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进历史深处
3227700000167

第167章 西安事变——访西安事变“兵谏亭”

这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石亭

地处骊山脚下

并不十分特别

1936年12月12日

一场迫不得已的兵谏

将这小小亭阁

一下推到了骊山山巅

全世界的目光

无不为之瞩目

小小兵谏亭

记载着往日太多事情

那天,倭寇的铁蹄已踏进中华大地

国民党剿共的枪炮还打个不停

那天,张杨怒发冲冠

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果断兵谏亲临督战的蒋总司令

那天,长安的密集枪弹

射落“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幡

促使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那天,******幡然醒悟

被迫肩负起领导全国抗战的使命

国共携手开赴拯救危亡的前沿阵地

那天啊那天……

那天发生的事情震撼朝野

件件非同小可,桩桩触目惊心

都写在这个普通的小小石亭

走进兵谏亭

听它讲过去的事情

感受到一股正气

触摸到一种精神

无心评述兵谏的功过

无意梳理张杨的是非

中国今天的辉煌

已对往事作出结论

2009.7西安

注: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即******),时称“西安兵谏”。在****中央和******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全面抗战的局面,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兵谏亭是一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风景区,西安事变时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位将军在此将******抓获,曾起名捉蒋亭,1986年改为兵谏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