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开江文史典藏
3227500000063

第63章 教育回忆与思考(2)

若要回顾起来,我的中小学教育,倒是让我记住了几个细节。《木兰辞》课文教学,“阿爷”的发音,老师其实并不知道“爷”应该发音为yɑ,中古语嘛;李白诗《将进酒》的“将”,直到我上大学才知读作qiɑng。如此等等,让我意识到我的中小学求学,真还说不出某老师具体教给了我们什么、某老师具体指点了我们什么。但是,老师的的确确教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那好像春风雨露似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得到了滋润,我们受到了培护,我们成长起来,桃李芬芳。今天,我们何求润物之声的大小有无呢?

不是看哪个人的面子,而是看我们共同的母校,母校培养了我们,我们能不有一份报恩的心吗?

关于语文教学

首先,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文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一种体验,体验美学的世界、美学的生活和美学的人生。人只要有了这种与内心精神融合在一起的美学体验的知性、经验、能力,才可能诗意化生活,诗意化看待世界人生,把自己提升到很高的文化层面,从而获得精神的原动力、创造力等诸多方面的东西,也就是获得很好的人文素质。

其次,文化层面上的东西,主要是通过语文的、语言的学习和训练,锻炼提高思维的、思考的多维方式、科学方法和价值观念。语言学习具有双重性目标。一只手,一面是手心,一面是手背,但二者不可能割裂开来;同样道理,语言的另一面是思维,二者也是无法割裂的。这意味着,语言学习的本身,不仅是增强语言能力,也是增强思维能力。语言学得好,思维也就强;反过来,思维差,语言也就会差。必须要教学生明确这一点,并形成主观意识。

第三,语文课所承担的教学目的是多向的,其中独立精神、个性化,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人没有独立精神,没有充分的个性化,就可能会变得平庸、保守,前面说的创造性品质就不可能形成。要是缺乏独立精神和个性特征,在很大意义上就意味着语文学习和教育的失败。

黄良鉴老师与我的语文学习

老师之于学生,除“传道、授业、解惑”外,还往往会有其他一些情感的、精神的价值元素,比如感动、比如激励、比如自豪等等。某种意义上,这些价值元素,甚至超越课本教学内容本身,成为学生一辈子的心灵滋润、精神鼓舞、创造动力,永远地留在学生心中,永远垂范。

如此说来,作为老师,终极的影响力取决于自身的文化修炼、文化积淀、文化行为、文化软实力。具体说来,首先是做人,做一个关心爱护别人(当然首先是指学生)的人、烛照引领别人的人、充满进取和追求的人、满腹经纶学问的人、“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人。而浅薄、平庸和低下的人,会有如此情感的、精神的价值元素吗?

作为学生,我跟黄良鉴老师结缘于开江中学母校,听他讲课,读他文章、跟他活动,与他来往,凡40余年至今,不曾有过中断。而且,随着学生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学问的积累、心智的操练,我对老师的敬重之情日甚一日,亲切之感日重一日。我常常感慨,有黄良鉴这样的老师,乃是平生一大幸事和乐事啊。

这些年,我一直想要好好清理一下自己,好好写一下黄老师,但总觉得不可随便,不可轻易廉价地说话行文,当然也因为诸事繁多,竟至于迟迟没能下笔。

平生常感慨中学那个时候的“年十五志于学”,积极性、少年活泼、聪慧、旺盛的求知欲等融于一身,是多好的读书年华呀。就在这样的时期,我们身边雄赳赳气昂昂走进一位老师,不,晃眼一看,身着褪色黄军装,不就是一位退伍军人模样吗?判断没错,新来的黄良鉴老师,从靶台走上讲台,从山西教到四川,就是一位军人出身的教师,一位浑身洋溢着军人气质、军人激情的语文老师。那个年代学雷锋榜样,联系黄老师青春风采的军人形象,全班同学心目中平添敬意,更多亲切。

那个时候,我读初中二年级,已开始“爱好文学”,甚至于幼稚地偷偷写起“小说”来。这个秘密,想必被察觉了吧,军人的眼睛嘛。一天,黄老师把我引进了他的寝室,像兄长对小弟似的平起平坐下来(这是有生以来第一回的平等待我之感受记忆),一番神侃过了,他打开桌案下的抽屉,拿出一本精致的“剪贴簿”,翻开来,跟我肩挨肩地翻看着、介绍着。一篇又一篇工整精细的文章剪贴,顿时让我眼睛都大了、亮了。“黄良鉴”的大名,那么赫然在目,又那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让我浑身涌动着如今那种被叫作“粉丝”的惊奇、神秘、敬仰、神往。于今想来,这个属于黄老师的近距离“身教”,给我的感化激励效应,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吧。

后来的亲密接触,或是在办公桌上的课外参考书堆旁,或是在学生寝室里聊天拉琴,或是在乡村支农劳动之余的稻草地铺挤挤挨挨,或是在“****”初期的讨论交流,他都是紧张快活群体中的一员,不需威严,不要距离,需要的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切切劝诫。一个从教者的本分,他都做得那么自自然然,从从容容,不动声色,不事夸张。这不就是“东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那种本分吗?黄老师教语文,这不就是中国传统诗教的那种“温柔敦厚”吗?

