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你一生的口才
3213800000019

第19章 职场口才:游刃职场的大智慧(6)

只要我们能为领导做出成绩,带来利润,向领导要求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他也会满心欢喜。

“老实人吃哑巴亏”,“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人们常说的两句话,也是我们的祖先总结出的地地道道的“真经”。在同等条件下,两个人做同样的工作,付出同样的辛劳,但在待遇上却大不相同。比如分房来说,一个“有苦难言”,对领导只提了一次要求,结果结婚几年3口人还是挤在一间破旧的小房里;但另一位却三天两头地找领导诉苦,有空就拨拨领导脑子里面分房的这根弦,结果被优先考虑,而那位老实巴交的同事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难道他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吗?

我们是在为了什么而工作?在为谁而工作?也许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回答,比如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服务等,但说到底,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我们是为利益而工作,比如金钱、福利、职务、荣誉等,否则就未免太虚伪了。

当我们在求职时,招聘者如果问我们对薪水的要求时,先不妨这样回答:“我不在乎钱的多少,我看重的是我的工作能力有所值。”瞧,表面上看来多么“冠冕”的话,前面说不在乎钱的多少,后面说看重自己的工作物有所值,但物有所值靠什么体现,不过是薪水多少,钱的多少。所以它其实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话,但表面上却能给人以“敬业”的精神感动。

那么如何在领导面前争取自己的利益呢?以下几点方法可能对你会有所帮助。

(1)幽默方法最得体。

在平时同领导谈话时,可以用一些隐性的自相矛盾幽默术,让领导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尤其是一些敏感话题。所谓隐性的,就是表面看不出自相矛盾,但仔细一想就可以看到其隐藏的真实想法。也就是句子的表义与真义相对立。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上任前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

当时,克林顿想让她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这一职务要求必须会说法语。奥尔布赖特会讲多种语言,且才干非凡,克林顿认为她是最佳人选。可奥尔布赖特对此职务并不热衷,她感兴趣的是国务卿的宝座。于是当克林顿就准备任命她为驻联合国大使的想法征询她的意见时,奥尔布赖特微微一笑,风趣地说:“我是会说法语。”

(2)适当地提出调换工作岗位的请求。

一个人如果能得到与自己的能力、兴趣完全一致的工作岗位,那无疑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恰恰相反。人们也往往在社会分工中,在某一部门,被安排在某个不甚理想的工作岗位。例如,有人想做技术员,却分到了车间;有人想做司机,却来到机床边……面对这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人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取向,而不能一味迁就社会,将就自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主动找领导谈谈,提出调换工作岗位的要求。当然,在提出类似的请求时,最好是先考虑一下这样做的成功把握有多大,然后再做决定。

(3)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善意的谎言去掩盖真实。

我们所说掩盖事实,是指对所求职业不利的地方。当然,这里所说的“虚”和“实”都是相对而言的。为了取得一份理想的职业,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去求职。在表现优势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善意的谎言就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位数学硕士生为了能在外贸部门谋得一个理想职业,不得不说自己是外语系毕业的硕士生。当然,他的外语水平的确不凡,通过过五关斩六将,他得到了这份工作。他是外语系毕业是虚,数学系毕业是实,可他的外语水平确实很高,这是事实。如果他告诉主考官说自己是数学系毕业的实话,那么在众多的真正外语系毕业的求职者中,尽管他的水平出类拔萃,恐怕连第一关也过不了。但不管怎么说,竞争还是凭实力的,为了让自己的实力被人承认和欣赏,适当的时候是可以用“瞒天过海”这一手段的。

但要记住,在使用善意的谎言时,有时需要用部分真实(也包括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来掩盖谎言,使说出去的谎言能够掩盖虚假之处,也就是说,要做到天衣无缝,给人一种十分真实的感觉。

(4)把握住争取利益的时机。

领导在交代重要任务时常常利用承诺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有句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对下属而言这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对领导而言心理上也感到踏实、稳定。如果领导在交代任务时忘记了承诺,或不好做出承诺,我们应该提前要求自己应该得到的,这不是什么趁火打劫,领导也较容易接受。

王翦是秦始皇手下战功累累的大将,他协助秦始皇征伐六国,但秦始皇对他疑心重重,怕他功高镇主,因而在攻打楚军时有意重用李信。后来,王翦称病告老还乡。李信在与楚军交战时受挫,秦始皇也只好放下架子到王翦面前谢罪并请他出山。王翦率兵60万出战,秦始皇亲自送到灞上,一方面表示自己的信任,但同时他对王翦掌握重权不放心的顾虑也流露了出来。于是,王翦在出发前,向秦始皇请求了许多田宅园地。始皇问:“将军就要走了,为何忧虑贫穷呢?”王翦说:“作为君王的将军,即使有功也不能封侯,所以趁君王信任、重用和偏向我时,我得及时请求点好处为子孙造福。”秦始皇见王翦如此坦诚可爱,觉得放心不少,开怀大笑。王翦到了边关,又五次派人回都请求良田。

有人觉得这样不妥,便问:“将军这样强请硬求未免太过分了吧。”王翦深谋远虑地说:“不然,秦王粗鄙而不信任人,现在倾全秦国的士兵而委任于我一人,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谋基业来巩固自己,反而让秦王因此而怀疑我吗?”

