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晚清豪侠传
32272500000027

第27章 筹谋

过了一两月左右,一天夜里,燕子李三翻墙来了谭府,告诉谭嗣同那胡彪把挖的金子都给了他带回关内,如今河北山西的灾民基本都有了今年的种粮,只要今年老天作美,也许就不会饿死人了。谭嗣同大喜。当时正好那李树文与他山东几个朋友也来看望谭嗣同。几人便把奕欣送来的美酒差不多喝了个底朝天。一夜宿醉,第二天太阳老高几人才醒了过来。

只听得有人敲门,谭嗣同朦胧起床,开门一看,竟然是袁世凯来了。

一看谭嗣同有客人,李三等就要告退。袁世凯却一把挽住大家,说:“我与复生是过命的交情,他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大家不要走,我刚从朝鲜回来,就赶来这里。那朝鲜的清酒淡出鸟来,把我憋坏了,今天兄弟们且陪我好好喝它一顿,解解馋。”

便从袋里摸出一包银子给龙二说:“二哥,麻烦你跑一趟,去大前门口那家全聚德给我订十只刚出炉的鸭子。告诉他们那鸭皮一定要酥脆,鸭肉要鲜烂,鸭架煲汤。荷叶饼必须要薄,趁热马上送来。他家的饼凉了像树皮一样嚼不动。鸭皮凉了也没了滋味。再到满汉楼订八热盘,八冷盘。他妈满汉全席有一百零八道菜,南菜五十四种,北菜五十四种,要吃三天,咱们一时吃不了那么多。热的就要个蒸熊掌,烧鹿尾,烩虾仁,酱焖哈什玛,红烧甲鱼,烀猪脚,锅烧鲤鱼,炸里脊。冷菜就点松仁小肚,凉拌耳尖,熏鸡,松花皮蛋,炝海带丝,卤鹅,卤鸭,卤什锦。”

大伙听他嘴里蹦出这么一大串菜名都给他震的一愣一愣回不过神来。根本插不上话。他转头看见杜心五站在那儿,忙又说:“再加四鲜果,四干果,四蜜饯。给小孩吃。”

才记起还没酒,又说:“你定完菜,再去八大胡同口子有家挂衡水烧酒的酒坊买十坛老白干,他一定会给你二道,三道出锅的酒,说那二锅头酒最好。别听他忽悠,你就只要头道出锅的,那才劲道。六七十度的那酒喝下去像刀子割喉,一直割到肠子肚里。你们不怕吧,哈哈哈!”大家见这袁世凯说话风趣,为人爽快,都有了亲近之心。齐说:“不怕,好酒好菜,咱们就和袁兄弟一醉方休。”

袁世凯拉着杜心五说:“你就是那个差点当上武林盟主的杜心五吧,哈哈,小小年纪,还想当盟主?有出息!你武功比你谭哥哥还要好吧。”

杜心五见袁世凯风趣,也很是喜欢:“我没想当什么盟主,就是喜欢打架。谁知道都打不过我。我武功当然比袁大哥好,可他学问比我高,我现在天天读书,将来学问也要超过他。”

“好好,有志气,不过读了书,还要懂书里的道理才是学问,你袁大哥只是个秀才,可很多读书人袁大哥还瞧不起。他们学问还不如我这个粗人。”他转身对正出门的龙二喊道:“二哥,再给心五买几串冰糖葫芦,我小时候就最爱吃这个。”这袁世凯好似粗豪,其实特别细心,对人又如沐春风,江湖人直爽,大家立刻都把他当了交心好友。

谭嗣同边请大家落座边说:”这袁大哥确实个贪杯好吃的货,那日在河南,几百黑龙会的日本人都快杀到他家了,他还一股劲邀我喝酒吃肉,好似没事一样,”

“能坐的时候我是绝不站着,能吃的时候绝不饿着,有女人的时候绝不一个人去睡。”袁世凯边答边一屁股已经坐下,众人哄堂大笑。

“杀人的时候你也绝不手软。”谭嗣同说。

“义不理财,慈不掌兵。我此来既是喝酒,也就是要与你说说这事。”袁世凯变得严肃。

“在朝鲜我已经听说你当了武林盟主,这头衔说起来一文不值,各门各派,树大根深,谁会真的听你一个无名小子调配?江湖上鱼龙混杂,大多数杀人越货的凶徒,更是不会把你放在眼里。你有没想过这只是个虚名?”

“我这什么盟主本来就是来的稀里糊涂的,也没当回事,管他什么虚名。”

“可你想过没有,除了政府正统的统治势力,你已经名正言顺的掌握了这个国家最强悍的另一支力量了?你我相交,时间虽然不长,却都知道彼此心迹。要改变这个国家,靠什么?那天我记得说了教育,左宗棠告诉你先搞好经济,还有军事。要做这些,怎么开始,一个人能做到吗?如何才做的好?”