“停课闹革命”一两年之后,我年方十九下乡插队落户,很快有了一大摞写乡村生活的诗歌稿子。一天,我想到了黄老师,我要去见他,我要请老师继续评改我的“作文”。很快,黄老师发话了:有诗意,文从字顺,也有一些美言佳句。当然,还不得不说“希望沿着毛主席的伟大革命路线前进,勇做文艺战线的尖兵”一类大话。如此热情肯定,不少是顾及我的积极性和写诗的激情,更多是鼓励和希望。若依我当时少年意气而行事处人,如果不是碰上黄老师这样的忠厚长者,换成当时颇为不少的极****人士,可能早就被揭发出来,加以批判斗争了。那顶“资产阶级成名成家思想”的帽子与悬剑捆绑在一起,是你自己拿脑袋来碰,怪得着别人吗?后来反思自己,反思“****”,不禁庆幸,是啊,即使在那样一个年代,黄老师也是一位头脑清醒、值得学生信任的人,多么可贵。

做老师,尤其是做语文老师,“写”的体会、经验、功力,断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我一直很偏激地认为,如果不拿笔“写”的语文老师,很难说达到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因为,“写”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总结和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大脑思维分析、概括、综合的过程。我还说过,亲自写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人格的自身实践过程,不可替代。不亲自写,怎么可能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灵境界呢?怎么可能真正深入到语言文字的堂奥呢?怎么可能感知为文的用心、甘苦和字里行间的微妙所在呢?而没有全面深入的文化感知和心得体会,又怎么可能“传道授业解惑”呢?“写”的意义还远不止这些。怎样教好学生?这个课题,是老师一生的面对。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的研究课题,没有简单的重复和现成的模式,没有静止不变的评语和结论。现成的经验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唯有继续不断地学习,在“写”的实践中摸索、学习、再摸索、再学习。

我的这个认知,一半来自自己后来成了个语文老师,另一半就来自当年从黄老师寝室里走出来的那一时刻。说到写,黄老师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诗文作品,先后出版了《青春无悔》、《春暖花开时节》、《金秋漫笔》三大本著作。老师的道德文章,那可是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呃。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既有沉重的学生升学考试压力的负担,又有紧张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评阅作业的负担,如果不是忙里偷闲,熬更守夜,还能一篇接一篇地“写”吗?像黄老师这么勤奋写作,执着追求,著作丰硕,即使在全国各名牌中学,也可能不是很多吧?

总起来说,学生从黄老师那里受到的教育,集中一点,就是他和所有老师身上的那种园丁精神。园丁播种,知识文化就是种子,一旦在心灵生根,就会使人变得崇高、纯粹。什么是崇高、纯粹

?答曰:热爱真理,追求卓越,脱俗,因而被称为君子。君子求义,小人求财。反之,没有知识文化,心灵里没有播下这颗种子,人会变得崇高和纯粹吗?我以为,黄良鉴老师一生最精彩处,就在于他以他的一切,给出了这么一个启示,很了不起的启示啊。我们无不祈望着,让崇高、纯粹不断长成参天大树,覆盖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态,更加绿色、更加环保、更加幸福。

今年是黄良鉴老师的八十大寿。又拜读了老师即将出版的散文随笔新著,我写了以上这些话,一并作为学生的诚挚祝福。

学兄廖灿英

廖灿英当年是开江中学初66级2班学生,比我高一个年级。做学生,有一个或许是普遍共同的心理体验:低年级羡慕高年级,初中生景仰高中生。廖灿英就是我羡慕的学兄。当年开江中学读书风气浓厚,我等“年十五而志于学”,追求和理想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引领着紧张勤奋的学习生活。学子们看重成绩,羡慕优秀,颇有那么一点惺惺相惜的少年情怀!

清楚记得,一次从校园林荫大道过路,偶尔看到66级数学竞赛榜示,还贴出了前三名的试卷,灿英学兄荣登榜首,大名鼎鼎。那工工整整的卷面书写和清清楚楚的计算步骤,让我好生感慨。我本来喜欢数学,成绩不差,但入读中学不到一年,兴趣转移,开始对文学着迷,小说诗歌等东西成天在脑子里浪荡,像今天的计算机病毒乱码似的,诱惑着我,干扰了我。此时此地,要是榜示文章第一名,或许我会不以为然,不屑一顾,少年气盛呗。可眼前是数学、是数学第一名啊!我本已敏感的心顿时诚惶诚恐起来。因为我已不大专心听数学课,我已开始敷衍那些数学作业,那些一向亲切交往的数字和公式,已让我感到枯燥,疏远……学兄的试卷不啻一片光芒照射,顿时迷茫了我的眼睛,灼痛了我的心。面对学业,我陷入一个矛盾而又自责的心理中。唉,如此下去,我能不着急吗?怎么面对父母大人那期待的目光呢?

这一少年时代的体验,让我刻骨铭心。正是廖灿英读书学习的这一份才俊,让我心怀敬意,一直认为他是读名牌大学的料子。可是,后来的岁月,听说他老老实实听命于开中校长的挽留,放弃了考大学,放弃了“高升”的机会,一直默默于开中母校的教学工作。好在他成就了自己的教书事业,成为一位并没有煌煌学历但很优秀的中学特级教师。

在下以为,当家乡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衣锦还乡”就成了一个不无尴尬的奢侈。而默默于家乡奉献,应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崇高的价值理念和评判标尺。灿英兄以及家乡众多老师的辛勤耕耘,堪称奉献的典型——这一点,开江走出来的莘莘学子应是认同的、敬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