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209500000040

第40章 财富篇——玩转财富魔方、迈向财富自由路的心理战术(5)

左思右想之后,他决定向松下学习,通过创造发明赚钱。于是,他逼迫自己不断想各种点子。一段时期内,光他设想的各种发明和点子,就记录了整整250页。最后,他选择了其中一种他认为最能产生效益的产品——“多国语言翻译机”。但这时问题马上来了:他不是工程师,根本不懂怎么组装机子。但这难不住他,他向很多小型电脑领域的一流著名教授请教,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构想,请求他们的帮助。大多数教授拒绝了他,但最终还是有一位叫摩萨的教授,答应帮助他,并为此成立了一个设计小组。这时孙正义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他手上没有钱。怎么办?这也难不倒他,他想办法征得了教授们的同意,并与他们签订合同:等到他将这项技术销售出去后,再付他们研究费用。产品研发出来后,他到日本推销,夏普公司购买了这项专利,并委托他再开发具有法语、西班牙语等7种语言翻译功能的翻译机。这笔生意一共让他赚了整整100万美元。这个身高仅仅1.53米的矮个子男人,19岁时就制定了自己50年的人生规划,其中一条,就是要在40岁前至少赚到10亿美元。如今他已40多岁,这个梦想也早已成了现实。这就是孙正义,他用智慧让一个个“绝不可能”变为了“绝对可能”!坦白地说,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孙正义——这个憨厚地笑着的矮个子,轻描淡写地讲述他19岁就赚到100万美元的故事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鼓舞。

我不只是敬佩他在短短的时间内赚到了这么多钱,而更因为从他的经历中我得出了这样一种理念:一个人只要开通“脑力机器”去解决问题,就能创造没钱也能做成大生意的奇迹。没钱不要紧,智慧能生钱。

我们之所以思路贫乏,往往是由于自己拥有不少心灵枷锁。只要我们勇于打破这些枷锁,学会“心灵解套”,这种没钱也能做成生意的奇迹,就很容易实现。只要学会“心灵解套”,好的思路就源源不断。

美国有一个商业巨子叫哈默,他从小就善于培养自己的财富思维。在中学的时候,他就赚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车。是怎么赚的呢?有一次哈默逛商店时,看到一款新车,市场特别流行,他非常想买,但是一看价格,他就傻了:185美元!这在当时可是工薪阶层半年的工资啊!

一个小孩哪儿有那么多钱呢?话又说回来了,你没钱坐公交车就行了,买什么车呢!但是他不死心,就去向哥哥借钱。哥哥不相信他能还得起,就不借,但是经不起他死磨硬缠,只好借给他。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哈默保证在两个月内如数还钱。小哈默心里也没底,自己怎么能还上那些钱呢?但是,他还是咬着牙答应了。结果他还没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把钱全部还上了。怎么还的呢?

原来车一到手,哈默立即寻找赚钱的机会,他发现有一家百货商店,圣诞节期间招聘送货员,他想自己正好有一辆车,可以去送货。他想去试试,可他去了那家商店,人家并不认可,一个中学生能送什么货啊?他灵机一动说:“如果我送得没有别人多,我就不要钱。”老板被他的决心打动了,就决定给他一次机会。小哈默利用自己的勤奋,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同样的时间里,跑的地方比别人多,送的货物也比别人多,顾客都很喜欢这个年轻勤快的小伙子。结果等圣诞节过去了,他整整赚了200美元,还了欠债,还剩下15美元。

一个我们普通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奇迹,被哈默这个中学生做到了。他肯定有着与我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你思考过他的思路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吗?第一,在我们普通人的概念中,必须赚了钱才能去买车,但在哈默那里,可以买了车再赚钱;第二,在我们的概念里,小车是一个消费的工具,常常是买了车,仅仅是开着它去消费,没时间消费时,就把它摆在那里。但是,在哈默眼里,它却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赚钱的工具。车买来后立即与商业进行结合,直接开着去赚钱。由于勇于将解决问题的前后次序改变和将事物的性质改变,一个看来根本做不到的奇迹,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当你拥有一定优势的时候,又怎样以自己的优势创造出没钱也做大生意的奇迹来。

一次,“酒店大王”希尔顿在盖一栋新酒店时,突然出现资金困难,无法继续盖下去了,在银行又贷不到款,他急得团团转。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妙计:找那位卖地皮的商人,要他给自己“免费”盖酒店。你是不是也觉得奇怪呢?哪有人傻到卖地皮给你,然后还把楼给你盖好的?但是希尔顿做到了!希尔顿直接跟那个地产商说,他没钱继续盖酒店了。地产商漫不经心地说:“那就停工呗!等有钱了再盖吧!”希尔顿回答道:“这个我自然知道,但是,假如我的酒店总拖着不盖,恐怕受损失的不只我一个吧,说不定你的损失比我的还要大呢!”

