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爱情的动力既包括****本能,也包括相互的关心、思念、尊敬、给予、了解、赞美、责任等多种精神因素。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我们自古至今都不知疲倦地渴望和寻求着自己的另一半。
§§§第3节爱情的选择———择偶心理
◎择偶的基本心理类型现代社会,每个人的择偶心理各不相同,并且往往是多种心理的交织,只是以某种心理倾向为主罢了。现代人复杂的择偶心理,取决于社会时代背景、个人人生观、恋爱观、价值观等多种因素。
(一)追求外表美的择偶心理在年轻人中,追求外表美的择偶心理是很普遍的。希望自己的对象漂亮点、英俊些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一味地追求这种外表美,则会进入择偶误区。仅靠漂亮的外表维系的爱情,往往是短暂和肤浅的:当岁月使容颜衰老时,爱情拿什么来继续呢?相对于漂亮的外表,一个人的品行、才干和经济基础应该是更重要的择偶条件,就像歌德所说的:
“外貌美丽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
(二)追求完美的择偶心理具有这种择偶心理的,也是以年轻人居多。年轻人选择对象时,往往事先制定一系列条条框框,凡不符合其中一二点的,哪怕其他方面都中意,都不在考虑范围。比如常听一些女孩子这样说:“我的白马王子,要帅、要心眼好、要会关心我、要家庭背景好、要聪明,更要有钱……缺了一条,一概不考虑!”具有这种择偶心理的年轻人,常常等到成为大龄青年的时候才找到爱情,但对象往往也不是最初的完美形象。这是因为处处完美的人几乎没有,即使有几个,大家都抢着追,成功的几率又何其小;纵使终于抓到一个完美的情人,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瑕疵也会使追求完美的人无法忍受;经历了孤芳自赏或几度甩人之后,年龄大了,不得已,委曲求全嫁了人。
(三)追求精神满足的择偶心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个人素质的提高,追求精神满足的恋情的人越来越多。这类人在择偶时,不拘泥于某种外在的东西,追求心灵上的相互沟通和共鸣,注重对方的道德品质、思想感情、性格爱好等方面情况。建立在精神和感情上的爱情是让人称颂的爱情,但如果过于忽略爱情的物质基础,将会使恋人们爱得坎坷。
(四)金钱至上的择偶心理在现代社会,拜金主义流行,这种择偶心理有一定数量。有一部分人,经济状况是择偶的首要考虑因素,婚姻是过上富足生活的手段。建立在物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与婚姻,铜臭会淹没感情的温馨。再者,当金钱失去的时候,这种关系何以维系?
(五)寻找政治靠山的择偶心理在旧官僚主义社会,这种择偶心理相当普遍。婚姻,自古就有政治功能。比如众所周知的昭君出塞,还是一大壮举呢。通过婚姻打通自己的仕途之路,或者巩固官场上的裙带关系,即所谓的政治联姻。现在的中国社会,政治联姻仍有人为之。在他们眼里,感情算什么东西,婚姻又有什么不得了,什么浪漫的爱情更是荒谬,惟有仕途才是最重要、最迷人的。有政治目的的恋情和婚姻是可耻的。
(六)以事业为重的择偶心理在酒足饭饱、享乐型社会里,以事业为重的择偶心理并不多见。可在各类人群里,还是大有人在的。他们把工作成绩、事业进展看成人生最大的快乐;把对方有无事业心和拼搏精神,作为择偶天平上一个重要砝码;把爱情的幸福寄托于事业的奋斗之中。共同的奋斗会巩固两个人的爱情,可有时候事业与爱情又是矛盾的———事业上的奋进消耗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的时候,疲惫的人儿又如何柔情缠绵呢?
