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你一生的口才
3213800000041

第41章 口才误区:莫让是非从口出(4)

假如你遇到一个表情阴沉而不喜欢说话的人,千万不要一下就推心置腹跟他做朋友;假如你遇到一个满脸怒气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你就要尽量小心谨慎,不和她说话。

说话,要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说了,还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不巧言,不令色,有时反而突显你的不识时务。有句话说得好,见什么人上什么菜,上什么山唱什么歌。

许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有一点点喜怒哀乐之事,就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掏。

当然,人长了嘴巴就是要说话的,但说话一定得看场合,看时机。如果说话不看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分责任,不考虑结果,往往容易惹出是非和麻烦来。特别是青年人,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爱说敢说,如果不注意控制,就更容易因话惹祸。这时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长期下去,最终害的是自己。

处理心事要慎重,因为心事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脆弱面会让人改变对自己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自己,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别人掌握住,会形成他日争斗时自己的致命伤,这一点不一定会发生,但我们必须预防。

其次,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我们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我们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当我们快乐地向别人倾吐这些心事时,有可能他日被人拿来当成反驳自己的武器,我们是怎么吃亏的,连你自己都不知道。那么,对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答案还是:不可随便说出来。我们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筛选,因为我们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我们未来的“好”朋友,这一点我们 必须了解。

林萍就有过这方面的教训。那时她在部队当文书,连队的几个干部都比较喜欢她,也愿意与她交谈,或让她替他们办一些私事。尤其是连队的副指导员,对她极端信任,有时把连队领导之间的一些事情也讲给她听。

她们连队有几十个女兵,个别女兵为了入党或考军校就想方设法接近部队教官,副指导员对此十分反感。时间长了,林萍觉得非常的苦闷,心中有那么多的秘密不能倾诉。所以后来在与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闲谈时就把副指导员讲的事情说了。把秘密和别人一起分享,心理的压力轻松多了。没想到,她的那位好朋友为了让连队党支部推荐上军校,就把她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指导员,后来她这位朋友如愿以偿地上了军校,而林萍则在指导员找她作了一番貌似肯定实则否定的谈话以后,离开了文书岗位,回到报务分队****的老本行了。

任何人,若能在保守秘密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当,就不会因泄露秘密而把事情搞得复杂化,或者使自己陷入身败名裂的境地,从而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成就一番事业。

当我们和别人共同拥有一个秘密时,往往我们会因这个秘密同对方拴在了一起。这对我们灵活机动地处理事情是一个障碍,在处理一件事时,我们往往要考虑他的利益,这可能会使我们做出违背原则的事。同时,对方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拿出我们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我们,让我们在竞争中失败。

即使是对家里人,也不可强硬把心事说出来。譬如说,你的配偶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并不像你预期的那样,他因此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说给别人听。

然而,闭紧心扉,心事“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你就成为一个城府深、心机沉、不可捉摸与亲近的人了。如果你本来就是这样的人,那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不是,给了别人这种印象是划不来的。

所以聪明的人在交谈时,会把局势扭转到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周围的人听的同时,多听听别人的心事,别人就会因你多听而多说,他说得越多,你知道的就越多!少说,不但可以导引对方多说,还可以避免流露自己的内心秘密,一切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常点头,这并不是要你做个没有主见的应声虫,而是避免成为别人眼里不合时宜的人。也就是说,听别人说话时,多点头,表示你在专注与附和,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要先点头再提出,然后顺着对方的思路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无关紧要的事,不必过于坚持己见,多点头就可以了。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莫要全抛一片心。”不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是看不出一个人品行好坏的,也就很难决定交往的程度。人的表情是内心世界的反映,从一个人的外部表情可以窥探一个人的内心,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内心可以通过他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来。在生活中要善于察言观色,来判断对方,而不能轻信于人,否则上当受骗后悔也来不及。

跟领导说话要有分寸

由于下属和领导处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领导的世界有领导的规则,你作为下属,说话时千万不要触犯这些规则,随时要把握好一个尺度。

一般同事之间的相处都应注意分寸,不能无所顾忌,更何况是和领导相处,更应小心万分。所以,平时和领导说话交谈、汇报情况的时候,都要多加小心。

战国时候,秦国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要赵国送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方肯发兵。但赵太后执意不肯,虽然满朝文武都极力劝谏,仍无济于事。最后赵太后干脆宣布:“谁要是再来劝我,我就吐他的脸。”

后来左师触詟求见,太后知道他也是来规劝的,于是满脸怒气地等他来。触詟慢慢地走到太后面前,请罪说:“我的脚有点毛病不能走快,因而好久没有来看太后,却心下惦念,故今特来拜望。”太后见此便说自己现在也得靠车出行。触詟又问了太后饭量等其他一些情况,这段家常话使太后的怒容全消。

