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随史
32098000000039

第39章 刎颈之交

征虏中郎将吕范闻太史慈与张勋相持不下,乃独入合肥城,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张勋,杨弘,开关献城。

——《三国随史》吕范传。

张勋,杨弘,袁公路死节之臣也!二人为刎颈之交。合肥败,二人死节。为太史慈厚葬。

——《三国随史》张勋,杨弘传。

……

自从孙策在安风津方圆数十里的曹军关口大闹一场之后,对突袭许昌是做足了文章。因此也成功的吸引了附近曹军的注意力。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刘勋手上数万大军的围剿,还有驻扎在汝南附近的曹军大将李通的兵马。

孙策本就只有千余人马,何况目的也已经达到。所以就不做停留,也不和刘勋正面交锋。领着人马一路且战且退,就到达了现在这个地方。

安风津东南百里一荒废村庄之处。

村子大约是黄巾起义之时就荒废了,到处写满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标语。想来大概是整村人跟随黄巾军起义而去,也就再也没有回来。

孙策等人赶了一日的路,终于有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众人也是长舒口气。悬在空中的心,也放了下来。

黄盖领着一队人马,将村子巡视了一遍之后,回到孙策等人休息的院子,脚刚跨进门槛就对着院内的众人说道:

“这庄子还真是隐蔽,与外界就只有一条路可通,四周又都是巨石相连,再加上如此茂密的树林阻碍。要不是吾军误打误撞发现,还真没人找的到此地。”

“公覆,此村可有水源?”坐在孙策身旁的程普问道。

“放心吧,德谋。村中有数口水井,都能饮用。”黄盖一边说着走到一块大石头边上,坐了下来。

“好,那今夜便在此地休整一夜。明日再出发。”孙策坐在屋门外的石阶上说道。

……

许昌,荀彧府上。

这几日以来,许昌附近并没有出现孙策的兵马,荀彧就愈发的肯定自己当初的判断,孙策的目标根本不是许昌,而是扬州等地。

不过事到如今,说什么也没有用了,从刘勋的大军回援的那一刻起,扬州等地就相当于送给了孙策。

不过既然孙策敢亲自前来,以身为饵。荀彧也就想将孙策彻底的留在这里,让他有来无回。这不就荀彧专门请来了另一位曹操的心腹——满宠满伯宁。准备和他商量一下如何擒拿孙策。

说道这个满宠满伯宁,可是个铁面无私,从不徇私枉法,不畏权贵,铁腕公正,行事雷厉风行的主。

满宠早年当县令之时,其县内督邮贪赃枉法,满宠直接将其用刑至死,督邮死后满宠弃官回乡。

曹操至兖州之时,征辟满宠,后来就一直担任许昌令,期间曹洪的家人,宾客犯法。曹洪求情不得便向曹操求情,而满宠直接赶在曹操到来之前,将犯人处死。这一举动得到了曹操的大加赞赏,从此以后满宠声威大震,得到了一个“铁腕”的称号。

满宠得知荀彧找他商量大事,也是第一时间来到荀彧府上。

“荀令君,既然孙伯符敢亲自前来,那便要让他有来无回!”荀彧被称为荀令君已是家常便饭了。

“呵呵,伯宁,此次找你前来,是有大事相托,还望伯宁切莫推辞。”面对满宠的讨好,荀彧也觉得好笑起来。

“令君吩咐便是,满宠尽力而为。”满宠不卑不亢的说道。

“好,如今孙策孤军入内,后又有刘勋追兵堵截,吾意请伯宁随汝南李通将军一道,搜寻孙策孤军,一举消灭。”荀彧说道。

“敢问令君,为何不救援扬州?”满宠疑问说道。

“伯宁,你处事不深,自然无法看透其中的道理。扬州之地,多半是易攻难守之地,孙伯符占据之后,不久必然自己便会退去,一定是另有图谋。最关键的是主公现在官渡,根本无兵可调,而刘勋又是降将,如若逼得紧了,我怕将其逼反,那便得不偿失了。”荀彧解释说道。

“原来如此,荀令君放心,吾一定协助李通将军,将孙策这股孤军留在这里。”满宠信誓旦旦的说道。

……

夜已经深了,鲁肃从睡梦中惊醒。却发现孙策正站在院里的一颗老树下,抬头望着星空中的星星。

“主公,可是在思考什么?”鲁肃走上前去问道。

“子敬。你说吾军这千余人现在的处境,不正好像这院里种的一颗树吗?正是一个“困”字啊。”孙策担忧的说道。

“主公,敌军数万人马,吾军千余人马。明面上看去确实是困境,不过只消吾等将敌人引进来,而后我等再将大树砍去,那敌军不就成了一个“囚”字了吗?”鲁肃回答道。

“哦,子敬已有妙计?”孙策问道。

“天下事事难料,福祸相生相伴。大凶过后便是大吉,主公放心,鲁肃自有金蝉脱壳之计。”鲁肃嘴角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说道。

