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成立后,学校向国民政府教育部申报立案。1933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第7923号训令,正式批准立案,因所设系科未达“大学”三院九系之标准,故将学校更名为河北省私立“天津工商学院”。
1944年,学校通过改建大学的计划。1945年成立三院七系,初具大学规模。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向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申报改建大学。1948年10月4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立案,将工商学院改名为“私立津沽大学”,刘乃仁为校长。
1951年9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布(51)高一字1170号令批准,津沽大学改为公立,将私立达仁商学院、天津土木工程学校分别合并入津沽大学商学院、工学院,并以津沽大学原有之文学院为基础,筹建师范学院。
1952年8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将津沽大学工学院3系与前北洋大学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将津沽大学财经学院3系并入南开大学;以津沽大学师范学院为基础,又将天津市教师学院并入,在原校址改建为天津师范学院,梁寒冰任院长。
1958年,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同年6月,河北省教育厅决定将天津师范学院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梁寒冰继任校长。1959年,天津师范大学改由天津市领导。同年7月,****河北省委确定天津师范大学为全省5所重点大学之一。
1960年夏,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教五字第258号通知决定,将天津师范大学改为综合性的河北大学,成为河北省唯一重点综合性大学,隶属河北省教育厅领导。梁寒冰继续任校长一直到1963年。
1969年10月,根据冀革(69)130号及津革(69)163号文件精神,河北大学隶属河北省管理。同年12月,河北大学陆续迁出天津。1970年,河北大学迁址至原直隶总督府所在地、时为河北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定,仅在天津马场道74号设河北大学留守处。
河北大学校训:实事求是,笃学诚行。
河北大学校风:博学,求真,惟恒,创新。
8、1922年:“灯火阑珊处”
云南大学偏处祖国西南一隅,“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默默地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培养本土的高层次人才而努力奉献。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也是一所发展势头强劲的边疆大学。
云南大学具有8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前身私立东陆大学为当时的云南省都督唐继尧所创办,始建于1922年12月,1923年4月开始招生。云大刚创建时就有大学之名,而不像现在各地许多学校,不管实力大小,一窝蜂地将学院晋升为大学。1930年学校改组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又改为省立云南大学。
1937~1947年,毕业于清华的著名数学家熊庆来(1893~1969年,云南弥勒人)教授出任校长,按照“清华模式”建设云大,云南大学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1938年,云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熊庆来的名言是:“夫大学之重要,不在其存在,而在其学术生命与精神。”
熊庆来在任期间,费孝通、楚图南、陈省身、华罗庚、严济慈、冯友兰、吕叔湘、刘文典、施蜇存等大批著名学者应邀到校执教,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影响甚大的综合性大学。抗战时期,云大与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北大、清华、南开)唇齿相依,互为股肱。1946年,著名的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著名大学之一。云大历史上烈士数目之多,在全国高校之林中仅次于北大。
在施蜇存的回忆中,云大美丽而富有气度,是“群贤毕聚”之地。在他的《怀念云南大学》里,记叙了外地学生初到云大时的惊讶:如此一个边陲之隅,竟会有这般富丽堂皇的建筑?法国式的杰阁察楼,希腊式的圆柱和高而宽敞的教室。他说的是会泽院,这是以大学创办人唐继尧的家乡“会泽”命名的。
到建国前,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面 向全国招生的高等学府。1952年开始的高校院系调整,把该校法律、政治等学科,分别并入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等高校,农、医、工等学院又先后分离独立建校,由此成为一所以基础学科为主、较为单纯的文理科综合大学。1958年,云大由教育部下放云南省管理。云大1978年成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97年又成为全国首批61所“211工程”大学之一。
云南大学位于昆明市区内,踞商山余脉的贡院坡上,前临翠湖,左依圆通山,校园内茂林修竹,绿草如茵,一幢幢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楼掩映在花团锦簇之中。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
建校80多年来,云大六易校名,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7万多人。以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知识广博、务实进取而享誉省内外的云大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云南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
云南大学精神:“会泽百家,至公天下。”
云南大学校风:“高远、务实、勤勉、卓越。”
云南大学校训:“自尊、致知、正义、力行。”
9、1923年:五月的鲜花
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中国工程师的摇篮”,首批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位于辽宁沈阳,校园南滨浑河,北畔南湖。
1923~1931年:云涛日破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孕育着富庶,也引得列强垂涎。日本以其地理条件的便利,将魔爪伸向东北,不仅进行残酷的经济侵略、资源掠夺、还进行文化控制。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局下,诞生了东北大学。
1921年初,东北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几位知识分子的内心却充溢炙热的激情。他们向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的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他们就是当时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对于他们的建议,奉天省议会于当年10月25日进行讨论,通过联合吉、黑两省创办东北大学以储备人才、振兴教育的议案。
1922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次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在原文学专门学校旧址开办文法科大学,在高等师范学校旧址开办理工科大学。王永江为首任校长。王永江出任校长后,坚持他一向的严谨作风,聘名师、招学生、购设备,学校顺利起步。
建校之初,东大呈请奉天省公署,拨地另建校舍。省公署很快批复,拨昭陵前白桩外陵地并毗邻民地共500余亩作为新校址。经1年多建设,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在新校址竣工。理工科先行迁入,与仍在原址的文法科大学遥相呼应,形成南北两校区。1926年的《东大一览》曾对当时的校园环境进行这样的描述:“理科、工科校址,偏南一带地势高阜,土质坚厚,中建正楼一座,形如蛱蝶,南瞰城郭,北倚昭陵,而新开河环抱楼前洋洋西去,瞻眺环境爽垲葱茏,诚胜地也。”这方圣地孕育了东北大学蒸蒸日上的未来。
