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当代社会
3180300000025

第25章 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3)

支撑着, 它们能被人类认识也是因为都有自发辐射自由信息的特征。原子核结构的稳定性即是其不断从“量子虚空全息场” 获取能量和信息的结果。否则由于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恒定地辐射能量和信息, 其轨道运动因能量减少会逐渐降落到原子核上, 物质也会塌陷。

人的心灵显然是“无色界” 里靠“灵子场” 传递的无形的超时空的“关系存在”, 心灵的传递更是不受光速限制的, 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8分钟, 而人的心灵一转念瞬间即可“想到” 太阳或相距81光年的北极星。道学中将“****” 和“无色界” 之间相通的隧洞称作“玄关一窍”, 人体从“色身” 通往“法身” 的“玄关一窍” 正是通过心灵修炼才能打通的。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是能量又可以是信息或心灵, 心物能三者本质上是同一的, 这就是新道学文化心物能一元论的宇宙观。

五生命和心灵的出现无疑是宇宙演变和进化的产物, 是信息、能量、物质三要素相互结合, 从“先天世界” 演化为“后天世界”, 从无机物到有机物, 到植物、微生物、动物再到人逐步进化而来。人的心灵形成之后, 便有了思维的功能, 这种思维能力略分三种, 即感性思维、理性思维、灵性思维。

感性思维也称为“象” 思维, 即以“象” 作为思维的元素, 是来自亿万年生命遗传进化而成的原创性思维, 它以直观、情感为特色, 与弗洛伊德的“本我” 和“潜意识” 密切相关。

理性思维也称为“言” 思维, 即以“语言” 为工具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是一种抽象性思维, 发自人的“常意识”, 和弗洛伊德的“自我”、“超我” 密切相关。

灵性思维也称为“意” 思维, 即以事物最本质的“意义” 为思维的元素, 是一种创发性思维, 发自人的“元意识”, 以直觉和灵感为特色。灵性思维实为人的“灵明性体” 即“真我” 的大机大用。

“道生一”, “一” 为信息的“灵子场”; “一生二”, “二” 为信息和能量合一的“虚空能量全息场”; “二生三”, “三” 为信息、能量、物质合一的“量子虚空零点全息场”,宇宙就是由它创生的。宇宙创生之后, “量子虚空零点全息场” 乃至“灵子场” 依然存在,即“有” 和“无”、“色” 和“空” 的“两重世界” 仍然相辅相成、亦此亦彼的存在着。大卫·鲍姆(DavidgBohm) 所谓人的感官可以感受的“显在系” (explicategorder) 和其背后那个超时空的全一性的“暗在系” (implicategorder) 就是指“色”、“空” 和“有”、“无” 这两重世界。“灵子场” 是宇宙中最根本的“场”, 其它“场” 都是由“灵子场” 衍生而来。

“灵子场” 和能量结合为“电磁场”, 和物质、能量结合为“引力场”。信息和能量产生电磁波, 信息和物质、能量产生机械波(物质波)。

在人体中, 从物质、到能量、到信息、再到心灵, 结构层次逐步升高, 生命和心灵本质上是信息的组合, 是灵子逐次组织化、结构化的产物。灵子被设定为信息乃至生命和心灵的载体, 它本身具有接收和发送信息的能力, 可以自我组合成某种层次的自旋型结构,在信息的传递和交换中心灵既是“信源”, 又是“信宿”。灵子对信息、能量、物质都有极强的亲和性。灵子的自旋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运动的速率没有上限; 在时空中可自由散播不会衰减; 可以和能量、物质耦合由“标量场” 衍生出其他“矢量场”。

在有机大分子中, 当“灵子场” 和物质、能量耦合达到某一“阀阈”, 便会演化为“生命场”, 生命就进化出来。当生命现象由植物、微生物、水生动物、陆生动物到猿逐步进化的过程中, 灵子的自旋波相互组合与结构化的阈值不断升高, 即“灵子场” 的“灵性” 不断提升, 直到某一阀阈进化成人, 心灵就产生了。信息演化为心灵的“阀阈” 是“象”, 当信息的“灵子场” 在生命进化中组织化、结构化为“象” 时, 信息就演化为“心灵”。心灵产生后, 随着灵性阈值的不断提升, 则会开出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和灵性思维的花朵。

