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开江文史典藏
3227500000027

第27章 开江:特色食品与乡土文化(1)

开江老家,街头小店吃早餐,兴的是粉蒸羊肉格格面。一落座,主人送上一杯豆奶,两笼“格格”,然后是一碗面条。如此餐饮方式,你在别的地方见过没?“格格”——还以为是叫“还珠格格”呢!外地旅游者,偏着脑袋打量一番——嗬,竹制蒸笼格格,一件件小巧玲珑的工艺艺术品,像叠宝塔似的叠于店前蒸锅,蒸汽缭绕,清香四溢,成为街头一道世俗风景。那氤氲浓郁的人间气息,就这样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由此看来,开江一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可是颇富文化艺术品味的呢!给人留下这一印象,温暖、愉快、独特,于不经意之间玩了一把“开江特色”,旅游者会心一笑,从此把这个见闻向人们娓娓道去。

粉蒸格格,是将竹子制作精巧小蒸笼,内径约10厘米,高约5厘米。多见于街头餐饮店,将拌好作料的米粉的肥肠格格、羊肉格格等放在大炉灶的大蒸笼上,预留三四个小孔,每一小孔上重叠若干小蒸笼格格,俨然宝塔耸立。火大,热气十足,几分钟即可取下上桌,当即撒少许芫芧、葱花儿类调料,浓香扑鼻。难怪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晚年对故乡的粉蒸格格十分想念。1987年,其子女刘太行等护送父亲骨灰回乡时,特别打听哪里有粉蒸格格。无独有偶,开江甘棠镇就有个“羊肉格格”的故事。据介绍,老一辈革命家王维舟,早年在开江从事地下工作时期,很喜欢甘棠街头小饭馆的特色小吃“羊肉格格”和甘棠特产“绿豆皮”。他的侄子王波在其回忆录中写道,上世纪60年代初,王老重返故地,独自一人上街,找到一家店子,特别叫了一份粉蒸羊肉格格。依王老的高干身份,一个街边小吃店,环境卫生应是不合标准的,可他仍要寻思着重新品尝,了却宿愿。如此寄寓了人的情感的老式菜品,构成了游子心中的“家乡”的全部,成为灵魂之系、精神之源。开江粉蒸格格,何尝不是又一种精神系念,一种怀念情结?

四川民间饮食特色,丰富多彩,是地方文化风貌的独特展示,所反映的饮食民俗、平民智慧、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都是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十大碗,开江民间宴席形态,鸡鸭鱼肉及各种时令蔬菜,先上四冷,即凉菜拼盘“什样锦”,再上四热,共八个菜,再加两个汤菜,讨“十全十美”之彩也。邻近的万县、开县、梁平也都流行。该宴席讲究第一道菜——

“头碗”,系大杂烩汤菜,将大块油炸酥肉切片,碗底垫土豆底子蒸熟,起碗后放醋。然后是红苕粉炒老腊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河水豆花、水煮干豇豆、豆皮、火锅毛肚、慈姑拌瘦肉丸子汤,等酒喝得差不多了,上一盘酸咸菜炒烂肉,外加一碟泡萝卜咸菜,好爽口下饭。2008年,开江评选出了“十大名菜”:生爆羊肚、仔姜鸭、酸辣土鸡、豆笋回锅肉、状元全肘、周记羊肉格格、家常豆腐、宝石湖番茄鱼头、丰收鱼米香、腊肉爆鳝鱼等。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王维舟老将军回四川宣汉老家,特地到他当年从事地下革命斗争的“老窝子”——开江一游。他向陪同的********说:“三十多年了,我一直想念开江的一道菜——滚龙抱柱。”书记不知是一道什么菜,问周围的人,都不知道。在王维舟哈哈大笑中,有人马上去县委伙食团询问袁明福。袁是县内顶尖的厨师,岂有不晓得的?当即亲自出马,精心制作老腊肉和蒜薹爆黄鳝,让王老大快朵颐,吃了个痛快,圆了30年的梦。

川菜制作方式方法多,煎、炒、蒸、煮、炸、烧、烙、烘、烤、腌、腊、卤、拌等十多种,味道多,咸、甜、麻、辣、酸、香、鲜、嫩、酥、糥等,尤其喜欢麻、辣、酸、香,调味又以麻辣、红油、香甜等复合味为主。开江一份独有的“酸辣鸡”炒菜,将泡萝卜辣椒和鸡爆炒,配料特别,味道尤鲜,在川菜中独具一格。如此佳肴,应是由来已久。开江一地,湖广移民多,其食品文化自然包含了湘菜特色。酸辣鸡的味道让人联想到湘菜中的“麻辣子鸡”和“酸肉”两道名菜。其他如油煎米豆腐炒蒜苗、米豆腐炒肥锅肉,四季豆焖洋芋,扯新麦耙牛滚水,蘸新采山胡椒汁,人人喜食。