王翦不愧为智勇双全的大将,于外于内都是八面玲珑,可谓老谋深算。在接受重大任务前,当面向领导请求自己应该得到的,既表明你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也能表明你既然如此坦诚的要求了利益,那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会全力以赴,至少在领导心目中能造成这样一种印象。

(5)把握好争取利益的分寸。

有些人在向领导提要求的时候很难把握好分寸和时机,往往要求过高,引起领导的反感。所以,在争取利益时,勿为蝇头小利伤心动气,在领导心目中形成“甘于吃亏”、“会吃亏”的好印象,在小利上坚持忍让为先。同时,按“值”论价,等价交换。最简单的例子,如你拉到10万元赞助费或为单位创利100万元,你要按事先谈好的“提成”比例索取报酬,不能扩大要求,也不要让领导削减对你的奖励。

事实证明,一个有贡献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取是光明正大的。

管好自己的嘴和耳朵

不该说的就不说,不该听的就不听,这样,我们才能远离职场中的是是非非。

1、不向同事吐苦水

有许多爱说话、性子直的人,喜欢向同事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富有人情味,能使你们之间变得友善,但是研究调查指出,只有不到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所以,当你的个人危机和失恋、婚外情等发生时,你最好不要到处诉苦,不要把同事的“友善”和“友谊”混为一谈,以免成为办公室的注目焦点,也容易给老板造成问题员工的印象。

2、不听闲话

繁忙的工作之余,同事之间也许会闲谈几句。有的人传播马路新闻,有的人借机搬弄是非,女士们则热衷于谈论服装、首饰……此时此刻,你不妨谈论名人轶事,把话题的“引导权”握在自己手中。以名人轶事作为闲谈话题,一是可显得你志趣高雅,不落俗套;二是可显示出你的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久之,必然会使你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不断高移。

3、放弃鸡毛蒜皮的小事

有积极心态的人不把时间精力花在小事情上,因为小事使他们偏离主要目标和重要事项。如果一个人对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情做出反应——小题大作的反应——这种偏离就产生了。要记住,一个人为多大的事情而发怒,他的心胸就有多大。

4、能少说就少说

智慧是由闻思修而得,而悔恨是由说话而生。

目光浅窄及愚昧无知的人,往往只喜欢针对人而不谈事,最后造成蜚短流长。

有道德者,寡于言;有信义者,言而必实;有智谋者,善巧于言。

因此,说话也要同挑选食物一样,也要小心选择。尤其是注意不要谈论自己。越多讲述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和别人发生争执时,就越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申辩,指责对方的错误,这就开始说谎了。而一旦开始说谎,是非也就不远了。

5、不散播耳语

耳语,就是在别人背后说的话,只要人多的地方,就会有闲言碎语。有时,你可能不小心成为“放话”的人;有时,你也可以是别人“攻击”的对象。这些耳语,比如领导喜欢谁,谁最吃得开,谁又有绯闻等等,就像噪音一样,影响人的工作情绪。聪明的你要懂得该说的就勇敢地说,不该说就绝对不要乱说。

6、做聪明的听众

在一项关于友情的调查中,调查的结果让调查者都感到十分的意外。调查结果显示,拥有最多的朋友的是那些善于倾听的听众,而不是能言善辩、引人注目的演说家。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渴望表达自己。聪明的聆听者能够让说话者有充分的表达欲望和表达机会,自然就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即使你真的按照上面的原则做了,却仍然有搬弄是非者把“是非”搬弄到你的头上,又该如何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坦荡地面对。人生在世,从娘肚里一出来,就被别人议论:这孩子乖不乖,丑不丑;长大成人,人际交往日益扩大,被别人议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全然不被别人议论的人几乎没有。搬弄是非者谰论别人,就其内容来说,有真的,也有假的;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有吹捧的,也有贬低的。但不管哪种议论,都应该以坦荡的胸怀,泰然处之。当听到吹捧自己或说自己好的议论时,不要忘乎所以,自以为不得了;当听到贬低自己或说自己不好的议论的,则应该冷静分析,区别对待:对议论中某些合理的东西,要“消化吸收”,引以为戒;对议论中不符合事实的东西,也不必怒形于色,耿耿于怀,不必为那些议论弄得自己惶惶不可终日以致失去心理平衡,影响情绪,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议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