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好风好水好生活
3214800000029

第29章 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9)

《八宅明镜》曰:“宅无吉凶,以门路为吉凶。”张宗道说:“大门者,气口也。气口如人之口,气之口正,便于顺纳堂气,利人物出入。”一般家居大门分为四类:开门朝南为朱雀门,开门向北为玄武门,开门朝左为青龙门,开门朝右为白虎门。通常是青龙为吉,白虎为凶。但具体操作时,必须因地而异。如:

开朱雀门,应视前方有一水池或平地(为“明堂”);开青龙门,应视前方有街道或走廊,右方路长(来水),左方路短(去水),即开青龙门(左),以收气;开白虎门,应视左方路长(来水),右方路短(去水),即开白虎门收气。开门的秘决是:气聚于前开中门接气(明堂),气从右来开左门收气,气从左来开右门收气。

2、卧室风水

卧室一般分主卧、副卧、客卧之分,这里以主卧为主,因为一般主卧都是一家之主的卧室,主人的运气、情绪、健康对全家的影响极大。

卧室主要的功能是睡眠、体息,时间约占全天的三分之一,但其对人的影响却超过了三分之一,甚至超过了一半。因为睡眠是时间、位置相对比较固定,同时又是静的状态中身体气息(一呼一吸之间的关键环节),与地球的磁场相应,故堂内的摆设、色调,特别是床铺的方位,不可忽视。这里主要说明一下床的方位和床向。

床位和床向都有吉方。近代风水师归纳的有“坐吉向吉”、“坐凶向吉”两种:

坐吉向吉四种

坐生气之伏位,向生气之方位。

坐生气之伏位,向旺气之方位。

坐旺气之伏位,向生气之方位。

坐旺气之伏位,向旺气之方位。

坐凶向吉六种

坐煞气之伏位,向生气之方位。

坐煞气之伏位,迎旺气之方位。

坐死气之伏位,向生气之方位。

坐死气之伏位,向旺气之方位。

坐泄气之伏位,向生气之方位。

坐泄气之伏位,向旺气之方位。

室内风水的自然回归

“室内风水”从室内的设计、布置,看人与环境的统一、融洽、和谐,所以,要先从“天人合一”这个古老的话题说起。

人是自然之物,“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回归自然是人们生活的最原始又是最高层的追求。让自己的居住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当前居室装饰中的一种新潮流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中,几乎处处高楼林立、空间拥挤,这种现实促使人们采用自然色彩和天然材质,创造出一种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清新、宁静之中的感觉。如有的装饰方式把自然景物引进室内,使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缓解现代环境的冷漠面孔,使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婀娜多姿进入千家万户。现代人的疲劳已不是来自体力和肌体,而是来自心理,来自“火柴盒”式的居室给人带来的烦闷、压抑和失落感。因此,现代人开始意识到自然与现代化生活应该和谐统一。但是世界毕竟不同了,社会的文明发展,又使人们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城市,人类已不可能再去住山洞,睡草棚了。于是人们就在居室的美化装饰中,人为地营造一些大自然的氛围,身居斗室,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方位与五行

在五行方位及四时观念上,风水继承了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思想,认为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而土则居中央。

五行与方位及其特性具体表现如下:

木——性情喜欢温暖,向阳,而东方为太阳初生之地,所以木的方位属东方;

火——性质是炎热炽盛的,属南方;

金——禀性是凄凉、肃杀的,与苍凉稀疏,石多人少的西部相合;

水——特性是寒凉的,与冰雪寒冷的北方相合;

土——性质是浑厚适中,利万物生养,成长,利于四方,置于中央。其后风水又采纳了班固《白虎通义》的说法,将五行、方位、色彩与四兽联系了起来,所谓左青龙为木,右白虎为金,前朱雀为火,后玄武为水,中央后为土。

此外风水还极注重五行、方位与数字的关系,认为天地之气有五类,五行的顺序是,一曰水为天数,二曰火为地数,三曰木为天数,四曰金为地数,五曰土为天数,天数为奇数,地数为偶数等等。