地产商纳闷了,你盖酒店与我何干?希尔顿接着说:“你知道,自从我买你的地皮盖房子以来,周围的地价已经涨了好几倍。如果我的酒店突然不盖了,你的这些地皮的价格就会大受影响。如果有人再宣传一下,我的酒店不盖了,是因为这个地方不好,准备另迁新址,那又会怎样呢?”“那你想怎么样?”地产商紧张起来。“很简单,你将房子盖好再卖给我,我当然会付钱给你的,但是不是现在给,而是从我的利润里分期支付。”地产商虽然很不情愿,但是考虑到整体利益,还是决定做一回“傻子”,就决定盖这栋楼了。

在很多人眼里,这本来是一件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让自己的地产商盖酒店,还等赚了利润再给钱,简直是完整版的“借鸡生蛋”,希尔顿却做得天衣无缝又合情合理。我们不得不佩服希尔顿的智慧,经营大师就是大师,同样是危机,他思路一改,财路就来了。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这种心灵的突破,来实现思路的突破。

以小搏大不是梦

以最少的钱去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对经营者是永久的诱惑。拿1万元做10万元的生意,才叫做生意。印象统治着世界,以寡敌众,以小搏大,都因思维方式超凡、以最少的钱去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对经营者是永久的诱惑。那么,这是能够做到的吗?让我们来看一下犹太人的理念吧。犹太人有句名言:“拿1万元做1万元的生意,那不叫做生意,拿1万元做10万元的生意,那才叫做生意。”说得真妙。那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大家都知道贷款是一定要有抵押的。

有一次,一个犹太人跑到银行贷款,很有意思,只贷1美元。但是,他拿了值50万美元的股票、证券等值钱的东西做抵押。他疯了吗?根据银行的规矩,没有理由不贷给他。但是银行行长知道他是个犹太人,心想他这样做一定有玄机,于是就跟他套近乎,终于摸清了他的底细。他说:实际上,我不是到你这儿贷款,我主要是要你们替我保管财物。我家里有这么多的财物,如果租一个保险箱的话,非常贵。而到这里贷一美元,一年才6美分的利息,等于说,银行在廉价地替他保管财物,一年只收了6美分的保管费!

同样是一个保管的问题,如果正面考虑就是去租保险柜,可是犹太人转换一下思路,把他变成贷款抵押物,就便宜了很多。有这种思维,就敢拿1万元做10万元的生意。有个朋友说:社会资源特别多。就是说,社会上的钱多得赚不完,就看你会不会去想,会不会去用它了。你要把自己的脑力开发足,让自己思维活跃起来,这样一来,没有机会也可以挖到机会,没有钱也可以找到钱,还可以拿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盖蒂是世界首富,他起家的时候,资金很少。一天,他要去参加一个油田的拍卖活动,参加的人很多,而且差不多都是大财团的老总。这个机会对盖蒂来讲非常重要,他又竞争不过人家,怎么办?

后来盖蒂心生一计,以很小的代价就买下了这个油田。原来,盖蒂自己不出面,而是想办法请了当地最有名的银行行长替自己出面。这位行长从来不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次一出面,便引起了所有人的注目和猜测。他们纷纷猜想,这位行长肯定是代表某个财团来进行拍卖的,肯定是志在必得,何况,以后在当地发展业务还离开不了他,为什么要与他竞争呢?这一来,银行行长刚举了二三次牌就买下了,盖蒂以一个超乎意料的低价,轻易地取得这个油田的开采权。

拿破仑有句名言:“印象统治着世界。”在这次拍卖活动中,盖蒂就是充分利用了大家对行长拍卖的多种臆测,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印象,于是创造了以小搏大的奇迹。以最少的钱去获得最大的效益,这是对经营者永久的诱惑。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这样的案例。

我们可以一起看看“味精大王”吴蕴初是怎么起家的。

上世纪20年代初,吴蕴初进了上海陆军兵部的专门学校学习,他特别喜欢化学。当时,别看我们国家的菜很有名,但是还没有自己的味精,我们用的味精,都是日本生产的——味之素。吴蕴初就有心为国民争这口气,要研究自己的味精。因为他是搞化学的,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功了。

按理讲,他应该高兴才对,但是他很苦闷,因为自己没有一点资金,怎么才能把自己研究的味精投入生产呢?不生产出来,还不是一样没用吗?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他每天都去不同的酒店、饭店吃饭,而且他每次都趁人多的时候做点儿小动作,当着所有客人的面,从怀里拿出一个神秘的小瓶子,从瓶里倒一些小颗粒放到汤里,然后无限得意地喝起来。旁边的人都好奇了,那是什么好东西呢?终于有一天,一个宁波人忍不住了,就问他:“你那是什么好东西啊,也给我的汤里放点吧!”吴蕴初等这一天等得好苦啊!