(七)游戏择偶心理有一部分年轻人,朝三暮四、寻花问柳,以爱情为掩护去玩弄他人感情,以伤害别人为乐趣。这种人的人生观、恋爱观是无耻的,伤害了别人的同时也浪费了自己的青春。
男女的择偶心理多种多样,以上所述不过是几种基本的类型。无论持有什么样的择偶心理,都要牢记这样的格言:以利交者,利尽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疏;以心交者,方能永恒。
◎男性择偶心理由于受各自所处环境、文化教养和个性差异的影响,男性的择偶心理各不相同。比如说,体力劳动者的择偶心理和脑力劳动者不同;大学教授的择偶心理和一个搬运工人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但毕竟都是男人,基本的共同点还是有的。
(一)较好的外在形象外在形象包括三个方面:一、容貌神韵;二、身材体态;三、肤色。男性择偶大都很在意对方的外在形象,即着重对方的性吸引和体吸引。若感觉不好,往往就不愿再了解下去。女性择偶是不同的:除了外在形象之外,她们往往还会考虑到个人品行、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家庭状况等其他相关条件,因而不会一口回绝男方,而愿意进行试探性的接触。如果其他条件不错,很可能就走到了一起。
(二)有较强烈的****男性的****比较强烈,择偶自然看重性的吸引。择偶中的男子一闭上眼睛,就满脑子女方的最佳动作、服饰及面部表情。这就是体内性冲动使然。恋爱过程中,男性多数会有强烈的性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很压抑和失落。在婚姻生活中更为严重,妻子的性冷淡甚至会使婚姻终结。
(三)温柔贤惠所谓温柔贤惠,具体来说,就是在夫妻关系上,对丈夫温柔体贴;在待人接物上,温文尔雅;在对待长幼上,贤淑大度。温柔贤惠的女性,尽管可能缺少一些爱恋激情,大多数男性还是比较喜欢。
(四)女方年纪较自己小既然男性喜欢追求体貌美丽、感情纯真、温柔贤惠又性感的女性,自然倾向于和年龄较小的女性做爱人。一般说来,年龄较小的女性对男性的爱有较强的依恋性,而男子又最易被年轻女子所吸引和征服,两者相辅相成,会爱得比较持久。
(五)会体谅人为爱恋的姑娘费尽心机讨她欢心,哪个小伙子不希望姑娘说一声情意绵绵的关心话?为了家庭在外面劳碌一天的丈夫回到家,哪个不希望得到妻子的体贴和照顾?爱人的体贴和关心,始终是男人们最渴望得到的财富。
(六)有学识又含蓄没有哪一个男人会喜欢一个没什么学识的老婆,但也不喜欢老婆太过炫耀。女方要懂得隐藏自己的学识、含蓄自己的智慧,要懂世故又要守本分。这样的老婆,丈夫即使不明言夸奖,也自然心悦诚服,喜欢和敬重得不得了。
总的来说,男性的择偶条件较少且较为宽松,多是要求女性长得漂亮、温柔,择偶的感情和审美色彩比较浓厚;男性的择偶条件比较现实、易变。比如,自身条件差的男青年虽然也希望找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但更倾向于找一个和自己般配的女性;男性对女人的才学不那么看重,不大欣赏女强人那样的女性,比较愿意找一位各方面条件不如自己的女性;另外,男性的浪漫情趣比较少。
◎女性择偶心理(一)择偶条件具体、现实女性择偶条件比较具体、苛刻,更多考虑和关注现实问题尤其是经济方面。女性找男朋友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结婚及结婚之后的生活,男性则注重目前的恋爱感受。
(二)坐享其成心理择偶时,许多女性坐享其成的心理突出。许多女性不是想如何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那样她们会觉得太累,总想走捷径,而最好的捷径就是嫁给一个富有的男人。如目前流行的“找大款”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女性对金钱的欲望往往通过结婚这种形式体现出来。如高尔基在《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中的感叹:“女人比男人更贪婪别人的财物……”
(三)择偶的理性色彩比较重女性择偶时,对男性的个性、气质、才华、品行等内在素质比对他的容貌、身材更感兴趣。女性希望她的恋人具有才华出众、个性开朗、幽默、风趣、诚实、有事业心、刚强等优点。女性喜欢可以信赖和依靠的男性,喜欢能在精神、情感和心理上给她抚慰的男子汉。
(四)择偶条件苛刻,过于追求完美女性择偶条件有时显得很苛刻,有的甚至脱离现实。如要男友的身高在一米八以上,差一厘米也不行。这样就人为地缩小了自己的择偶范围。她们在择偶时挑挑拣拣,高不成,低不就。有的女青年跨进大龄青年行列,仍在坚持择偶条件的既定标准而不肯降低要求,显得比较任性和好钻牛角尖。另外,女性由于受文艺作品的影响,常将爱情过于理想化,在择偶时要求十全十美,也是不好的。
(五)攀比与从众心理由于女性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女性在择偶时常有攀比心理。比如,自己的几个小姐妹的男朋友都身材高大,她就会担心选择一位身材略矮的男友将遭到姐妹们的小视,从而定下了身材高大的择偶标准。女性从众心理较强,如果同伴的恋人比自己的强,她会觉得在她们面前抬不起头来。因此,她需要攀比,以便在同伴面前炫耀,令她们羡慕、嫉妒。
◎择偶的心理误区(一)太过追求外在美择偶时太过注重对方的外在因素是心理误区之一。有的甚至制定身高必须多少、身材必须怎样、容貌必须如何等等硬性标准,不达标准不罢休。忽视了人的内在素质会给将来的婚姻埋下隐患。性格不和、兴趣迥异、好吃懒做等等缺陷会使美丽的外貌顿失色彩,也会使婚姻最终走上末路。更严重的是,这可能影响你的命运、改变你的前途。比如,俄国文学大师普希金,娶了个美丽的女人,却最终因为她的美貌与贪图玩乐享受的性格而荒废了写作,更因为她而与人决斗,落了个英年早逝的结果。这是一个典型的因为太注重美貌而造成的悲剧。
(二)太注重社会地位太注重对方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学历等因素而忽视了内在素质,也是择偶的误区。要知道,人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因为地位而维系在一起的婚姻,当地位丧失的时候,该如何是好?忽视品行、个性等心灵因素是不可取的。
(三)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择偶时缺乏主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也是不可取的。毕竟是你自己的终身大事,一定条件下征求他人意见是有必要的,但最终决定的是你自己,不要被他人的错误意见所左右。择偶时也不要跟朋友攀比:自己爱人的外在条件不如朋友的爱人,并不代表内在素质比他们差;目前不如他们,并不代表以后不如他们。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对一个人要综合评价,不要因为在乎他人的看法而误了自己的幸福。
(四)过于相信一见钟情一见钟情而定终身的美丽浪漫爱情故事,似乎在文学作品中更为多见,现实中较少,这是因为一见钟情是不可靠的。一见钟情只是被对方的某一优点所强烈吸引,而没有仔细考量其他因素,就草率结合。一见钟情的婚姻,往往会因为婚后生活中才暴露出来的个人缺陷而导致矛盾重重,或过早终结。
(五)补偿心理恋父、恋母情节会导致爱情上的补偿心理。有些人从小缺少父母的爱护,为了弥补这种感情的缺失,择偶时就会无意识地选择在某些方面与父母相似的人。与父母相似,并不代表婚姻上会融洽,所以,婚后生活也很可能会不幸福。
(六)自卑心理有的人自卑心理严重,反映在择偶上,会比较随意地选择一个条件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而且往往不会主动去追求对方。婚后夫妻生活里,这种自卑心理会有所缓和,不满足的心理就会凸现出来,婚姻也不会幸福。
§§§第4节何为健康的爱情心理?
