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繁忙人士的简单健身法
3195400000024

第24章 常见疾病的简单健身处方(3)

音乐保健操就是用来治疗身心疾病的一种新型的康复技术。它一方面把欣赏音乐、强化音乐形象、诱导与转移消极情绪、使人体的精神和注意力集中到音乐形象所表现的积极情绪上来,以增强生活的兴趣和信心,进而使行为和情感发生变化,以利于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通过音乐电流的物理刺激,身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随着音乐电流刺激的变化而产生有益的、和谐的共振和颤动,从而使系统间、器官间的活动协调一致,改善原本的功能障碍与紊乱状态。

音乐保健操的特点就是在做操的同时在音乐的伴奏下,患者在肢体运动过程中伴随音乐的节奏进行锻炼活动,以达到调节神经系统,改善精神状态,由于每个人身体状况与对音乐的感受的差距,因此选择音乐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选择不同音乐,对于繁忙的中青年人来说,则可在做健身操的同时,欣赏一些节奏强烈、鲜明、富有激情,优美动听的音乐。

常见职业病的健身处方

过度劳累的简单健身处方

1.过度劳累的表现

在我们的周围,不缺乏这样的“工作狂”:他们早上班,晚下班,经常整日整夜地工作,连节假日也不休息。很多人年纪轻轻健康状况就已不容乐观,严重的甚至发生“过劳死”。

所谓过劳,就是指经过持久或过度的劳动后而引起的机体不适和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无论是对于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会因为过度的工作而引起疲劳,从而导致身体各项功能衰退加速,自我恢复能力减慢,体质透支,健康出现重大隐患。研究发现,经常在精神压力和紧张状态下工作和生活,加上嗜烟、酗酒等无规律的非健康行为,很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抗病能力下降,由此发生健康边缘症。如果长期无法改变这种不良状态,容易导致人体早衰,甚至因“过劳”而英年早逝。

调查还表明,过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达50%,如科技、新闻、广告工作人员、公务人员、演艺人员、出租车司机等也易患过劳综合征。统计表明,“过劳死”主要青睐8种人:

(1)有钱人,特别是其中只知消费不知保养的人。

(2)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

(3)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健康的人。

(4)经常进行超长时间工作的人。

(5)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律的人。

(6)长时间睡眠不足者。

(7)自我期望高,并且容易紧张者。

(8)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与嗜好的人。

2.过度疲劳的简单健身处方

在现代社会,人的工作往往具有静而不动的特点,最易使人疲惫的也就是这种长时间的不活动。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精疲力竭与积劳成疾等不良状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过劳死”。

这对于那些经常处于繁忙状态的人来说,无疑是敲响了警钟。现在是时候该注意自己的健康与身体了,要做到经常参加健康体格检查,测定体质状况,预防亚健康、生活方式病、慢性病、心因性疾患等潜在危险。保持工作、生活的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强体健身,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身体素质基础。

(1)推荐健身方式。各种球类健身运动、游泳、交谊舞、健身操、综合健身器等。每个人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间安排,对这些健身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

(2)健身运动强度。建议采取中等的运动强度即可,运动强度用出汗程度来衡量。具体到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和素质特点安排相宜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采取单人对墙练习,单人比赛或双人比赛等形式。

(3)健身运动时间。每天30~60分钟,但不可一刀切,对时间要进行灵活掌握,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或隔天进行。

(4)注意事项:

◎过度劳累患者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切记不要进行突击、熬夜等破坏生物节奏等生活行为。

◎适度参加体育活动。采取积极性休息方式,采取体脑交换休息方式。

◎自我减负,减轻心理压力。

◎多吃瓜果等碱性食品。

室内壁球是室内全天候的健身项目,具有运动强度高、运动费时少等特点,所以更适合青壮年、时间分配有困难的健身者参加。壁球不仅对上肢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反应敏捷、协调性强,运动时步伐要跟得上,由于对体力的消耗特别大,运动前后应该及时地补充水与碱性饮料。