举凡与“天人合一”有关的理论观念,风水都尤为重视甚至兼收并蓄之。在风水实践上,古代人原是不折不扣地追求“天人合一”。例如,古代人常常借助一种叫做“六壬盘”的堪舆工具来相卜风水。这种六壬盘由上下两层同轴叠合而成。上层者为圆形以象法天,称作天盘,下层者为方形以象法地,叫做地盘,二者组合形成“天圆地方”。天盘正中央是北斗七星,周围设有两圈篆文,内圈篆文标出一年之间的十二个月份,外圈则标示二十八宿。地盘四周有三层篆文:其内层为壬癸、甲乙、丙丁、庚辛八干及天、地、人、鬼四维,其中层为十二地支,外层为二十八宿。这六壬盘虽小,但却几乎“容纳”了整个天地自然。将天、地、自然及时间、季节等统筹一体来协调考虑,可以说是六壬盘的实践主导思想。

继六壬盘之后出现的风水师必用工具——风水罗盘,更是一个典型的时空合一的相卜占地工具。它集阴阳二气、八卦五行之理、河图洛书之数、天星卦象之形之大战,通过天盘、地盘、人盘的设置,将风水“天人合一”思想明确地以模式化、仪轨化的方式表露了出来。

由上述例证我们可以看出民间风水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风水实际上是古代人“天人合一”思想发展的直接产物。

庭院美化要符合风水的要求

人类生存在白然的大环境之中,这种大环境中的山川水流,花草树木和各种组合,形成了各种自然的环境景观。人们为了营造舒适、美观的牛存环境,还会创造一些人文景观和人造园林等建筑景观。这些自然形成和人为营造成的环境景观,都会对人类产生种种物理、生理和心理效应。人是自动化程度很高、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很强的有机体,周围环境景观形成的构造、色彩乃至引力、气场等等都会对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等多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当人们处在一种美观舒适、色彩和谐的环境景观中,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甚至思维更加清晰敏捷,创造灵感也格外活跃。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庭院美化,也非常重视庭院风水,认为庭院建筑、花草树木、假山流水的组合布局,要符合风水的要求,这样就能有利于身心健康和财运事业,这是传统风水学中朴素的环境景观意识。如苏州园林就是人造环境景观风水的典范。

风水学的内涵与使命,就是要将传统风水学中的朴素真理,与现代环境景观学相互嫁接,不仅研究环境景观的美学规律,建筑学规律和植物学规律,更要进一步研究环境景观的结构、方位、材料、色彩、外形及其场态信息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各种作用力,从而探索选择和营造㈩有利于人类自身健康和事业发展环境景观的科学规律和方法。

文人雅士的居室风水

古代文人雅士很注重居室的雅致,这里引用几位文人的自述以作今日居室布置之参考。

《天隐子》说:“我所说的安处,并不是指华堂邃宇,

重因(垫褥)广榻的意思。主要在乎坐于南面,睡于东首,阴阳适中,明暗相半。房屋不需太高,太高则阳气旺盛且稍嫌通明;但也不可太低,太低则阴气强烈且稍嫌错暗。对于人来说,房子太明则伤魄,太暗则伤魂。而人的魂属阳,魄属阴,如果不加注意,魂魄就很容易被明暗所伤,魂魄受伤,那么疾病也就因此而生了。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居处之室所应当重视的。况且天地之所职,亢阳必会攻击肌肤,淫阴必会侵入体内,怎么能不防范、不谨慎呢?所以修养的时候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就违背安处的法则了。”

又说:“我的居室,四边都有窗户,有风时就关上,无风时就敞开。我的居坐(小坐小憩的地方)则前有卷帘后有挂屏,室内太亮便放下帘子以和其内映,室内太暗 则卷帘了以通其外耀。内以安定心神,外以安定眼目。心神和眼目都安定,那么身体也就跟着安定了。阳光的明暗尚且对人有这么大的影响,何况去考虑太多的事情,去奢望太多的****时怎么能做到既安心又安外形呢?”

