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论语》
3205300000030

第30章 学习的方法(3)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句话和‘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的意思差不多。性格刚强的人说真话,心肠直,不转弯。但如果性格太刚,对人失去礼节,满不在乎,就会变得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自我膨胀。

学习可以去除六弊。一个人具备仁、智、信、直、勇、刚的个性本是好事,但若缺少真正的修养,就会变成坏事。孔子告诉我们,不管你是哪种个性,主要的是,自己的要有内涵,要有真正的修养,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不间断地更新自己,这才是学习之道。

孜孜不倦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因而不学,民期为下矣。”(《论语·季氏第十六》)

【今译】

孔子说:“生来就有知识是上等,学习而后有知识是次等,遇到困难再去学,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仍然不学,这样的人就真是下等了。”

【评注】

杨氏曰:生知、学知以致困学,虽其质不同,然及其知之一也。故君子惟学之为贵。

没有谁“生而知之”,孔子就否认自己属于这一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第七》)再一次强调自己是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他从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更不宣讲天才奇迹,总是强调孜孜不倦地学习,这正是孔子和《论语》谈论学习的要点之一。人们常讲,现在城市里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往往失去了奋发向上的动力。其实,贫困必然导致有动力吗?富裕必然导致没有动力吗?

也不是,这取决每个人的选择。生活在向富裕的方向变迁,没有人愿意过贫困的生活。但是,那些身处贫困的孩子们,当觉得家徒四壁的时候,你至少可以把改变贫困当做你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美国历史上有一位副总统亨利·威尔逊在他的自传里这样说:我出生在贫困的家庭里。当我向母亲要一片面包,而她手中什么也没有时,那是一种什么滋味啊。我家确实穷极了,但我不甘心,我一定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不会像父亲那样生活,这个念头无时无刻不缠绕在心头。在10岁那年,我离开了家,当了11年的学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在我21岁生日之后的第一个月,我带着一队人马进入了人迹罕见的大森林,去采伐大圆木。在经受贫困的煎熬中,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境况,决不做贫穷的俘虏。一切都在变,只有我那颗渴望改变贫穷的心没变,我不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提升自我的机会溜走。在我21岁之前,我已经设法读了1000本好书,这对于一个农场里的穷孩子来说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啊!在离开农场之后,我徒步到100里之外的马萨诸塞州的内笛克,去学习皮匠手艺。一年之后,我已经在内笛克的一个辩论俱乐部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了。几年后,我进入了国会,后来,我又竞选副总统,终于如愿以偿。

可以说,我一生所有的成就,都要归结于我这颗不甘贫穷的心。

只有勤奋工作,才能获得安身立命的基础,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因为勤奋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是生命之舟上的白帆,是雄鹰借以翱翔天际的双翅。如果你羡慕班上优等生出色的成绩、老师的赞许、同学的钦佩,请不要忘记,在你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也许他们正在静静地读着课文,做着习题呢。

宋朝的王安石曾写过《伤仲永》一文,说的是:有个神童方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从此,家长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同县的人感到惊奇,都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觉得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再让他学习。可他长到十二三岁时,他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他的才能消失,沦为普通人。

仲永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但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这是因为他没有进行后天的勤奋学习。人生所或缺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能力而是勤奋。所以,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第八》)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是天纵奇才,还是先天不足者,都时时当以此自勉。天才无需自傲,凡人无需自卑,因为凡人每日勤劳,积至十年,虽愚亦智。而天才久不用功,,也会变得碌碌无为。

不懂就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今译】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封作‘文’呢?”孔子说:“他办事勤勉而欢喜学习,不羞耻到处询问、请教,所以封号叫‘文’。”

【评注】

朱子曰: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劝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

古代君主、大臣、贵族死后都要依据他平生事迹给一个称号,这就叫“谥”,所给称号也就叫谥号。关于“文”的谥号,《逸周书·谥法解》列了经纬天地、道德博厚、学勤好问、慈惠爱民等等多种品德,也就是说,凡是有这些品德之一的都可以谥为“文”。那么,孔文子到底是因为哪一方面的品德而被谥为“文”的呢?子贡由此而发出了疑问,孔子于是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其实也就是谥法所说的“学勤好问”。可见,孔子的回答是有所根据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对一般人来说,前者似乎还比较容易做到一些,后者就非常之难了。因为,敏而好学不外乎是聪明勤奋,这方面的典型,有“凿壁偷光”、“襄萤映雪”,甚至“头悬梁,锥刺股”等等。而不耻下问则是要向不如我们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个好不好学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在内。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讨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

不耻下问的关键是要有一颗谦虚的心,能向别人虚心求教。《论语·八佾第三》说孔子进入太庙,“每事问”。每件事情都要问个清楚明白,既不是假装不懂而明知故问,也不是真正完全不懂得,而是问一遍以求确认,实地印证自己所知和未知。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许多著名的学者、科学家都依靠不耻下问来寻求积累知识。