还有“巴骨肉”,即剔骨肉,是一份回锅青椒小炒的开江川菜特色食品。市井有“川菜老三篇”的说法,指体现家常川菜最基本组合形式的三道菜:一是回锅肉,二是豆瓣鱼,三是麻辣豆腐。如此三个菜品,代表了川菜的基本特色,又在各地花样翻新,应有尽有,特具各地风味。巴骨肉,应是回锅肉的一个变异,珍稀、平易而时尚。一个“巴”字,一如巴骨肉小炒那样耐人寻味,传达了川菜和四川方言的特殊旨趣,更添食欲,更富世俗性、大众化,常引发宴席上津津乐道的言谈和讨论。

每年冬至前后,开江家家户户都要以新采来的柏树枝丫烘烤制作烟熏腊肉,成为一大民俗事象。老家把烟熏腊肉叫“爆烟儿腊肉”,特讲究先腌后熏,采柏丫或花生壳烘烤烟熏,橙黄透明,奇香无比。其浓郁醇厚的民间风味让人怀念不已。开江腊肥肠,切成细条炒莴笋,可是一份家常美味菜哟。

农耕时代,豆制品向被农民作为肉食而弥足珍贵。开江有大片岩溶地质地貌,特别适合豆类农作物的种植和豆制品加工。农耕时代,家家户户推石磨豆浆,点石磨豆花,做石磨豆腐,饭桌上不乏豆皮、豆干和独特的豆笋食品。游子走遍天涯,总觉故乡的豆制品味道更令人留念。白岩河绕流的甘棠境内马号山一带,岩溶地质,水带碱性,打豆腐、做豆笋最理想不过。旧时县大老爷特喜马号山幺店子的“菜豆花儿”,遣衙役每日清晨来回跑40里山路,“菜豆花儿盘成肉价钱”,成了县大老爷的特供早餐。

开江“豆笋”远近闻名。豆笋用以和肉,烧炒炖皆宜,色香味俱佳,成为开江的名牌土特产品,是最“拿得出手”的传统特色礼品。因为制作工艺技术独特,豆笋被列入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开发利用好豆笋制品的特色优势,就必须保护好两个根基:一是原料来源,开江土质、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六月黄和八月黄豆子品种;二是马号山的石灰石质水源。需要充分发挥这一水源特色,形成系列产品,形成产业化生产和经营。摆脱目前个体作坊式的分散经营局面。要保持并发挥优势,实施品质战略,打造品牌,使之成为“有口皆碑”的名特产品,从而达到高度的产业化,制作的专业化,经营的规模化。据公布资料,目前开江豆子种植3000亩,豆笋年销售5130万元。应该说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开江地处川东北,陕西文化影响不可不提。面食类,开江有臊子面、切面、品碗面、包面、面疙瘩等。“品碗面”——就是陈佩斯在经典喜剧小品《吃面》里吃的那一品碗“面”。拿到开江,以老菜心咸菜切成“碎颗颗儿”炒鸡蛋作臊子——无不充满开江乡土风味,一碗吃罢,过后千碗不如。包面,北方叫馄饨,南方叫云吞,四川其他地方多叫“抄手”。唯川东北开江等地称之为“包面”。何以如此?自古以来,开江各场镇面馆的包面,制作精良,不但面皮细嫩,馅心饱满

,而且包法上大有讲究,别出心裁地包成银元宝形状。加之面粉考究,色泽银白,使人见之而眼睛一亮,可谓“见钱眼开”。“包”、“宝”谐音,宝即包,包即宝,皆寓意财源广进

,吉祥富贵。食客乘兴而来,惬意而归,在心理上感到快乐满足。开江包面因而受到普遍称道。与抄手、馄饨、云吞的说法相比,“包面”更富文化意蕴,令人玩味。将一种小食品创造性地赋予如此文化内涵,是先辈人的智慧表现。

在开江,家家户户都煮“鼎罐饭”,饭分三层:底为米饭,中为豆类杂粮,上蒸鲊肉一类。在火上干焖,蒸上汽之后,又香又甜,满屋飘散。中秋之夜赏月吃糍粑也是开江的一大岁时民俗。节日快到了,家家户户都忙活着将自家刚刚收获的糯米蒸熟,再放进碓窝,用木碓或芦竹(儿)一碓一碓地捣烂,然后把炒黄豆面掺和了端上餐桌。此即为糍粑。儿童们喜气洋洋,在碓窝前围上围下地观看大人们的工艺操作,馋得直流口水,多想香喷喷地咬上一口啊!一个有着浓郁方言色彩的“粑”,留给游子的乡土记忆丰富多彩,历数“粑”,有糍粑、烙粑、泡粑、甜粑、锅巴、米粑、发粑、黄粑、月儿粑、饭粑粑、包谷粑粑、高粱粑粑、豌豆粑粑、麦子粑粑、荞子粑粑、红苕粑粑、汤圆儿粑粑、桐子叶粑粑、清明菜粑粑、米豆腐粑粑等等,我老婆若有所忆,叫道:还有还有……还有么子?——还有“阿里巴巴”!哈,好一顿游子怀旧的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