……

合肥城内,

就在张勋与杨弘准备血战到底已死明志之时,孙策麾下的一员儒将——吕范吕子衡。来到了合肥城里。

这个吕范不是孙坚的旧部,却在孙策还在袁术手下尚未建立大业之时,就追随孙策左右,并且常为孙策奔走四方。所以孙策视吕范为至亲,常请吕范到家中赴宴,并不紧执君臣之礼。

后来在孙策平定江东之时,吕范转战四方,攻城略地,多有功劳。官拜征虏中郎将。

这次则是受张昭的请求,前来帮助太史慈。因为合肥城里的张勋,杨弘。与吕范有故交。

“子衡,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呀?”杨弘问道。

“呵呵,杨兄,张兄。吕范听说有人欲在合肥螳臂当车,恐天下无人为其收尸,无奈吕范与这人有旧。所以特来为其收尸。”吕范笑着说道。

“吕子衡,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吾二人败则败矣。为何会无人收尸?多虑了吧。”张勋在一旁问道。

“哈哈!张兄乃是袁公路心腹之将,而袁公路虽然病故,但究其原因,却是曹贼所为。今将军若死,曹军可会为尔等收尸?不过白白送命罢了,况且张兄与曹军乃有大仇,张兄不报仇,反到相助。你认为天下人会为一背信弃义之人收尸?”吕范笑着大声说道。

“好一张巧舌如簧之嘴,难怪世人都说吕子衡辩术无双,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一旁的杨弘淡淡的说道。

“二位与曹军本就有杀主之仇,今日为何反到相助?去岁伯符将军曾听闻二位欲来江东相投,心中十分欣喜,不料被刘勋这厮拦下,伯符将军深为遗憾,今日机会绝佳。何不就此回归?此时回归,上可报为人臣子之恩,下可保全合肥百姓之义。二位兄长乃大义之人,如此道理,岂会不知啊。”吕范语重心长的说道。

“曹军势大,孙伯符自保尚且不能,还敢与其为敌?”杨弘问道。

“吾家主公志向远大,麾下人才济济,早晚必与曹军一较高下。杨兄岂不闻“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天下事,未到最后结果,一切皆有可能。”吕范拿楚灭秦的事例来比喻说道。

“子衡兄,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吾与杨长史之所以苟活于世,唯一愿望便是替主公报仇。只要伯符愿意对抗曹贼,这合肥城吾愿意拱手相让。”张勋坚定的说道。

“张兄,杨兄。大可放心。只要二位信任在下,此事吕范做保!”吕范肯定的回答道。

……

次日。

张勋,杨弘二人按照约定,开城向太史慈投降。

太史慈丝毫没有怀疑,还亲自设宴隆重接待了张,杨二人。

宴会之上。

“来来来,慈在此替吾家主公敬张将军一杯,将军深明大义,当世豪杰。吾等后辈,甚是敬佩。”太史慈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吾也敬张将军一杯,将军武艺高强,陈武甘拜下风,日后有暇还请将军不吝赐教。”陈武也是将酒一口干了。

太史慈与陈武一开始,众将士也是纷纷给张勋敬酒。

张勋也不推辞,一杯一杯的一饮而尽。连杨弘都觉得奇怪,平日里滴酒不沾的他,今日怎会如此狂饮,如此一反常态,杨弘心里顿时觉得不对劲,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众人都敬完张勋之后,只见张勋提起酒壶,站起身来,将一壶酒一饮而尽。

“想我张勋最初不过是一介小卒,幸得主公(袁术)赏识,用以为将,信任有加。勋亦立誓,今生今世为其驱驰,以报主公知遇之恩。奈张勋等无能,既劝阻不了主公称帝,又不能替主公抵御四方。使得主公大业未成,半道崩殂,勋之过也!”

张勋说着两眼通红,声音沙哑。并且将酒壶往地上狠狠一砸,酒壶瞬间散碎一地,发出碎裂之声。

“张勋一日为袁家之臣,终生亦为袁家之人。岂能再投他人,为天下人耻笑!之所以居刘勋处,是因为要留此残躯,为主公报仇,今日平生之愿已了,子衡兄天下信人,定然不负张勋所托!”

张勋说完,将随身佩剑拔出。

“张将军不可如此,教太史慈如何向伯符交待!”太史慈见张勋要自刎,连忙说道。

“哈哈哈!主公,张勋随你来也!”

张勋豪迈的大笑着,将剑往脖子上一横,鲜血飞出,一代名将,就这样悲情的倒了下去!

杨弘冲上前去,一把抱住张勋已经倒下的身躯。

之所以杨弘一句话也没有说,是因为二人早已相互知心,而且杨弘与张勋一样,也有以死报君之意。

“张兄既要走,为何不事先告知杨弘?你我乃刎颈之交,张兄以死报君,杨弘岂能独生!”

悲壮之声再次响起,杨弘捡起张勋自刎佩剑,一样的动作,鲜血溅出。

二人不负刎颈之交的诺言,一同倒在了血泊之中。

吕范看着二人的尸体,口中喃喃说道:

“张兄,杨兄,汝二人在九泉之下看着,伯符一定会完成二位遗愿,如若伯符毁约,则吕范穷此一生,誓与曹贼相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