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3189400000020

第20章 经上(15)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译文】六五:,咬干肉,得到一粒黄铜。守持正道以防危险,可以免除过错。

《象传》说::守正防危,可以免过,说明六五的行为得当。

【注释】①黄金:黄铜。

【解读】六五虽然高居尊位,但是它性格柔弱,以阴居阳,以柔乘刚,在审理上报到国君面前的大案要案之时,显得魄力不足,正像咬嚼干肉一样困难。六五咬干肉时,无意中咬出一粒黄铜,这似乎是神灵的启示,使得处于治狱困境中的六五有所领悟。“黄”在五色之中是中央之色,暗示六五居于中位,要注意发扬中道;“铜”为刚坚的金属,暗示六五以柔居刚,要注意刚决果断。总之,黄铜是刚中之德的象征,要求六五以“刚”来克服阴爻性格的“柔弱”,以“中”来克服以阴居阳的“不正。”六五以这样的精神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够守正防危以免过,这就是“贞厉无咎”了。

【经文】上九:何校灭耳,凶①。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译文】上九:肩上扛着大枷,遮住了耳朵,凶险。

《象传》说:肩上杠着大枷,遮住了耳朵,因为其人不听劝阻,触犯了刑律。

【注释】①何,借为荷,背负。校,指枷。加于颈脖上的刑具。

【解读】上九,居卦之终极,罪发展到极点,噬亦发展到极点,罪大已不可解,恶积已不可掩,非处以重刑不可。上九得到“何校灭耳”的重罚,责在它自己,在它自己“聪不明”。应当说“耳不聪”,何以说“聪不明”呢?“聪不明”其实是说它听之不聪,听不见人家的劝告,长着耳朵却未发挥耳朵的作用。卦中反映出的《周易》和孔子的法律思想。孔子在“大象”中提出“明罚敕法”的主张,可知孔子并不否认刑罚在治国中的作用。他虽然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力主以德治国,以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不是好办法,甚至反对为政以杀,但是他并不一概排斥治国用刑的必要性。孔子的法律思想与法家迥异。法家唯法唯刑是用,孔子则强调“明罚敕法”,要求统治者将法与罚公诸民众,使之知,使之畏,使之尽可能不犯法不受刑。“明罚敕法”一语的要害在明不在罚,在敕不在法,在于坊民教民,不在于制民刑民。应当说,明罚敕法,包含在孔子德治思想之内,是德治思想的一部分。

【商界活用】

噬嗑之“罚”

古人云:“令以仁恩,武以威罚”、“论行能,明赏罚”,表明管理应该恩威并施,设立相应的奖惩制约机制。奖惩的强化功能是提高执行者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奖励执行者发掘自身的潜能,惩罚执行者的违法过失行为。孔子在《大象传》中提出噬嗑之“明罚敕法”的主张,说施政当先辨明刑罚之轻重,整饬法令之得失,方能使万方顺服,天下一心,其实在企业管理中也是这样,惩戒不是目的,而是要到达治理的效果。

“赏”和“罚”是一项重要的领导艺术,要做到赏罚分明。公平性是员工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员工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他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并且影响激励效果。取得同等成绩的员工,一定要获得同等层次的奖励;同理,犯同等错误的员工,也应受到同等层次的处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管理者宁可不奖励或者不处罚。管理者在处理员工问题时,一定要有一种公平的心态,要以事实为根据,弄清事实,分清曲直是非,对于有功人员就要奖励,对于有过者就要惩罚,也就是做到以事实而不是以个人亲疏好恶为标准。

《象传》说:脚上套着刑具而遮住脚趾,不至于再前行重犯过失。说明用“罚”当寻其度,需防微杜渐才能见其效,用奖励和惩罚不适度都会影响激励效果,同时增加激励成本。奖励过重会使员工产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失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奖励过轻起不到激励效果,或者让员工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惩罚过重会让员工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对公司的认同,甚至产生怠工或破坏的情绪;惩罚过轻会让员工轻视错误的严重性,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企业与政府机构不同的是,作为一个非执法机构,更需要在“赏”和“罚”这最后的一道屏障,寻求一种平衡。

