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演出都离不开演员。中国古代最早的演员称作“优”、“倡”或“倡优”,也称作“优人”、“优伶”、“俳优”等。他们是氏族社会里所分化出来以娱乐贵族为专门职业的人物。所谓“优”、“俳”都是“戏”的意思;“倡”则同于“唱”;“伶”则是黄帝时的乐官,也特指乐器演奏演员。后来这些词语就通指戏曲演员了。史书记载最早的优人是周幽王时期的戚施,而后在晋献公时期又有一个名优叫优施。但是在春秋时期最有名的优人还是优孟、优旃。《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优孟谏楚庄王贱人贵马,优旃谏秦始皇扩苑囿、谏二世漆城等故事都曾广为流传。特别是“优孟衣冠”的故事,说楚国宰相孙叔敖死后,其家生活陷于贫困,孙叔敖的儿子以打柴为生。一天,孙叔敖的儿子遇到优孟,优孟觉得宰相一生清廉,死后家属未得抚恤,心中不忿。他花了一年时间学习孙叔敖的举止言行,一天他便穿上孙叔敖的衣冠来到庄王面前。庄王竟以为孙叔敖死而复活,立即请这个假孙叔敖——优孟再当宰相。优孟借口要回家和妻子商议,三天后再回答。三天后,优孟却告诉庄王他妻子不同意,原因是孙叔敖为相功绩累累,死后家贫如洗,儿子还要靠打柴度日,最终使得庄王给孙叔敖的儿子分封了土地。优孟的表演实际已经成为角色扮演的****。优人历代都有,在唐代著名者尤多。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条记载,唐代宫廷教坊就有黄幡绰、张野狐、李仙鹤、曹叔度、刘泉水、范传康、上官唐卿、李百魁、石宝山等一大批优人善于表演。
与歌舞戏同时,唐代优伶表演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随着优戏表演的内容扩大,形式也就由单人表演发展到双人或多人同时演出。于是参军戏就在唐代蓬勃发展起来。
参军戏是唐代优戏中的代表,《乐府杂录》讲述参军戏的起源,说东汉时馆陶令石躭犯有贪污罪,汉和帝因为他有才干,不舍得给他判罪,但是为了给他和百官一个警戒,就在宫廷每次宴会时,令石躭衣白夹衫,让优伶戏弄嘲笑加以羞辱,一直好多年。但是,石躭的官职是县令,不是参军,这种以优伶戏弄石躭的耍笑,只能说是弄参军戏的源起。实际“参军”这个官职的设置是汉代以后的事。《太平御览》卷五六九“俳优”类引《赵书》说:“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为皇帝时(319—333),其国有一个参军周延,被任命为馆陶令,他却贪污了官绢数百匹,因此被下狱中。虽然后来石勒赦免了他,但是每有盛大宴会,石勒就命一个俳优将头发用头巾包住,穿上黄绢单衣上场。其他优人发问:“你做什么官,混在我们队伍当中?”那个俳优就说:“我本为馆陶县令。”然后抖着他的黄绢单衣说,“就是因为这黄绢,所以我才跑来跟你们为伍。”当时用这种表演来讥笑那些贪污的官吏。这就是参军戏的真正起始,其时间是东晋时期,但是这种参军戏在唐代受到从宫廷到民间的普遍欢迎。参军戏有两个主要演员——参军和苍鹘。李商隐描写小儿天真情态的《娇儿诗》里,就有“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的诗句。参军和苍鹘即后世戏曲中的净、丑两个角色的****。
参军戏本是优人的科白戏,即主要在于说演。但是唐代参军戏也有的融入了歌舞。薛能的《吴姬》诗曾道“女儿弦管弄参军”,说明参军戏已经发展到有乐器伴奏,即除了讲说还有音乐,或者歌唱舞蹈。另外唐人范摅《云溪友议》卷下“艳阳词”也记载了一则民间戏班演出“陆参军”的逸事:俳优周季南和季崇以及季崇之妻——女优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刘采春扮演参军角色,伴以风流秀媚的歌舞,吸引了众多行人观看,这已初步显示出了优戏与歌舞戏结合的趋势。所谓“陆参军”,根据《新唐书·陆羽传》和《乐府杂录》的记载,可以知道陆羽其人曾为优,并为参军戏写过剧本。