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你一生的口才
3213800000015

第15章 职场口才:游刃职场的大智慧(2)

同事不是朋友,一般都没有太深的交情。因此,找人之前说话一定要客气,而且要以征询的口气与同事探讨,请他帮忙想办法。受到如此的尊重,同事如果觉得事情好办,自然会自告奋勇地去办,几句客气话,省去许多麻烦。办完事之后,一般不要用钱来表示谢意,客气几句,说声谢谢就可以了;如果执意要拿钱来表示,容易引起对方反感,因为同事之间办点事就接受物质感谢,会给大家留下坏印象。

(3)目标明确。

一些比较笼统不明的事一般不找同事去办,办一件事之前,要先知道你这位同事的社会关系,以及他办起来是否有太大的难度,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你才能做到张口三分利,也不至于叫同事左右为难。

(4)分清有些事情不能找同事。

自己能办的事尽量自己去办。如果同事不能直接办也得“人托人”,这样的事,不如转求他人。和同事利益相抵触的事不能找同事去办,即便这利益涉及的是另一个同事。

同时在找同事帮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说难听的话。

在找同事帮忙时,就要使对方产生好感,所以,必须言语和善。尤其是那些心直口快的人,更要深思慎言,不说让人生厌和惹人不快的话,那样会事与愿违的。

(2)不说沮丧的话。

既然去求人,就处在比较卑微的位置。在出现困难和危难的时候,人往往心力交瘁,情绪低落,会有意无意地在和周围人的交往中,说一些情绪沮丧的话,这是不得体的。因为他容易给人一种压抑的气氛,引起对方的不快,也易形成话不投机。

(3)不说贬低自己的话。

有个别求人者喜欢贬低自己来抬高别人,殊不知你的谦虚有时在对方看来却是一种畏缩。谦虚要用对地方,不能自贬的时候,还是实事求是的好。

(4)不说担心、怀疑对方的话。

求同事办事的人,往往意愿都比较迫切,因此,容易说一些急于求成,催促对方的话,怀疑对方能力、权力和身份的话,表现自己的担心和情绪低落的话。这些话暴露的多是一些负面意识,因而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这是应尽力避免的。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懂得与他人良好地相处,并善于利用你身边的资源,巧妙利用同事为你办事,会对你大有帮助。

讲话不能意气用事

在同事之间,一定要控制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伤害到同事的面子,不要意气用事。

聪明的人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说话有理有据、有礼有节,很有分寸,从不把话说死说绝,更不会去伤害同事的面子。生活中,多个朋友就多条路,多个敌人就多堵墙,这个道理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不能团结人,不仅会使自己在生活中无法前进,即使是正常的工作,也会遇到种种不应有的麻烦。

要给同事留面子,你首先要养成绝对不去指责他们的习惯。指责是对人面子的一种伤害,它只能促使对方站起来维护他的荣誉,为自己辩解,即使当时不能,他也会在日后寻机报复。

有些人在说话的时候,总是不去看别人的脸色,不管时机和场合,只要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顾及他人的面子,说个不停。

例如:“我永远不会办你所搞砸的那些蠢事。”“谁像你那么不开窍,要我几分钟就做完了。”“你跟某某一样缺心眼儿,看他那德性。”如此种种,估计谁听了都会不快。人人都爱惜自己的面子,而这种绝对的断言是极不给人面子的一种行为。同事哪里会忍受得了,他们听到这话,即使不会立即与你兵戈相见,大干一场,也会对你怀恨在心而导致结怨树敌,对自己没有丝毫的好处。

王芳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级职员,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文字水平,都处在单位的一流水平,上司对她的能力也是充分肯定的。平时,王芳的热情大方,率真自然,是比较受人欢迎的。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王芳的率直和不加掩饰,过于情绪化,不论对谁,只要她看见不对的地方,就不加保留地指责出来,一点儿也不给人面子。这在职场中有时可是个大忌。前不久,单位提拔了一个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和业绩都不如她的女同事。王芳很生气,平时上司就对这位女同事特别关照,什么升职、加薪等好机会都会想着她,好事几乎都让她占尽了,眼看着处处不如自己的同事,一年之内竟然被“破格”提拔了三次,而自己的业绩明明高出她好多,可上司好像视而不见,只是一个劲地让她好好工作,好机会总没她什么事。