§§§第二十二节贲卦第二十二(下离火上艮山——山火贲卦)

贲卦,由下离()上艮()组成,卦形作“”,象征“文饰”。“贲”字意思是“修饰”,故卦名取为“文饰”之义。上卦“艮”为山,下卦“离”为火:犹如山下燃烧着火焰,山形更加焕彩增美,喻示“文饰”情状。全卦阐发事物之间相互文饰的规律,主张恰如其分的装饰,崇尚朴素自然之美。

贲卦260

【经文】贲①。亨。小利有攸往。

【译文】贲卦象征文饰:亨通,对于事业发展有小利。

【注释】①贲(bì),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艮上),下卦为离,离为火,上卦为艮,艮为山。山下有火,一片艳红,花木相映,锦绣如文。喻男婚女嫁,国政家制,都有仪礼制度,构成了复杂的社会人文关系,用以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这正是所谓贤德君子“观乎天文,察乎时变”神道设教的结果。所以卦名曰贲。贲,《序卦》:“饰也。”

【经文】《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①。故以“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译文】《彖传》说:贲,通达。此卦下卦为离,义为阴柔,上卦为艮,义为阳刚,所以说阴柔文饰阳刚,因此“通达”。柔、刚分布,刚为主而柔为衬,所以说“有所往则有小利”。刚柔交错成文,这是天象。社会制度、风俗教化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是社会人文现象。观察天象,就可以察觉到时序的变化。观察社会人文现象,就可以用教化改造成就天下的人。

【注释】①“柔来而文刚”四句,文,文饰。本卦下卦为离为柔,上卦为艮为刚,柔居刚下,俯顺于刚,所以说“柔来”,“刚上”。“文刚”、“文柔”,就是柔刚互为文饰,即以伦理、礼仪来规范人们的生活,用各种政治设施来维护社会制度的尊严。

【经文】《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①,无敢折狱。

【译文】《象传》说: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离为火,山下有火,火燎群山,这是贲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思及猛火燎山,玉石俱焚,草木皆尽,以此为戒,从而明察各项政事,不敢以威猛断狱。

【注释】①庶,众。庶政,各项政事。

【解读】贲卦上为艮、为山,下为离、为火,是山下有火之象。山下有火,山间草木被火光映照,流光焕彩,这是文饰的象征。《象传》告诫“君子”,文饰可以运用于一般政事,礼仪制度等都是社会政治社会的文饰;但文饰不能运用于执法断狱。执法断狱一定要以法律为准绳。如果以文饰之辞为依据判决案件,只能造成冤假错案。可见文饰的运用是有一定范围的。

【经文】初九:贲其趾①,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译文】初九:饰其脚趾,弃车徒步而行。

《象传》说:弃车徒步而行,说明初九就所处地位这一意义来说不应该乘车。

【注释】①贲,文饰。

【解读】初九阳刚得位,比二应四,但作为庶民,不敢贪求富贵,不敢乘坐大夫的车马而僭越本分,所以仅徒步而行,安步当车,以明其心志。

【经文】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译文】六二:修饰自己的胡须。

《象传》说:文饰胡须,说明六二是随着上面的九三而动的。

【解读】六二与九三两爻,各得其位,六二以柔爻居柔位,九三以刚爻居刚位,皆无应爻,二者亲比依附,正像胡须和颜面的关系。六二为纯柔、为胡须,是文饰的象征;九三为纯刚、为颜面,是实质的象征。正像胡须依附于颜面、要随着颜面而动一样,文也是依附于质的,是由于质的存在而发挥作用。所以《象传》说六二“与上兴也。”

