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间再无广陵散
32103200000001

第1章 美玉少年

曹魏景初三年,一个十五岁的翩翩美少年正在窗前读书,外面的一片桃林里开满了鲜花,阵阵飘香传来,让人如饮醇酒。

他放下书卷,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外面,清风吹过他清秀的面庞,宽大的白袍随风飘起。“真美啊!”他轻轻说道。

他踱步来到古琴前,双膝跪下,轻轻拨动琴弦,悦耳叮玲的琴声透过漆红色的窗棂飘向四野。他背后的屏风洁白淡雅,屋内古色古香。在地里干活的农人听到琴声抬起头来,木头似的立在那里倾听。

在河边浣纱的女子,听到琴声眺望着远方。每当这个时候,天地格外清净,那清幽的山谷,和着美妙的琴声,真是人间仙境。

弹琴的少年就是嵇康,字叔夜,这个少年是那个时代的标志。这个时代统称魏晋南北朝,这是个混乱而荒唐的时代。这个时代有潘安、卫玠,有兰陵王高长恭,有陈留王曹子建,但唯独他嵇康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绝唱,他那飘渺潇洒的背影从未被人遗忘。

他的放纵风流、忠贞刚烈、痴情洒脱,以及临刑前的一曲《广陵散》,是历史的玄音。他的生命虽然不长,但却用自己的才华和性情,诠释了什么才是人生。

嵇康出了门,漫步在树林中,漫天的飞花映着他那竹子般的身材。因为他的才学、相貌、品性和家世都非常出众,所以不断地有豪门小姐上门提亲,对于此,嵇康笑着拒绝了。

在这一年,嵇康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跟随母兄来到了京师洛阳。嵇康不喜热闹,虽然到了洛阳,可每日里仍是琴棋书画,过得非常惬意。

这日早晨,嵇康和母亲、兄长一起用餐。哥哥嵇喜问道:“二弟的诗书读的怎么样了?”嵇康笑笑说:“小弟每日研读老庄,受益匪浅!”嵇喜一听,放下筷子说道:“大丈夫当以修身治国为先,还是要多读《论语》、《春秋》才好!那些黄老之术消极避世,以后还是少读!”

嵇康对哥哥很是尊敬,他说声:“是!”嵇母叹口气说:“康儿也老大不小了,是该订门亲事了!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儿要早点成家才是!”

嵇康听了默不作声,嵇喜说道:“大丈夫何患无妻!二弟若没有意中人,先纳个妾也行!”嵇康听了满脸羞红,他说:“小弟非庸俗之辈,决没有纳妾的心思。平生只愿得一红颜知己足矣!”嵇喜摇摇头说:“男人三妻四妾算什么?二弟你也太迂腐了!”

正谈话间,管家来报。管家慌慌张张地进来说:“主人!听说陛下驾崩了,诸公卿都已经匆忙进朝了!”嵇喜和嵇母大惊,嵇康听了默不作声。

嵇母对嵇喜说道:“我儿乃大魏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应速速进宫,为大行皇帝服丧!”嵇喜点点头,抹着眼泪换了丧服,急忙进宫了。

嵇康自幼丧父,有母亲和兄长抚养长大,哥哥在朝中为官,养活着全家老小。

嵇康从小就受母亲教导,对朝廷要忠,对朋友要义。此外他自己还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对于爱情也要忠贞不二。嵇康对于朝政还没有过多的了解,他只知道皇帝去世了。

果然宫内随后发了讣告,魏明帝曹叡驾崩了,其过继的儿子曹芳继位,是为少帝。明帝临终时指定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辅政。曹芳继位后的次年改元正始,天下还算太平。

这一年嵇康十六岁了,可他每日仍是琴棋书画,饮酒作歌。嵇喜退朝之后回到家中,他看到自己的弟弟每日呆在家中,很是无趣。

他说:“二弟啊!怎么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走,我带你出去见见世面!”嵇康笑道:“小弟性喜清静,更不愿与凡夫俗子为伍,哥哥自去!”

嵇喜笑着点点头说:“我弟情趣高雅,将来必成大器!”然后拉着嵇康就走,嵇康忙说:“哥哥,我不去!我在家陪母亲!”

这时嵇母出来说道:“我儿自去,为娘自有丫鬟照顾。你出去结交些士人官宦,也好早日出人投地!”嵇喜拉着他边走边说:“我这次带你见的人不同别人,乃是高雅之士!”