“袁兄有什么想法?”谭嗣同虚心请教。

“你宅心仁厚,这是优点,办大事却是大毛病,一定要杀伐决断。你是武林盟主,可以名正言顺的拟一个纲领,约束大家不能再干杀人越货,****盗抢,入山为匪的事,犯者将率全武林讨而伐之。立下规矩。这是正理,都会拥护。

然后号召大家可以开武馆收徒,开镖局保镖,有能力的开矿山,办实业救国。鼓励门中弟子加入军队。这点很重要。你要告诉他们,军队是国家的军队,不是哪个皇帝私人的,也不是你的,是保卫国家民族的武装力量。这些素质很高的年轻人充实到军队里,即可以提高作战能力,也可以带来新的气象。你以后就可以掌控军队力量。我这次是布衣私自护送大院君去朝鲜,不日朝廷会有正式文书下来,要我再回朝鲜把持那里的局势。等那里的局势稳定,我也会回来想办法组建一支新军。到了那个时候,我在朝,你在野,一呼百应。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还要着手开发明智,办报纸,把开明的思想传达给大众,办教育,建新式学堂。把西洋人的科学技术,商业理论,文化教育,都引进来。现在军队士气低迷,士兵素质不高,要练兵,提高整体能力。这些都需要钱,你还要找到财路。我在半截胡同有一处房产,你搬去那里,先组织一个班底。再把这些事一样样循序渐进,慢慢开展。”

“把一颗老树挖掉,又会耗费许多资源,我更想让老树发新芽,把破坏力减到最小。”

“那更要把新的种子播下,这样万一老树倒了,才有希望。”

李三等人听得目瞪口呆,这种韬略谋划不在他们的思维里面,听得似懂非懂。李树文倒是听到打入军队,他兴奋的说:“我这就去找个军队加入,教他们八极拳,我枪法更好,都可以教他们,起码以后这些龟儿子打洋人就不会这么怂了。再说以后朝廷若要打我们江湖哥们,我是他们师父,自然也会听我的,手下留情,说不定反过来和我们一路,这是个好办法。”

“盟主在关外就有个金矿,那里很多金子,不差钱。”李三也说。

“就是这个道理。”袁世凯说道。

李树文后来果然去了军队教武,而很多帮会子弟也加入了各地新军,最后在辛亥年间,聚沙成塔,一举推倒了大清这颗大树。实现了袁世凯此刻的预言,这是后话不说。

这时烤鸭烧酒都送来了,不刻热八盘,冷八盘也到了。大家开始喝酒吹牛。李三边灌下大杯白干,边问袁世凯:“我在关外听说袁兄弟把那朝鲜国王的老婆都睡了,是不是真的?”

“国王的老婆脱了衣服也就是个女人,有什么稀奇!她还把她妹妹给我当了姨太太呢。”袁世凯哈哈大笑。

众人听他言语间尽是大逆不道之语,心想此人才是胆大包天的货,邪的很,相比谭盟主为人义气,行事也没有如此不羁,似乎更为可信。

酒醉人散,众人辞去,已是深夜。谭嗣同一人走到院里,想起袁世凯头先所言,不置可否。但对他那些未雨绸缪的谋划还是深以为然。想起左宗棠,张宗禹,还有那圆慧等人的教诲。又想到袁世凯所言要开发民智。忽然有一个念头,何不写一本书,就叫仁学。何为仁?佛说众生平等,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朝廷权贵草民百姓,都是这世间一员,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独夫民贼高高在上却不思进取,万千草民沦为草芥求进无门,才会有愚昧,有反抗,有暴力,有冲突。要无君主,无伦常,无天命。每个人都要互相尊重,每个人都要捍卫自己的尊严自由。每个人都要爱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博爱。大家都要有学习上进之心。权贵不能有特权,民众要维护国家利益。只有建立这样一个新的次序制度,朝野才没有冲突,社会才有公平正义。众人才会团结齐心,国家才不会被欺凌侮辱。自己要把这样的理念告诉给朝廷,告诉每一个民众,要办学校,办报纸,要让民众觉醒,大家团结,凝聚力量。要改制度,要学先进技术,要发展经济,加强国防。想到这里,他望着远处的紫禁城,心中想到,不知道坐在那层层宫门后的皇帝小孩现在如何,他懂这些道理吗?他有这个理想作为吗?自己的理想抱负,能交给一个懵懂小孩?或是如袁世凯所言,推倒这颗大树重来?自己一己之力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