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你一生的口才
3213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一言知其贤愚”。口才是一个人的思想、智慧、知识、见识、性格、气质等综合元素的反映。人们常常免不了“以貌取人”,但更多时候是“以言取人”。

口才好会让人如沐春风,极为受用,小则可以让人快乐,大则可以办成大事;口才不好,小则会引起他人反感,大则可以招来祸患。舌头是圆的,也是软的,又圆又软的舌头能把“丑话”说成“好话”,也能把“好话”说成“丑话”。

人才也许不是口才专家,但有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口才是现代智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思维敏捷、能言善辨是成功的保证,一个善于说话的人,必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深刻认识事物,只有这样,说出话来才能一针见血,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虽然一生穷困潦倒,但他为人却是刚正不阿,满腔正气。一天,蒲松龄身着布衣应邀去一个有钱人家赴宴。在席上,一个穿绸裹缎的矮胖商人阴阳怪气地问:“久闻蒲先生文才出众,怎么总也不见先生金榜题名呢?”

蒲松龄微微一笑,说道:“我对功名已心灰意冷,最近我已经弃笔从商了。”

另一个满身绫缎的瘦高官吏故意装出很吃惊的样子说:“经商可是挺赚钱的。可蒲先生为何衣着平平,是不是血本无归呀?”

蒲松龄叹了口气说:“唉!大人您说得不错,真是未卜先知呀,我最近跑了趟登州,碰上从南洋进来的一批象牙,许多都是用绫缎包裹,也有极少数用粗布包的,我原来以为绫缎包的会名贵一些,所以就多要了些,只要了少许粗布包的。可谁料带回家一看,唉!绫缎包的竟全部是狗骨头,粗布包的倒是真正的象牙。”

权贵们听后一个个心照不宣,默默无言。

蒲松龄面对权贵们的讽嘲没有退缩,他用自己机敏睿智的口才艺术巧作比喻,将自己比喻成象牙,而那些权贵自然就成了狗骨头。他不仅为自己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也将那些权贵们羞辱了一番。

口才是一个人的修养、智慧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良好口才的标志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文、言之有情、言之有趣。要做到这些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这需要系统地学习。

本书用生动的事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你介绍了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口才技巧。教你如何运用最巧妙的语言把话说到对方的心里头,并且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你进入光明的坦途,帮你开启智慧之门,让你在人生的大道上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