人际关系得到改观。
讨人喜欢的26个小原则:
1.长相不令人讨厌,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如果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
2.气质是关键。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
3.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真诚是宝。
4.不必什么都用“我”做主语。
5.不要向朋友借钱。
6.不要“逼”客人看你的家庭相册。
7.与人打“的”时,请抢先坐在司机旁。
8.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
9.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你只微笑。
10.自己开小车,不要特地停下来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同事打招呼。人家会以为你在炫耀。
11.同事生病时,去探望他。很自然地坐在他病床上,回家再认真洗手。
12.不要把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
13.尊敬不喜欢你的人。
14.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15.自我批评总能让人相信,自我表扬则不然。
16.没有什么东西比围观者们更能提高你的保龄球的成绩了。所以,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声。
17.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
18.榕树上的“八哥”在讲,只讲不听,结果乱成一团。要学会聆听。
19.尊重传达室里的师傅及搞卫生的阿姨。
20.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
21.为每一位上台唱歌的人鼓掌。
22.有时要明知故问:你的钻戒很贵吧!有时,即使想问也不能问,比如:你多大了?
23.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24.把未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我尽力”、“我不确定”、“当我决定后,会给你打电话”……
25.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
26.当然,自己要喜欢自己。
有微笑的地方就有阳光,有阳光就有天堂
一位记者对此却有独特的感受,他说:“有一次,我参加一个私人晚宴。有一位女宾身上披着貂皮,浑身上下又是钻石,又是珍珠,叮当作响,热闹非凡!可是那一张面孔,是那么的任性和不可一世,叫人感觉噎了嗓子。她忽略了作为一个女人,脸上的微笑远比身上衣裳更重要的事实。”
日本奇异公司的总裁夏目次郎经常教导他的员工说:“你们必须时常地微笑。”著名推销员休华普的微笑具有百万美元的价值,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他那种驾驭众人的成功,就是凭他的人品、魅力以及招人好感的能力带来的。他那种魅力十足的微笑,可以说是他受欢迎的最重要因素。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尼尔博士,对于微笑说出了这样的感想:“面带微笑的人,比起紧绷着脸孔的人,在经营、贩卖以及教育方面,更容易获得效果。微笑是笑中最美的。对陌生人微笑,表示和蔼可亲;产生误解时微笑,表示胸怀大度;在窘迫时微笑,有助于冲淡紧张气氛和尴尬的境地。”
微笑是一种健康文明的举止,一张甜蜜微笑的脸会让人愉快和舒适,带给人们热情、快乐、温馨、和谐、理解和满足。微笑展示人的气度和乐观精神,烘托人的形象和风度之美。
微笑要笑得得体、笑得适度、笑得大方、笑得优美、笑得自然、笑得纯真、笑得甜蜜才好,而不是冷嘲热讽的讥笑或无中生有的傻笑。
有些人在第一次见面时,通常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存有戒心,而真挚友善的微笑,可以消除这种初次见面的窘态。微笑是好感的象征,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一个人脸上时常浮现微笑,会令人感到心中十分舒服。生活中许多人对于不带微笑的寒暄,极易产生反感,也不会产生愉快的心情。但假如我们有求于别人,遭到别人微笑地拒绝,我们也不至于太过分地生气。因为同样是拒绝,如果对方虽然礼貌,却无半点笑容,我们就会觉得受到冷淡,不愉快的心情也就油然而生。因此,真挚的笑容是重要的,它能使你博得好的人缘,拥有更多的朋友。
斯宾诺莎说得好,“快乐不是美德的报酬,而是美德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快乐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一种对自己的道德,也是一种对他人的道德。
使微笑成为一种习惯
笑容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桥梁,也有人说笑容是最好的国际语言,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跟开朗快乐的人在一起。当笑容出现的时候冰山都会被其融化,而笑容也正是接近他人潜意识最好的方法,所以要训练自己让微笑变成你面对任何人时不变的习惯。但是也有些人告诉我说“我不习惯微笑”,我说那真是太糟糕了,怎么办呢?因为这是最好接近他人潜意识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到当前为止都找不到第二个更好的方法去替换。你觉得怎么办呢?要放弃你的习惯还是放弃去接近他人的潜意识呢?