嵇康穿了履屐,将一束黑丝挽上,他问道:“哥哥说的是谁?”嵇喜头也不回的说:“着什么急?见了自然知道!此人乃是当今名士,在太学开讲玄学!一般人是见不上的!”嵇喜拉着嵇康来到太学,这里是汉魏的最高学府,集中了天下名士。

只见这里早已拥挤不堪,大家熙熙攘攘。嵇喜硬拉着嵇康塞到前面,歪斜着站住了。二人喘口气,嵇康往经坛上望去,只见一个中年人端坐席上。他手捻胡须,穿一身素衣,披一件长袍,头戴纶巾。这人精瘦,眼睛炯炯有神。

嵇喜指着这人说:“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山涛,山巨源。旁边那个涂脂抹粉的男人是当朝驸马何晏,何平叔,官居侍中之位。”

嵇康果然看见山涛旁边有一妖娆男子,脸色洁白如同涂了粉,好似女人。嵇康早听说何晏的大名,因为肤白貌美有“傅粉何郎”之称。今日一见何晏,其美貌果然让天下女子失色。

何晏学问很大,他不但是曹操的女婿,还是文坛领袖,开正始玄学之风,又因为他喜欢服五石散养生,引起了当时的士大夫纷纷效仿。

只见何晏缓缓站起,他理了下耳旁的发髻说道:“都不说话了!请山巨源公为大家开讲玄学!”然后频频一笑,优雅地坐下。

山涛拱拱手说道:“诸位!不才承蒙何平叔相邀,来我太学畅谈玄理,鄙人荣幸之至!今日鄙人无所谈,只与诸公谈无为和无不为之事。”说着山涛笑笑,问道:“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那么敢问诸公,道到底是无为呢?还是无不为呢?不知何人解此疑惑!”

下面太学生们交头接耳。此时一少年秀士出来说道:“这有何难?道无为尔!”山涛笑说:“为何无为?”少年说道:“道法自然,故无为也!若有为,何来自然?”下面的人连说:“妙!好啊!”这少年得意洋洋。

山涛瞟他一眼,轻轻问道:“既无为,老子为何又说无不为?岂不是自相矛盾?”少年呆了,不知如何作答。此时又一三四十岁的儒者出来,他说道:“道无不为尔!”

山涛仍然平静地看着他问道:“为何无不为?”儒者说:“若非道无不为,何来万物?岂不闻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道不为,万物何以生长?”众人又觉得有理,纷纷称赞。

山涛接着问道:“既无不为,圣人又何必说其无为?其不是又与无为相矛盾?”这儒者也被问住了,不知如何作答。

嵇喜听得一头雾水,他对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向来不懂,他只知道山涛学问很大,所以才带着嵇康来的,目的就是让他见见世面。

正当众人议论不止时,嵇康突然狂笑,他爽朗悦耳的笑声震动四野。众人大惊,一个个的看着他,看着这个不知名的少年。嵇喜也吓了一跳,他忙说:“二弟不可无礼!这成何体统?”山涛和何晏却欣赏地看着他,山涛说:“这位朋友有何高论?为何发笑?”

嵇康停住笑,扫视一下大家说道:“此等浅近之理又何必谈论?岂不是辱没了太学之士和山巨源之名?”山涛也不恼,端起案上的茶盅呷一口,说道:“既是浅近之理,还望阁下赐教!”

嵇喜拉了下嵇康衣袖说:“二弟不要逞能!”

嵇康装作没听见,高声说道:“无乃万物之本!是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老子云道无为,是因为万事贵无,无为乃道之本源!又云无不为,是因万物顺应道,方能无不为。因此又可以说,道以其无为来教化万物,万物明白了道的无为方能自然生长,才能无所不为!所以老庄才说道无为、无不为而!尔等诸公饱读经书,还就无为、无不为,争与不争,此等浅近之理辩论,岂不是庸俗无学之辈!在下听了焉能不笑?”

山涛和何晏听了大喜,他二人相视一笑。山涛问道:“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嵇康抱拳道:“在下嵇康,字叔夜!”山涛笑笑说:“请阁下务必到草舍一叙!”说着从袖中拿出名刺,亲自走过来递上。嵇康接过来,看着他说道:“多谢!”

随后山涛站起来招来马车,何晏高声说道:“诸位!今日山公有事,经筵到此为止,来日再开!”众人哗然,对嵇康指指点点,至此嵇康开始声名鹊起。

嵇喜看见大名鼎鼎的山涛,竟然邀请自己小弟到府中去,感到既惊喜又诧异。嵇康和嵇喜说道:“哥哥,小弟走了,您不必等我了!”随后嵇康在山涛陪同下上了车,何晏也紧随而去。

嵇喜呆呆地望着,他这个朝廷大臣被凉在一边,自己无官无职的小弟,却被名士们奉为座上宾,真是惭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