之后,触詟又求太后允许他的小儿子在王宫卫队里当一名卫士。太后满口答应,并问触詟儿子多大岁数了。触詟答曰:15岁,并说要在死之前为儿子安排好立身之处。太后见此便问男人是否也疼爱孩子。触詟曰:比起女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触詟顺便问太后疼爱燕后(赵太后之女)是否超过长安君。太后答曰:比不上长安君。由此,触詟强调说父母疼爱孩子应为他们的前程着想,并举例说赵太后自己当年与燕后分别,难舍难分,依依惜别,但每次祭祖的时候,却祷告让燕后留在燕国,不要回来,以使其子女世世代代为燕王。讲完这番话,触詟反问太后:您这样做,不正是为燕后的长远着想吗?太后点头称是。

此时,触詟话锋一转,向太后道:自此三世之前,自赵国内大夫升诸侯以来,每一代国王的子孙凡是封侯的,其后期还有吗?太后摇摇头,触詟又问:不只是赵国如此,其他子孙受封的后代还存在吗?太后又搔搔头,由此触詟评论道:这是因为他们的地位显贵却没有功勋,待遇优厚却没有功绩所致。如今您给长安君以显贵地位,膏腴之土,却没有给他为国立功的机会,这样一旦太后不讳,长安君又何以使赵国自立呢?因此,老臣认为你爱长安君却没有替他的长远考虑,爱长安君不及爱燕后深。

至此,太后完全接受了触詟的批评与劝说,便回答道:“好吧,就按你的意思。”之后为长安君准备了100辆车子使向齐,齐国随即发兵救赵,从而退了秦国之军。

说话,要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说了,还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一个人如果没有真知灼见,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也许能一时吸引他人,却不能一世让他人信服。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开始论功行赏。这可是攸关后代子孙的万年基业,群臣们自然当仁不让,彼此争功,吵了一年多还吵不完。

汉高祖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就封萧何为侯,封地也最多。但群臣心中却不服,私底下议论纷纷。

封爵受禄的事情好不容易尘埃落定,众臣对席位的高低先后又群起争议,许多人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70处伤,而且率兵攻城略地,屡战屡胜,功劳最多,应当排他第一。”

刘邦在封赏时已经偏袒萧何,委屈了一些功臣,所以在席位上难以再坚持己见,但在他心中,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这时候,关内侯鄂君已揣测出刘邦的心意,于是就顺水推舟,自告奋勇地上前说道:“大家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战功,但都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5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好几年,军中缺粮,也都是萧何辗转运送粮食到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避走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顺利接济皇上的,这些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对汉朝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也不必靠他来保全啊!你们又凭什么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所以,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居次。”

这番话正中刘邦的下怀,刘邦听了,自然高兴无比,连连称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首位,可以带剑上殿,上朝时也不必急行。而鄂君因此也被加封为“安平侯”,得到的封地多了将近一倍。他凭着自己察颜观色的本领,能言善道,口吐莲花,享尽了一生荣华富贵。

有一些话说出来会令领导不快,所以,平时和领导相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怎样说话、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一定要分清。

以下几点禁忌在同领导谈话时一定要注意。

(1)忌说“你辛苦了!”

“你辛苦了”这句话,本来应该是领导对于下属表示慰问和犒劳时说的。如今反过来由下级对上级说,这样的话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效应。

(2)忌说“您的做法真让我感动!”

事实上,“感动”一词是领导对下属的用语。例如说:“你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耽误自己的事,我很感动!”

尊重领导,应该说“佩服”。例如说:“经理,我们都很佩服您的果断!”这样比较恰当。

(3)忌说“随便,都可以!”

领导会认为这个年轻人冷漠,不懂礼节。对说这句话的人,自然就看低了。

(4)忌说“这事你不知道”或“那事我知道”。

“这件事你不知道!”“这事你不懂!”这样的话会伤害领导的感情,是对领导的不敬。

(5)忌说“太晚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嫌弃领导的动作太慢,以致要误事了。在领导听来,肯定有“干吗不早点”的责备意味,想必不可能高高兴兴地接受。

(6)忌说“我想这事很难办!”

领导分配工作任务下来,下级却说“不好办”、“很困难”,这样直接地让领导下不了台。一方面显示自己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显得领导没远见,让领导脸面上过不去。

(7)忌过度客气。

和领导说话应该小心谨慎,顾全大局。但顾虑过多则反不足取,容易遭人误解。

在工作场合中如果过于客气,顾虑太多,反而会误事,招致误解。因此,应该善于察颜观色,以落落大方的态度去应付。要克服胆小怕事的心态,越是谨慎小心,反而越容易出错,更容易被上司误认为你没有魄力,谨小慎微,不值得重用。

喋喋不休是幸福的杀手

要想维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幸福,就一定要遵守这一条规则:千万不要喋喋不休

多年前,拿破仑三世和依琴妮·蒂芭女伯爵双双坠人情网。并且很快结了婚。

当时,他的大臣们纷纷指责。因为蒂芭仅是西班牙一个没落世家的女儿,可是拿破仑回答道:“那有什么关系呢?”是的,她的秀雅、她的青春、她的魅力、她的美丽已经使他喜不自胜,觉得自己太幸福了。他兴奋地向全国宣布说:“我已挑选了一位我所敬爱的女子,我不能要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

拿破仑皇帝和他的新婚夫人具有一般美满婚姻所必备的条件——健康、声望、财富、权力、美丽、爱情。神圣的结合之火从来没有像他们这样炽烈又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