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大元帝国丝毫不为过,元朝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国家,没有之一!当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矗立在世界上之时,有人赞叹、有人惊讶、有人嫉妒、有人痛恨……但所有的人都没想到:这样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竟然昙花一现般地坍塌了!
是谁遵用汉制统治元朝的?
忽必烈夺取了蒙古汗位后,颁布即位诏,建元中统。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后,蒙古一直用族名充作国名,称大蒙古国,未正式建立国号。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建年号为“中统”,依然没有立国号。随着征宋战争的顺利进行,实际上蒙古政权已成为效法中原地区汉族统治方式的封建政权,特别是忽必烈统治日益巩固,他决定在“附会汉法”方面再迈进一步,将自己的王朝建成承汉族封建王朝正统的朝代。
公元1271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王鹗等儒臣的建议,取《易经》“乾元”的意思,正式建国号为大元,并颁布建国号诏。忽必烈建国号大元,意思是向世人说明,自己所统治的国家中不只是蒙古一个民族,而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继续。
忽必烈在位期间,主张“遵用汉法”,以汉族传统法制治理国家,制定法律和各项制度,在地方设置行省,注意兴修水利,以农桑为急务,还统一货币,疏浚运河,设立驿站,开拓漕运。他强化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对西藏直接管辖,促进了民族的统一发展。
为什么说元朝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在我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历史上,元朝都是最大的国家。元朝除了中央直辖的领地之外,还包括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四大汗国的统治者在血统上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彼此血脉相联,同奉入主中原的元朝为宗主,与元朝驿路相通,使节往来频繁,对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元帝国疆域最大时几乎囊括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领土,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一点儿也不夸张!
马可·波罗是怎么游历中国的?
公元1275年的夏天,来自威尼斯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一行到达北京,向忽必烈呈上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忽必烈非常赏识马可·波罗,特意请马可·波罗一行进宫讲述沿途见闻。后来,又留他们在元朝任职。马可·波罗很快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掌握了朝廷的礼仪。他借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流连忘返。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到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汇报。
公元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受忽必烈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趁机向忽必烈提出回国请求。忽必烈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公元1295年末,马可·波罗终于回到了阔别24载的亲人身边。
公元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的战争,不幸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由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整理出《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在欧洲广泛流传后,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与财富的倾慕,最终引发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同时也使这位颇负盛名的旅行家获得了自由。
郭守敬有哪些科学巨献?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攻研天文、算学、水利。公元1250年,19岁的郭守敬开始崭露头角,在水利方面初露锋芒。当时,在邢台城外有一条河。河泥长年淤积、河堤滑落,致使河道堵塞。此地原有的一座桥,桥身被洪水冲走,桥墩淹没,呈现出一片汪洋之态。不仅交通不便,还水灾不断。由于弄不清桥址原来在哪儿,又找不到合适的建新桥之处,许多建桥高手都只能摇头兴叹。郭守敬不辞辛苦,冒生命危险在滚滚洪流中搜寻,在陡峭的两岸河堤上查找,终于找到原有河道和桥墩遗址。他立即组织邢台人民清除淤泥、疏通河道、修筑堤岸;然后,反复勘测,精心设计,很快建成一座坚固而又美观的石桥。从此,郭守敬名扬天下。
在郭守敬小的时候,著名学者张文谦就非常喜欢郭守敬。后来见郭守敬才智超人,便向元世祖忽必烈大力举荐。忽必烈一向比较赏识张文谦,而且也深为河南、河北的连年大水所头痛。一听郭守敬对这方面颇有研究,立刻传令召见。
忽必烈与郭守敬一谈,不禁大为欣赏,立刻任命郭守敬主持修缮河南、河北的河道。稍后,郭守敬又主持整修由于年久失修的西夏古灌溉渠道,疏浚400里的唐来渠和250里的汉延渠等80多条渠道。《宁夏新志》评价郭守敬说:“逮今西坝桥梁,尚其遗制,工作甚精。”
郭守敬不仅是卓越的水利学家,还是杰出的天文学家。公元1276年,忽必烈下令修订历法,由郭守敬实际负责。由于元朝原有的天文仪器早已陈旧不堪,测量数据不准,郭守敬便自己动手制作新的测量仪器。他亲自设计创制出的天文仪器有简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浑天象、窥几、星晷等。
元朝时大掘宋陵的人是谁?
公元1285年,绍兴府会稽县泰宁寺僧侣宗允等人偷盗南宋皇陵地区的树木,与守陵人发生冲突。宗允向由忽必烈派来江南做“江南释教总统”的杨琏真珈进言,宣称亡宋陵墓中有金玉异宝。杨琏真珈贪心顿起,盯上了宋陵,派遣手下僧人大肆强挖宋陵。这帮强盗和尚先挖开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杨后四个陵墓,将墓中的珍宝一抢而空后,便扬长而去。周围的南宋遗民无不失声痛哭。宋陵被盗的消息传出后,马上引发了新一轮盗墓狂潮。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五个帝王的陵墓先后被盗,孟、韦、吴、谢四个皇后的陵墓也被一盗而空。当时被盗的南宋皇陵和大臣冢墓达一百多座,大量地下珍宝散失殆尽。令人吃惊的是,徽、钦二陵皆空无一物,只有朽木一段而已。高宗和孝宗坟中也是空空如也,连尸骨都没见到。
当然,在这场疯狂的盗墓中,杨琏真珈大发横财,得到走马乌玉笔箱、真珠戏马鞍、交加百齿梳、香骨案、伏虎枕、穿云琴、金猫睛、龙肝石、绿玉磬等稀世宝物。南宋皇帝的遗骨被弃置荒野,这在南宋遗民中激起极大的愤慨。后来,杨琏真珈令人将这些遗骨草草收敛,和牛马枯骼埋在一处,并在上面建宝塔一座,名为镇南塔。
杨琏真珈的胡作非为连元朝中的一些官员也看不下去,当杨琏真珈的靠山桑哥事败被处死后,朝中许多人弹劾杨琏真珈,但在忽必烈看来,毁掉几个亡国帝王的陵墓算不上什么大事。杨琏真珈强掘宋陵,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贪欲,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对南人的极端仇恨。
《文献通考》是一部怎样的古籍?
