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出自《孔子家语•六本》的古训,它被国人当成至理名言传颂了一代又一代,而且也让很多人在实践中积极广泛运用。
“良药苦口利于病”是说药的苦味虽不受人欢迎,但它对人们身体康复有好处,我们就不应该拒绝它。这句圣贤之语的道理我们都懂得,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毕竟普通人比较多,大多数人并不具备圣人的超强意志力,虽然知道良药虽苦但对自己身体康复有好处这个道理,但由于它的苦味让一些人无法接受而拒绝服用,因而这良药再好自然对“病”不会有任何缓解与治疗作用了,因为它没有被服用到病患者的肚子里去,哪能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呢?说不准还会无意识地耽误了“病”的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了对身体无法挽回的健康损失,严重者甚至还因此失去了生命。
“忠言逆耳利于行”告诉我们,教人从善的语言就算很难听但却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有些话虽然说得刺耳,有些批评可能让你很不舒服甚至有一种心被刺痛、信心大受打击的感觉,但只要是忠恳有益的,我们就不应该挑剔别人的评判是否顺耳、方法是否得体。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看不见得。虽然我国有些成就突出的人,勇于接受批评意见的人大有人在,使他们能够从善如流,能够吸取众人的智慧,避免自己的失误,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但那只是极少数罢了。
俗话说:“树怕剥皮,人怕伤心,”,假如我们在一棵树上环割下一定深度和宽度的树皮,让树皮自身不能上下连接的话,那么一段时间后,树根系原来贮藏的养料就会被消耗完毕,而树的枝叶部分也会因不能得到水和肥的滋养,它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也被破坏,最终整棵树便会死亡,所以“树怕剥皮”。
而“人怕伤心”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一些比较直白不顺耳的批评意见就算是善意的,多数人也不愿意听,因为它会打击被批评者的自信心、伤人自尊,特别是一些肚量不是很大的人更会错误地对待批评,甚至把提批评意见的人当成仇人,轻者断绝朋友关系,重者还会报复对方。为一句话反目成仇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常见的,忠言逆耳是没有错,但它未必利于行。我的一位老师说:“心肠好嘴巴不好,不是好人”,这句话在我看来是非常有道理的。当然,我不是说我们完全不要去批评别人,但批评是一门艺术,面对一个人的缺点和不足,一定得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去让对方知道,比如先找出对方的优点赞美他、鼓励他,然后再委婉的道出他的缺点和不足就好了。同样是批评,但这样会让人感觉舒服也更容易让人接受,还让对方觉得你是关心他和尊重他的,这样他就会把你当成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嘛。
就拿孩子教育来说吧,家长们采取的方式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不一样。我见过一位家长,如果她的孩子考试成绩好的话她就开心,孩子要什么她通通满足他。如果孩子成绩考差了的话,她就对孩子非打即骂,整天拿自己的孩子与那些优秀的孩子比较、骂自己的孩子没有出息等。结果让自己的孩子整天抬不起头,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差,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特别重,导致孩子成绩越来越差,还做出了逃学、与父母抗拒、和同学打架等一系列让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头疼的事情来;还有一位家长就用了另外一种让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当她得知孩子的成绩考得不好时,她并不打骂孩子,而是更关心他、爱护他,与孩子耐心交谈,让孩子想想在哪些方面发挥得不好,帮助孩子分析没有考好的原因,给孩子一个合理的学习建议,然后对孩子说:“儿子,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考试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但如果你每天肯把上网玩游戏的时间省出一个小时用在你的功课复习上的话,我相信你的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的……”儿子听了妈妈的话,高兴地和妈妈击掌表同意照做,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但跃居班上前几名,而且还积极参加学校内外的一些文体活动,让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他,更让家长非常省心。
两种态度,结果迥异,鼓励和赞美可以使白痴变天才,而漫骂与忽视却会让天才变白痴。不苦口的良药才能有效的利于病,不逆耳的忠言才能更好的利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