可以说陆羽是最早的知名的参军戏作家。刘采春则是著名的参军戏演员。当时著名诗人元稹曾有诗歌赠与她:“新妆巧样画双蛾,幔裹恒州透额罗。正面偷轮光滑笏,缓行轻踏皱纹靴。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这个例子还说明唐代参军戏已经有了专门戏班。戏班演出保持流动的方式。像刘采春的陆参军戏班,就在江苏到浙江多地进行演出。参军戏继承了春秋优人讥讽官员政客的传统,内容多与政事相关。但是唐代民间的参军戏则大大开拓了表演范围,日常生活百态也开始进入参军戏中。
唐人典籍《玉泉子真录》记载说崔铉在淮南时,曾经叫乐工集合其家童,教以诸戏。乐工教成后,崔铉和妻子李氏一起观看。崔家家童以李氏妒忌成性,就以数童衣妇人衣,装扮成妻妾,列于旁侧。一个家童则执简束带装扮成官员,唯诺其间。官员张乐命酒,装扮成妻子模样者,一再阻挠众妇人近前,行为酷似李氏平日所为。但是李氏观看,并不和自己行为联系。表演久之,戏愈逼真,一一类似李氏平时所尝为。李氏开始想到是讽刺自己了,却又以为其戏偶合,家童绝不敢大胆到敢冒犯女主人,且继续观之。家童有老爷撑腰,志在要李氏醒悟,所以愈加力模仿。李氏终于明白,大怒,她不由得大骂家童:“你们竟敢如此无礼!吾何尝嫉妒至此?”于是崔铉大笑,赏赐了家童。这个戏表现的内容是家庭日常生活,上场人物装扮有妻、妾、官、仆婢等。戏里模仿李氏日常所为,展现了一个完整的生活片段。
宋以后参军戏融入宋杂剧的表演,失去独立性,遂成为宋杂剧中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戏曲发展到唐代已经接近成熟,尽管它的形态体制还不够完善,表演故事常常切取一个片段,还不够完整,音乐结构也尚未定型,行当还不明确,化装还很简陋,但它却为中华戏曲的正式形成作了坚实的铺垫。
五、目连救母杂剧真是杂
百戏发展到唐代,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戏”遂又称为“剧”。这或许因为百戏某些节目表演故事性越来越强,与往日戏耍取乐已有很大不同。但是当时的“剧”并没有独立演出,仍然夹杂在百戏之中。于是民间因为“剧”的因素增强,就把“百戏”的同称——“杂戏”,改称“杂剧”,以致到宋代把各种百戏节目也都叫做“杂剧”。实际上在宋代已经诞生了真的杂剧,即戏曲,不过在这个过渡时期杂剧一词的含义相当模糊,它还没有成为一代戏曲的专称。
宋代时,每逢中元鬼节,即农历七月十五前,从七月初七,乐人就要开始搬演《目连救母》杂剧。剧情原出佛教《盂兰盆经》,不过从佛教传入中国,佛门子弟为了普及佛教,就采用“俗讲”的方式,将佛教教义和佛教经典编成一个个通俗浅显的故事,后来在唐代又利用当时流行的“变文”——一种民间说唱形式,进行讲唱。“目连救母”的故事也就先有变文在民间流传了。宋代杂剧正是在唐代变文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故事是说目连的母亲因为隐藏了设斋供佛的财宝被罚入地狱。目连皈依佛门后,法号“目连”,他的俗名是“罗卜”。他要寻求已亡父母的所在,就在梵天宫找到了亡父,并且从父亲那里得知母亲在地狱受苦。目连拜访了阎罗王、地藏王,探知母亲身在阿鼻地狱。目连上刀山剑树,往铜柱铁床,经历千难万险,就是不得到达阿鼻地狱。于是他乞求如来,如来给目连一根禅杖,目连持杖敲开地狱之门,虽然见到母亲,但是无法相救。目连又去求如来,如来被目连的至诚所感,亲自统领众神到地狱。狱中罪人都得解救,唯有目连之母堕入饿鬼道,喝水吃饭皆化成火。目连又苦求如来,如来令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广造盂兰盆,使一切饿鬼都得饱饭。于是目连母才得一饱,但是饭后目连母又失踪迹。如来告知目连,其母已由饿鬼化身为王舍城中一条黑狗。目连奔至王舍城,找到黑狗,七天七夜念诵佛经,使其母终得返回人身。目连领母拜谢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