神隐说:“草堂之中,竹窗之下,必放一张小床。每当困倦之时,便可以随意偃仰,白天于窗下小眠一会真是清爽无比啊。有时梦见自己骑着白鹤遨游于太空,俯视尘世竟如同蚂蚁堆;有时自比庄子,梦见自己化作了一只蝴蝶,飞入桃溪与子休为类。”又说:“草堂之中,或草亭僻室都可以做成一个琴室,即在室内地下埋一口大缸,缸里悬挂一口铜钟,上面用石块或木板铺盖,再在上面放琴砖或小木桌弹琴,其琴声空朗清亮,自有一种物外气度。”

苏东坡守汝阴时,曾以帷幕作亭,真是世所罕见。这种亭子是以四周的柱架穿插而成,要用时便以帷幕四方围拢,拆除时可迅速收起,而且整个亭子可以随车携带。其亭铭大略是这样写的:“乃作新亭,檐楹栾梁,凿枘交设,合散靡常。不由仰承,清帷四张。我所欲往,十夫可将。与水升降,除地布床。”还有:“岂独临水?无适不臧。春朝花郊,秋夕月场,无胫而趋,无翼而翔。敝又改为,其费易偿。榜曰择胜,名实允当。”后来又作四言诗:“视身如传,苟完不求。山盘水嬉,习气未廖。风有翠帷,雨有赤油。匪车匪舟,亦可相攸。”我们可以从此知道这种亭子晴天用的是布帷,而雨天用的则是油幕。

唐子西说:“在堂屋之后我有小屋数间,那里的小路被青松翠竹遮没,四周花草合围,闲人、俗事、宾客都不会来到这里。我便常常独坐于此,散发披衣,无拘无束地坐在胡床之上,或挥笔赋诗,或晒背读书,以清除失意之念,且自得其乐。”

《山家清事》说:“居处可选择在靠近山水的地方,周围插上篱笆、植上荆条,中间间隔栽上竹子,一丈之外,可种芙蓉三百六十株,入芙蓉二丈,周围栽些松、梅,再入三丈(即靠近房屋的院子),可栽种芋、栗、枣、桃、李等,内院栽上梅。房屋应前檐盖茅草后檐盖瓦,入阁称为尊经阁,用来收藏古今诗书。左边一间私塾用来训导子女,右边一间庭院用来迎接宾客,进舍有三间:一间寝室,一间书房,一间治药房;后舍有两间:一间储酒、谷以及山具农具,一间供仆人、厨师、书童、园丁休息。有一个婢女,一个童子,两个园丁。前有鹤屋养鹤,后院可养狗一二条,驴一头,牛二头。客来了备蔬食果酒招待,空闲时则读读书,并预算田土之事,不要从早到晚总是浸在书中,应使身心怡逸以安天年。”

王子猷有段时间曾借居在人家的一栋空房里,稍安顿,便命手下人栽种竹子。有人问:“既然是暂时居住,何必这样麻烦呢?”王子猷啸咏良久,指着竹子说:“怎么能一日没有它来作伴呢!”

柳子厚说:“扛上铁锹,引来溪泉灌溉菜园苗圃,自食其力。空地上则挖深水池,疏通水沟,种植树木。或漫步高歌,或静坐垂钓。观望青天白云,迎送新月夕阳。如此舒适,到老也终会死去的。”

公孙仲益说:“新宅落成,从此市井之声不再传入我的耳朵,世俗之路不再连接我的家门。左面有流水相绕,对面有青山相望,客来共坐,总要谈论一番世事,便以浊酒对酌,以助谈兴。”

庭园设计

茅 亭

茅亭一般都以白茅覆盖,有顶无墙,也有的以棕片覆盖,这样更加耐用些。顶下四柱是从山里取回的那种带皮的四条老棕木,这种棕木柱子不仅淳朴雅观,而且经久耐用。亭外,用护兰竹一二条,兰竹结于青松翠荫之下,修竹茂林之中,雅称清赏。

