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异度春秋
32167800000004

第4章 棋子与囚徒

“君子可愿归国?”辛跪坐于火盆一侧,火光之中;他的面容显得有些模糊。

赵政正在拨弄着盆中木禾的手不由一顿:“此间乐,不思归。”不知怎地,他嘴中突然冒出这句有些类似于前世历史上蜀后主曾经说过的话。

“君子何必欺我,邯郸虽好;终非故国。”辛慢悠悠地说道。

“吾虽秦人,生长于赵。故国虽好,却非居所。”赵政不为所动。虽然他此时心中已是震惊之极,面上仍是波澜不惊。

“君子愿为囚否?”辛忽地加重了语气。

“天地悠悠,四方如牢。孰非囚徒?”赵政依然不紧不慢的回道。

“君子欺我甚矣。”辛咧嘴轻笑,火光之中;他那有些丑陋的面容显得十分吓人。

“非是欺心,实出至诚。”赵政也笑,但笑中有苦。

辛默然不语,只是把眼打量这赵政。此举可谓是失礼之极。说来赵政虽为质子,然终究也是一国王子;与他主君的地位相仿。只是如今礼乐崩坏,如辛这般自负其才之人,其实也并不将这虚礼看在眼中。

赵政此时摸不透他的来意,亦是暗中打量着身形高大的汉子。冷不防就见辛一掌击来;这一掌势大力沉,迅若奔雷,直奔赵政面门。

“这世界真是高人遍地走,这人居然有一身不俗的武艺?”赵政心中闪过这念头,反应却是不慢。他伸出右手,结了个胎拳印;迎着那辛的手掌就印了上去。他手掌饱满,与人一种充满力量的质感。此时结成手印,更是隐约带着玉石般的光泽。

掌印相交,没有丝毫动静;只是火盆中的火光在那瞬间仿佛暗淡了许多。辛不为己甚,顺势收手。赵政也随即散去气血,散开了手印。

二人相视一阵,齐声而笑。此时二人间的气氛仿佛活络了许多,多了些真诚的味道。

“君子可知,月前秦王新得一子;名之为顺。”依旧是辛先开口。

“此真吾之幸事,不甚欢喜。”赵政心中惊怒,惊的是赵人于秦国之中居然能隐隐刺探中枢,怒的是这般大的消息,居然是由赵人告之。

“我就如此不得人心?”赵政心头五味翻腾,也是他修持的法门特别,情绪极易为灵台深处镇压的杂念魔头所引动。好在赵政已算是入了门,转念之间便将灵台之中的魔头重新镇压。依旧是云淡风轻,好似混不在意。

“君子当真不甚欢喜么?”辛的声音悠长。赵政自然知晓他话里的真意。同样意味深长道:“当真欢喜。”言毕,二人再次相视而笑。

这一次,二人间的真诚意味更加浓了些。依然是辛先开口:“世人皆知,秦王子嗣不旺;如今亦不过是一子二女,君子为秦王独子,君子也因此为质于赵。然如今君子有弟,却非秦国之福也。”

赵政自然知晓他话中的意思,他此身之父虽为秦王,然则一直子嗣艰难,直至十余年前方才有了自己;谁想河西一场大败,使得自己当年不过五岁便孤身为质于赵。如今他父亲年岁渐衰,却忽然多了个子嗣。若是国中有变,自己旦夕之间,就有不测之祸。主少国疑,自然也非秦国之福。

理虽如此,他却不能表现出来。否则便失了分寸,任由拿捏。“辛既来此,想来必有必有定计。”他平静应道。

“吾家主君本欲今日奏于王上,议君子归国之期;只是事有不谐,恐将有变,因此遣辛前来;一试君子心意。”辛语气莫名,颇有感慨。

赵国送自己归国,赵政并不觉得奇怪。大国伐交,自己乃是赵国手中的好棋,赵国自然会用上。虽然此时尚无棋之一说,但并不妨碍赵国用上自己这颗棋子。

“说来我依旧只是棋子啊。”赵政心中也自感叹。嘴上却道:“岐真厚我多矣。”辛闻之一笑,王子岐自然是有所图谋;只是这却不必为人道之了。

“主君与君子自幼熟识,自是愿助力君子。”辛的回答并不出乎赵政的预料。难者只在于赵王之心。

赵王乃是世间雄主,其心意赵政无从揣测。但是以伐交而论,应当会顺势而为。

辛已探出赵政心意,因此也不在多留;随即起身告退。赵政将之送将出去。依旧回到屋中,跪坐于火盆之侧。看着盆中跳动的火光,叹了口气:“都出来吧。”话音一落,就见门后红玉妙玉两个丫鬟走了出来,跪在赵政身前;低头不语。“都是各为其主,我不见怪。”赵政语气平淡地说道。

闻言,妙玉抬头看着他;欲言又止。红玉拉了拉她的衣袖,也是不发一言;躬身退下了。

看着这二人的身影,赵政心头也是感慨莫名:“悠悠天地,众生如囚!便是自小与我身边长大的丫鬟亦非真心向我,何论其他?”

火盆中,火光依旧闪烁;映照着赵政稍显清秀的面容,有着一番说不出的味道。

这火盆之中,烧的只有少许木禾;其余乃是兽油。所谓兽油者,乃是狄人豢养的兽种之油脂。其色如墨,遇火即燃,火光清亮无烟。深得赵地公卿贵族之爱。兽种则为狄人豢养,所谓狄人豢兽;率兽食人。此中之兽,即是兽种。后赵击狄于长城之外,机缘巧合之下;方知兽油能作灯油,由此通行天下;人皆爱之!这也是此方世界的特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