学校按照现代大学的格局,设立理、工、文、法、教育等较为齐全的学科,各学科之学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文法科成立自治会、夏声社、社会科学研究社;工学院成立矿学会;理工预科成立英语研究会;孙国封院长为促进科学进步,发起科学教育协进会。这一时期,校内各种学术讲座开展得红红火火,主讲人不仅有国内名师、大家,还有来自英、法、美等发达国家的学者、专家,所讲题目从“火山现象”到“教育的变迁”,从“东三省农业发展与中国民生关系”到“列国对华之联合政策”,内容涉及政治、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
“知行合一”是东北大学当时的校训。为力戒纸上谈兵,东大建成工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巩固所学。留学德国归来的杨毓桢任厂长。1926年11月,文法理工各科组织学生参观华北机械厂及纺织厂,以增长工业方面知识;同年12月,俄文系学生抵达哈尔滨实地考察;1927年,理工科学生参观奉海路、抚顺煤矿。实地参观考察、创建学会、开办讲座。刚刚诞生的东北大学,已经开始运用现代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启迪学生思想,丰富学术文化。这些传统延续至今,成为东大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27年11月,东北大学首任校长王永江因病逝世后,大学委员会公推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继任校长,踵事增华,历有建设。
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刚过去2个多月,身负国仇家恨的著名爱国将领、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长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一直以教育为立国之本的少帅,对东大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明确提出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为办学宗旨,在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东北大学从此进入发展的新时期。
为改善办学条件,张学良校长先后共捐献180万现洋,建筑文、法学院教学楼各1座、可容数百人的凹字型学生宿舍1座、教授住宅38栋、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实验室及马蹄形体育场等。时任建筑委员会技术部主任的孙国封曾言:本校此次建筑实为东三省伟大工程。
对于东大的建筑,一位老校友这样深情回忆:“东北大学学堂的教室,建筑宏伟、工精料美,样式新异,斜阳夕照,辉煌美丽,眩目夺神,而我们得在这个教室里受课,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快乐!”
东北大学的宏伟校园不仅留下了学子求学的脚步,也留下了众多名师辛勤耕耘的身影。张学良校长重金礼聘,广招良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恂、刘先州等一批名师执教东大,可谓英才荟萃,俊彦云集。
1928年8月,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破除男女隔阂,并给予妇女界以研究高深学术的机会,张学良校长上任伊始,便极力倡导男女同校。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从此开创东北大学男女同校之******。
张学良出任东大校长之后,对体育教育异常重视,增聘体育教员,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1929年,第14届华北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大健儿大显神威,破数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东大足球队、篮球队还远征日本进行比赛。东大学子以其强健的体魄,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
1929年7月1日,东北大学第一届毕业典礼,张学良校长向120名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各系毕业成绩第一的学生还由学校选送往英美德各国留学深造。同年秋,文法两院学生迁入北陵校区,东北大学羽翼渐丰。
到1930年秋,东大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舍宇壮丽,设备充足,经费充裕,良师荟萃,学风淳穆,极一时之盛。
正当学校蓬勃发展之际,“九一八”的炮火,炸碎了东北大学的强校之梦。
1931~1949年:风雨载途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城陷未几,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来校,伪致慰问,劝照常上课,称经费由日本供给。全校师生悲愤至极,严词拒绝,被迫走上流亡之路,成为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大师生先到北平、后迁开封、西安,南下四川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
1931年9月26日,东北大学大部分师生迁往北平。教授们组织“教授代表会”,推动学校复校事宜;学生也成立“东大临时学生会”,协助教授们工作。10月18日,学校借北平南兵马司旧税务监督公署为校舍,勉强复课。因条件所限,部分系科停办。同时添加边疆政治系、家政系等实用学科。
1932年,为粉碎日本帝国主义霸占我国东北合法化的阴谋,艰难办学的张学良校长出资8000现洋,资助我校学生刘长春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此举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有力的还击。1932年7月30日,刘长春手执中国国旗阔步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这是中国首次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1933年,著名爱国人士、冯庸大学创办人冯庸先生,将冯庸大学9个系全部并入该校。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旨在侵吞我国华北的一系列事件。而南京国民党政府却一再退让,并准备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市学生救国联合会组织发动了“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
在其他学校师生受军警围困、未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东大师生冲破手持大刀的军警包围,孤军出动,从崇元观到西四北大街,再到东郊民巷,他们冒着严寒,一直坚持到夜晚,成为斗争中的主力和先锋。尽管有人被捕,有人受伤,但学生们仍然顽强斗争,紧接着又举行了“一二·一六”示威游行。斯诺曾这样评述“一二九运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知识青年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勇气,情景振奋人心,无论对参加者还是旁观者来说都是如此。”
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音乐教师阎绍璩也亲身经历了这次斗争。1936年,阎绍璩以著名诗人光未然的诗作《五月的鲜花》为词,谱曲一首,将他在“一二九运动”中的真实感受,化作悠远的旋律:“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埋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争不惜……”
这首从东大校园唱出的歌一问世,就在抗日民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并被迅速传唱。而这首歌也连同那次振奋人心的爱国运动一起载入史册。而今,每到12月9日,东大校园里就又会传出那熟悉的旋律,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也伴着歌声走进年轻东大人的心里。
“一二九运动”以后,华北局势危在旦夕,“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各大学于是纷纷准备外迁。1936年初,张学良校长在西安西门外选定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旧址为校舍,东大工学院及补习班率先迁往西安成立分校。2月24日,西安分校正式上课。在这抗日的大后方,两度迁校的东大师生,渴望安宁的环境,渴望潜心治学。
正在西安任职的张学良将军,为给东大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筹资15万元修建校舍。在修建大礼堂时,张将军有感于“九一八事变”后国破校散的处境,在礼堂基石上题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