【经文】九三:贲如濡如①。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②。

【译文】九三:,又文饰,又润色,永守正道才能得到吉祥。

《象传》说:永守正道能获吉祥,说明终究不可使文凌驾于质之上。

【注释】①如:语气词。濡:润色,使事物有光泽。②陵:凌,凌驾。

【解读】九三爻处在两个阴爻之间,下比于六二,上比于****,一个刚爻同时受到两个柔爻的文饰,可以说是上下文饰,锦上添花,所以叫“贲如濡如。”适当的文饰是必要的,过分了就会适得其反,这就成了“文胜灭质”。九三处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头脑清醒,坚持永守正道,才能获吉,这就叫“永贞吉。”文饰自然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文饰过分了很可能是鲜花掩盖的陷阱。所以必须对文饰加以限制,不可使“文”凌驾于“质”之上。“终莫之陵”,才是“永贞之吉。”

【经文】****:贲如皤如①。白马翰如②。匪寇,婚媾。

《象》曰:****,当位疑也③。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译文】****:文饰得全身素白,白马翩翩像飞的羽毛。不是强寇,而是求婚者。

《象传》说:****当位得正,但心中仍怀疑惧,“前方不是强寇,而是求婚者”,说明****尽管向前终将无所怨尤。

【注释】①皤:(pó),白色。②翰:羽毛。③当位,此以****爻位爻象为据。****,阴爻居阴位(第四位为阴位),是为当位。

【解读】贲卦发展到九三,是象征文明的“离”体的最后一爻。已经出现文胜于质的倾向。发展到****,已经进入象征停止的“艮”体,文饰应该到此为止,到了贲极返素的时候了,便由文饰转为质朴,尚质而不尚文。所以****素装白马,不加文采,以朴素为贲。“匪寇,婚媾”,是指与本爻阴阳相应的另一爻,即与****阴阳相应的初九。初九虽然以刚质处阳位,气质刚强,又舍车徒步,风尘仆仆,但他并不是打家劫舍的鄙夫,而是不慕浮华的志士。它与洁身自好、素朴为美的****阴阳相应,同气相求,实在是理想的配偶。由于****处于下体之上、上体之下,是上下相交的疑惧之地,“当位疑也”,所以开始时对初九有些误解;后来经过观察了解,“匪寇,婚媾”,并非强寇,是可以联姻的爱侣,****终于毅然与之结合,“终无尤也。”****与初九联姻,这也是“柔来而文刚”的象征。以****之“柔”文初九之“刚”,以****“素洁”之美文初九“刚实”之质。一为“白马”尚素,一为“舍车”弃华,志趣相投,珠联璧合。

【经文】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①。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译文】六五:六五,文饰山丘中的庭园,只花费一束微薄的丝帛,虽然显得吝啬,终将吉祥。

《象传》说:六五的吉祥,说明必有喜庆。

【注释】①戋戋(jiān):微薄,极少。

【解读】六五以柔居尊位,象征仁厚之君。他并不兴建壮丽的宫殿,只花费一束之帛,戋戋之数,修饰一下山丘中的庭园。看起来吝啬得很,没有国君的排场和气派,但是这种崇尚简朴无华的清廉举措,对政风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无疑是吉祥喜庆的征兆。

【经文】上九:白贲①,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译文】上九:以纯白为文饰,没有过错。

《象传》说:以纯白为文饰,没有过错,因为这完全符合上九崇本尚质的心志。

【注释】①贲,饰,这里指配色。白贲,犹言白底的布帛饰以各苞花纹。

【解读】上九处于贲卦之极,文饰至极,则反归于素,由追求文饰转为崇实尚质。“白贲”是以白为饰,以无色为文采,以质素为贲。“贲”至于极点,饰极反素,没有装饰就是最好的装饰。“白贲”由绚丽归于纯白,以白为饰,以无色为美,进入返朴归真的美的最高境界。从教化上来说,提倡“白贲”就是务本尚实,华靡之习就不能盛行,又有什么过错呢?所以爻辞说“白贲无咎。”

【商界活用】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九三爻辞讲“贲如濡如,永贞吉”,说明文饰之道在于文与质的完美结合,才能获吉祥。当今商业社会,尤其重视设计,其中最成功的非苹果莫属,苹果一直以特立独行的姿态站在行业技术的最前沿,并一次次奉献出让无数人为之疯狂的“艺术般的完美产品”,不管你对苹果是爱还是恨,你不得不钦佩于苹果的设计与研发,苹果似乎对于人们需要什么有奇异的感知。

