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趋势·大博弈
3224400000036

第36章 华尔街VS大街

美国联储局主席伯南克首次接受电视专访,上了CBS王牌节目《60分钟时事杂志》,节目罕有地压倒美国大学篮球赛,于黄金时间播出。

伯南克何以一反传统,从一贯的“从不受访”到愿意通过电视直接面对全国观众,想必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只是他自己的,更是整个******政府的。

仔细的人或许会注意到,才两个月,******鬓角已现白发,情绪也时有激动,直指他接下的是一个上任政府留下来的烂摊子。******政府目前面对最大的挑战与压力,一是国会共和党议员的掣肘,二是民意对一连串救市大方案效果及正当性的质疑,后者又成了前者强大的民意后盾。

也不能全怪民意与共和党的质疑,单说眼前AIG(美国国际集团)就是一个令所有人生气的例子。获美国政府1700亿美元注资的AIG,竟然还给铸下大错专搞衍生性金融商品部门的高级职员发多达1.65亿美元的花红,接着,又传出AIG原本不愿公布纾困资金的流向中,竟有900亿美元支付给了同样扯出一堆纰漏的大银行。别说一般民众了,连立论一向严肃公正的《金融时报》,都有评论建议美国政府应“毙了银行家,将银行收归国有”。

这即是伯南克亲上火线,通过电视,打算直接诉求全国人民的形势与背景。

伯南克刻意避开专业生涩的术语,用一般百姓听得懂的话,例如以“印钞”而非“增加储备”来说明刺激经济的手段。他告诉大家:(1)目前最大的危险,是我们缺乏“政治决心”——潜台词是人民与国会是该下决心支持政府政策的时候了;(2)除非金融及银行恢复稳定,否则经济不会复苏;(3)政府的计划就是针对问题的解决,但大家需要一点耐性。

为了争取人民的认同与支持,伯南克既用感性诉求,又用理性诉求。他告诉观众,过去18个月,联储局都很忙碌,职员每周需要工作80小时;他的办公室里有张沙发,有时因为工作太多而要睡沙发。

他又说,他明白多数美国人的感受,甚至愤怒,他认同大家确实有发脾气的理由,“与AIG协商救援方案时,我摔过好几次电话”——因为事关以纳税人的税钱,拯救这些进行糟糕赌博的企业,是绝对不公平的。无奈的是,如果不救,危害到的不只是整个金融体系,更是整个经济。

伯南克说,他跟大多数百姓一样,是住在“大街”(main street,即一般小镇居民)的,也从来没有在华尔街工作过。他关心华尔街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华尔街发生的事会影响大街上的每一个人”。伯南克以自己的经历解释当前的经济问题:“如果金融体系信贷机制不重新运作的话,像我爸爸当年就没法借钱开餐厅了。”

最后,伯南克更向美国人民开了一张承诺支票:如果金融体系能够尽快稳定下来,那么,美国经济衰退或于今年底结束,明年开始复苏。

伯南克的“审慎乐观”最终能否成为事实,无从预料,毕竟,当今金融经济危机已非一国之事,全球各国彼此影响相互掣肘,美国能否独善其身,变数很多。但伯南克这招用于化解来自国会的掣肘压力,应有一定效果。基本战略是“乡村包围城市”,以普罗民意制衡精英民意(国会议员),看来伯南克不仅是一个十分出众的杰出学者,也同时是一个极有智慧的政治人物。

仅就以“大街”为喻,来对照在一般大众心目中已充满负面形象的“华尔街”,此一不着痕迹的神来之笔,就知道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当年录取伯南克时,完全没有看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