(5)健身效果评估。其实,要预防过度劳累,非常简单,只要坚持每天白天正常工作,晚上下班回家,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提倡平衡膳食营养,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过度劳累。

◎短期评估指标:睡眠的时间与质量;早上起床后的精神状态;一天工作后的疲乏情况;白天是否打瞌睡。

◎长期评估指标:体质状况与健康水平;记忆力是否保持良好;工作效率是否较高;生理功能是否健全;是否从容应对工作和生活等。

伏案综合征的简单健身处方

1.伏案综合征的表现

由于长期的进行伏案工作,就会造成颈肩部肌群和组织持续地处于紧张状态,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供氧量减少,从而导致颈背部肌肉疲劳、酸痛、僵硬、沉重或疼痛不适,脑部血液循环产生障碍,引起头昏脑涨、眼花耳鸣等症状,也就是“伏案综合征”。

伏案综合征的具体表现为:出汗、颈肩与上臂酸痛或间歇麻木。严重时,由于颈椎长期处于前屈状态,还会造成软组织的劳损和颈椎增生,进而引起头颈肩及上肢疼痛麻木,或头昏眩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或胸闷心慌、恶心呕吐、咽部有异物感或吞咽困难等症状。

2.伏案综合征的简单健身处方

伏案综合征常伴有交感神经失调,所以主要应加强颈部肌肉群的锻炼,此外,加强肩带、肩关节背部肌肉群的锻炼也是改善伏案综合征的重要方法;进行全身运动,尤其腰部、四肢的活动有利脉络的疏通,是改善这一症状的基础性锻炼方法。

要想预防伏案综合征的发生,就应该在工作期间经常活动活动,比如每隔半小时抬抬头,站起来伸伸脖子,做几下扩胸运动等。

(1)推荐健身方式。颈椎健身操、工间操、游泳、局部按摩、拍打、爬山等。每个人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间安排,对这些健身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

(2)健身运动强度。中等或小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可用出汗程度来控制。

◎中等运动强度:中等程度出汗、持续地冒汗,运动心率在130~150次/分;

◎小运动强度:微微出汗、沁汗,运动心率在110~130次/分。

(3)健身运动时间。每天30~60分钟;徒手操可以每天做3~4次,每次10~20分钟;球类运动或力量性练习可以视情况隔天进行。

(4)注意事项:

◎纠正不良的工作或学习体位。

◎持续工作或学习30~60分钟,应该做一些肢体活动,恢复颈椎、胸腰椎的生理弧度,松弛局部肌肉紧张度,促进血液循环。

◎做健身体操时,应做到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协调、放松中用力,尤其面部表情要放松、自然、平和、安详。

◎呼吸要均匀,适度,做到不感到急喘的程度。

类似的健身体操都应该做到:练习时须将意念、形象、神态和力量统一起来,动静结合、刚柔并济、意念集中、形态逼真、神态饱满、动作到位。

(5)健身效果评估。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健身锻炼后,可以检测自己伏案综合征是否有所减轻,可以用以下一些指标进行自我评价。

◎工作不再感到疲劳,精神比较饱满。

◎注意力集中,但工作到一定程度总是想要起来活动一下身体。

◎胃口明显有了好转,食欲增加。

◎晚上躺下就能入睡,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

◎在换季的时候,能有效抵制住感冒的侵袭。

眼疲劳的简单健身处方

1.眼疲劳的表现

经过调查发现,54%的都市白领表示自己经常觉得视觉模糊、视力下降、眼睛干涩发痒。现代信息社会,健康的眼睛对于人们越来越重要,但与此同时,长时间注视电脑、电视,忽视眼睛卫生让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的眼睛处于疲劳状态。

目前眼疲劳已经成为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出现眼及眼眶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流泪等,严重者头痛、恶心、眩晕。

眼疲劳它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疲劳综合征。从局部来看,眼疲劳的原因主要是眼睛的焦距长时间地集中在近处,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整体看,眼疲劳的出现,不仅取决于用眼时间和用眼强度,还取决于人的体质水平:在相同的用眼时间和强度下,体质差的人,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营养不良者,会先出现眼疲劳。