桧 柏 亭

立四条老柏树为柱,以竹索编结为顶,亭立好后,以只有一面有檐为佳,做成圆顶也算雅观,如果弄成六角二檐,就十分的俗不可耐了。亭外的护兰竹可结于桂树上,也可结于罗汉松上。如果用蔷薇结成高塔,有花开时倒可于塔上观赏,但倘若结为亭子,除了花开之后,其他的时候则荆棘低垂,既有焦黄的叶子又有讨厌的蟊虫,不是撩衣就是刺脸,让人见了极为讨厌,故不宜玩赏。

圜 室

胩仙说:圜室的制法各人有各人的不同,我所制作的圜室取法于天地范围之理,上圆下方。长一丈二尺,从中间分隔为前后两间,前边这一间开日月形圆门于东西两面,以通日月之光,后面那一间在圆室顶上开一个既可撑起又可关闭的小窗,以取上天灵气。晚上堵塞窗户,不让它通达,是关闭鬼户的意思。这就是我的制作方法。

九 径

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红梅、碧桃、芙蓉等九种花木,各种一径(路),称为三三径。有诗这样说:“三径初开是蒋卿,再开三径是渊明。诚斋奄有三三径,一径花开一径行。”

茶 寮

建于书斋旁边,房子极小,内设茶灶一具,茶杯六个,茶壶二个(其中一个用来盛沏好的茶水)。茶臼一个,拂刷一个,抹布一块,炭箱(装炭用)一口,火钳一把,火箸一双,火扇一把,火斗一只,可烧香饼。茶盘一只,茶橐(口袋)两个,有一个小童专门侍候,以供长日清淡,寒夜兀坐。

药 室

用清净的屋子一间,那里听不到狗叫鸡鸣,屋中摆供案一张,案上供奉先祖药王。分别摆大板桌一张,桌面应光亮、结实而且较厚,可以用来和药。大铁碾子一台,石磨一副,小碾子一台,大小乳缶本二个,音纛筒一个,捣珠子末时飞溅,春臼一个,大小中稀的筛子各一个,大小密绢的筛子各一个,棕扫帚一把,干净的抹布一块,铜?邸NFDD4?郏一个,火扇一个,火钳一个,大小盘秤各一个,药柜一个,药箱一个,葫芦瓶罐是药师取药用的不算,应多准备几个备用。凡是药物所需都应放在里面。药室平时锁着,以杜不虞,这又是君子所优先享受的。

居室建置

南方到了梅雨季节,药物、图书、皮毛等物都会因为霉湿而坏烂。于今可造一个这样的阁:阁离地一丈多高,阁中,格橱可直接砌在墙壁之上,但应以木板相隔于墙壁间,阁室前后开窗,梁上横穿一长绳,可以悬挂的东西都挂于绳上,其余放在格橱内。逢于气晴朗。则敞开窗户,使阁内空气干燥;逢阴雨天则关上窗户,不令湿气进入。阁中央设一小火炉,以除去春天里阁内的湿霉之气。还有一种办法是:阁中放两三架床铺,床铺之下以新出窑的木炭填实。将画片、书籍放在床上,则永远不会霉坏,这样也就不用设火炉了。床下木炭到秋天时可以取出,第二年又换上新炭。但床上绝对不允许睡人,否则会致人聋哑。这是因为木炭火气所烁,所以务必注意,不可心存侥幸。

高子书斋

高子说:“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则可以使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薜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桧盆景,或剑兰一二盆,石阶周围到处种上青翠的芸香草,旺盛之后自然青葱郁然。旁边放洗砚池一个,更应设一盆池。靠近窗子的地方,养金鲫(一种鱼)五七条,以观看自然的生机和活泼。书斋中设长桌一张,古砚一方,旧古铜水注一只,旧窑笔格(笔架)一架,斑竹笔筒一个,旧窑笔洗一个,糊斗一个,水中丞一个,铜(镇石)镇纸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