这次,王芳真的恼了,她义愤填膺地跑到上司的办公室去“质问”,并义正词严地与上司“理论”起来,可上司那儿早已准备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尽管这样上司还是被王芳搞得非常狼狈。从那以后,王芳的情绪一度受到影响,还因此倍受冷落,同事也不敢轻易同她说话了。王芳很难受,又气又急又窝火,自己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工作干了一大堆,领导安排的工作也能高标准地完成,可为什么总是费力不讨好呢?看看那位女同事,也没干出什么出色的成绩,可人家不慌不忙的总是好事不断。

在工作中,像王芳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处理工作和事务时,首先就要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地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以免伤害自己和伤害到他人的面子。不加控制地直接流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显示出自己本身肤浅、没有城府。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感,甚至连乞丐都不受嗟来之食,那正是因为太伤自尊,太没面子,更何况是地位相当、平起平坐的同事?纵使同事犯错,而你是对的,如果没有为他保留面子就会毁了一个人。

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很重要的问题。而很多人却很少会考虑到这个问题。他们常喜欢摆架子,我行我素,在众人面前指责同事,而没有考虑到是否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为他人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的国君设宴款待国内名士。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都喝到,有一个没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马于期怀恨在心,便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

楚国是个强国,攻打中山国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国王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手拿戈跟随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个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您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是他的儿子。臣的父亲临死前嘱咐,中山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中山国君听后,感叹地说:“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肉羹而失国矣。”意思是,给的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肉羹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

这段话道出人际关系的微妙。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少许金钱,尚不至于发此大怒。而一旦面子受到损害却不是轻易就可弥补的,甚至可能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中山国王因一杯羊肉羹而失国,却因一壶食物而得两勇士的故事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这对我们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和有益的启发。

《圣经·马太福音》有句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被大多数西方人视为工作中待人接物的“黄金准则”。真正有远见的人不仅要在与同事的日常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儿”,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别人留面子,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挣面子。言谈交往中少用一些绝对肯定或感情色彩太强烈的语言,而适当多用一些“可能”“也许”“我试试看”和某些感情色彩不强烈、褒贬意义不太明确的中性词,以便自己“伸缩自如”,是相当可取的。

人们常说:“关心则乱。”我们常常会急切地把自己的看法、建议、批评一古脑地塞到别人的耳朵中,却不管方法是否得当,别人是否能接受。殊不知,好的建议批评,那也要别人真正听取接纳了才会产生效果。

给别人面子,就能赢得友谊、理解和发展,化干戈为玉帛。“没有人喜欢挨耳光,也没有人会拒好意于千里之外。”

谦和能融洽同事关系

职场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同事之间难免有被误解、被人嫉妒和被人背后议论之类的事情发生。这时,我们应该放宽心态,去宽容别人,礼让别人。

同事之间由于工作和生活中来往密切,语言交往频率高,难免出现话语不周、言词失当等误会现象。这就要求你要胸怀宽广,分寸得当,适可而止,不过分计较和追究非原则性琐事。

误会的产生,很多的时候也是由于一些性情古怪的人造成的。而对于这种人,不要怀有怨恨的心理。剑拔弩张,针锋相对,不但于事无补,也许会节外生枝,酿成大祸。应该看到,在多数情况下,误会的发生总是意味着误会者同你之间已有某种隔阂,只是这种隔阂平时未为你所注意,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它趋于表面化了。这时,就需要我们作一些“修补”工作。反之,如果对误会意气用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误会就很可能成为彼此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导火线。

同事之间在日常语言交往中,要顾全大局,不计较只言片语,在非原则问题上能忍让。在原则性问题上应是非分明,但在一些非原则性小事上,如果发生语言摩擦,应以事业为重,不要激化矛盾,即使有理也不妨让三分。

小王和小赵合作完成一项工程。工程结束后,小王有新任务出差,把总结和汇报的工作留给了小赵。正巧赶上小赵的孩子生病,小赵因为忙于给孩子看病,一时疏忽,把小王负责的工作中一个重要部分给弄错了。总结上报给主管以后,主管马上看出了其中的毛病,找来小赵。小赵怕担责任,就把责任推给了小王。因为工程重要,主管立刻把小王调回来。小王回来后,莫名其妙地挨了主管一顿训斥。仔细一问,这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赶快向主管解释,才消除了误会。小赵平时与小王关系不错,出了这事后,心里很愧疚,又不好意思找小王道歉。小王了解到小赵的情况,主动找到小赵,对他说:“小赵,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别太在意了。”小赵十分感动,两人的关系又近了一层。

