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当赵皇庭吃完简陋的早饭的时候,赵皇庭确实又成了一个人,这是赵皇庭昨天夜里一遍又一遍的点灯灭灯之后又泡在蒲贤生留下的笔记之后得来的结论。
好在赵皇庭虽然有些不太适应,但还是很快的从突然变成一个人的生活这样的孤单中脱身,其实赵皇庭很小的时候被同龄人嘲笑的时候就已经具有了这种本领,于是乎赵皇庭梳洗好自己的头发,站在院子里面的时候,除了微微发黑的眼圈以外,再也看不出半点憔悴。
昨天结束了礼乐数三科,今天则射御书三科,与昨天相同朝廷还是安排了朝中的大臣参与了这次桃山入学试,只是今天到场的人与昨天的不同,只是一位礼部侍郎,不是朝廷不重视书院的考试,而是赵晋作为当朝宰相,实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参加这般考试开幕。
赵皇庭没有其他考生见到官场大人物的羡慕或者崇拜的模样,当然也是由于从小生长于清水镇的小道观里面对于这些所谓凡俗的事情,赵皇庭了解的并不多,也因为今天考试的三科相对来说赵皇庭没什么把握。
没有蒲贤生在身边讲这讲那,赵皇庭也就没有心思询问别人了。
赵皇庭赶到射科考场的时候,看到校场上的弓箭以及远处的靶子,赵皇庭就果断的放弃了这项科目,只是在登记册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当然没有古人的那种所到处皆要留名的豪气,只是所有考生都需要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自己没有缺考。
赵皇庭又成了御科考场最先出考场的学生,昨天三科与蒲贤生也都是最早出考场的学生,于是乎,赵皇庭引起了许多学生的注意,当然这种注意也是建立在赵皇庭似乎不是很在乎书院考试的情况之下。
无论是怎么样的引起他人注意,赵皇庭的名字也都渐渐被参加考试的学生注意到,当然许多人都认为,赵皇庭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之人。赵皇庭穿着旧道袍的身影也被参加考试的学生所注意。
赵皇庭当然不会在乎其他人的看法,自己赶到书科考场,所谓书科则考察学生熟读前朝圣贤著作,意在考察学生学习的能力,基于某种与蒲贤生所说的原因,其实书科一直是书院最为重视的一科,也是学生可以学习术科的重要凭证。
在赵皇庭在考场坐定,看到桌子上的试卷的时候,赵皇庭突然觉得书院的老师也不过如此,卷子上的内容难免简单了些。
无非都是些赵皇庭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唯独最后一题稍微难了一些,除了最后一道题是浅析书院那篇流露在外的桃花源记以外,其余的题其实对于赵皇庭来说不过都是默写。
而最后一道题,其实对于赵皇庭来说也不过就是默写。
陶夫子写了一篇桃花源记,当然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谁能知道陶夫子是怎么想的呢?
无论怎么说,陶夫子其实都算是大宋,或者说中原千年以来最成功的人,人们总是习惯于解读自己崇拜的人,从而找到自己和这个人之间的共同点,于是乎,陶夫子就成了所有学生最常见的需要解读的人物。
由于很多人都会习惯于解读陶夫子以及他的文章,所以赵皇庭很轻易的在自己的记忆中找到了很多有关于这篇文章的解读。
赵皇庭一边写着,一边有些恶意的想着,与自己同一个考场的学生会怎么解读陶夫子这样一个人以及他最为出名的文章。
赵皇庭有些厌恶于旁边考生的抓耳挠腮,一边写着自己脑海里面的文章当然,赵皇庭完全照抄了许多自己看过的文章,但是源于读过很多书之后的某种精神上对于文章的洁癖,所以赵皇庭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写在了卷子上。
过了没多久,赵皇庭就写完了卷子上面的内容,而其他学生还在纠结于前面的题目,赵皇庭想要交卷子的时候,又看到旁边学生的抓耳挠腮的模样,于是赵皇庭提笔在卷子的最末尾又写了几句。