2.眼疲劳的简单健身处方

眼疲劳,是一种以患者对眼的自觉症状为基础,又与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相交织的综合征。概括地说,眼睛疲劳的根本原因是身心紧张和感情上的刺激,眼睛的血液循环不畅,眼肌过度疲劳所致。因此,消除眼睛疲劳首先要从平和的心态开始。

主要的预防措施有:加强自我保健意识,采取必需的预防措施;加强运动,增强体质;定期进行身心健康检查。

(1)推荐健身方式。眼保健操、脸部按摩操、保健按摩、球类运动、放风筝等。每个人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间安排,对这些健身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

(2)健身运动强度。建议采取以休闲为主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用疲劳感觉程度来控制。

进休闲健身运动时,要做到自我感觉良好,心旷神怡,肢体舒畅,充分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运动心率100~140次/分。

(3)健身运动时间。户外健身活动等可以交替进行,有时间的每周1次或隔周1次;做眼保健操等需要每天2~3次,每次2~3遍,一般10~15分钟就可以。

(4)注意事项:

◎写字采取科学的用眼卫生和正确的端坐姿势。使用计算机时,眼睛与视屏保持60厘米间距,视线水平与视屏不低于15°,使用视保屏,降低亮度。

◎每天在屏幕前工作时间控制在5小时以内。学生、电脑操作员每工作1小时就应该让眼睛休息10~15分钟,或做一套眼保健操。

◎业余时间、余暇时间多进行户外运动。

◎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品:如水果、蔬菜、猪肝等。

◎性生活要适度。

3.眨眼缓解眼疲劳

据专家介绍,缓解眼睛疲劳的最佳方式是让眼睛休息。

(1)短暂休息。用眨眼的方式对眼睛进行按摩。20~40岁之间的正常人每分钟眨眼约20次,而在睁眼凝视变动快速的电脑屏幕时,眨眼次数会减少到每分钟4~5次,造成泪液分泌严重不足,就会出现眼睛干燥酸涩的症状。因此特意眨眼,对眼睛的保护非常有效。一般而言,每天特意眨眼300次比较合适,不仅有助于促进泪液分泌,缓解干燥酸涩的症状,而且还可以清洁眼睛,并给眼睛小小的按摩,从而缓解眼睛疲劳。

(2)中长休息。尽管操作电脑的人一旦集中精神盯着屏幕,就很难停手,但专家认为,可以通过一些小办法强制给眼睛放“中长假”:比如利用喝茶、喝咖啡、上洗手间的间隙,尽量远眺放松,或用双手轻轻按揉眼眶周围。一般每隔1小时就要休息5~10分钟,每2~3小时连续使用电脑后,要休息10~15分钟。同时,由于人在看近物时,眼睛是向内、向下看的,所以在休息时,尽量让眼睛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看。

4.用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来缓解眼疲劳

要想有效防止眼睛疲劳,保护眼睛,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注意电脑摆放、坐姿、工作习惯等细节问题。

(1)坐姿要正确。眼睛与电脑屏幕保持60厘米为最佳距离,屏幕的上端稍微低于视线10°~15°,调节坐椅让视角达到舒适为宜。

(2)良好的用眼习惯。放大屏幕上所显示的字体大小及行间距离,以便于阅读,减少眼睛负担;将欲输入的资料放置于屏幕旁,愈接近愈好,以减少颈部及眼睛的转动以及注意力的改变;眼睛与文稿距离应保持在20厘米以上,最好采用下视20°的视角。

(3)正确看电脑。电脑屏幕应选择质量较高的那种,因为劣质屏幕的闪烁速度较慢,眼睛会察觉到一页一页的闪动,瞳孔需要不停收缩及放大以作出调节,令眼睛异常疲劳;屏幕上显示的亮度应为周围光线的三倍左右,勿让窗外光线和室内灯光在屏幕上造成反光,最好在屏幕前加装特殊的微滤网或护目镜;使用键盘的姿势应调整至打字时前臂与地面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