在人际交往领域,了解以下一些有关的效应对你无疑也是十分有益的:
首因效应
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次进行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洛钦斯设计了4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写一位名叫杰姆的人。第一篇文章整篇都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友好的人;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把杰姆描述得开朗友好,后半段则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第三篇与第二篇相反,前半段说杰姆孤僻不友好,后半段却说他开朗友好;第四篇文章全篇将杰姆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洛钦斯请4个组的被试者分别读这4篇文章,然后在一个量表上评估杰姆的为人到底友好不友好。
结果表明,篇幅的前后是至关重要的,开朗友好在先,评估为友好者为78%,在后则降至18%,“首因效应”极为明显。
“首因效应”是人之常情,人人都有其切身体验。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就是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
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往往决定着今后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以,我们应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在现实的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应该避免“首因效应”的负面影响,不应“先入为主”,以一时的好恶来取舍朋友。社会复杂,人在与人交往时,因功利性,而心怀叵测,这种人到处都有,当朋友对你好时,不要沉湎于其中;当朋友对你有些冷淡时,也不要过分计较。“知人知面不知心,画人画虎难画骨”,每个朋友背后的“目的性”大多一时难以确认,所以还是以静观为好。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与“首因效应”相近的另一种现象。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的影响作用。
心理学者洛钦斯做了这样的实验。分别向两组被试者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倾特点,然后介绍内倾特点;对乙组则相反,先介绍内倾特点,后介绍外倾特点。最后考察这两组被试者留下的印象。结果与首因效应相同。洛钦斯把上述实验方式加以改变,在向两组被试者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其他作业,如做一些数字演算、听历史故事之类不相干的事,之后再介绍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组的被试者,都是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深刻,近因效应明显。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还处于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特别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变得更加重要。
换句话说,首因效应一般在陌生人之间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
对朋友的长期了解中,最近了解的东西往往占优势,掩盖着对该人的一贯了解。在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往往最后的一句话决定了整句话的调子。
近因效应是人的社会交往的又一偏见,它对人际关系,特别是友谊生涯,产生的影响极其微妙。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朋友之间的负性近因效应,大多产生于交往中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误解时,其情绪多为激情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说出错话,做出错事,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凡事在先,须加忍让,防止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明辨是非,更不可报复对方。
要正确对待“近因效应”,不可因突然做了一件好事就对一贯表现不好的人刮目相看,或者因突然犯了一个错误就将一贯表现好的人打入另册。
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人们往往由于对某事物有某种好感从而对与其密切相关的事物也产生好感。
据说玛丽莲·梦露死后,有一位收藏家买到了一只梦露的鞋子,他把这只鞋子拿到市场上去展示,参观者如果想闻一下,须出100美元的高价,但愿意出钱去闻的人竟然络绎不绝,排起了一条长龙。
梦露的鞋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呢?答案就是“光环效应”。
出现晕轮效应,是因为当人们在判断人或事物时,总是先把人或事物分成“好”与“不好”两种。当某事物被列为“好”时,一切好的品质便都加在该事物上面;相反的,如果某事物被列为“不好”时,一切不好的品质又都加在这事物上了。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光环效应”的例子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
在政界,依靠继承父亲打下的江山而在竞选中顺利当选的人被称为“二世政治家”。在金融界也有向“二世”传授经营学的课程,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其实,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依靠“父母光环”平步青云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也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还有,知名人士的评价或权威机关的数据会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信任感,人们迷信权威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虽然觉得有些观点没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或者有许多疑问,但只要是出自权威部门或权威人士,人们就会全盘接受。
推销员在发展会员时往往会说:“著名演员某某也加入了我们的俱乐部。”虽然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但是往往能奏效。
……
客观而言,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事物认识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晕轮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容易影响事物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的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分的形象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我们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客观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