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可怕的科学(大全集)
3180600000026

第26章 神秘莫测的可怕宇宙(5)

尽管地球从诞生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孕育着生物,但是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却只占生物存在时期的一个微乎其微的组成部分。

和地球作个对比:科学研究表明,宇宙中大质量恒星发光发热只有几百万年,这对于生物进化实在太短暂了。看来合适的对象只有从质量相当于或小于太阳的恒星中去找。银河系大约共有恒星千亿颗,其中绝大多数的都能够满足质量上的要求,因为质量较大的恒星终究是少数。同时,这颗恒星必须是一颗稳定的恒星,如果是一颗时而宁静、时而爆发的变星就不行。它一旦爆发,不仅行星上的人受不了,就是行星本身也会被焚化。

另外,一颗行星至少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它与所属恒星的距离使得辐射在它表面造成液态水所需的温度。在太阳系中,水星极靠近太阳,而离太阳比火星更远的所有外行星则受阳光照射太弱,不够温暖。

所以可想而知,一个行星必须同时满足多少条件才能栖息生物,我们就会不难明白,天体具备适于生物的气候是多么稀罕啊!

行星上要维持生命存在需要很多条件,但是科学家仍然认为宇宙中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也有很多。据天文学家估算,银河系里有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而它们周围又有大约1500万颗与地球环境差不多的行星。但是这些行星离地球实在太遥远了,我们无法知道那里的一切。

难以置信的地球南北磁极大倒转

众所周知,地球是个大磁场,南磁极(S极)在地球的北端,北磁极(N极)

在地球的南端。然而地球的磁极却并非是亘古不变的。自地球诞生以来,它的南北磁极曾经发生过几次转变,科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磁极倒转”。

在1906年,法国科学家布容在对司巴夫中央山脉地区的熔岩进行考察时意外发现,那里的岩石具有与现代磁场方向相反的磁性。这也使得人们怀疑地球的磁极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地球诞生以来,发生过多次磁极倒转现象。仅在近450万年里,磁极倒转的现象就发生过4次。更详细的研究则证明,纵然在同一个时期里,地磁场方向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发生过一些历时较短的极性变化。

科学家发现,即便是在更古老的年代里,地球磁场的这种极性变化也有发生。

从大约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末期到约5.4亿年前的中寒武纪,是反向磁性为主的时期;从中寒武纪到约3.8亿年前的中泥盆纪,是正向磁性为主的时期;中泥盆纪到约0.7亿年前的白垩纪末,还是以正向极性为主;白垩纪末至今,则是以反向极性为主。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地球的磁极发生掉转的呢?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地球被宇宙中的其他星体猛烈撞击后的结果,因为猛烈的撞击能促使地球的磁场“翻跟头”;也有科学家指出,地磁场极性的变化与地球追随太阳作环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有关。银河系中心也存在一个磁场,它集中在银道面(银道所在的平面。天球上沿着银河画出的一个大圆称为银道,与银河的中线非常接近)上,并在银道面上下呈相反的方向。当太阳环绕银河系中心运行时,会在银道面上下作波状起伏运动。如此不断往复,往复一次的时间约为0.77亿年。

然而,此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

1989年,美国科学家缪拉提出,气候变化导致地磁极倒转。缪拉的观点也没能获得大多数研究者的赞同。一个事实是:三四百万年前正是地球气候比较温暖、比较稳定的时期,地磁极性为什么也多次发生变化呢?

