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洛城烟云
32217100000003

第3章 学习从今天开始

虽然说事情暂时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但是杨洛心中有了这个种子便没法消去了。趁母亲他们都在屋里忙就偷溜出了门,在村里漫无目的的溜达,一路计划着溜达到邻村李村周老秀才那里,看看他们的私塾是什么模样的。

还没等几步,就看到隔壁家的的黑牛正被他娘按在地上打屁股,一边打一边教训道,“说,以后还敢不敢抢妹妹的东西吃了!”

“还敢不敢抢妹妹的东西吃了!”打一下,问一遍,打一下,问一遍。

六七岁的熊孩子黑牛被打的嗷嗷直叫,流着鼻涕泡发誓一般说,“保证以后再也不敢抢妹妹的吃的了,我要是再抢妹妹的吃的,我就是龟儿子”

龟儿子?杨洛一听一口气没喘好差点被呛到,你还真有种,把你全家都骂上了。果然然后就看到二牛被他娘麻溜的提起来,拿起笤帚,噼里啪啦,又打了一顿。

李村是靠着河岸,是在河水的下游,在上游的叫杨村,两个村子共用这一条河,这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河,汇集山溪而成,河水清澈见底,也就是杨洛常常捕鱼的这条河。没走多远就看到河流,河边有三三两两凑在一起洗衣服的妇女,借着河边的青石就着河水用棒槌轻重缓急的敲打,河下端也有几只黄牛在那里休憩。稍微靠近河岸,就能看见小鱼小虾在水草中嬉戏,在现代可是很难得这样清澈的河流。河流的对面就是村后那蔓延无际的大山里,葱葱郁郁,遥闻鸟鸣动物叫,感觉物产富饶的样子,杨洛的父亲常常去大山里打猎运气好的时候常常有兔子。

李村的格局是田间有村,村后有山,山上古树浓荫,村前有水,水倚田园。山清水秀,杨洛顺着河岸边走边想,要是放到现代肯定方便开战旅游业,光是牛菜花就值得很多人来看。不知不觉走到了私塾外面,一个小径出现在竹林中,蜿蜒至学堂。漫步其中,竹香袭面,清气流身,如沐春风,让人不觉间精神一振。清风徐来,连绵成片的竹林摇摆着风的节奏,轻摇慢舞,沙沙作响,似呢喃,似私语。八岁孩提子,从师入学堂,整容端坐席,开口诵朗朗。就如诗歌所唱,刚出竹林,朱平安就听到了一阵朗朗读书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这是一个以木质结构为主,砖石为辅的私塾,古风古韵,四面大窗户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室内采光,窗户上还有竹帘卷着,必要时可以放下来。房间内大约有二十余位摇头晃脑朗读的孩童,年纪都是七八岁左右,两个孩童共用一张桌子,配有凳子,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

房屋正东挂着一张孔夫子画像,下面是一张大桌子,桌子后是一张椅子,桌子上除了笔墨纸砚还有诗书教材,另外还有一壶浓茶。椅子上坐着一位五十余岁精神矍铄的老秀才,应该就是母亲曾经说过的周老秀才了。杨洛在避开门口的位置,坐在地上听了好一会。

周老秀才讲的是千字文,千字文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一部启蒙教材,通篇连贯,音律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周老秀才讲学完全不像是在现代所认为的古代讲学那样死板,并不是简单的领着孩童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他还做了讲解,这在古代应该是难能可贵的。

“天地玄黄,此一句出自《易经》,妙不可言。玄黄非单单指颜色,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此乃天道高远,地道深邃......”周老秀才虽然做了讲解,但是言语上又是古言又是易经的,对于刚刚蒙学的孩童来说,真可以说是玄之又,孩子们听了只有睡觉的冲动

瞧,都有孩子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呃,等等那不是杨壮同学嘛。杨洛现私塾里有孩子睡着了,还不止一个,刚好是同桌,有一个正是自己的好兄弟杨壮。杨壮能发现,周老秀才一样可以发现,特别是站在讲桌上的老师看下面的学生一看一个准。

周老秀才可是一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拿着戒尺走到睡觉的杨壮和另一个孩子面前,用尺子敲了敲桌子,把两个孩子惊醒。

另一个孩子是一个小胖子,和杨壮一样看到先生大惊失色,怯怯诺诺。

“伸出手来。”周老秀才面无表情道。

两人怯怯的伸出手。

啪啪啪

“用心听讲,且不可再会周公。”

周老秀才也没有怎么用力的往两人手心每人打了三下,以示惩罚。

周老夫子讲完之后就开始教这些孩子们认字,认字是他们的第一步,只有识字方可上书。

“今日识八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课后老夫自会一一检查,切记不可偷懒。先从第一个字天字开始,天者,人之顶也......”

在现代用惯了简体字,繁体字有些还真的不好认识,虽然说家中的书看了不少,可是真要写起来,还是有些问题的,一写肯定下意识的是简体字。这些都要慢慢修改,养成繁体字的习惯。

杨洛在学堂外,坐在地上,用小棍在地上写写画画,然后又用脚抹掉。

周老秀才也看到了杨洛,不过他以为是哪家的顽童上山坡玩耍来着,尤其是看到杨洛在地上用棍子划来划去又用脚踩踩的,还以为是顽童在玩蚂蚁之类的呢,也没怎么在意。

识字简单,到以后读书诵习四书五经作文策论的时候才是难点。一天也就认八个字,这对于杨洛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听了一会见没有新鲜的,也就转身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