他当然毫不吝啬地给宁波人的汤倒了这种“神秘的颗粒”。这个宁波人再一喝汤,味道果然好极了。吴蕴初抓住时机就向他介绍自己的小发明,说得这个宁波人动心了,就把吴蕴初介绍给了一个姓张的巨商。

张老板见到吴蕴初,听他这么一讲,觉得味精市场大有前景,毫不犹豫地掏了5000块银元给吴蕴初,要他去生产味精。就这样吴蕴初搬来了他起步的垫脚砖,以后他通过苦心经营,终于成了有名的“味精大王”。

看来,经营者最大的优势是思路的优势!

看来,管理者的竞争主要是思路的竞争!

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这在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是如此。

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

第32课 化挫折为财富:创富路上,需要一颗坚韧的心

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

——俾斯麦

一次失败,只是证明我们成功的决心还够坚强。

——博维

如果你遇到一件艰难的事情,你不必退缩与灰心,也不必彷徨与犹疑,只要赶快增强你的意志。在我们面对挑战时,我们不应害怕,要用我们坚定的信心来迎接这一挑战。

有些人从经验中得知了恒心毅力、坚忍不拔的灵验效应,这些人也就是把失败当作一时失意而已的那些人。

如果一个人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他在任何一个行业的成就都不会太突出。

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决不能被打倒。我们无须害怕失败,说不定这次的失败意味着下次的成功。

败而不倒的信念

没有人能免于失意挫折,从而风平浪静地度过一生,失意沮丧正是突破困境、迈向成功的前夜。

巴菲特在其著作中曾谈道:“有些人从经验中得知了恒心毅力、坚忍不拔的灵验效应。这些人也就是把失败当作一时失意而已的那些人。他们也就是坚持不懈,终于反败为胜的那些人。”我们这些冷眼旁观的人眼看着茫茫人海中的大多数失败的人一蹶不振;同时,我们也看到要极少数人把失败的惩罚当作更拼命的敦促力量,这些人永远不会接受人生车轮的倒退。我们没有看见的,是救援那些面对挫折的人的那种悄无声息、莫之能御的力量。如果我们能诉说这种力量之万一,就姑且称之为恒心和毅力好了。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他在任何一个行业的成就都不会太突出。

失意可以说是一个人必经的磨炼,并非只是空想就能有所突破,必须坚守信念,持续不断。很多富豪的成功是由败而不倒的信念换来的。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决不能被打倒。我们无须害怕失败,说不定这次的失败意味着下次的成功。

成功前的考验

失败对坚定的人来说是一种考验,它是成功前的一次测试。

该出手时便出手;永远不可能有100%把握;条件差不多就要大胆去干,去闯出自己的事业;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干了不一定成功,但至少为下一次冲击积累了经验,不干永远没出息,而且要干成必然要经历失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幼年时,万向老总鲁冠球的生活十分贫困,他的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工资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初中刚毕业,为了减轻父母沉重的生活负担,鲁冠球想靠自己养活自己,就回家种起了庄稼,过起了普通农民的生活。十四五岁本来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告别学校的鲁冠球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但他的内心很痛苦。鲁冠球决心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

但他慢慢发现,靠种庄稼永远无法摆脱目前的困境,永远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于是,他决定离开浙江农村去上海闯世界,想让父亲给帮助找些事做。但父亲非但没有给他找到工作,自己也很快退休回到了家乡,凭自己的一点医疗知识在乡里做“赤脚郎中”。鲁冠球感到很失望。怎么办呢?路毕竟要走下去啊,还回到那几亩稻田里?不!他一定要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从小就是这种拗脾气:对选定的道路一条道走到黑,决不回头。后来,经人帮忙,鲁冠球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此后,鲁冠球就干起了铁匠。打铁是非常苦的活,一个15岁的乡下孩子起早贪黑地跟着大师傅抡铁锤,一天到晚大汗淋漓而工钱却少得可怜。但鲁冠球却非常满足,他庆幸自己告别了修理地球的生活,有了一份不错的职业。然而,命运往往会捉弄人,就在鲁冠球刚刚学成满师,有望晋升工人时,遇上了3年困难时期,企业、机关精简人员,他家在农村,自然被“下放”回家了。鲁冠球感到自己又一次陷入了失意的境地。但当他深夜一个人在钱塘江大堤上徘徊,又一次看到了那奔涌而来的大潮时,他的失意沮丧顿时一扫而空。鲁冠球要寻求新的突破点,他不相信命运总是对他冷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