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向犹太人借智慧
3206000000055

第55章 犹太人处世教育智慧(3)

苏珊暗暗高兴自己这次比往常轻易地逃过了这一关,她急忙走出马厩。到了路上,她停下来,拿针将钱小心翼翼地别在围巾的褶皱里。这时,她发现汤普森给了她两张钞票,而不是一张!她往四周望了望,发现附近没有人看到她。她的第一反应,是为得到了这笔飞来横财而兴奋不已。

“这全是我的了。”她心想,“我要买一件新的斗篷送给妈妈,妈妈就能把她那件旧的给玛丽姐姐了。这样一来,明年冬天玛丽就能同我一块儿去上学了,说不定还可以给弟弟汤姆买双新鞋呢。”

过了一会儿,她又认为这笔钱一定是汤普森在给她时拿错了,她没有权利使用它。正当她这样想时,一个充满诱惑的声音说:“这是他给你的,你又怎么知道他不是想要把它作为实物送给你呢?拿去吧。就算是他弄错了,他那大钱包里有那么多张钞票,他也绝不会注意到的。”

她一边往家走,一边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她一路上都在思考着是拿这笔钱呢,还是诚实送回去。

当她经过家门前那座小桥时,她想起了妈妈平时的教诲:“你想要人家怎样对你,你就得怎样对人家。”

想到这里,苏珊猛地转过身,向回跑去。她跑得很快,快得让她差点连气都喘不过来了,仿佛是在逃离什么无形的危险。就这样,她径直跑回了农场主汤普森的店。

汤普森注视着眼前这个小女孩,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先令递给苏珊。

“不,谢谢你,先生。”苏珊说,“我不能仅仅因为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就得到报酬。我唯一希望的是,你不要把我看成是一个不诚实的人,因为那对我来说的确是个巨大的诱惑。先生,如果你曾看到过自己最爱的人连寻常的生活用品都买不起的话,你就能知道,要时刻做到对待别人就像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一样,这对我来说是多么的困难。”

《塔木德》中说:倘若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就应以那样的方式对待人家。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一诺千金,看起来只是一种作风,可它的内涵却涉及对世界是否郑重。那种准则的含义已超出本身,而带着光彩的人类理想、精神和正气在其中。

一诺千金,看起来只是一种作风,可它的内涵却涉及对世界是否郑重。诚挚、严谨的人,做人做事自然磊落、落地生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种准则的含义已超出了本身,而带着光彩的人类理想、精神和正气在其中。

犹太人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常用“一诺千金”来形容一个人讲求信用,说话算数。在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当中,也确实做到了无时无刻不信守诺言。而且他们还将这种优良品质灌输给孩子,告诉他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道理。

犹太拉比常给学生讲下面这则故事:

从前,有一对好朋友陀力卡拉和劳伦司基。两个人都很有学识,德行也受到大家的称赞,分不出谁好一些,谁差一点。

有一年,洪水泛滥,淹没了许多村庄和大片的良田,百姓叫苦连天。陀力卡拉和劳伦司基的家乡也遭了灾,房子都被大水冲走了,盗贼也趁火打劫,四下作案,很不太平。无奈之下,陀力卡拉和劳伦司基只得和别的几个邻居一起坐了船去逃难。船上的人都到齐了,物品也装妥了,马上就要解缆离岸出发。这时候,远处忽然过来一个人,他背着包袱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个人也顾不得擦汗,一边朝这边挥手,一边扯开嗓子大叫道:“先别开船,等等我,等等我呀!”这人好不容易跑到船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船都被人叫完了,没有人肯收留我,我远远看到这边还有一条船,就跑过来了,求求你们,带上我一起走吧”陀力卡拉听了,皱起眉头想了想,对这个人说:“对不起,我们的船也已经满了,你还是再去另想办法吧。”劳伦司基却很大方,责备陀力卡拉说:“陀力卡拉兄,你怎么这样小气,船上还很宽裕嘛,见死不救可不是君子所为,带上人家吧。”陀力卡拉见劳伦司基这样说,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略微沉思片刻,答应了那人的请求。