“陶夫子之才,千年一降,世上写陶夫子之是问不知凡几,唯不知夫子所想,无非诗文中所写樊笼一词。”最后一笔写罢,赵皇庭站起身来,交上自己的卷子,大步往外走去。
写文章自然不能空泛,自然需要根底,赵皇庭的根底约莫就是自己读过的许多书,读了许多书之后赵皇庭自然就看不起读过很少书的人,从清水镇开始,赵皇庭被小孩子们孤立的时候,赵皇庭就打心底看不起读书比自己少的人。
写书有意气,自然读书多了,也就有了意气。
赵皇庭自然从来都没有承认过自己拥有这种看不起其他人的心态,却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和蒲贤生在一起的时候要开心一些,加上出来的早了一些,御科考试还得一会,于是赵皇庭出了考场并没有与人攀谈,而是选择一个人在桃山书院里面走了走。
桃山书院天下第一书院,天下第一自然有第一的气度,所以桃山书院不禁止外人进入,也从未听说过拒绝求学的学生入内。
天下第一书院的气度自然是有的,但是还得有些外在的东西,于是乎,桃山书院很大,由于朝廷户部每年都会给桃山书院一批银两,作为桃山书院的费用,加上桃山书院的名气委实比较大,每年又有不少官员以及商人捐钱和书籍,所以桃山书院的面积确实很大。
赵皇庭走到桃山书院的后面,也就是桃山的山脚处,一条小溪绕山而走,仿佛把书院和桃山分割开来,不远处有座小桥,赵皇庭刚要跨过去,有人拦住赵皇庭。
赵皇庭抬头看清来人,才发现是之前来桃山的时候碰到的二先生,赵皇庭读过许多的书,所以很尊敬同样读过很多书的人,虽然不知道这位二先生是否读过很多书,但是赵皇庭还是很喜欢这位同样仿佛书生的人。
“桃山书院随意可以进入,桃山却不可哦”,天底下的学问人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沉默寡言,中正平和的,一种是放荡不羁的,虽然两者如此这般的原因大抵都是因为读过了许多书,但是往往对于看过的书想法不同。
赵皇庭约莫可以算作第一种,而眼前这位二先生实实在在的可以算作第二类放荡不羁的,二先生身上依旧穿着一件白色的衣服,不同于当下流行的文士长衫,二先生身上这件显然与前朝衣服相同,宽袍大袖,头发散乱的披在肩上,那天天色较晚了,赵皇庭自然没有看清二先生的容貌,今天才算是真的明白,二先生为何在女子中有这般名气,原本就散漫不羁的穿着,容貌也极好看,着实就是女子喜欢的模样。
“为何?”赵皇庭盯着二先生问道。
“不能就是不能,还要问个为什么。”二先生露出好看的笑容说道,往书院外走去。
赵皇庭站在小桥这边看着那边的桃山,看了一会,赵皇庭没有走过小桥,而是顺着溪流走去。
赵皇庭不时看着这座名叫桃山的山,走到书院的院墙处,赵皇庭看到小溪往院墙外流去,小溪自然是很小,所以墙上没有一个大大的缺口供小溪流过,而是在墙下有一个小洞,贴着墙面有一个小小的木板做成的桥,赵皇庭站着的这边院墙上则有一个小门。
不知为什么赵皇庭鬼使神差的踏上小木板,到了这处小溪的宽度缩小不少,赵皇庭跨过小溪,往桃山望去。
一抬头,赵皇庭看到了一大片桃林,桃林之间有穿着书院院服的学生摇头晃脑手中捧着书籍,看样子似乎在读书,读书间有人不时抬头看一看桃山高出的山顶。
桃林间,学生中有一位女子,女子没有穿女子的裙子,而是穿着一件青色的文士长衫,女子面容难说的上是好看,仅仅只是清秀而已,不同于学生们捧着书,女子面前摆着一张小小的桌子,桌子上有纸笔墨砚,女子则趴在桌子上,在纸上写着不知什么的文字。
也许是因为眼睛的缘故,所以女子爬的很低。
似乎是感觉到赵皇庭的到来,女子抬头往赵皇庭这边看了看,由于眼睛不太好用的缘故,所以女子的眼睛在赵皇庭看来十分的无神。
赵皇庭才猛然间发现,此间的一切,似乎与自己在梦中见到的一模一样。
“如此这般,不怕误了考试的时辰?”女子笑道
未完待续……
(今天去看个老朋友,存稿是有的,想着明天再发吧,明天一定三章,骗人是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