人既是一个信息传感器, 又是一个信息发生器; 既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场”, 又有自己独特的“心灵场”。信息的灵子场直接介入物质的活性, 使人的躯体中各类物质出现丰富多彩的生化机能, 从而维持人体的生命。人体的经络和穴位是生命信息的通道和集结点。内丹学的修炼工程, 实际上是不断提升人体“生命场” 和“心灵场” 的阈值的过程, 当达到某一“阀阈” 时, 人就可以出“阴神” (心灵和能量的组合体)、出“阳神” (信息、能量、物质进化的最高心灵形态), 从而进化成“仙”。“仙” 是信息、能量、物质从“后天世界” 再回归到“先天世界” 的最高生命形式。道是生命和心灵创生和演化的根本动力,生命和心灵的进化历程显然符合它们由道创生最后又复归于道的道学自然律。

六根据新道学文化的“天人感应原理”, 宇宙中的自然界、生命界、心灵界处在永恒的相互作用之中, 人类的心灵可以在宇宙的“量子虚空全息场” 中留下痕迹并影响到遥远的地方和久远的时代。 道学的“三生万物” 说和佛教的“三身说” (法身、报身、化身) 及基督教的“三身说” (圣父、圣灵、圣子) 不谋而合, 信息相当于佛陀的“法身” 或基督教的“圣父”, 能量相当于佛陀的“报身” 或基督教的“圣灵”, 物质相当于佛陀的“化身”

或基督教的“圣子”, 道学的宇宙观既是“阴阳互补” 的, 又是“一分为三, 合三而一”的。老子的道学认为宇宙和人体都是信息、能量、物质三者因缘和合的关系实在, 前者是大宇宙, 后者是小宇宙, 其本原都是道。人的心灵既是道的生化运动的结晶, 又可以通过内丹学的修炼程序同道一体化, 达到“即心即道” 的境界, 因之“道” 并非是不可知的。

新道学认为人的心灵也是“一分为三” 的, 即人类的意识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一为表层的“常意识”, 举凡感觉、知觉、记忆、判断、推理等日常认知活动, 内丹学称之为“识神”, 包括佛学的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和意识(第六识), 属“理性思维” 的层次。其二为深层的“潜意识”, 即弗洛伊德、容格等精神分析学家发现并研究过的人从胎儿、婴儿、少儿时期留下的心理印痕, 心理未成熟时期受刺激遗留的童年记忆,人生的各种欲望、****和心灵创伤等印痕造成的非理性意识活动。佛学的“末那(anas)

识” 乃至“阿赖耶(Alaya) 识” 大致属于这一意识层次。这种由埋藏在心理深层的多种人生欲望和生理本能激发的潜意识在背后强烈地影响着表层常意识的心理程序, 人们可以从梦境、幻觉、自由动作、癖习、精神病、偏执、妄想等多种心理状态中破译出潜意识的“原型”。内丹学将未被净化的潜意识称作“心魔”, 将净化了的潜意识称作“真意”。其三是最底层的“元意识”, 内丹学称之为“元神”, 是一种先天遗传的本能意识, 也是一种“灵性思维” 能力。元意识是人类在亿万年漫长的生物进化中遗传在人的血肉之躯中尚未开发的信息库, 它包藏着人在生物进化史上曾经有过的智慧和潜能。元意识相当于佛学里的“阿摩罗(Amla) 识”, 也称“无垢识”、“白净识”, 是阿赖耶识所藏的“无漏种子”, 是人体的“真我”, 内丹学称作“主人公”。这样, 内丹学的人体修炼工程, 也是一项凝炼常意识, 净化潜意识, 开发元意识的系统工程, 同时又是一套发现“真我”, 开发“真我” 的心灵修炼程序。

