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随史
32098000000041

第41章 九指张郃

曹公以军中无粮,又恐河北兵马复投袁氏为由,命张郃尽数坑杀降卒十五万。郃无奈从之,事后张郃断指明志,誓杀天下不忠不义之徒。人谓其曰:“九指张郃!”

——《三国随史》张郃传。

……

官渡战场。

曹营诸将站在曹操身后,望着面前滔滔黄河之水,心中与脸上都是一片笑容。因为这一仗,他们坚持到了最后。不可一世的袁本初被他们打得,丢下数十万大军,以及营中无数的金银珠宝,冲忙带着七百余骑连夜渡过黄河,落荒而逃。

“孟德,不如吾军趁此大胜之机,渡河过去,将袁本初的河北连根拔起!”夏侯惇豪迈的说道。

“你这盲夏侯,又在说胡话,吾军眼下是什么情况汝不知吗?袁本初此战一败,虽说再也无力与吾军抗衡,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道理难道汝不知吗?”一旁的曹仁讽刺说道。

“竖子,竟敢骂吾。再说一遍试试?”夏侯惇一听盲夏侯一词,马上就暴怒起来。

“吵什么!身为大将,还在这里争相打闹,成何体统?袁本初就是因为这样败亡的你们知道吗?”曹操一声大喝,夏侯惇,曹仁两人顿时鸦雀无声。

这时一旁的郭嘉看着两人的囧态,嘴角微微一扬,继而对着曹操说道:

“主公,今此一战,不出三五年内,北方可定。当务之急是处理好这十五万降卒,这些人都是被迫投降,他们家人俱在河北,依旧心系袁氏,处理不当便是祸害。”

“对啊,主公。更何况吾军也没有这么多粮草来供养他们。”荀攸也提醒说道。

“此事确实麻烦,既然是奉孝你提出的,便交由你全权处理。”曹操给郭嘉使了个眼色,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这时贾诩命人抬上了几个木箱,打开里面装的全是竹简与书信。对着曹操,贾诩恭敬的说道:

“启禀主公,这些东西都是从袁本初大帐中搜出来,乃是许昌大臣与各地守军与袁军的来示密的书信。还请主公定夺。”

曹操看了看这几箱子的书信,淡淡一笑。抱起一个箱子便扔进了黄河之中。

曹操回头看着众将吃惊的表情,笑着解释说道:

“袁氏鼎盛之时,吾尚且需要避其锋芒,何况众人呼?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嘛。不碍事!”

曹操说完示意夏侯惇,曹仁将这些书信全都扔进了滔滔黄河之中。

……

南阳境内。

有三匹马正奔驰在一处林子之中,三匹马却有四个人,这四人便是,我与婷儿,以及孙策与鲁肃

“哈哈,随云贤弟,没想到在此地也能相逢。看来我们这兄弟之情乃是上天照顾。”孙策骑在马上,笑着说道。

“那是当然。”我说道。

“主公让众人绕道荆州,从江夏回江东。自己为何还要待在此地呢?还是回江东吧。”骑在马上的鲁肃劝着说道。

“无妨,既然在此遇上了贤弟,自然要一同欣赏一下荆州的大好河山。子敬将心放到肚子里吧,有我这贤弟在,保证安全返回。这世上能让吾这贤弟吃亏之人,还没生出来呢!”孙策笑着说道。

“兄长谬赞了,小弟如何能当得如此评价。”我骑在马上,一手搂着妻子的腰部,一手握着缰绳谦虚的说道。

“呵呵,不过贤弟,你这到底要带为兄去哪里?荒郊野外的,难道是打猎?”孙策笑着说道。

“这都不知道,真没文化。南阳诸葛庐,隆中卧龙岗。没听说过吧,瞧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妻子双手抱着我,取笑孙策说道。

“诸葛庐?卧龙岗?这吾还真没听说过,子敬你听说过吗?”孙策被婷婷说得是一头雾水。

“前方之地确实叫隆中,不过什么诸葛庐?卧龙岗?恕在下才疏学浅,还真是闻所未闻。荆州姓诸葛之人,吾只知道诸葛子瑜,莫非随云要寻之人是他?”鲁肃也是不知道。

“天机不可泄露。”我装作神秘的说道。

我心中早就料到孙策和鲁肃二人不可能知道,毕竟诸葛亮现在就二十出头年纪,要说名声的话也就是在鹿门山的那一帮好友会知道。还有我与婷儿这穿越来的人会知道以外,除此之外其他人是不可能知道滴!不过鲁肃竟然会知道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倒是让我吃惊不小。

……

官渡,张郃帐内。

全身孝服的张郃跪在在地上,手中拿着一把宝剑。四目通红,身体颤抖。帐中的案子早已被劈成两断,案上的东西散落一地。似乎刚刚受到了天大的刺激一样。

“吾张郃在此立誓,今生今世誓若不能为河北十五万降卒讨回公道,手刃敌酋。则死后不得超生,自愿入十八层地狱,以赎今日业障。空口无凭,断指为证!”