“苹果改变了世界,并且不只一点点。”如同牛顿从苹果落地悟出万有引力一样,苹果已被誉为创新的代名词,影响和改变着商业世界。从创业开始,苹果就一直以特立独行的姿态站在行业技术的最前沿,并一次次奉献出艺术般的完美产品,使其消费者产生使用偏好。在某种意义上,苹果已经超越产品的概念,上升为一种标新立异的象征。

当惠普、索尼们每年开发出数十款甚至更多产品并保持高速更新换代时,因为乔布斯对每个项目都要深度介入的风格,苹果每年只能开发出一两款产品。但几乎每款都在市场内引发了轰动。过去几年中,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奥斯卡奖美国工业设计协会的年度评选上,苹果获得了比任何企业更多的奖项。苹果前期的创新是纯产品导向或者说是纯技术导向的,而恰恰忽略了消费者在技术兼容、价格合理等方面的需求,结果苹果电脑成为少数人的玩物,市场一直难有大的突破。特立独行的苹果一路走来,跌跌撞撞。

当苹果真正抓住年轻消费者个性心理和简单娱乐需求,打破技术壁垒、降低售价、引导消费者体验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被大大激发出来。1997年,重返苹果的乔布斯开始认真思考公司未来的出路。在对消费者进行充分研究之后,苹果发现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个操作简单,而外形简洁时尚的产品。苹追求比需要更高层次,苹果设计了操作简单外形简洁时尚的产品,而且将简洁时尚追求到了极致。苹果公司根据对消费者的了解,1999年推出了有着红、黄、蓝、绿、紫五种水果颜色的iMac产品系列,刚面市就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极具创意的iMac让所有的电脑消费者眼前一亮,圆润柔美的身躯、半透明的装束、多变的色彩组合为个人电脑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2001年第一代使用硬盘作为载体,容量为5G,可以储存1000首歌曲的iPod诞生,这种拥有快速和电脑连接并高速下载音乐、与iTunes软件高度一致能够很容易地组织音乐的播放器确实让人震撼。更为突出的是,它以设计和感受取胜,是苹果对“把技术简单到生活”的实践,他容易操作的界面以及能让人感到愉快。iPod在消费电子领域创造的风头无人能及,迄今为止销量超过4200万台。一举奠定了苹果公司在MP3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孔子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实在商业社会中商品也是一样,只有找到外在与内在的完美结合点,一个商品才能风靡,这一点苹果做到了。

§§§第二十三节剥卦第二十三(下坤地上艮山——山地剥卦)

剥卦,由下坤()上艮()组成,卦形作“”,象征“剥落”。上卦“艮”为山,下卦“坤”为地:犹如高山颓委地面,喻示事物被“剥落”。在卦形的排列结构上,此卦也十分明显地展示着五个阴爻共剥一阳的特殊状态。全卦揭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阳”被“阴”剥落、正面因素为反面因素摧折的情状,指出“剥”极必“复”,处衰败之道、退守待变需顺势止“剥”的哲理。

剥卦272

【经文】剥①:不利有攸往。

【译文】剥卦象征剥落:不利于有所前往。

【注释】①剥,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坤下艮上)。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坤,坤为地。高山屹立于大地,风雨侵蚀,山石剥落。警诫君王提防小人与政,侵凌君子,剥蚀国家。所以卦名曰剥。剥,《释文》引马云:“落也。”

【经文】《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①。“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②。君子尚消息盈虚③,天行也。

【译文】《彖传》说:剥,剥落,意思是阴柔太盛,使阳刚剥落。“有所往则不利”,因为爻象表明小人势力正强。下卦为坤,义为顺,上卦为艮,义为止,委曲求全,静止无为,这是观察形势作出的结论。君子应该遵循消长盈虚的规律,因为这是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