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迟暮的高手
31880700000017

第17章 茶楼

大白鸟提醒一些寻找的方向时,便去天上复命去了。

余皓又在树林里练了一下功夫,听了一些鸟叫,看了一些花开,又在师父、师母的坟墓前瞌了几个头,方才回

去。

李洪跟着李子去他家看望他父母。李子父母不是练功之人,人分明到了暮年,身体精神不同往日,虽是有钱,但

亦显得沧桑了许多。

李子父母的家地镇上一方繁华的正上街。坐车到了,一下车,便可看见红砖碧瓦砌成的院子,大概建有两三百平

米。汉白玉的石狮子威武得守着大大的红门前,一边一个。

进了院子,下了台阶,就有两棵百余年的树木落在院子里。院子里有六口大大的水缸,摆成左右各三个,旁边

种着些奇珍异草。

李子父母大摆宴席,宴请大功臣:李子的师傅。如今看得李子长成一英俊少年,心中更是高兴。

李子父母家虽也请了不少人跟他们打量生意和院子,两老现慢慢成了一甩手掌柜了。毕竟是请得人,生意不似

以前红火。这次李子回来,父母便有心想着李子学着做点生意,随便帮衬着父母一些。再说自己俩已近年迈,不舍得

儿子再离开身旁。

李子也明白父母的心思,只是想着自己对钱庄的生意一窍不通,对数字更是不感冒,也不想做生意。但李子这次

既然回来了,也就由不得你了。父母见一说十个不愿意,再说百个不愿意。只有强留,软硬兼施。李子百般无奈。却

要他舍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心中郁闷。

李子父母见李子不高兴,便与李洪商量,要李洪留在李子的身边帮衬着李子。

李洪见这样,想只有先留下来,再说。

李子家在离他院子的不远处有一茶楼。见儿子不高兴,吃过午饭后。便命仆人带着一家老少前往茶楼。到了一座

三层楼到的茶楼。虽是傍晚,天还灰暗,屋檐下的一行红灯便点亮了。茶楼内更是座无虚席,伙计穿梭其间,吃酒的

,喝茶的。左一包间里桌旁边有一唱戏的,右一包间边有一说书的。高高粗粗的四根木柱坚挺地立在地上。茶厅的高

就有三层楼那么高:红木的桌子,红木的椅子,就连上楼上面的包间的楼梯都是用红木做的。全厅装饰着古木古香。

一般有钱的人在大厅里喝着茶,吃着酒。再有钱的就上二楼或三楼的包间里去了。有钱人喜欢在酒楼谈生意,喜

欢听着戏书,也有的喜欢听着小曲的,互相恭维着。

李子反而不怎么喜欢这种热闹的场面。他喜欢乡下那清静的生活:喜欢那清澈见底的河水,喜欢那些唱歌的小鸟

,喜欢无拘无束地在树间飞来飞去。只是碍于父母,想着父母年岁渐老,一些不喜欢的神情便收敛起来。答应着,先

在酒楼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李子进后厨想着做点什么,一进去,只见着十余多个厨子,正热火朝天地用着大火炒着菜。十余个女工正在分别

洗着碗、洗着筷、洗着菜的。没有人看他。都在忙自己的事。

李子看着一个大木盆前放着一个小木板凳,盆前码着高高的一摞的脏碗。李子想着这是自己唯一会的,便坐在那小板凳上洗起碗来。

谁也没要他不洗,因为这里谁都不知道他是谁,谁也没去问他是谁。那些人巴不得有人出来帮着他们洗碗呢。李子就在那洗完了一摞又来一摞。李子的父母和师傅正在包间谈事情。也没谁留意他。

李子见到那些炒菜的师傅,个个都汗流浃背,挥汗如雨,没有一刻功夫能够歇下来。那些洗碗工,也是这样。李

子也就在那帮着洗碗。只有夜深人静了,茶楼的吵闹声逐渐小下去了。三三两两的客人也慢慢回家去了。李子和洗碗

工面前的碗才慢慢少些了。那些工人忙完一天的活,也就就着客人剩下的食物将就着随便吃些。李子不想吃,吃不下

。师傅和父母的谈话也似乎到了尾声。

父母命下人就在茶楼寻得一处,安排他们在此休息。李子不知是这晚上做活做兴奋了,一宿了也睡不着,想练练

轻功。便在茶楼的大厅的几根顶梁上转了几圈,也觉得没多大意思。李子正没意思还想在去顶上飞一圈时,父母正寻

他呢。李子听着声音,连忙跑去:父母两鬓已花白,李子见这样不免心酸起来。李子的父母叫李子就睡他们旁边的一

家。李子笑着答应到。

这时,李子也不过才十余岁呢,还一少年呢。李洪答应他父母在这里先帮衬着李子,李子也答应他父母先在这里

做些事。

李子的性格也不是管事的人,况且才十多岁了。先前他父母把些钱交与他,他只要进出项的人找他对帐,就行了

。只要有单据,有数字就行。但帐是记得认真,他不是不相信那些厨子。他向来是这样,既然是做事,便做得认真。

他把那些数字一项项拿个本子记得。厨子有些便不耐烦,嫌他麻烦,有时说话时对他骂骂咧咧的,他也不计较。想着

他们挥汗如雨地在后面炒菜,他反而自己好像亏欠他们了。但一旦要他做事,他便认真去了。数字还是一个一个地记

在了帐本上。

自己李子来到这一茶楼后。如果帐记完后,便在后面厨房帮他们洗碗洗菜。父母见他回来后,帐目清楚,伙计做

事有条理些,心中高兴。但见他年纪小,怕有人为难他。暗地里吩咐他:要他尽管说话尽管硬气些。应该严厉的地方

尽管严厉。但李子见那些工人没日没夜地劳累,只要求给工人涨薪水,那里去求全责备。但父母毕竟生意人,单说涨

薪水这一项,不知要涨多少人呢。这笔开资可大了去了,况且钱庄的生意,每况日下,正举步维艰呢。小孩子哪懂这

个呢。

却说李子,回来就这一要求,父母还不答应,心中不乐意。

但李子的父母真有难处。想着那往日如日中天的生意,现在全靠这一茶楼撑着。这不都为你小子打算着。李子也

看不到那些,也不怎么知道父母的难处,只看到那些辛苦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