在内丹学修炼中, 常意识可以凝炼为“意念力”, 意念力也可以作用于外部的自然界和生命界。潜意识可以凝炼为“阴神”, 阴神是人格化了的潜意识, 又称“梦生身”, 佛教密宗谓之“中阴身”, 具有离体体验、遥感、遥视、预知等超常的心灵潜能。元意识可以透过潜意识参与常意识的心理活动, 展现为直觉、灵感、前知等先天的“灵性思维” 形式。内丹家通过“入静” 等心理训练“排除常意识” (丹家称“识神退位”), 元意识便可显现出来(丹家称“元神呈现”), 元意识显现是一种头脑十分清醒的“无思维” 状态, 它在潜意识层次里的激发和应用称作“真意”。在内丹学修炼中, 元意识经过开发和凝炼, 可以凝聚为佛教所谓“意生身” 并逐步人格化为“阳神”。阳神是元意识的凝聚体, 有成熟的人格,是有形有相的真我, 可以脱离肉体存在, 具有突破时空障碍的巨大神通, 这是内丹学研究和修持中须待验证的一项课题。更为现实的是, 元意识通过凝炼转识成智, 从而明心见性,使自己圆陀陀、光灼灼的“灵明性体” 呈现出来。这一“灵明性体”, 道学称作“金丹”,佛学称作“真如实相”, 是一种无生无灭的无分别相, 是在“气离出入”、“心离能所” 时呈现的“无云晴空” 般的心灵绝对本体, 即所谓人的“本来面目”。藏传佛教噶举派“大手印” 的修持, 须经四次灌顶(瓶灌、密灌、慧灌、胜义灌) 和四瑜伽(专一瑜伽、离戏瑜伽、一味瑜伽、无修瑜伽) 的修持, 则眼耳鼻舌身之“前五识” 转为“意识”, 意识再转为“末那识”, 末那识继转为“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又转为“阿摩罗识”, 直到阿摩罗识破而转为“法界体性智”, 便完成了“转识成智” 的心灵修持程序, 这个程序在内丹学中称作“炼神还虚”。“法界体性智” 即是道教内丹学中所称万劫不坏的一点“灵明性体”, 也是佛学的“真如佛性”。阿赖耶识和阿摩罗识(在佛典中多将阿摩罗识归入阿赖耶识之内, 不作分别, 但和丹经比较发现仅有阿摩罗识和丹经中之元神相当) 在佛学中称作“去后来先作主公” 的“轮回种子”, 在尚未“转识成智” 之前由它做主, 但既转识成智之后, 不受轮回, 即由佛性(法界体性智) 做主了。阿摩罗识转为法界体性智之后, 其他各识亦随之而转, 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 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 意识转为“妙观察智”, “前五识” 转为“成所作智”, 皆为“法界体性智” 之妙用。

道学和佛学都是心物能一元论的科学观, 但道学是“道本论”, 佛学是“心本论”, 佛陀的“心” 相当于道学的“一”, 故内丹学在“转识成智” (即炼神还虚) 之后, 还有一个“虚空粉碎”、“炼虚合道” 的步骤, 才能“以心契道”, 达到“即心即道” 的境界, 因之道学可以包摄佛学的科学成果。内丹学修炼的目的, 就是通过色身寻觅法身, 通过法身修补色身, 就是向虚无世界要宝, 通过交通虚无世界完成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办到的事! 虚无生万有, 无色界里存有人类取之不尽的宝藏, 内丹学里神仙、真人就是通过修炼能够出入****和无色界的人, 就是能掌握虚无空灵的无色界这个伟大宝库的钥匙的人, 也即是体道合真的人。

集古今中外文化精华而开创的新道学文化, 不仅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学说, 也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学说。道是宇宙生化之源, 人类社会中和之源, 人体生命之源, 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是人体抗病求生的“保护神”, 是人类消灾避难的“救世主”。新道学科学观的目标, 就是将道开发出来, 解决21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 为全人类服务。道学之士要为宇宙立基, 为生灵立命, 为人类图生存, 为世界求和平, 为科学开新篇, 为社会奔大同, 这就是新道学的历史使命。