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诚信原则
“诚”是人际交往的根本,自古以来一向受到人们的崇尚。以诚待人,才会赢得别人的真诚相待。世故圆滑、尔虞我诈,永远不会有真诚的朋友。
不要轻易作出许诺,一旦作出了,就应认真履行。倘若言而无信,不仅得不到真正的友谊,还可能众叛亲离。
3. 宽以待人原则
交往中,不可严以对人、宽以对己,这样有悖公平,只会导致对方反感。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方能赢得对方敬重。
4. 距离美原则
人际交往中,双方要保持适度的距离,不要过于亲近。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人际心理关系,而每个人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自卫距离,过于亲近会引起对方的不安全感,影响双方关系。
5. 自尊自爱原则
人际交往中要自尊自爱,不要热衷于接受他人的馈赠。好朋友诚心诚意地相互赠送一些小礼物,利于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是很正常的。可对于交往不深的人的礼物,尤其是异性间的馈赠最好谢绝,不可来者不拒,否则可能受制于人。
6. 虚心原则
要虚心听取真正朋友的忠告,不要讳疾忌医。你也可以在充分尊重对方人格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其参考,不要遇事好为人师。
7. 大度原则
再好的朋友之间也难免会产生一些小误会,这种情况下要设身处地多替对方考虑。即使错在对方,也不要不依不饶,应该大度地谅解对方,这样才能有持久的友谊。
8. 戒骄戒躁原则
人际交往要戒骄戒躁。即使你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高于对方,也不能摆出一副了不起的架势,对老朋友尤其忌讳。
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指出:“人类有五大类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看上去,这里似乎没有交往需要的位置。可仔细想想,哪一种需要离得开人际交往呢?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涉及物质资料(如食物、住房)的取得,离不开人际关系;生理需要中性的需要涉及男性女性的交往;安全感也离不开他人,恐惧而缺乏安全感的人有企盼同类群体帮助的倾向;个体的归属就是个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的某种依属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交往的产物;爱的感情——不论是爱谁或被谁爱——同样是与人交往的产物;对他人的尊重只能在交往中产生,自尊也不可能在人际交往之外形成;自我实现无非是个人潜能的发挥和事业的成功,而发挥和成功的舞台是人类社会。
上述每一种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人际交往,交往活动伴随人的一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缺乏或被剥夺了正常的交往活动,个体就会出现消极情绪反应和心理紊乱,久之便导致身心疾病。因此,人际交往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生理健康的必要因素。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本能、自我肯定和合群的需要。
1. 本能
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心理需要的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一种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的本能。这恐怕得从人类的祖先古猿说起,他们个体自我保护能力很低,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界中,必须采取集体行动,依靠大家的力量来抵御外敌的侵害、保持种群的繁衍。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古猿逐渐形成了群居习性,并遗传给后代。
研究表明,人类个体早期的社会性交往是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人类个体最早形成的社会性交往是婴儿和母亲的交往。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为其提供温暖、食物和安全,以保证其健康成长,通常母亲能为其提供这些需要,于是婴儿与母亲进行了积极交往和情感联系。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婴儿通过和母亲的积极交往,学会和形成了团结、同情、关心、帮助他人、与人分享、合作、谦让、尊敬长辈、文明礼貌等大量的社会行为规范和许多良好的社会行为;也习得了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如学会了如何参与交往、发动交往、维持交往和解决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等;并积累了社会交往经验。因此可以说,母婴关系是诸多其他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质量。
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本能需要。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人类的这种本能需要影响和制约着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2. 自我肯定需要
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熟、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加深,婴儿逐渐能够区分开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就产生了自我意识。但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
20世纪初,社会学家发现,个体的自我认识开始于认识别人的评价。个体可以从别人对待自己的评价、态度、行为方式之中了解自己、界定自己,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例如,如果一个孩子被他的父母钟爱、被老师重视、被朋友喜欢和尊重,那么他就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的人;如果个体从出生起就没有接触人类社会、没有与人正常交往的机会,那么他的自我认知就会受到抑制,尽管其各方面的生理机能发展正常。个体的自我认知会引导个体塑造实际的自我,所以在有效的社会人际交往中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树立相应可行的奋斗目标。
一般地,我们不会满足于只知道自己的一些品质或某些特征。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总喜欢选择一些心理上愿意接受的群体,将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与这些群体对照,并接受这些群体对自己的影响。这个过程离不开社会人际交往。比如,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身高达到170厘米的时候,他一定还会产生同龄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自己在同龄群体中是高还是矮等疑问,而这必须和别人去交流才会获得答案。我们与他人比较,不仅限于自己周围的同龄人,有时也会与一些理想中的人进行比较,比如自己的父母、老师、英雄人物、青春偶像等,比较之后往往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与他人比较并不是最理想的了解自己的方法,因为别人不一定完全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其评价也不一定正确、客观、公平。所以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会形成不恰当的自我概念和不良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做法是,既要与别人相比,以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要与自己相比,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如此这般,我们才会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3. 合群需要
个体的合群需要也是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之一。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将实验对象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实验对象被告知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在低恐惧组条件下,实验对象被告知电击只是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然后,在被试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结果发现,高恐惧组个体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低恐惧组个体的这种倾向没有那么强烈。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在漆黑的夜晚,当你一个人走在一条小路上时,你是不是很渴望有人来做伴呢?如果突然听到人的说话声,你是不是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