陀力卡拉和劳伦司基的船平安地走了没几天,就碰上了盗贼。盗贼们划船追过来,眼看盗贼越追越近了,船上的人们都惊慌不已,不知该怎么办好,拼命地催促船家快些、再快些。劳伦司基也害怕得不行,他找陀力卡拉商量说:“现在我们遇上盗贼,情况紧急,船上人多了没有办法跑得更快。不如我们让后上船的那个人下去吧,也好减轻船的重量。”陀力卡拉听了,严肃地回答道:“开始的时候,我考虑良久,犹豫再三,就是怕人多了行船不便,弄不好会误事,才拒绝人家。可是,现在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怎么能够又出尔反尔,因为情况紧急就把人家甩掉呢?”劳伦司基听了这番话,面红耳赤,羞愧得说不出话来。在陀力卡拉的坚持下,他们还是像当初一样,始终没有抛弃那个后上船的人。而他们的船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摆脱了盗贼,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

劳伦司基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而陀力卡拉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我们应该向陀力卡拉学习,守信用、讲道义。

处在大千世界,有着太多随意许诺,却从不兑现的人。那种人较这种一诺千金的人似乎活得轻松。可惜,这种情景不会长久,一个人失信多了,他的诺言也就被当成戏言,大打折扣。人一沾上那种气味,做人的光彩就会大为逊色。

中国家长要像犹太家长那样,教育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这样的人才能有所作为。

理性思考是明智之举

不要轻易地喜欢和憎恨一个人。感情用事正是犯愚蠢错误的开始。只有理性思考的人才是真正明智的人。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思考时请感情离开,因为你需要的是理智。”

一个犹太孩子和他的姐姐争夺玩具,他的姐姐不给他,他于是哭了。他旁边的父母这样笑话他:“笑是风力,哭是水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笑就像风刮过去一样消失了,而哭就像水流过去一样没有了痕迹。那为什么他的父母不过去安慰他,而是笑话他呢?因为在他的父母看来,小孩的哭泣是他自己一种不愉快的感情的宣泄。而感情的宣泄对小孩有什么好处呢?小孩子任意地宣泄自己的感情,只是他不肯动脑筋想办法的一种没有能力的表现而已。犹太人是很不喜欢这样单纯的感情需求的,他们需要的是事情的圆满解决,而这只能依靠他动脑筋、想办法。

那么笑呢,也是一样的。没有根据的笑,和不解决问题的哭都是一种短暂的感情宣泄,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犹太人始终认为,在任何时候运用理性的思考,想办法去解决摆在面前的问题,才是真正有用的。而遇到问题就感情用事,开始发怒、生气,这是一件很没有意义、让人觉得可笑的事情。

用理性看待这个世界,绝不能盲目。这是犹太人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充斥着无知的偏激、盲目的躁动和人们的愚昧。而理性摒弃了我们的愚昧和偏见,人应该用理性去恢复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在他们看来,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自己的盲目和冲动造成的。我们任意使用自己的感情才造成对世界的惶恐、惧怕。没有比对自己和别人说谎话更加有害的了。犹太人为我们列举了生活中我们由于感情的冲动而造成的偏见,诸如“我一点儿都不像自己的母亲”、“我忙得实在没有时间锻炼”、“我根本不需要治疗”、“我不想结婚”。再如,大家讨厌“恶”的行为,但犹太人却说:“恶的冲动有善吗?有。如果没有恶的冲动,相信就不会有人盖房子、娶太太、生孩子,或者拼命地赚钱了。”

“没有根据的憎恨,是最大的罪恶。”犹太人这样理智地告诉人们不要轻易地喜欢和憎恨一个人。犹太人从来不喜欢感情用事,他们认为感情用事正是犯愚蠢错误的开始。只有理性思考的人才是真正明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