◎健全的爱情心理素质健全的爱情心理素质是甜蜜爱情的坚固后盾。爱情的成功与失败,除了许多外在的原因,爱情心理是否健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那么,健全的爱情心理有哪些特征呢?
(一)关心弗洛姆曾经说过:“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哪里缺少这种关心,哪里就没有爱。”
关心在爱情中的重要作用,恐怕人人皆知。关心首先是对所爱对象的密切关注,时刻在意所爱之人的种种感受和需要,并随时准备予以安抚和满足,这也是爱的奉献。关心可以体现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上,比如给恋人整整衣服、理理头发、擦擦眼泪等等,也可以体现在人生大事上,比如关心恋人的前途与命运。无微不至的关心是爱情的基础,也是爱情的添加剂。
但是,关心不是自作多情,不可以不顾对方的感受而强加于人。如果关心过了头或者关心错了地方,反而会令恋人厌烦。真正的关心应该是满足对方所需的关心。
(二)专一爱情,是最忌讳三心二意的。或许对你的恋人,你可以不够理解、不够奉献、不够关心或者不会欣赏,但千万不可脚踏几只船。幸福的爱情必须有专一的投入。保加利亚伦理学家瓦西列夫在其《****论》中说过:“爱情对象的选择是对熟悉的众多异性中某一个人的具体偏爱,是对这个人的价值理想化。没有一个人会同时深深地、忘我地、热烈地爱着两或三个人。那必然会导致心理动荡,使人面临困难的抉择,分散感情的洪流。爱情首先要求一个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对象上,要求感觉的和谐完整。”
一个人一生可能不只爱一个人,但不应该发生在人生的同一时刻。正如学习需要专注一样,爱情也需要专一,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充分的感受。
(三)奉献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应该是一种主动的、无私的、不计回报的、勇敢的奉献。只有懂得奉献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爱情。爱应该主动给予,不应消极等待。
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如何被爱,如何被给予,喜欢以矜持、躲避和傲慢来回应别人的主动奉献,以为这样才有身份,才有意义。特别是拥有大量财富和权力的男男女女们。懂得爱情真谛的人毫不做作,他们真诚、主动地向爱慕的人示爱,又为了爱的人可以奉献一切。而无私的奉献换来的,自然会是一份真挚的感情。
(四)信任爱,就要相互信任,不要胡乱猜疑。不要苦苦询问对方为何不接你的电话,不要非得搞清楚对方为什么约会迟到了几分钟,也不必质问爱人为什么偶尔不回家。这样只会让对方产生腻烦心理,不利于双方感情的稳固。如果愿意告诉、有必要告诉你的,对方必然会让你知道。亲自或雇用他人跟踪对方更是不可取的,爱得再深也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试想想,即使他或她真的对你不忠诚了,苦苦追问与盘查就能挽回你的爱情吗?那样只会让对方逃得更快、更远。
信任就是尊重,只有你信任对方,对方才会信任你;信任对方就是信任自己,不信任对方的往往也是不自信的人。无根据的胡乱猜疑,不会换来美满的爱情。
(五)尊重弗洛姆说过:“尊重意指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成长和发展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尊重蕴含没有剥削。让被爱的人为他自己的目的去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为了服务于我。如果我爱一个人,我感到与他或她很融洽,但这是与作为她或他自己的她与他,而不是我需要使用的工具。”
真正的爱情是两相情愿、相互尊重的。没有尊重的爱情,就是残酷的占有,会让一方产生心理压抑,会剥夺他或她的幸福和应有的感情。尊重对方就要尊重对方的爱好、职业、选择和个性,不要粗暴干涉和强迫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