不计前嫌,海纳百川。由于同事之间每个人的文化程度、经历、年龄、性格、气质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工作中难免产生意见分歧,以致发生冲突。遇到这种情况,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意气用事,不使用过激的语言以免激化矛盾。在同事中,也可能碰到犯过错误的人,特别是反对过自己的人,同这种人相处在语言上要公正地对待他们,不计前嫌,宽容大度,这是胸怀宽广的体现。心胸狭隘、小肚鸡肠,对人总是冷嘲热讽、言语尖刻,是很难处好同事关系的。这样的人不仅在人际关系上经常出现紧张状态,而且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同事之间最好要有自己的心灵盾牌,那就是宽容铸就的尊重与理解。

现在的社会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与不好应付的同事打交道。绝大多数的人与这种类型的同事往来时,心情都相当不轻松、不愉快。如果可能的话,大家都想对他们避而远之。但是,既然无可避免,最好的方法便是正视并面对这件事,进而设法寻求解决之道。

统一企业的董事长高清愿说:“待人处事,要包容大度。”这个道理尽人皆知,可是这也是最典型的知易行难的事,有人就开玩笑地说:“眼睛都容不下一粒沙,更何况是他人对自己的辱骂与毁谤?”

他认为,要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要有肚量与气度,所谓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捐土壤,故能成其高。他举了多年前自己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多年前,基于道义与情义,他在台南帮忙投资了一项自己全然陌生的事业,接手时,这个事业已摇摇欲坠,再加上市场开放竞争,百家争鸣,前景极为黯淡,面对这个必败的局面,他们苦撑多时,仍亏损连连,最后在兼顾了情理法的情况下,决定退出。

但是事情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容易解决,这家公司的部分高级员工,以他们退出为由,把问题政治化,来凸显劳资对立的问题,这段期间,有很多不实的言论都落在高清愿的身上,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皆极尽诋毁之能事,对个人造成不小的伤害,很多朋友都替他抱不平。之后,这家公司几番易主,他也逐渐淡忘此事,后来,有朋友告知有一家企业负责人希望能来统一公司就通路销售一事与他商议。

进一步打听之后,才知道这家企业竟然就是当初接手的那家公司,负责人虽已换手,但是当初诽谤他甚烈的一些员工,仍位居高位,在这种情形下,他还是决定和这些朋友会面,并愿意协助他们进行产品的销售,不久之后,又设宴款待这些新朋友,结果,宾主尽欢。

有些熟悉内情的朋友,都认为不值得也无此必要,但是,高清愿的想法是,在成人的世界要化敌为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他仅是顺势帮忙他人一下,再诚心请别人吃饭、谈谈心,即能因此化解误会,何乐而不为呢?

高清愿说,他也是一个凡人,遇到无理或无礼的事,也会生气,不过这些气,常与忘性连在一起,事情过了,也就忘了,每次生气,很少过夜,隔天,就丢在脑后了。其实,我们也都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也都有自己的脾气与原则,遇到不平之事或者遇别人恶意的毁谤,也会气愤难平。

我也曾经被落井下石、恶意伤害过,那些伤害在当时的确留下难以抹平的伤痕,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能坦然面对那些落在身上的痛楚,并且学会用另一种宽容的心去面对,我觉得自己并没有损失,反而因此获益。与其在心中还留着怨恨,倒不如把心胸放宽,让自己有更多的包容力来面对人生,迎接未来。

对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语言要谦和尊重。同事之中,饱学之士大有人在,水平高、能力强的人可能就在你身边。对这些才学确实比自己高的同事,要心悦诚服地向他们学习,尊重他们,并如实地向上级反映和推荐。绝不能对强者妒火中烧,进行打击和排斥。对资历较浅、能力差或存有一些缺点的同事,应语言含蓄,态度诚恳。

作为同级,任何人都不要以己之长,量人之短,更不应体现在语言中,对能力差、资历浅的同事不应歧视、嘲笑,更不应在人前背后评头论足,而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善意说明、暗示或转告等,帮助他们改进。

经常赞美你的领导

在与领导相处时,不仅要懂得赞扬的重要性,还要善于运用赞扬的艺术,这样才能与领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禁不住赞美的话语,对于领导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掌握说赞美话的艺术,就能够更好地加深同领导的关系。说话同办事是相辅相成的。话说得好听,说得到位,领导便易于接受我们所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否则即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容易办砸。所以,必须要学会说赞美领导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