《文献通考》是宋末元初的进步史学家马端临编写的,它共有348卷,记载了从上古起到南宋宁宗时代为止有关历代典章制度的变化。
《文献通考》共二十四考,包括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金籴、士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文献通考》把“田赋考”放在首位,这很能显示马端临的见解。马端临生活在宋末元初的历史大变动时期,他通过文献的综罗,来思考历史的兴衰。《文献通考》也是两宋三部通史巨制(另两部是司马光《资治通鉴》、郑樵《通志》)之一,与《通志》、杜佑的《通典》一起合称为“三通”。
中国的戏剧鼻祖是谁?
关汉卿,元代著名的戏剧家,其创作的戏剧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关汉卿一生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皆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晚年,正遇上了阿合马、桑歌等奸臣擅权作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关汉卿拿起笔,创作了惊天动地的《窦娥冤》。在这部杂剧中,从小被卖作童养媳的窦娥遭到恶棍张驴儿父子和贪官的勾结陷害,含冤屈死,最后托梦给做了官的父亲,才得以平冤昭雪。关汉卿通过《窦娥冤》一剧,猛烈地抨击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和邪恶势力。《窦娥冤》是我国古代“四大悲剧”之一,对当时、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元太子真金为什么会轻易丧命?
公元1283年,忽必烈册封比他小很多岁的南必为皇后。老夫少妻,忽必烈渐渐感觉有些体力不支,于是依赖皇后干预朝政,这引起诸多大臣的不满。一位不要命的大臣竟然上书忽必烈,希望他退位,将皇位禅让给太子真金。尽管御史台都事玉昔贴木儿和中书右丞相安童商量将奏本压下,但此事到底让忽必烈知道了。忽必烈闻之大怒,立刻将那个大臣革职查办,但他却没有难为安童和玉昔贴木儿。
回到后宫,忽必烈思忖良久,下令召太子进宫。太子真金明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就战战兢兢地进宫面圣了。
见了随从自己南征北战的爱子,忽必烈不知是一时冲动,还是出于真心,竟对真金说:“真金,父皇老了,有些体力不支,今后就将皇位禅让给你,如何?”真金一听,双腿一软,跪下颤声说:“儿臣不敢有非份之想……”“哎——”忽必烈不等他说完就插话道,“这怎么算非份之想啊,这位子早晚还不是你的?我还能把它带到棺材里去?”“儿臣从未这样想过,求父皇开恩,废掉儿臣这个太子吧!”真金听了忽必烈的话,更加大惊失色,口不择言,竟请求忽必烈废去自己的太子头衔。忽必烈见他如此,良久,叹了口气,摇头道:“你去吧——”
真金回到家里,觉得父皇的意思是让自己死,有了这个想法,再加上心病重重,最后竟真的死了。
黄道婆在什么方面享有盛誉?
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间,约1245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徐汇区东湾村)人。黄道婆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在生活的重压下,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沉重的苦难摧残着她,也磨炼了她。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她再也忍受不了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半夜,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后来就随船到了海南岛的崖州,即现在的海南崖县。在帝制社会,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年轻妇女只身流落异乡,人生地疏,无依无靠,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让她有了安身之所,并且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还把他们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当时黎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比较先进,黄道婆聪明勤奋,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在当地大受欢迎,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黎族地区生活了将近三十年,但黄道婆始终怀念自己的故乡。元朝元贞年间,约1295年,她从崖州返回故乡,回到了乌泥泾。
黄道婆重回故乡时,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纺织技术还很落后。黄道婆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与当地群众一起,对当地落后的纺织技术和工具作了大胆改革。经过黄道婆改进推广的“擀、弹、纺、织之具”,在当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黄道婆的改革最关键的是纺车的改进,她创制的纺车是可以同时纺三根纱的脚踏纺车,比以前使用的一个纺锭的手摇车速度快、效率高。
此外,黄道婆还改进和提高了整丝和织布工艺的质量,使当地人民能用纱线织出各种色彩的棉布,其绚丽灿烂的程度能与丝绸相媲美。
王祯在农学和机械设计上有哪些成就?
王祯,字伯善,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生卒年代不详。现在有史可查的是他从公元1295年起做过六年的旌德(在今安徽)县尹,并于公元1300年调任永丰(今江西广丰)县尹。
王祯撰写的《农书》分为3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桑通诀”,包括农业史和主要耕作技术,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农业的各方面问题,并且对南北农事进行了分析比较;第二部分是“百谷谱”,分别介绍了各种谷物、蔬菜、瓜果、竹木、麻、棉、茶等农作物的起源、性能和栽培方法;第三部分是“农器图谱”,主要介绍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器械,绘图280多幅,并附有简要的文字说明,介绍这些农器的构造、来源、演变和用法。
王祯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农学家,还是杰出的机械制造设计家。他将一些失传已久的古代机械恢复了原貌并加以改进运用,还设计了多种农业和手工业用的机械。他的最大贡献是改进了活字印刷技术——用木活字代替毕昇的胶泥活字,他还独具匠心地创造了“转轮拣字盘”,极大地提高了排字的速度。《农书》中有关印刷技术的篇章,是印刷技术乃至中国科技史上的珍贵文献。
谁号称元曲“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