关于地球南北磁极掉转的原因,至今仍然没有答案。

地球在缩小还是在增大

见过火山喷发的人,都会立刻回忆起浓烟升空、火光冲天、尘埃石屑弥天而降的惊人场面。经科学测定,从地球深处喷射出来的大量物质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甲烷、氨、氢、硫化氢等气体。

惊天动地的地震之后,科学家发现大气里甲烷浓度特别高。这个现象说明地球“肚子”里的气体乘地震之机,从地壳的裂缝里冲出来,释放于大气之中。

海员们在航海途中,能看到比海啸更可怕的海水鼎沸现象。这种翻江倒海的奇观,也是地球放气的结果。

根据地球放气的现象和地球深部物质大量外喷的事实,有人认为,地球“肚子”越来越瘪了,地球的体积自然要缩小了。

有些科学家对阿尔卑斯山作了调查后,推断地球的半径比2亿多年前(即阿尔卑斯山开始形成时)缩短了2千米。也就是说,地球的半径每年大约缩短了0.01毫米。然而,苏联科学家公布说,地球自诞生以来,其半径比原来增长了1/3。理由是各大洋底部在不断扩展,这种扩展是沿着从北极到南极,环绕地球的大洋中部山脊进行的。经查明,太平洋底部的长度和宽度,每年扩展速度达到了几厘米。这种扩展由地球深处的大量物质向上涌溢,推展洋底地壳,使地心密度变小,地球的体积就增大了。另外一个地球膨胀的见证就是原来连成一体、包着整个地球的大陆在地球膨胀中撑裂,裂缝处变成汪洋大海,至今有些裂缝仍在扩展,一些大陆之间的距离也在增大。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地球增大是由宇宙尘埃积聚而成的。宇宙尘埃以及陨星等受地球引力的作用,缓缓不断向地球靠拢。据估计,一昼夜进入地球大气层中的宇宙尘埃等约有10万吨,而落入地面的达100多吨,一年就是4万吨。这些尘埃虽有相当一部分又返回宇宙,但总有一部分留在地上,使地球体积不断增大。

地球到底是在增大还是在缩小,仍然没有定论。

地球的未来命运难测

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地球的命运走向如何?地球上的生命最终会如何消亡?当然,这还是个未知答案。

美国宾州大学的地理学家卡斯汀说,地球的未来取决于太阳,而太阳和其他星球一样也不是永远存在的。随着太阳寿命的增加,会逐渐变成一颗红巨星。太阳会变得更亮、更热,从而影响地表温度。当地球气温升高到140F(即60C)以上时,灾难出现,这时地球开始脱水。地球的大气层将含有10%~20%的水分,水蒸气进入同温层,在这里直接分解成氧气与氢气。

氢气脱逸到外层空间,地球的水分就这样逐渐流失。

天文学家对地球的这一命运很清楚,只是此前估计这一灾难距离今天仍有50亿年之遥,不过新的电脑技术使他们目前认识到地球大限到来的会比预想中早得多。

以前人们最悲观的估计是12亿年,地球上的海洋将会消失,地球也将变成一个巨大的无水的沙漠。

有的科学家指出,在每一个拥有水源的星球上存活的生命体,都会一遍又一遍地上演在水分完全消失后的“灭绝”的历史,无可避免。随着地球上的水量的不断减少,这种情形意味着最终这个星球上的生物将会成为历史。

不过,地球干涸的命运不会引起人们的“世界末日”般的恐慌,毕竟12亿年对于人类来说实在太漫长了,漫长到令世人没有办法去想象。并且以人类的智慧,在短短的数千年的时间就掌握了发达的科学技术。就算地球上不再适合人类居住,12亿年的时间里探索,人类也足以能够在宇宙中找到其他的定居点。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曾经有

过一篇报道,在专门探讨地球的命运。以前的研究称,大约在50亿年里,太阳会膨胀成一颗红巨星将地球烤焦。但两项最新研究则声称,地球等不到被太阳烤焦的那一天,在被烤焦之前的地球会与水星或火星发生撞击,地球上的生命将因此毁灭。

这些研究指出,至少在4000万

年内太阳系的行星将继续围绕太阳平稳运行。然而之后一切走向令人恐惧的混乱的可能性虽然非常小,但是不容忽视。尽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太阳系似乎一直像时钟一样有规律地运行,但是三个世纪前牛顿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星间的引力作用或许能将它们拽出正常轨道。然而,要预测将会发生什么是个极大的挑战,因为它涉及到大量天体。

总之,地球的命运如何,要等待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