“刷”

一道鲜血飞溅到帐上,张郃左手小拇指应声而掉在了地上。

这时高览刚好进入帐中,急忙一把扶起要倒在地上的张郃。

“俊义兄,你这又是何苦来呢。”

张郃苦笑一声,虚弱的回答道:“不如此做,张郃于心不安。如今吾已是河北罪人,今生今世,如若那人不能助吾完成此愿,九指张郃,誓必杀尽天下不忠不义之人!”

……

同时,曹操帐内。

郭嘉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了进来,与往常能说会道不同,今晚却是一言不发。

“事办完了?”

曹操见郭嘉如此,干脆自己先问道。

“十五万人,还有那意图逃回河北的沮授。,全由张郃,高览亲自动手,尽皆坑杀,无一身还!如此一来解决了十五万降卒困扰,二来张郃,高览二人纳了投名状,也不用担心二人反叛,因为天下再也没有人会收留他们。”郭嘉沉重的说道。

“奉孝,吾亦知杀降不祥,不仁。可吾也是没有办法之举!宁吾负人,休人负我。”

曹操再次凄怆的无奈说道。

“或许只有让天下重归统一,才能让百姓安居,此也是嘉平生之愿也。”郭嘉正色说道。

“文若遣使来报,江东狮儿乘机取了合肥,意图不明。如今此间事了,大军明日班师!”

……

隆中。

我一行四人骑着马到了隆中之后,就下马步行,以示尊重的同时也欣赏一下这乡村田园美景。

“想不到此地竟然会如此幽美。当真是曲径通幽,青林翠竹,平淡恬静。隐士高人居住之所在。”

孙策牵着马,欣赏着这四周的景色,忍不住称赞说道。

“兄长,前面这条盘延曲折的山岗便是“卧龙岗”,我要找的人便在前方不远处。临来之时,我们可是有言在先的。兄长江东已经人才济济,此人就不要惦记了。”

我牵着婷儿的芊芊玉手,对孙策说道,生怕孙策变卦。

“呵呵。随云,这你就不对了。如果真如你所说,此人有神鬼莫测之机,呼风唤雨之术,为天下国士无双的话,那就看你我双方谁更得其青睐咯。”一旁的鲁肃笑的很是阴险。

“哼!放心吧相公,卧龙先生是看不上江东的。”

婷儿见我被难住,替我解围说道。

四人一路有说有笑,来到了一处相对开阔之地,三面环山,一条小山沟从中穿过。发出潺潺流水之声,宛如天籁之音。四周满是翠绿的竹林,微风吹拂之时,落叶飘然而下,胜似画中仙境。

一栋竹楼院子在这仙境之中拔地而起,与山林浑然一体。十分幽静,犹如世外田园一般。

我见院子门口有一小童,正在打扫落下的竹叶,于是走上前去,轻声问道:

“敢问这位小哥,此地可是卧龙先生居所?”

“额,这位客人找错了吧?什么卧龙先生?这隆中方圆之地,吾烂熟于胸,并没有卧龙先生。”那小童拍拍胸脯回答道。

“没有?不可能啊,难道此时诸葛孔明还没有卧龙这一外号?”

我心里想着又对那小童问道:

“那再问小哥,此处可是诸葛先生居住所在?”

“我家主人的确是复姓诸葛,但不是什么卧龙先生。”小童眼睛一转回答道。

“随云,你搞什么嘛,什么卧龙乃是再世管仲,乐毅。我看是你瞎编的吧。”身后的孙策取笑道。

我白了孙策一眼,继续对小童说道:

“我们要找的就是你家主人,有劳禀告一声,就说远客慕名而来,请先生一见。”

“对不起各位,吾家主人从不见外人,几位请回吧。”那小童说着,将院子的大门给关上了。

“你!”

孙策一听这话,脾气上来,马上就要冲上前去揍那小童,被我一把拦下。

“随云,你要找的究竟是何人?真才实学还没见识,这摆谱的架子倒是挺大!”孙策抱怨的说道。

“兄长不必如此,看小弟的。”我灵机一动张嘴高声朗诵起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就在这时,后面路上正好有一中年男子走来,听了我的朗诵。高声称赞道:

“好!好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下黄承彦,敢问这位公子高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