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后来他装成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失——希腊——拉丁学院学习。因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班上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笑他:“二十来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但罗蒙诺索夫对老师的冷淡、同学的讥笑佯作不知,只是专心学习拉丁文造句。后来,他以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水平被派往德国学习。终于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这个成就,与他的不耻下问是分不开的。

俗话说:“一山还比一山高。”人不可自视过高,必须懂得谦虚为怀的道理。因为一个人若高傲自大,自然心中狂妄,不屑他人作为,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尽管金玉良言也听不进去,真理事实也看不到了。这是自己遮住了眼,捂住了耳。只要是人,总会有弱点的,又怎可骄满自大,而阻碍自己与他人交流、切磋学问的通道呢?骄傲对自己来说,失去了进步的机会,实在是不明智的。

大海因为能容,所以能纳百川。一个谦卑虚心的人,勇于处处向人请教,在学问上自然获益匪浅。同时,由于他的谦敬,自然容易获得他人的友谊,增加自己学习、上进的机会,也练就了更多的才能,陶冶了更好的德性。

环境影响学习

性相近,习相远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今译】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由于习染不同,而渐渐地相差很远了。”

【评注】

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

这里的“性”是指人的本性、天性、性情。

孔子重视教化,很少谈论人性与天道的问题。但他并不回避人性的话题。“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中的“性相近”,指先天的禀性互相接近。

顾亭林《日知录》中说:“孔子所谓相近,即以性善而言。若性有善有不善,其可谓之相近乎?”孙中山先生则具体说明:“人类要能够生存,就须有两件最大的事:第一件是保,第二件是养。保和养两件大事,是人类天天要做的。”“保”和“养”是人人所禀受的天性,亦即生命的表现,是孔子“性相近也”的最佳诠释。

习相远,指后天的环境、习惯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长了。

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第十七》)上知、下愚的人,是不为教育和环境所改变的。但是这两类人为数极少。

我们所重视的,乃是界于上知、下愚之间,众多的“中人”。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第六》)皇疏云:“中人若遇善师,则可上;若遇恶人,则可下,故再举中人,明可上可下也。”刘宝楠论语正义说:“中人,为中知矣。”中等智能的人,易受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有的向善,有的向恶,因而彼此相远。

刘向《列女传·母仪》有个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带着小孟轲(即后来的亚圣孟子),起初居住在公墓附一近。小孟轲跟着其他孩子一起玩,看见人们丧葬和拜墓进行的礼仪,也就跟着学。孟母看见孩子学这种事,说:“此非吾子所居处也。”便立即搬家。

这次搬到集市附近。小孟轲看见屠夫杀猪,也就跟着学。孟母见了说:“此非吾子所居处也。”便又搬家,这次搬到了学堂附近。小孟轲看见学堂里老师教学生读书,教学生礼仪,他也就跟着学,并要求母亲让他上学。母亲高兴地说:“真可以居吾子矣。”就让小孟轲上学,安心居住下来了。

孟母三迁,说明了学什么的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近公墓,学丧事;靠近屠宰场,学杀猪;靠近学堂,要求上学。如果不迁到学堂附近的话,让小孟轲住在公墓或屠宰场,小孟轲长大了,不是为人办丧事,就是成为屠夫,而不可能成为一代名师。

与孟母三迁的故事对应的,有一个关于“狼孩”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孩子一生下来便被狼叼去,但狼并没有吃他,而是把他当作自己的狼崽养着。他吃的是狼奶,住的是狼窝,在狼的生存环境里长大。被人发现时,不仅不会人类的语言,甚至不会用两腿直立行走,而是像狼一样四肢着地奔跑,发出狼一样的嗥叫。因为他与人类最起码的文化隔绝,所以,他连最起码的人类的本领也没有学会,而是学会了狼的生存之道。

可见,人不会生而知之,大部分知识都是靠后天学习获得的。个人能有多大的成就,就得看个人的付出了。

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孩,是什么技能都不具备的,但是通过无意识的和有意识的学习,他会逐渐掌握说话、走路、识字等一些基本的技能,进入学校之后就开始了正规的学习过程,离开学校来到工作岗位,学习并没有中止,而是开始了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过程,在这个阶段,同样的学习本能让他变得更加完善起来,工作之后,通过向同事、书本、媒体等各种渠道的不断学习,一个人还有机会不断地充实自己。

在人的学习过程中,环境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古语“久人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人鲍鱼之肆,不闻其臭”,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一直处在一个充满花草香气的环境里,久而久之被感染了,也就不觉得格外的香了;如果长期居住在贩卖臭鱼臭虾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习惯了这种不好的味道,也就不觉得了。这说明了一个人周围的环境对于他的品位和性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